“毛泽东是不亚于李白杜甫的大诗人”——日本学者研究毛泽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文论文,史上论文,日本论文,杜甫论文,李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革命家和诗人,在毛泽东身上和谐地融为一体。毛泽东的诗词,思想内容丰厚精深,独树一帜,艺术表现既借鉴传统精华,又富于创造性。正是凭借这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毛泽东的诗词成为不朽之作,并为中国的诗史增添了夺目的光辉。因而,也就自然地赢得了我国人民的热爱和赞美。
在国外,毛泽东的诗词也得到了各国朋友和学者的普遍喜爱和赞赏。一位外国人曾经说过,“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这话并非夸张。
日本学者凭借中日两国“同文同种”这一有利条件,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可以说,他们比欧美学者取得了更多的研究成果。他们对作为诗人的毛泽东评价很高。西河毅先生在《毛泽东评传》一书中认为,“毛泽东是文学天才。他的诗写得非常之好,毛泽东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之一。身为政治家和军人,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如此卓著,古今中外十分罕见。”[①]福本和夫先生在《毛泽东思想之原点》一书中认为,毛泽东的诗词“天衣无缝”。他写道,“我为毛主席作为诗人的才干而惊叹。”[②]竹内实先生认为,“毛泽东是一位不亚于李白和杜甫的大诗人。作为中国文化的学者,毛泽东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学者。”[③]
竹内实先生于1965年初版,1977年再版的《毛泽东其诗与人生》一书,可以说是日本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这本书已译成中文,书名定为《诗人毛泽东》,在毛泽东同志诞辰百周年前夕,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
竹内实先生是中国文学研究家,当代中国评论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先生1923年生于中国山东省,青少年时代在中国度过。1949年京都大学毕业。历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所长,立命馆大学国际关系学部长,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京都市国际交流协会评议会议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中心主任教授等职。1960年,作为日本文学代表团成员访华时,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由于先生在毛泽东研究和鲁迅研究上的突出贡献,1992年9月荣获第三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竹内实先生在日本被誉为毛泽东研究权威、鲁迅研究权威、当代中国研究泰斗。
《诗人毛泽东》一书,是由竹内实先生执笔,中国文学研究家、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之一的武田泰淳先生审校的。
我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认为,《诗人毛泽东》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把革命家毛泽东和诗人毛泽东融为一体。这是这本书有别于日本其他同类著作的独到之处。同时,也是这本书的显著特点。作者注重以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为背景,研究诗人毛泽东。作者认为,不了解毛泽东写每一首诗词的背景,那是读不懂他的诗作的。叙述历史和个人传记的目的,就在于帮助读者理解毛泽东的诗词。于是,竹内先生要求自己把这本书写得尽可能地详细一些,以便得到日本读者,特别青年读者的喜爱。同时,使这本书真正成为一部读者不需要查找其他参考书就能看懂并感到亲切的诗人毛泽东传。作者的目的达到了,我们从这本书中既看到了革命家毛泽东的形象,又看到了诗人毛泽东的风采。
第二,诗词鉴赏部分构思巧妙。它包括毛泽东诗词的日译、赏析、注释和诗词大意几个部分。书中虽未注明,但却清晰可见。有着丰厚的中国文化根底的竹内先生在翻译毛泽东诗词时匠心独运,十分传神,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毛泽东的诗词,作者在注释上是下了功夫的。注释部分用十分通俗的语言,逐字逐句地进行了比较准确的解释。同时引经据典,选用了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就是中国读者也会感到新鲜的。
