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消防部队装备建设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就如何加强消防部队的装备建设,从装备的生产、管理、采购和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消防装备
消防装备是消防中队执勤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防部队完成灭火救援工作的物质基础,精良的装备、充分发挥人与装备的有效结合是取得灭火救援成功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火灾事故、灾害事故频繁发生,处置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合理配备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装备、科学管理手中器材将其作战效能最大化,以提高部队战斗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梅州市消防支队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本人调研了本支队基层中队现有装备建设情况,并前往广东消防总队直属特勤、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试点等先进单位进行参观学习,现就加强装备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装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装备建设是消防部队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消防部队建设,基层部队消防装备的配备得到了极大更新和改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各中队常规个人防护装备和基础性的灭火救援装备基本配齐,一些特种装备也在进一步的配备当中,部队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推进实施,以及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目前消防装备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现有的装备还不能满足现有灾害事故的处置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摸底,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装备质量差、设计不合理、实用性不强
在调查中,官兵普遍反应,有部分装备设计较为理想化,不贴合实际,在与其他装备的搭配使用中得不到有效磨合,实战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大。例如:国产金属切割机的锯片易断裂;消防头盔与佩戴式照明头灯不能牢固连接导致容易松动甚至掉落;多功能挠钩质量太重,操作不便且连接处易松动;部分批次灭火救援阻燃头套开口过小与空气呼吸器面罩不能配合使用;抢险救援靴太硬且质量太差不防滑;头骨式对讲机配合消防头盔使用后顶住百会穴易造成官兵头晕;呼救器质量太差易损毁且固定不牢易丢失;双轮异向切割机重心太靠前操作困难且锯片极易损耗;浮艇泵过于笨重且没有很好的滤网设计导致在一些杂物较多的水域难于很好使用;缓降器的理论使用效果远远大于实际使用效果;铝合金分水器的耐压性能差开关易被水压锁死;国产救援三脚架笨重且稳定性差;手持式钢筋速断器功率过小且过于笨重不适合人在梯上等情况时的作业;对讲机过于笨重且待机时间短。这些装备在实战当中不可或缺,发挥的作用却非常有限,甚至“拖后腿”,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无疑大大影响了战斗行动的展开、增加一线战斗员的体力消耗,甚至影响到消防员的安全防护,在装备方面让部队战斗力大大折扣。
(二)部分装备配备不成体系、规格型号不统一,不能有效搭配发挥完整的作战效能
同时,本人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器材装备在采购时不够完整,不同品牌的规格型号不统一,在实战当中虽可发挥其主体或者是某一方面的作用,却因缺少一些组件或者存在公不对母的状况导致其整体该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通过这几年的比武会操,在兄弟单位对比了解到,这类现象在全省许多中队普遍存在。例如:在防坠落部件的配置上,按照救援实际要求,这套装备分为个人装备和公共装备,应当满足上升、下降、横渡实施自救或者救援需要,而目前我们中队的防坠落部件几乎没有一套是完整的,在实战或者训练中往往需要把几套拼凑在一起才能勉强实现这些功能,如果遇到品牌不同,还造成了组件之间的不匹配,难于较好磨合达到效果;在破拆器材上,目前基层已经配备了不少破拆器材,但普遍中队仅仅配置了剪切钳、扩张器,同样的功能买齐了手动的、电动的、机动的,偏偏缺少了能实现顶撑、起重、狭小空间破拆功能的组件,在救援当中往往就差那么一点便难倒救援人员。
(三)消防战士对装备性能掌握不透彻、操作使用不熟悉,难以达到人与装备的有效结合
