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涵洞实现理性兴趣&以初中散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策略为例_散文论文

咀嚼涵洞实现理性兴趣&以初中散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策略为例_散文论文

咀嚼涵泳,体悟理趣——例谈初中散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散文论文,初中论文,策略论文,语言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对初中生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如今,很多教师认识到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揣摩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特别是散文,其语言朴素、自然、流畅,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所以,散文教学更需要有效品读语言的途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引导,或者放羊式地任由学生自由品味,或者引导方法简单、程式化,只限于抓形容词、动词,抓修辞、朗读。这样粗略的品味往往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学生很难真正触摸到作者语言的精魂。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理论机制,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宽思维、多途径地采用一系列品味语言的有效策略,推动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并在理解散文核心思想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充实和能力的锻炼。下面,笔者以《春酒》和《云南的歌会》两篇名家散文为例,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和观摩实例,谈几条散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一、创设情境,感受语言的妙趣

      散文是对现实生活的形象化展现。在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增强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真正领略散文语言的魅力。

      如《云南的歌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设情境,对“报春花的颜色是粉蓝色的”这一意象进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

      师:报春花是粉蓝色的,天空的颜色也是蓝色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意象美?试想,如果你此时正在云南的小山坡上,那是一片怎么样的美景?

      生1:花的蓝色和天空的蓝色交织,天空是那么湛蓝,空气很清新,很干净,空气中有着特殊的因子,吸进去后,身体有种奇妙的感觉。

      生2:天空一碧如洗,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在微风里不住点头,和天空的蓝色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生3:天那么蓝,无与伦比的蓝;花那么美,不可约束的美。

      师: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你能经常看到这样湛蓝高远的天空吗?

      生4:很少,灰蒙蒙的,空气被污染了。

      师: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是一种怎样的美。

      生5:没有任何污染的原生态的美。

      师:齐读这一段文字,感受那没有任何污染的原生态的美。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美景,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很好地完成了对这段文字的品读,较之初读时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他们在不自不觉中领悟了散文语言的美并感受了语言的魔力。

      二、评读结合,触摸语言的馨香

      品味语言不能机械地孤立进行,而要与读有机结合起来,正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所说:“朗读对孩子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是让孩子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评和读相结合,可以发挥朗读的最大功效。

      如《云南的歌会》,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对这段文字的赏析,有学生说:“我从这段文字中看到了一个轻松快乐的中年妇女。”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不错,但是略显笼统。于是,笔者进行了追问引导,教学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在听刚才同学朗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些地方应该读得慢一些?

      生1:轻轻、理理、拍拍。

      师:这位同学的语感非常准,正是“轻轻、理理、拍拍、笑笑”,大家发现这些词都是什么词?

      生(齐答):叠词。

      师:同学们,让我们齐读这段文字,注意“轻轻、理理、拍拍、笑笑”这些叠词要读得慢。

      (生齐读)

      师:感受到了什么?

      生2:轻松快乐,还有淳朴。

      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出轻松快乐的感觉。

      学生读得很入情,其他的同学听得很陶醉,似乎感受到了几分沈老语言的特色。“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从朗读中,领会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将读、评、品相结合,朗读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可以提升品读的效果,增加课堂的张弛感。

      三、穿字累词,领悟语言的内涵

      《标准》在“阅读”部分关于学习语文知识表述如下:“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话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与原课标相比,《标准》新增了“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这一内容,明确指出了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方式和途径。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对于习惯了品读语言之前先朗读掌握词汇再进行基础知识积累的初中生来说,是一种变化。教师可以利用求异、求变思维,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从而既较深刻地理解词汇的语境意义,又理解课文语言,领悟作者表达的理趣。

      如《云南的歌会》,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对此,有学生这样赏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报春花以人的情感,表现了花的美丽,表达了对报春花的喜爱之情。”学生的赏析符合考试赏析句子的要求,然而跳过了成语“呼朋唤侣”,少了对后一分句的品味,赏析比较模式化,不能深入领会作品意韵。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看到成语“呼朋唤侣”了吗?知道它的含义吗?

      (学生有的拿出字典查阅,有的自行思考)

      生1:应该就是呼唤朋友和召唤情侣吧。

      师:比较准确。(用PPT出示:呼朋唤侣——呼唤朋友和情侣)“呼朋唤侣”让我们马上联想到朱自清的《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中的哪个词语?

      生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生3:呼朋引伴。

      师:这两个词是近义词,有什么区别呢?

      生4:“呼朋引伴”顾名思义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师:山鸟在山路上呼唤朋友和情侣,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5:鸟鸣悠悠,婉转动听。

      生6:鸟儿们的无拘无束。

      生7:鸟也唱,人也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生8:自然、原生态的美。

      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笔者随文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呼朋唤侣”,联系旧知比较它的近义词“呼朋引伴”,从而来掌握这个成语。从课堂效果来看,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瓶颈,使学生深入体会到作者笔下那个自然、原生态的美,成功地促使学生的思维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四、质疑修辞,品味语言的传神

      品读运用修辞的句子时,师生总是会从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怎样的效果这样程式化的角度来赏析。品读的程式化直接导致学生的品读不够细致、不够贴切,无法真切感受到修辞的魅力,无法学以致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品读能力也无法上一个台阶。质疑修辞的贴切性,从全新的角度来品读运用修辞的语言,能帮助学生提升品读能力。对此,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在执教《春酒》时,赵老师引导学生品读:“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赵老师通过追问质疑比喻的贴切性,教学过程如下:

      师:这个琦君是不是有点问题,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为什么不写像只小蝴蝶而说像小蜜蜂?

