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_英语论文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_英语论文

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学习英语论文,兴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输入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必须吸收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探索英语教材对有意义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我尝试引进教材New Concept English(简称NCE)。此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有趣,复现率高,生词率低,地道的“洋腔洋调”很易上口背诵,也有利于用英语组织教学。我以NCE为主,辅以统编教材,两种教材周授课时安排为4:1或3:2。初二学年结束共学完NCE第一册100多课,统编教材也全部学完。由于在教学中把培养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加强听说训练,开展多形式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语言活动,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和实践量,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两极分化得到了控制,学生听说、运用以及自学迁移能力明显高于只学一种教材的学生。

二、不断变换更新值日生报告活动

青少年喜模仿,敢于开口,我从中因势利导,坚持课前的值日生报告活动,并不断变换形式,更新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1.采用问答式。结合教学内容,先采用师生间的问答。前几周教会一些日常用语,侧重在问候、个人情况、家庭情况、日期,天气等范围内。

2.采用自由谈话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问答后,学生已初步掌握英语问答技巧。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说英语,充分地表现,应逐渐转入到学生之间的自由谈话。题材可从课内外书籍或英语报刊上选定,也可从学过的句型、课文中串连或改写。值日报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过渡到丰富多彩。要求学生在自由谈话中说话要有中心和连贯性。在谈话中出现的语言错误也不立即指出,以免挫伤其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3.采用小作文式。首先根据所学课文拟一个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题目。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中词组、句型和语言点的用法进行灵活套用;或根据本人实际情况作适当改写;也可把几个内容相近的课文作巧妙地串连。最后,教师对作文的错词病句进行改错,对语音语调进行指导。这样可激励学生在课前对语言素材作积极的准备。他们在字里行间找语言素材的同时,也就认真地复习了课文。为了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还可根据值日生报告内容,随时提问其他学生,或让某个学生即兴发挥,当场转述,再让他提问其他学生。对于讲的好的要及时表扬,并当场录音重播。

4.采用小品式。随着英语知识的增多,要有意识地增加英语值日的难度。模拟扮演角色串演小品是英语值日活动中比较生动的形式。可让学生以小品形式模拟“打电话”、“在朋友家作客”、“借书”、“看病”、“送生日礼物”、“卖衣服”、“领外宾参观学校”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把讲台当作舞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模仿医生“看病”,穿着白大褂,胸前挂着听诊器,流利地说着:"What's your trouble,young man?Open your mouth,Jimmy,Show meyour tongue.Say ahh"…有的学生模拟“在朋友家作客”,还真的给杯子里倒上茶和咖啡,模仿着原声带里的洋腔洋调:"Do you like coffee,Mrs Price?Yes,I do.Do you want a cup?"…最吸引大家的是学生自编自演的“生日礼物”,模拟了好几个场景和多种有趣活动,把学过的语言、英语歌曲以及猜谜活动有机地揉和在一起,再配以协调自然的动作和表情,就成了学生最喜爱的小品。

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直观教学

实物、图片是直观教学的好帮手,它可使所学语言形象化。例如,在教单词时,先把这个单词巧妙地揉和到已学过的几个句型中,接着手指实物或图片,用这几个句型自问自答,引出单词,并有意识地让它在句型中复现五、六次,使这个单词与实物或图片建立最直接的联系。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柏拉别恩经过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利用动作和表情进行直观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形式,它能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加语言活动。例如,在教现在进行时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先设计一个室内情景,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接着从旧句型逐渐导入新句型,一边做写字、擦黑板、关门、开窗、贴图片等动作,一边自问自答。紧接着多做几个与上课有关的动作,同时提问学生,使新句型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中找到一个固定点。然后多叫几个学生做读、写、画、唱歌、跳舞、跑步等动作,同时提问做动作的学生,再转问其他学生。随着学生对句型的熟练程度,问题可在一般问句、反意问句、选择问句和特殊问句中进行,形成多项的问答氛围。最后再经过适当的概括、归纳,学生才能长久保持和有效地迁移所学知识。学生接触的口语机会多了,耳濡目染,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回答问题便能脱口而出。

四、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语言活动

在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兴趣活动,能使学生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深刻,并能使他们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新的知识。

随着教学节奏,学生的大脑会出现阶段性的疲劳。适当穿插一些小游戏,能起到“寓教于乐”的调节作用。可做些喊口令指身体部位的小游戏或猜动作的小游戏。在学完There be句型后,可来个“猜猜看”有奖小游戏:先把花、贺卡、图画书、铅笔等物,还有苹果、桔子、香蕉等水果放进一个彩色盒子里,再将盒子装入书包,提前放到讲桌里。然后从桌子上有什么进行提问逐渐过渡到在桌子里、在书包里、在盒子里有什么?学生们纷纷用"There is a(an)picture(ruler,rubber,book,pencil,apple,orange…)in it"来抢答。在短短的时间里,这个句型就复现了几十遍。当最终有人猜中这个小物品时,就作为奖品送给他。学生们看着香甜的苹果、桔子,嗅觉、视觉、听觉一起来参与感知,在大脑中形成了强烈的刺激。

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英语中容易弄错的特殊点编成“顺口溜”来强化记忆。例如学生对food和foot两词中oo字母组合的读音常读错,用一句“嘴长脚短”的顺口溜效果会很好。在复习名词复数时,heroes,Negroes,potatoes,tomatoes这4个词的复数形式一样,用一句顺口溜“两人两物”会使学生一目了然。还可通过各种形式来强化学生的记忆,比如初学者对系动词be的用法不易掌握,常常出错,教师在概括、归纳后来个轻松一分钟“锻炼身体”活动,会使学生心领神会,记忆深刻。如伸伸你的腰→be,摇摇你的头→代数(学生会联想到代词、数词),拍拍你的手→名形(名词、形容词),碰碰你的脚→副介(副词、介词短语)。

五、活跃与丰富英语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外围教学。它不仅能活跃、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光靠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内、课外相结合,增加练习语言技能的机会,延伸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弥补英语环境的不足。

1.经常教唱英语歌曲。在课前或课堂上当学生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时,集体唱英语歌可提起精神,调节教学节奏。给每个学生订有一份英语报,可在课外阅读自学,扩大知识面。

2.从初二开始,每班每周上一节英文打字课,学校有一间专为学生准备的、设备齐全的打字室。经过一年实际训练,学生基本掌握打字技巧。对于好的作品,在全班表扬和讲评,还让打字特别熟练的学生打些实用练习题。

3.根据学生荣誉感强的心理特征,举办英语朗诵比赛、英语书写比赛、英语单词竞赛等活动。对于优胜者均发以奖品予以鼓励。

4.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把英语上的尖子学生组织到兴趣小组里,在各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

5.受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启发,我们曾试探性地举办过4次英语知识竞赛和英语联谊晚会。尤其是提及的是英语联谊晚会,它是一种比较实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化形式,学生参加的热情大,兴趣高,不仅对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能起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提供潜在的动力。

标签:;  ;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