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论文_汪明蓉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论文_汪明蓉

(泸州市泸县兆雅镇杨九学校,646101)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初中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中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句子,可见书本在我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新课改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内容都有了一定的要求。而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名著阅读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学生来说,名著篇幅长,刻板无趣,理解吃力,导致学生对于名著没有阅读兴趣。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当今中国应试教育普遍,语文课堂上自然也就会有侧重点,再加上对学生课下的阅读指导不及时、不到位,导致学生阅读名著的效果不理想。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在语文教学当中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

引言

阅读文学名著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扩大认知范围,还能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我国的语文教育也开始关注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之名著阅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进而提出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法。

1认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初中时期是一个人形成兴趣爱好以及对世界认知的关键时期。从古到今,有数不清的书籍流传下来,能够被称为名著的必定是沉淀下来的精华。所以,我们鼓励初中生课上以及课下进行名著阅读。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自身知识面的拓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名著不计其数,如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我们可以在阅读的同时认识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论语》《孟子》既是思想著作,又是文学读物。再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老顽固》《笑面人》等等。我们在阅读这些著名作品的时候,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同时,我们的收获也是多方面的。学生可以从阅读中了解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的历史文化,从而拓展了知识面。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初中时期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当今社会网络发达,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让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远离网络垃圾,也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古到今,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其中也塑造了很多积极的、正能量的人物形象,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不容小觑的重大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名著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开展初中语文引导式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

2.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学名著包含了作者的许多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初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很多内容都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易理解,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解释和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经典,使他们对阅读感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采用丰富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推荐一些著名的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更直观地了解名家作品的内容。电影的方式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学生通过电影对著名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例如,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阅读,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拳打镇关西》这部电影对原著内容进行了解。通过《拳打镇关西》的电影,学生就能对原著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2.2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开展引导式阅读

在语文阅读研究中,名著的阅读也要因其不同的类型而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的方法完全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就无法有效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基于体裁不同之处在做出正确的指导。在初中的阅读中,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比如传记、小说、科普类《昆虫记》、纪实类《红星照耀中国》、回忆性散文如《朝花夕拾》、诗歌《繁星·春水》等,以下列举典型进行具体的引导策略分析。一是小说阅读指导。一般来说,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丰富。阅读这类名著应引导学生探索作者想通过故事情节表达的思想态度,并分析作者所使用的文学技巧。在明确小说阅读的目标和优先事项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会更加有目的性。比如,在阅读鲁迅的名著《狂人日记》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塑造狂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实际在暗指旧文化对于人思想的禁锢,以及对文学技巧进行适度讲解。通过引入重难点和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的独立阅读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诗歌阅读指导。对于诗歌的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表现特征,同时背诵经典小说的诗句。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诗歌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在指导阅读教学中的差异,理解诗歌对抗与指标的规律,同时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进行学科分析。比如在初中名篇阅读中的经典诗歌有《繁星·春水》,柔和了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的长处,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清新淡雅而晶莹明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3通过活动促进阅读

开展各种形式的名著阅读活动,交流学生的阅读收获,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名著阅读。可以举办一些经典诗文朗诵、妙趣横生故事汇、小小报刊我做主、名人交流面对面、一站到底我最强等等。这些活动将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发挥他们的优势,培养他们的气质,锻炼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的人生得以成长。

2.4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

众所周知,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效果大不相同。中国的名著在初中生还相对有限的认识中是比较刻板无趣的,自然就没有兴趣了。所以,要想让学生阅读名著,首先就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就会主动阅读,阅读效果也就会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呢?《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一些选段也被列入了初中语文教材。例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屏幕以及音频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在《三顾茅庐》当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在不看注释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现有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对原文进行翻译,分小组进行讨论,也可让学生讨论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第三次成功了,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体。课堂氛围不再刻板,而是活跃起来之后,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被激发出来了,阅读以及教学效果也就顺利提高了。总之,让学生喜欢上名著阅读,并从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就是我们的目的。

结语

阅读经典文学名著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我们的人文价值。通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经典作品感知世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独立阅读和学习能力,促进语文思维的养成。在名著的作品中,我们所感知的人生哲学要比教师、家长的说教要更为深刻,加强对名著作品的阅读指导,也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可以看出,人格素质的提高和汉语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反映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式阅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彩青.高品位“悦读”:让情感与心灵更愉悦的阅读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尹庆华.名著悦读:初中名著导读创新教学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谭晓云,赵燕.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4]冯建军.教育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汪明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论文_汪明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