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_民营经济论文

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_民营经济论文

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因素论文,对策论文,民营经济发展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制约民营经济的主要因素

民营经济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民营经济仍然面对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制约因素。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浙江、四川、湖北、吉林等四省民营企业抽样问卷调查来看(见表1),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反映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集中在政府政策、融资及资金、人才、创新与技术以及管理问题等。

表1 影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可选择因素浙江四川 湖北 吉林 平均

人才短缺70.66% 60.71% 82.35% 60.49% 69.43%

技术创新能力弱 41.15% 21.43% 41.18% 27.16% 38.86%

自有资金不足31.48% 67.86% 47.06% 44.44% 34.65%

融资困难36.89% 50.00% 58.82% 35.80% 37.77%

经营管理落后18.52% 17.86% 11.76% 11.11% 17.53%

政府政策调整27.87% 21.43% 23.53% 8.64%

25.41%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等四省民营企业抽样调查问卷数据库:该问题企业可做多重选择。

(一)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多数民营家族企业属于集权式治理结构,有研究表明,我国的民营企业中有80%是家族企业,有70%多为家族所有并家族经营的企业。而且现在一些民营企业的家族制已经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资料显示,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为17673户,占全部私营企业总户数的12.6%,到了2002年,就增加到1739969户,占全部私营企业户数的71.45%,已经成为私营企业的主流组织形式。而与此同时,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的相对状况则双双下降,独资企业的绝对户数虽然由1992年的77268户上升到2002年的570010户,但所占比重却由55.34%下降到23.41%;合伙制企业由1992年的44692户增加到2002年的124774户,但其所占份额却由32.01%大幅度下降到5.12%。(详细情况请参见表2)

表2 1992—2002年全国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变化概况 单位:户,%

年份

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户数比例户数

比例户数比例

1992

77268

55.34 44692 32.01 17673

12.60

1993

114944 48.31 56722 23.84 66253

27.85

1994

209852 48.55 86594 20.03 135794 31.42

1995

301153 46.01 119354 18.08 235024 35.91

1996

358453 43.75 127763 15.60 333036 40.65

1997

387534 40.34 130668 13.60 442524 46.06

1998

441734 36.78 137661 11.46 621583 51.76

1999

494673 32.78 133492 8.85

880577 58.36

2000

499787 28.37 174694 9.92

1086973 61.70

2001

517251 25.50 134412 6.46

1379866 68.03

2002

570010 23.41 124774 5.12

1739969 71.45

资料来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2002)》。

我们的调查数据也显示(见表3),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制度形式,其比重占到样本企业总数的77.99%,股份有限公司占13.59%,合伙制仅有1.49%。然而,这些企业中有455家,占总数61.82%的企业承认自己是家族企业。而且,我们也同时发现,尽管民营企业采取了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但家族制的实质并未改变。仅有27.4%的企业其企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企业股权中的比重在90%以下,29.7%的企业其企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企业股权中的比重在90%至接近100%之间,42.9%的企业其企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企业股权中的比重为100%,也就是说有72.6%的企业其企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企业股权中的比重在90%至100%,是低于90%者的2.6倍。可见,目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仍然属于很强的家族控制型企业。家族制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并不情愿放弃对企业的控制权,尽管他们正处于家族控制偏好与经营低效的两难选择的困扰之中。

表3 民营企业制度形式及其产权结构状况

企业制度形式 家数 比重(%)

股份有限公司 100

13.59

有限责任公司 574

77.99

合伙制企业111.49

独资企业 445.98

企业主本人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企业股权中的比重:

低于90% 9627.4

高于90% 5114.6

接近100% 5315.1

100% 150

42.9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浙江等四省民营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库。

民营企业难以由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文化方面的原因外,从经济的层面讲,主要在于从外部股权融资会对创业民营企业家的经营控制权构成威胁。而创业民营企业家出于维护其权威的考虑,往往宁愿放弃外部股权融资的机会。

(二)民营企业的道德风险与信誉度对民营经济发展构成威胁。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经济处于萌芽阶段,规范市场和竞争秩序的法规不成熟、不完善,民营企业不讲信用、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法等道德风险问题十分突出。一些民营企业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商业贿赂、商业欺诈、低价倾销,转移、隐匿、销毁违法财物,以及企业之间相互恶性拖欠等等。根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的“2002年中国第五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私营企业之间因信誉引致的拖欠问题十分严重,被调查企业被拖欠的最大值为19000万元,而被调查企业对外拖欠的最大值也达到5000万元。民营企业信誉度差一方面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大大地毁坏了自身的信誉,削弱了民营经济累积的社会资本。从深层次上看,民营经济遇到的各种歧视和非国民待遇,多少同其较高的道德风险、较差的声誉有一定关系。因此,民营企业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缓解其道德风险,重树声誉就不可回避。