      生1:蜜蜂肚子是鼓鼓的。

      师:从形状上像,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2:因为蜜蜂吃的是蜜很甜的,“我”吃的是春酒,“我”很爱春酒,春酒就像蜜蜂吃的甜蜜。

      师:很好,形状上像,味道上像,还有什么地方像?

      生3:蜜蜂很勤劳,经常采很多的蜜回来,和我喝春酒类似,吃了很多家的春酒还要捧一大包回家。

      师:她这种行为能理解为勤劳吗?

      生4:贪吃。

      师:讲得多好,这么贪吃的小姑娘像小蜜蜂一样的,还有“家家户户轮流着喝”,这像不像小蜜蜂?不仅形状像、味道像,行为也像,这个比喻太好了。大家一起读一遍。

      在教师质疑比喻的贴切性想要替换喻体的引导之下,在剥笋式的层层追问之下,看似很一般的比喻句,让学生不禁感叹原来这个比喻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看似信手拈来的比喻句其实也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的教学能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联想旧知,拓展语言的宽度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语文教学中经常用“以旧知引入新知”来作为新课的导入,做到“温故而知新”。这里,旧知识无形中起了桥梁铺垫作用。在品味散文语言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新知联想到旧知,旧知识亦可起桥梁铺垫作用。知识点的碰撞,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提升学生的品味能力,品出作者笔法的精妙。这种方法对调动学生知识积淀、促进品读能力亦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如《云南的歌会》,有这样一段话:“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对此,有学生这样赏析:“这段文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将云雀比作小流星,形象地写出了云雀的敏捷矫健。”显然,学生能从修辞角度来进行赏析,思路是可以的,但不够深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其中一个动词用得特妙?

      生1:“钻”。

      师:有眼光!“钻”,妙在何处?

      生2:“钻”字写出了云雀这种鸟儿活泼灵动的形象,充满了活力。

      生3:“钻”字写出了云雀飞时的冲劲和猛劲,也写出了它轻快敏捷的特征。

      师:“钻”不免让我们想到朱自清的《春》中写春草的一句话。

      生4: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师:这句中也用了一个“钻”字。同样是“钻”,怎样看待这两者之别呢?

      生5:本文中的“钻”体现了云雀飞行的速度之快;而朱自清笔下的“钻”则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生6:两文中的“钻”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事物迸发时的动态。《春》中的“钻”侧重于突出小草萌发时那种不可抵挡的生机,本课中的“钻”则侧重于突出云雀飞行的速度和力量。

      师:同学们的辐射思维非常不错,赏析也很细致,让我们感受到同是这个“钻”字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作家笔下的不同情味。

      通过本课“钻”字的品味,引导学生联想到朱自清《春》里面的“钻”字,促使学生努力调动自己的知识积淀,牵动学生的思维,思考朱自清《春》里面的“钻”表达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沉下心来思考课文中“钻”的意韵。变换品味语言的方法,利用求异思维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

      六、删减替换,挖掘语言的深度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的规则,阅读方法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删减替换词语法是行之有效的品味语言的方法。它可以形象地被形容为“老师为学生品味语言放了一块垫脚石”,将较难理解的平淡有味的语言略微降低点难度,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

      如有教师在教学《春酒》时,当品读到“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这一句时,先用PPT呈现了“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地点燃了”这样一个句子(即删除了两个“呼”),并让学生齐读。然后,再呈现一句只有两个“呼”的句子“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地点燃了”,让学生再齐读一遍。最后,呈现原句,让学生通过朗读三个句子来体会细致的区别,感受哪个更形象。学生通过三遍朗读,凭着语感就明白了有三个“呼”的原句更加形象,给人很活泼的感觉,与大厅中兴高采烈的气氛相吻合,进而进一步感受到阿标叔点燃的不仅仅是煤气灯,还有浓浓的乡情。

      又如同样在《春酒》的教学中,当学生品读到“我呢,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换词法,将“靠一下”替换为“靠靠”,将“点一下”替换为“点点”,将“舔一舔”替换为“舔舔”,再进行对比朗读,学生就较容易感受到原句更能体现琦君小时候的调皮、天真、可爱。

      这样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删减替换,与原文对比着读,直观有效,为学生品味散文平淡而有韵味的语言,添了一架云梯,学生就能豁然开朗,“拨开云雾见青天”,品出字词的精妙,品出文章的内涵。

      综上所述,在品读散文语言时,教师针对不同特质的散文语言采用不同的品读策略,能够让学生同享“悦读”,体悟散文独特的语言魅力,从而深刻领悟散文语言的精髓,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日常的散文教学中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感悟能力,努力使我们的散文教学灵动而大气,使学生真实感悟语言的魅力,“享受汩汩而来,欲罢不能的诗意和幸福”。

标签:;  ;  ;  ;  ;  

咀嚼涵洞实现理性兴趣&以初中散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策略为例_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