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变化不仅直接反映在财务指标上,也反映在内外因素环境变化对企业经济的影响。财务指标主要是将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反映出来,主要为企业下个阶段经营目标战略的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无法承担起企业整个经济活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作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利用信息统计功能,将影响企业效益增长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量化,为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分析和决策信息基础。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提高;经济效益;对策
1统经济统计学的基本理念
1.1数量观
任何事物都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数量观要求统计学从事物的定性认识出发,研究事物总体数量方面的特征,达到认识事物的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这不仅要求提高对事物数量特征方面的认识,也提出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统计中的思想。
1.2总体观
统计要认识的对象是一个总体,必须是许多事物的集合。统计的总体思想使统计始终要站在研究对象的整体角度来看问题,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总体现象是相对稳定的,表现出某种共同的倾向,是有规律可循,社会现象的规律通常具有总体的性质。
1.3推断观
统计研究主要基于对现象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这个角度讲,规律所寓于的对象是无穷无尽的,所要观察的群体总是有限的,总结出来的规律,对整体现象的判断都是基于推断。推断思想告诉我们认识的世界是无限,如何利用已知的某些信息来推断这无限世界中的一些规律、特征。推断有两种情况:由已发生事物的部分推断整体;由已发生的事物推断未发生的事物。但无论哪种情况,所推断的对象和结论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而需要去认识而已。有些推断是无法对总体进行全面检验的,前者如验血、破坏性产品试验,后者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价格变动调查等。推断思想是一种利用现有信息进行的概率推理。抽样推断是统计推断思想的集中体现。
2通过企业经济统计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相关对策
2.1管理方面
2.1.1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1)工作培训。企业为了提高管理者的能力,有意识、有计划地对管理者在工作安排方面进行特别处理。比如通过岗位轮流,了解其它部门的运作,拓宽视野;通过较高职务的代理方式,提高其处理问题的思维高度;安排特殊性的工作,提高处理特殊事务的能力。在工作中提升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2)外部培训。将管理者送入较长期的教育培训机构,接受比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在于系统化、规范化。特别适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理论修养。(3)内部培训。由企业组织的较短期的、专题性的培训,要求企业管理者参加,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技巧。短期培训针对性非常强,是及时“充电”的有效方法。这种培训一般由企业内部更高层的管理者来讲授。(4)企业管理者自我修养。企业的培训教育不是万能。基本素质、基本业务等方面的学习和提升大都得依靠自己。企业管理者提高个人素质方面,也必须从修身开始,从做人开始,不断加强道德方面、业务方面的修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就要求管理者首先要客观地分析企业自身的特点,同时弄清楚员工想要什么、什么能够让员工积极主动、甚至创造性的工作,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激励制度,并且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能够准确地把握、及时的完善。
2.2营销方面
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网络营销渠道是最快捷有效让人知道产品的一种方式。而网络渠道大致分为自由渠道和合作渠道,自由渠道就是有自己的门户网站自己的网络商城等,这是一般大企业的模式;而中小企业想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比较不现实,这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所以中小企业一般选择合作渠道,而合作渠道也有多种方式,比如付费,在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打广告,也可以选择合作模式,在网络上找分销商,跟别人进行流量合作。
2.3资本方面
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资本是助力企业壮大的兴奋剂,管理可以使企业在现有条件下发挥最大盈利潜力,创新可以保证企业在起跑线就领先于竞争者,得先发优势。而资本,能让企业快速壮大,从而让企业财大气粗多财善贾,更方便地市场竞争中操作。
2.4发展优势方面
不管企业有何种优势,它都必须要有优质的技术,必须在技术上保障自己的产品在行业同类产品中的领先地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远远比不上大企业。但是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机动灵活,善于应变;组织结构简单,工作效率较高;勇于创新等,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所以,中小企业需要集中自己的资源,专心攻占一个市场领域,否则就会分散资源,失去优势。
2.5生产方面
2.5.1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的两个办法:熟练与技术
使用条件许可的好技术,提高熟练度,达到技术所许可的最高生产效率,这是理想境界。想要远远超越对手,根本的办法是提高技术,而非熟练度。当你的技术与对手相同时,技术已经限制你与对手无法拉开大的差距,最终,往往发生价格恶性竞争。
2.5.2创新
创新有风险。成功时,会远远超越对手,失败时,浪费财力人力,对企业很不利。创新不是目的,企业生存发展才是目的。不能把创新当作神地崇拜并追求,进行一项创新项目时,一定要进行慎重的市场调查;企业要建立能够激励企业所有员工创新的制度与平台;企业要树立创新的企业文化。
3结语
从经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基本渠道。统计信息不仅是企业统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企业内部实施创新化改革重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信息作为重要的一种资源,在社会信息领域占据的主体位置,对企业领导层实施科学的经济决策发挥多种作用。企业的经济下效益受到市场指标、人员要素以及资本要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企业在开展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时,应将统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在查找、分析经济问题,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多重作用,为企业寻求最佳的经营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茂臣.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安阳大学学报,2002,(03)
[2]丁惠麟.浅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途径[J].甘肃科技,2004,(07)
论文作者:冯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企业论文; 推断论文; 管理者论文; 自己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事物论文; 经济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