民营经济的道德风险高、信誉度差与整个社会信用缺失所导致的对失信的刺激和对守信者的打击也有很大关系。

(三)人才和人力资源缺乏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由表1可以看到,民营企业认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才缺乏。企业要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其内部管理水平,尤其是当企业从单一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向跨行业生产领域转型,实行多元化发展时,就更离不开科技人才(包括技术工人)、管理人才和市场开拓人才。从企业技术创新角度看,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自身研发形成的竞争力,这需要较大规模的前期投入,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其二是模仿别人生产技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资力和人才的短缺,只能采用模仿的办法,其长期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许多民营企业之所以不能招聘到合格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物质待遇和工资性收入低。由于许多民营企业是建立在县域范围内,远离大中城市和教育、科研中心等人才汇聚的地方,因此,民营企业过低的工资和福利难以吸引到人才,或者来了也不会长久留住。其二是许多地方的社会发展水平,主要是文化教育,城市发展环不理想,人才不愿意来。很多企业反映,人才来了留不住,主要原因是当地文化教育发展落后,子女教育等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其三是民营企业往往不能给人才提供发挥作用的空间。

(四)公共政策、制度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制度供给由于其制定过程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总是带有倾向性。长期以来,针对民营经济的公共政策和制度最突出的就是系统性的“次国民待遇”问题。应该承认,这些年对民营经济的国民待遇问题已经大大缓解。但是,由于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根深蒂固,完全消除对民营经济的歧见尚需时日。现在民营经济仍然面对着来自公共政策、制度和社会观念等许多方面的系统性“次国民待遇”。

制度、政策差异已使不同地区民营经济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尽管地方政府出台的制度和政策要符合中央政府的基本原则,但这不等于说地方政府在制度和政策供给上就没有自主性。在发展民营企业的制度和政策方面,各级地方政府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快、竞争力高,主要原因是他们制度和政策方面进行了创新,而湖北、四川和吉林民营企业发展之所以落后,也同样是因为在政策和制度创新方面与这浙江有差异。从我们对吉林省、湖北省和四川省的调查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表4)。

表4 浙江、四川、湖北和吉林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比较

浙江(610家) 四川(28家) 湖北(17家)吉林(81家) 合计(736家)

总数 % 总数 %总数 %总数 % 总数%

A

339 55.5710 35.716 35.2961 75.31416 56.52

B

391 64.1013 46.438 47.066

7.41 418 56.79

C

404 66.2315 53.577 41.1859 72.84485 65.90

D

294 48.2014 50.003 17.6528 34.57339 46.06

E

223 36.5610 35.712 11.7633 40.74268 36.41

F

225 36.8910 35.714 23.5323 28.40262 35.60

G

271 44.434

14.292 11.7613 16.05290 39.40

注:1.A:已颁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规定;B:举行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评优活动;C:政府部门经常与民营企业家进行沟通、听取意见;D:税收减免优惠;E:减免各种收费和摊派;F:土地占用和使用优惠;G:贴息贷款支持。

2.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等四省民营企业抽样调查问卷数据库。

我们用政府是否已经颁布和出台过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是否定期举行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评选活动,政府部门领导是否经常与民营企业家进行沟通和听取他们的意见三个软指标来衡量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从表5可以看到,在软指标方面,除了吉林在A和C上超过浙江外,其余浙江均高于其它三省,说明浙江的制度环境要好于其它省。我们用税收减免、减免各种收费和摊派、土地占用和使用优惠和贴息贷款等政策,作为衡量制度和政策环境优化的硬指标来考察四省,结果也观察到同样的结果。在这四个指标中,除个别指标浙江低于其它三省外,其余指标都高于其它三省。综合软硬指标,四川、湖北和吉林三省发展民营企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远比不上浙江省。

(五)商务成本已经成为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资本、劳动力价格、信息和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等共同构成企业的商务成本。商务成本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商务成本低的地区,民营经济具有竞争优势,而商务成本高的地区,则构成了民营经济提升其竞争力难以克服的障碍。