在灭火救援行动和日常训练中发现,许多战士对现有部分消防装备的性能掌握得还不彻底, 只是停留在背说明书、背操作方法、背注意事项等纸上熟悉阶段,且部分特种装备说明书为英文,干部战士都看不懂,实际操作不熟练、甚至根本不会使用,不知手中武器究竟能“干”多大事,往往在使用时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动作或者判断。例如:阻燃头套的佩戴,有些战士直接戴在面罩内;不懂得利用红外热像仪在浓烟场所寻找火源;胡思华纳的机动链锯链条松了、钝了浑然不觉,给足了油切不动,就认为这机器功率不够、不好使;还有人拿着用钝的双轮异向切割机破拆,发现切不开,就认为它的切割效果差;甚至有些战士在用无齿锯破拆卷闸门的时候一边用水枪掩护,把水也洒在锯片上,导致不能发热进行切割;部分官兵对正压空气呼吸器的性能停留在理论值上,没有经过实践测试,不能很好的掌握气瓶的使用时间,导致在灭火救援实战中判断失误,让自己置身险境,甚至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
(四)缺少部分实用性强的装备,部分消耗性装备的缺口大
基层中队现有装备与实战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现有装备与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需求之间的差距。空气呼吸器、耐压水带、抢险救援手套、救援绳索、呼救器、照明灯具、进口无齿锯片、抢险救援手套、抢险救援靴、侦查检测类等装备离实际灭火救援要求缺额较大。对于涉及人民生命安全、重大财产损失的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泄露、洪涝、泥石流、建筑物坍塌、山野被困等灾害事故,各个中队都积极参与处置,但完成这类战斗任务所需要的装备在数量、品种、性能上还存在较大缺口。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厂家、销售商、采购方与实际使用者脱节,相互之间没有有效互通
消防装备的生产厂家不知道产品到底存在哪些缺陷,跟前线使用的消防官兵没有信息互通,没有售后回访,甚至连产品的说明书都非常笼统或者只有英文,而销售商只管卖,有些销售商几年后转行了,导致部分装备年久失修,售后非常麻烦。作为采购的一方,跟政府申请经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各级领导都把重心放在能否把装备款争取过来,能够争取多少,但将队伍的政绩给出了令人满意答卷的同时也让关注的焦点出现了重心偏移,甚至采购回来之后有些装备就一直放在器材库或者车里,从未投入过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红外热像仪,据目前掌握的情况,除了特勤比武用坏了两个,许多中队在灭火救援实战中基本不会携带,而它却是在黑暗、浓烟环境下寻找火源和被困人员的利器,现在特勤的用坏了,要维修,厂家在国外,有问题、有建议需要反馈时,过程中的繁琐不言自明,更有甚者根本再也联系不上不了了之。
(二)培训机制不完善、不成系统,延续性不强
消防装备的使用,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这些年,我们组织了许多培训,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培训机制还不完善,培训课程缺乏系统性,培训方法简单,培训的过程和周期得不到延续,培训内容临时性、突发性、随意性特征明显,常规的岗位培训不够彻底,往往都是补救式的教育。特别是一些年份比较久远的装备,看上去高精尖,比如雷达生命探测仪等,发下来的时候就没人会用,靠翻译说明书学会的半吊子水平,用不好,也不敢去传授给别人,久而久之,一件好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器材便成了摆设,从“工具器材”逐渐变成了偶尔有人前来参观时充充门面的“道具”。再拿消防车驾驶员来说,以前学车要用6个月、甚至8个月,合格的驾驶员能够把车子拆散掉再组装起来。现在,士兵学驾驶的时间在缩短,很多驾驶员,连简单的车辆故障都不能排除。消防车驾驶员通过学驾驶,取得驾驶证,掌握的是通用汽车的驾驶技术,至于车辆如何运行,车上的消防专用设施,如水泵及其供水管路系统的结构、原理,却得不到全面的、专业的集中学习。
(三)装备管理粗糙落后,操作熟悉训练开展不够扎实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诺大的消防部队,器材库里存放着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器材,数量成千上万件,每天进进出出投入执勤、训练,可管理却还如此落后,连基本的二维码和扫码机都没有,跟社会几乎完全脱节,和所谓的“与时俱进”更是隔着一条鸿沟,仅仅靠着中队那担负着繁重的任务十几号人,分出个别装备技师来进行原始管理,还不能专职,忙起来不管是否外行抓起来就用,致使现在中队官兵对手中有多少装备不了解,对有多少完整好用的装备也不了解。平时开展装备熟悉训练仍然停留在会启动会操作的浅层次,不去钻研,也不懂得如何去钻研,保养起来更是停留在装备表面的清洁上,里头的组件、油料该如何做保养维护几乎一窍不通,用坏了直接送修,修不了就放着。
三、加强装备建设的几点建议
消防装备的建设,从生产、采购、管理与使用方面,需要纳入科学、规范、系统的轨道。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程序,保证消防装备获得最佳的效益,势在必行。
(一)建立一线官兵与厂家之间技术交流的互通渠道
