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知识网红”现象探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知识网红”现象探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一些知识达人逐渐倾向于借助网络平台分享知识,来满足受众碎片化吸取知识的需要,“知识网红”应用而生。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探究这种网红现象出现的必然性,以及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网红;发展战略

一、“知识网红”的发展现状

(一)“知识网红”的含义

“知识网红”是新媒体知识传播变革中的弄潮儿,自身拥有扎实功力和系统知识,精通个人IP包装和运营,能够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兴奋点,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汇聚优质用户资源。[1]

德国政府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而管理单位负责日常运营、维护等,并向所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开放。根据德国政府的规定,所有设备管理单位都需要成立协调委员会来规划仪器设备的使用。以重离子研究所管理的重离子加速器为例。协调委员会评估所有使用申请,包括项目资金来源,研究领域,所需的运营条件和具体日期。管理负责人基于评估意见做出决定。

本次考察对接,是河南省总工会与十三师工会在前期充分调研、多轮沟通的基础上,对十三师“互联网+工会”工作进行的一次系统性、全局性的高质量对接。经过双方充分、细致地交流,明确了十三师“互联网+工会”工作按照平台搭建完善、会员信息录入、规范运营管理三步走的总体布局,搭建了豫工惠十三师服务平台基础窗口,确定了围绕河南援疆重大政治意义,以红星劳模合作社为抓手,深度推动两地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基本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对用好用实“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平台,让河南与十三师两地群众受益、满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知识网红”的特点

1.自身拥有系统、优质的知识和人格魅力。知识网红之所以能够得到受众的欢迎,是因为他们的出现,满足了受众在快节奏时代随时获取碎片化信息的需要。知识网红的人格魅力得到受众的欣赏,这也是“知识网红”区别于一般网红的亮点。

2.自带内流和流量属性。这些知识网红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圈粉无数,每次通过网上直播,都会有大量的受众参与。比如,米果文化的创始人胡渐彪,是一位知识产品的创造商,他们打造的《小学问》上线首日,付费订户就超过了1.5万。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及唯物史观。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必有其存在的哲学基础,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知识网红”的发展现状

由表2可知,蔗糖浓度为2%和3%时分数是最高的,说明这些浓度下的泡菜是最好的,1%和4%的居中,0浓度的评分是最低的,说明该浓度下泡菜最不好。在第12天时,各个浓度的分数都达到了最高,说明腌制后第12天即可食用。

第一,唯物论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谈到,“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物质生产在社会生产力中极高的时候,人们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拥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某种知识技能、以及分享传播的可能性时,就会产生认知盈余。”[2]也就是说,“认知盈余”这种社会现象引发了人们产生分享知识的内在动机。因此,“知识网红”迅速崛起。同时,“知识网红”的出现,也满足了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丰富精神境界的需要,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知识网红”的出现只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其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们有闲暇时间来满足精神需求,甚至愿意为知识付费来提升自己。

第三,认识论指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通常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但是平时又没有时间集中学习,因此通过网络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网红”来获取知识,补足自身的短板。同时,这种日积月累的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会提高自身能力,推动实践的发展。

最后,版权保护意识不强。随着各类知识传播载体的涌现,以及对知识版权的保护意识淡化,导致了很多原创的优质内容被抄袭,这也成为“知识付费”的一大困境。

二、“知识网红”现象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3.知识付费,打造粉丝经济。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网红主要将粉丝流量导入相应的电商平台,通过其他有形商品销售来达到盈利的目的。另外,知识网红采用平台直播时,粉丝可以赠送诸如鲜花、飞机等虚拟礼物,知识网红再将礼物变现。此外,付费订阅、形象代言、IP收入等都是知识网红打造粉丝经济的方式。

但是,知识网红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互动的日常化,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的获取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知识网红”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知识网红”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首先,忽视了受众的学习体验。比如,知识网红在网络平台上分享知识的时候,更侧重于传播内容,而不是学习的方法,这就导致了受众只是单纯地获取了相关的知识,但是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能还是一头雾水。

其次,缺乏良好的内容筛选和用户评价机制。目前,由于各种知识付费平台参差不齐,在选取的内容上也会有优劣之分,而且缺少专业的用户评价制度。

(2)加强二查力度。制定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相关的具体措施,严格按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质量控制方法,强化生产过程中二查工作,充实生产单位的质检人员队伍,做到对所有生产成果进行百分之百的详查,并形成规范的检查意见及修改意见记录表。

最后,唯物史观中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知识网红”善于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新媒体上有所创新,开启了新的“知识付费”时代,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变革。

三、“知识网红”的发展战略

首先,应学会关注受众的知识体验。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知识网红应该做到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关注他们的知识体验,并不断地改进自己,才会形成“粉丝回流”。

例如“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中,部分歌舞类的晚会节目视听效果非常热烈。例如《金鸡报晓》《梦想之城》《不忘初心》《欢乐夜》等歌唱节目被间隔地编排,而其他晚会节目,例如杂技、舞蹈、小品、相声等节目也穿插其中,一方面活跃现场氛围,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新春的欢乐。这样,现场气氛在总体热烈的基础上起伏跌宕,最后推至零点迎新钟声—这台春节晚会的情绪最高点,观众的情绪随之有张有弛,有高有低,整个欣赏过程因此而充满了趣味性。 这样一来,节目晚会的气氛就上下起伏了,整体的温馨,最终迎来了新的钟声,使得本场春节晚会达到高潮,让观众的感情张弛有度,高低起伏,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充满趣味与欢乐。

其次,应提供优质的知识内容及标准化的评价体系。随着“知识网红”队伍的迅速崛起,各种“知识付费”平台鱼龙混杂,由于缺乏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导致一些受众不能迅速的选择合适的服务平台。同时,在日益激烈的知识竞争中,只有提供更优质的内容,才能彰显出自身的特色,才能获得受众的偏爱。

最后,要增强版权保护意识。随着传播知识载体的大量涌现,以及版权意识的模糊,导致各种抄袭现象,这严重损坏了和谐的知识氛围及版权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知识网红”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版权意识,在维护自身版权意识的同时也不损害他人权益。

[ 参 考 文 献 ]

[1]高灵杰.一群新型知识分子的创新创造[N].光明日报,2017-4-18.

[2]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12-0133-01

*作者简介:刘晓梦(1994-),河北科技大学,2018届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签:;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知识网红”现象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