1.过高的土地价格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仍然处在一个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竞争力的发展阶段。其中,土地使用政策和土地价格对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影响十分重要,也对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影响重大。民营企业对土地使用的依赖,主要来自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在我们对浙江民营企业访谈调查中,几乎不分企业规模大小,每一家企业都将土地使用作为制约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尤以那些处在上升发展过程中的中等偏上规模企业反映强烈。在我们的调查中,100%的外迁企业中,土地使用不能得到满足是外迁第一位的原因。来自浙江的资料显示,目前浙江共有3058家民营企业外迁,其中整体外迁488家,总部迁移2488家,外迁企业在省外创造的总产值达453.5亿元,占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的6.1%。外迁企业中原在浙江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下的有1477家,占总数的89.5%,中小规模企业是外迁的主流。2000年以后浙企外迁呈上升趋势。2001年,台州市60多家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集体谋划落户上海,2002年底增至600余家,增速连年翻番。浙江民营企业外迁,除了与土地供给不足有关外,还与土地供给价格过高,导致商务成本缺少竞争优势有关。1999年以来,杭州、宁波等地房地产市场一直领涨全国,地价昂贵造成大量浙商外迁。已有资料显示,在对1650家企业的调查中,有668家浙商认为用地价格过高,占调查总数的40.5%。如温州市工业园区的工业用地价格已达40万元/亩,市区商业用地则拍出了1120万元/亩的天价,而上海市青浦区的工业用地出让价仅2万元/亩,浦东、昆山的价格均在8万元/亩左右。而在中西部的有些地区,当地政府可以提供价格更为低廉的土地,甚至是零地价的土地。因此,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民营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依然没有脱离依靠土地与资本和劳动力结合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切断土地与资本和劳动力结合的纽带,无异于釜底抽薪,使民营经济发展和的外部制度与政策环进一步境恶化。

2.信息成本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信息同样是企业商务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信息成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也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信息对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如果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企业就等于抓住了发展的机会,就会比其它企业先行一步占领市场,获得先发的竞争优势。但有研究表明,由于各地的信息化程度不同,有些地方的民营企业为了获得某些信息(包括技术、市场和政策信息)所付的代价太高,以至于企业无法从这些信息中获益,也无法借助信息资源提高其竞争力。这一问题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3.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对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仍然没有摆脱“审批经济”的困扰,企业的运作必须常常得与政府的各级、各类管理部门打交道。因此,在企业的成本构成中,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占有一定比例。这包括政府垄断部门的各种不合理摊派、收费、拉赞助,政府中某些官员的寻租收入等等。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民营企业与政府的交易费用总体上略低于其他三个省。从表6看到,就浙江而言,经常被政府拉赞助的企业,仅占被调查企业的2.46%,高于平均水平;一年不少于10次和不少于5次的则低于平均水平;偶尔有一、二次的企业占到了64.92%,高于平均水平。可见,浙江在政府拉赞助和摊派问题上,与其它三省的情况整体上比较接近(见表5)。

表5 浙江、四川、湖北和吉林民营企业被政府拉赞助的情况比较

浙江(610家) 四川(28家) 湖北(17家) 吉林(81家) 合计(736家)

总数 % 总数 % 总数 % 总数 %

总数 %

A 15

2.46 0

0.00 0

0.00 1

1.23 16

2.17

B 33

5.41 2

7.14 1

5.88 11 13.58 47

6.39

C 96

15.741

3.57 1

5.88 46 56.79 144 19.57

D 396 64.9218 64.2912 70.59 0

0.00 426 57.88

注:1.A:经常;B:一年不超过10次;C:少于5次;D:偶尔有一、二次。

2.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等四省民营企业抽样调查问卷数据库。

(六)市场化率对民营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不同省份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上的不一致,形成了不同省市区市场化程度较大差别。市场化进程上的差异对民营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影响有很多方面,我们不可能一一对此分析。

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的省份市场化程度都比较高。例如,根据一项关于对全国分省市区市场化进程的研究,2000年广东省的市场化程度评分为8.41分,排位全国第一;浙江为8.32分,排位第二;四川排位15、湖北排位16、吉林排位18。结合上面的数据,我们就可得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就强,反之,则低。

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太低对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巨大。在现行金融体制下,民营经济遭遇的次国民待遇突出表现出来的就是融资难。我认为民营企业难于融资的深层原因就是现行金融的市场化程度太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体制和制度的整体落后性是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民营企业是我国最先进入市场经济的一类经济成份。尽管我国在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但现在看来,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市场制度等等与民营经济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这种体制和制度上的“落差”就体现为民营企业的融资“壁垒”。