让“用的人”和厂家的核心技术人员能够直接对话,当装备存在自己排除不了的故障或者搞不懂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真正的“行家”,排难解惑,也可以提出实践的建议,进一步改善修正装备,使其生产出我们消防官兵在实战中真正需要和好用的装备。
(二)科学、合理制定采购计划
采购不能只是一项政绩工程,要切实解决当前部队急需解决的装备问题。装备采购计划的制定说的直接一点就是用的人提出采购需求,付款的人负责把好“买单”的关,一次买不齐全可以分期分批,两者共同参与,既可以制定出性价比高的计划,又能把钱花在刀刃上,把实用性强的装备采购回来,并逐步把分批购回的装备形成系统,避免盲目购置了一大堆器材之后,结果却出现每件装备“自立门户”,形成不了整体作战力的尴尬现状。比如,破拆类器材,目前国内使用较广泛的品牌有威霸、荷兰救援科技等,各有特色,普通中队配备威霸的6件套(扩张器、剪切钳、万向剪切钳、长、中、短3条顶杆),基本能够应对常规的交通事故;而荷兰救援科技的全套装备基本含括了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的所需用到的器材,一个地级市分几年配齐一套基本足够,放在特勤中队就好,平时加强训练,遇到难度较大的交通事故可以作为一支尖刀队伍投放在救援现场;对于其他破拆类器材,无需“看谁都好”,普通中队配备有1台胡思华纳的无齿锯、机动链锯和万能切割锯片,足够应对大部分障碍物的破拆,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归根结底,唯有充分了解自身需求,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让采购回来的装备按照需要合理搭配,发挥最大作用。
(三)建立相对固定、完善的装备培训体系
建立相对固定的培训机构,保留专业的装备人才,吸取社会资源,长期合作,创造良好的装备培训环境,固定每年的计划,制定完善的培训课程,使每一个消防员在投入前线战斗之前便对手中的武器具有必要的了解,再经过下队后的反复训练,相信没有什么装备是我们玩不转的。
(四)升级装备管理设施、完善消防装备管理制度
了解市场,开拓视野,引进、升级较好的仓管系统,切实加强装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各级灭火救援作战单位,应根据各类灭火救援装备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装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各种装备都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要选择那些工作责任心强、装备业务精的同志担任;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认真做好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装备管理和维护保养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把那些懂管理、会维护、会保养灭火救援装备的骨干保留下来, 在器材上实现以预防性维修为主,修复性维修为补充,平时维修与战时维修相结合,确保灭火救援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
(五)强化装备训练、提高人与装备的切合度
提高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人和现有装备的最佳组合是其关键性问题之一。人操纵装备、使用装备,若不掌握装备的性能、不能熟练操作、不明白使用注意事项,再先进、再精良的装备也都是枉然。灭大火、抢大险、救大灾,需要强大的装备和技术作支撑,利用消防装备搞训练,不仅仅是把官兵的体力练好、速度练快,更要注重操作技术训练。消防装备越先进,对各种保障条件的要求就越高,维护修理就越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在训练、教育培训方面,不但要开展灭火和抢险救援作战训练,还要增加消防装备操作熟悉、保养和维修技术的训练内容和科目,还可以根据部队实际情况,切实把装备操作纳入到考核项目,组织装备操作的会操、比武,掀起装备训练的练兵氛围,提高官兵“学装、用装、爱装”热情,“只有跟手里的装备足够亲近,才能够操控它”。近些年来,各中队都购置了不少高术含量的装备,但就发挥其效能而言,各中队存在的差异较大,有的中队对先进装备性能和如何使用一知半解,操作不熟练,个别地方甚至不会操作。为此,支队还派出装备技师驻厂培训。熟悉灭火救援装备,特别是特勤装备,是提高战斗力不可忽视的,不仅战士要熟悉,干部同样要熟悉。只有这样,才能熟练使用、操作装备,才能使人与装备的完美结合,才能使装备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效能。
作者简介:
李孚杰(1985-08),男,汉族,籍贯:广东韶关,当前职务:科长,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灭火救援、消防战训。
论文作者:李孚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装备论文; 中队论文; 部队论文; 器材论文; 操作论文; 采购论文; 官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