第三,结合中国文学史和诗史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探讨。作者认为,毛泽东的词,在气势宏伟和感情豪放方面,继承了豪放派的体系。但是,从用词上表现出来的女性式感觉来讲,在本质上与婉约派有共同之处。就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也有婉约派式的作品,所以这并非不可思议。可以说,毛泽东从两派最突出的长处中吸取了营养,把自己的作品精炼到更高层次的诗境。在用词上大胆采用现代汉语,而且加进现代的事件和人名,这也表现出一种超越两派的延伸和综合的新鲜感。应该说,竹内先生的这种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第四,引用了较为丰富翔实的史料。作者在叙述历史背景和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对诗词作注释时,利用了大量的资料。据统计,作为本书的写作参考书,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毛泽东诗词的注释和鉴赏文章,包括单行本、报刊上的文章、日本的介绍文章、乐谱一百七十余种,(二)词的解释有词谱、文学史、诗词集的日译本和注释本十五种;(三)毛泽东著作六种;(四)毛泽东的传记和回忆录二十九种;(五)革命史、现代史、中共党史三十六种。合计二百三十余种。书中引用中国古典诗词二百余处。值得一提的是,所用资料绝大部分都是中国国内的出版物,因此,增加了史料的可靠性。这反映了作者在总体上的较为严谨的治学态度。
竹内先生十分钦佩毛泽东的文学才华,《诗人毛泽东》的“序论”这样写道,很多人读了《毛泽东选集》上的文章之后,都觉得毛泽东的诗兴非凡。文章虽说都是政论文,但是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枯燥无味,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容,文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我们不仅从措词和举例,还从作者那独具风格的文体中发现毛泽东在文学上的才华和在中国典籍方面的高深造诣。
竹内先生认为,毛泽东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发展相互重叠,因此他吐露的诗情即是他个人内心世界对革命的憧憬,同时也是中国革命在精神侧面上的表现。以中国革命作为直接的土壤,以独特的人格形式作为核心或中心,从丰富的古典宝库中吸取营养的毛泽东的诗词世界,被中国的文学传统所包含,同时又以独特的创造补充了一种新的作品世界。
竹内先生还写道,毛泽东诗词的高雅格调,有与《楚辞》一脉相通之处。如果想到《楚辞》以湖南湖北两省为背景地域的话,那么热爱长沙、热爱湖南的毛泽东为屈原所吸引,爱读《楚辞》也就可以理解了。
武田泰淳先生在为这本书所写的“后记”中指出:毛泽东有与伟大运动相称的伟大抱负。他从不自称自己是诗人,甚至许多中国的文学家们都不知道他在写诗,他只顾埋头行动。毛泽东的诗词植根于中国这块辽阔的沃土之上,并充分地表现它。我为毛泽东这位有男子汉气概的人物、人中之杰的行动记录所感动。当我写“后记”时,虽然为“伟大”、“巨人”这类词使用过多而难为情,但是尽管如此,它还是不能充分地表达我那种“地球上出了个巨人”的感慨。
武田泰淳先生接着写道,毛泽东的诗词,的确是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人的作品,他的诗词令人难以忘怀,令人无法摆脱想阅读的愿望,无法割断把毛泽东的诗词当作优秀文学作品的感怀。我要说,对毛泽东的伟大行动的魅力和由此产生的以古典形式完成的诗词的魅力,不能视而不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些诗词如同冰雪融化后萌发出来的强劲小草。他的诗词的优美,宛如火与水、天与地合为一体时迸发出的威力无穷的奇观。
日本学者的上述看法,说明他们对毛泽东诗词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武田泰淳先生已经作古,但是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令人难以忘却。
竹内实先生虽已年逾古稀,但是他还在为中日文化交流事业不倦地工作着,这实在让人敬佩。
1989年秋天,竹内实先生在日本京都对我讲的一句话,言犹在耳。他说,“写毛泽东传,一定要爱传主。”可以说,《诗人毛泽东》这本书体现了竹内实先生的这一思想。
注释:
①西河毅著《毛泽东评传》,早稻田书店出版,1976年11月。第16、17页。
②福本和夫著《毛泽东思想之原点》,三一书房出版,1973年6月。第183、189页。
③《东京新闻》(晚刊)1994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