第二,资金供给总量的短缺与供给结构不合理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严重的基本原因。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我国经济,资本被视为最短缺的资源之一。资金供给总量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缺口造成了几乎所有企业的融资困难,民营企业当然也不例外。不过,由于绝大多数稀缺的资金被国有的金融机构所控制,而它们的信贷配给又偏好于国有经济,从而使民营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更难获得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甚至一些较小的民营企业几乎得不到任何贷款。

第三,社会普遍的“信用缺失”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它们成为新的市场信用关系的缔造者,另一方面又确实是在制造大量恶化社会信用的行为者,他们的确对扩大社会“信用缺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目前的情况是,这种恶化的社会信用状况被过分地归咎在民营企业的名下,因而,反过来进一步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第四,中小型民营企业天生固有的“自然融资屏障”。中小型企业天生具有“自然融资屏障”或“融资缺口”。中小型企业由于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的规模小,企业的经营信息高度不对称,从银行获取的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就有限,甚至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同时,由于企业规模有限既达不到上市的要求,也难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特别是属于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准不高,获利能力也受限制。因此,企业的内源和外源融资能力低下。所以,中小型民营企业始终存在一个与其运营不相适应的、不可克服的“融资缺口”。

调研资料显示,凡是能够较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省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态势较好。反之,民营经济就难以发展起来。浙江民营企业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上,主要依靠国有商业银行和民间借贷两个完全不同的金融市场。表6的数据表明,浙江有33.61%的被调查企业从国有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大大超过其余三省的比重。说明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浙江国有商业银行在转换机制和为民营企业服务方面,走在了前面。与此同时,浙江的民间金融也成为支持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据调查,仅在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早和集中的温州和台州,就有3000亿左右的民间资本在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在国有金融机构为主的正式金融市场之外,形成了一个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民间金融市场。表7中反映企业内部集资和拆借的比重,浙江也远远高于其它三省。与浙江相比,湖北、四川和吉林等省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因为这些地方国有商业银行自身信贷总规模有限,总量上就有授信限制,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二是这些地方是国有企业比较集中,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在配给上的所有制倾向比较严重,主要是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三是这些地方的民间金融不象浙江那样形成气候,即使存在,但在解决民营企业资金短缺上也难以大的作为。因此,这些地方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严重的金融信贷约束。与此相反,企业享受政府资金补贴或补助的比例东部发达地区低于中西部,最高的吉林为27.16%。

表6 浙江、四川、湖北和吉林民营企业融资情况比较

浙江(610家)四川(28家)湖北(17家)吉林(81家)合计(736家)

总数 % 总数 % 总数 %总数 %总数 %

A 205 33.61

2

7.14423.53 9

11.11

220 29.89

B 83

13.61

2

7.14423.53 1

1.2390

12.23

C 113 18.52

4

14.29

211.76 12 14.81

131 17.80

D 76

12.46

1

3.57211.76 5

6.1784

11.41

E 28

4.592

7.14211.76 20 24.69

52

7.07

F 71

11.64

0

0.0015.88

13 16.05

85

11.55

G 51

8.362

7.1400.00

22 27.16

75

10.19

注:1.A:国有商业银行贷款;B:地方股份制银行贷款;C:信用社贷款;D:企业内部集资;E:企业间拆借;F:向亲友借款;C:政府补贴或补助项目。

2.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等四省民营企业抽样调查问卷数据库。

民营企业使用民间资金,尽管会增加资金使用成本,从而导致产品成本上升,降低产品竞争力。但是,不这样企业就不可能建立和不可能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也比以前重视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七)民营经济的产业分布失衡。民营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产业分布变化上体现了如下特点:

第一,民营经济主要集中于第三和第二产业。有资料显示,近十多年来,民营经济产业分布变化的特点是,早期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仍在上升。如下表7所示(以私营企业户数为例)。

表7 全国私营企业产业分布概况单位:%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1

2002

第三产业

28.2

29.7

34.7 44.4

45.8 48.5 50.8 53.5

57 60.3

61.8

第二产业

71.8

70.3

65.3 55.6

53.5 50.4 47.9 44.8

40.7

37.8

35.7

第一产业— — ——0.7

1.1

1.3

1.7—

2.21.82.5

资料来源:《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No4、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2003年、2004年的资料整理而得。

民营经济所在的无论是第三产业还是第二产业基本上属于竞争性行业,由于许多竞争性行业的进入壁垒比较低,造成中小型民营经济的大量涌入,并形成互相残杀的恶性竞争局面。尽管适度的竞争对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肯定是必要的,而且,这些年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与其所处行业的充分竞争不无关系,但无限度的恶性竞争则会使本来就弱小的那部分民营资本遭受致命打击。

第二,第二产业中的有许多民营企业是高耗能、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落后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同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增长率有很大关系。在中央政府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如果地方政府提高排污标准,这些企业几乎马上就会丧失竞争力,甚至会失去继续生存的能力。

第三,民营高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大型城市中,比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它们已经成为推动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整体而言,我国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数量少,质量高的也并不多。只有少数民营高科技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即使是她们也难与外国知名高科技公司的竞争力相提并论。

第四,随着各级政府放开对民营企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污水处理、教育、医疗以及一些垄断性行业的准入限制,民营企业正在向这些行业延伸。由于这些行业过去都是国有企事业的天下,尽管民营企业有机制灵活的竞争优势,但在诸如技术、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等方面,民营企业则处于劣势。此外,像金融、保险、电力、医药通信等行业,民营企业仍然不准进入,因而难以发挥她们的竞争优势。

民营经济之所以表现出如此的产业分布和竞争力状态,一方面与民营企业自身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以及创新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行业管制以及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增长率的片面发展观有直接关系。

(八)民营经济的区域分布不均的影响。从区域角度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表现出大区域的分布失衡。根据丁兴烁(2003)的计算,截止到2000年,我国东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如表8所示:

表8 东西部民营企业发展比较

┌────────────────┬──────┬───────┬───────┐

东部地区 │ 西部地区 │东西部地区比例│ │

├────────────────┼──────┼───────┼───────┤

GDP总量(亿元) │ 28923.57 │ 3220.67 │8.98∶1

├────────────────┼──────┼───────┼───────┤

劳动生产率(万人/人)│ 6.07 │ 2.10│2.89∶1

├────────────────┼──────┼───────┼───────┤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51.94 │ 18.36

│2.83∶1

└────────────────┴──────┴───────┴───────┘

资料来源:丁兴烁:“东西部地区民营经济GDP的估算与分析”,载于《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另据全国工商联2002年对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的调查,2002年度全部入围企业东部地区占绝对多数,为77%,中西部只占23%,其中中部13.53%,西部9.54%。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失衡,一方面已经给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对于这些地区的民营企业来说,区域结构失衡造成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土地、能源、原材料及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巨大约束,而这些约束似乎在本地区是难以解决的(江苏、浙江和广东的情况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要素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民营企业不发达而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其次是与大省区民营企业过分集中的状态不同,许多省区、县域乃至村镇范围内,民营经济分布过散,难以形成像江浙、广东等地区所谓的产业集群(Cluster)或块状经济的规模效应。多数中西部的省区民营企业在区域内很难迅速集聚起来,无法形成能够促使其发展而又稀缺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些地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就可想而知。

之所以会出现东西部民营经济的巨大反差,主要原因在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人力资源的差距和商务成本的差距;中西部民营经济没有出现所谓的块状经济,其原因除了资金、人力资本短缺外,还在于社会资本的严重缺乏。

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

第一,确立民营经济的基础地位。确立人们对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主要成份定位的新意识,彻底消除民营经济只是边缘经济的错误看法;从法律和政策制定上会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一些歧视性政策也会得以纠正。

第二,放松产业准入限制,鼓励产业升级。对那些可竞争的垄断性和社会公益性产业部门,政府一定要尽快放松规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另一方面,政府还应通过国债、财政贴息、税收等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的力度,促使广大民营企业由过去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价值的粗放经营模式向低耗能、低污染和高附加价值的集约经营模式转化。

第三,促使民营经济自身的制度改进,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且产权多样化的民营企业,要激励并帮助它们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改善、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第四,民营企业要重视缓解其较高的道德风险和自身信誉的塑造。民营企业要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契约履行等方面着手,主动降低道德风险,逐步取信于客户、取信于金融机构和广大消费者。

第五,民营企业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

第六,为民营经济的筹资和投资的社会化创造条件,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开展资本运营。

第七,通过工商联、行业协会和商会等方式,强化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管理。

标签:;  ;  ;  ;  ;  ;  ;  ;  

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_民营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