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电研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31)
摘要:电力系统不断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进步影响大。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等环节组成的,主要职能是将能源转化为电能,为区域居民和企业等提供电力。电力能源成为主要的动力能源,能促进社会发函和进步。本次研究中以配网自动化技术作为基础,对如何将其应用在农村电力系统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农村电力系统
配电网络的管理和维护等是重点,在高水平的管理条件下,对技术问题有严格的要求。电力供电需求持续上涨,原有的配电网运行阶段,对管理方式有严格的要求,根据电力需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概况等,农村用电量持续提升,农村电力网络建设必须实现自动化,建立对应的管理维护模式,确保农村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概述
配电自动化模式很重要,如何实现自动化的应用是关键,在配电网系统检测中,控制和管理等很重要,主要利用先进的通信网络技术,对配网的各类信息以及电网结构参数等进行处理。如何形成自动化的管理系统是关注的重点,在模式保护的过程中,进行自动化管控,实现有效处理。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内容等多,以配电站为主,电站实现的是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基本任务是实现各个子系统的通讯和有序管理。结合配电子站以及预设要求等,在具体工作中负责的是所管辖范围的电力终端系统合理化应用,主站内容是子电站的通信管理的关键,以终端系统为例,实现通信和有效处理。
2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原则
2.1电流控制式原则
根据断路器的实际工作需求和操作要求等,如何实现瞬时性故障操作和处理是重点。在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中,如何保证配电系统稳定是关键,在设备整体应用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不良影响,因此在自动配电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故障分析工作,以连组方式作为基础,合闸的时间长,达到十几分钟,如何实现供电线路的有效连接和处理成为重点,要求在现有系统上实施重建,促进进步[1]。
2.2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分为不同类型,在前期保护设计的过程中,电流阶梯以及其他时间段的重合设计前提下,采用这一原则实施设计,通过适应性的定期评价后,有助于对上下级线路系统保护。主要注意的是在自动化配置的阶段,提前对原则掌握。根据配备的容量值可知,在配电网建设阶段,为了提升网络建设的水平,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推动自动化进步。
2.3逐步完善原则
在农村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中,对于配网建设的要求逐渐增多,针对此类情况,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技术水平高的电力设备。在配电网发展的过程中,对变电站进行保护,此外在电力系统线路预设过程中,对通信系统处理后,能实现通信控制设备的有效应用。对电力系统负荷调节后,符合基本要求,在当前通信设备应用阶段,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递和有效应用,对各种数据有效处理[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基本设计要求,在系统后续应用中,要求发挥现有系统形式的最大化作用,实现系统预设合理性。以下对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3.1优化系统的硬件支持系统
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合理化管理和应用涉及到硬件系统、内部管控系统和硬件支持系统等,功能设计过程中以配网市场预测管理作为基础,能更好的采集对应专业的信息数据,此外通过数据对比和优化后,确定不同区域的用电量。通过分析各个阶段的用电量负荷情况,能提供准确的数据,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连续性成为重中之重,电力部分要求掌握系统预设内容,提前进行优化。此外定期检测和维护也符合要求,如果检测阶段出现问题,系统综合报警。为了避免出现异常情况,系统报警后,通知对应的工作人员对各项措施有效处理,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的网络设定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用电用户在电能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多优质的用户体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在电力系统组成分析阶段,如何实现自动化管控是关键。在信息技术应用阶段,结合对应的技术流程进行实施,此外通过安装计量装置调整后,实现对区域网络的运行调整,结合对应的配网工作要求,提升电网运行的时效性和安全性,不断完善对应的配网系统,促进进步[3]。
3.3强化电力系统的可维护性
在电力系统中,必须实现电力系统的有效处理。在对应的信息通信技术输送管控阶段,通过特定的配电设备对数据信息处理和记录。此外电力系统模式对配网故障诊断和分析等有严格的要求,如何实现故障修复是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如果遇到很难处理的故障,可以发挥具体作用,提升可维护性。
3.4建立完善的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本身有突出的支撑作用,通过科学的收集和处理后,实现数据诊断。在配电网系统数据处理阶段,考虑到电能需求和变化等,对行业用途的用电量处理。健全的用电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监督和修复后,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在操作过程中,自动化检测模式的应用后,能降低裙带关系带来的不良影响,各类数据比较准确,能最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4]。
4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信息技术本身有重要的作用,结合供电可靠性以及故障具体情况等,需要在现有范围内做好处理工作。在本次研究中从优化系统的硬件支持系统、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的网络设定、强化电力系统的可维护性、建立完善的硬件系统等入手,做好实际管理工作,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此外工作人员必须对技术形式掌握,在配电网管理中及时更新,严格按照技术流程和要求等落实,居民、企业等用电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电源,实现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汉源.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5):77.
[2]汪文洪.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0):201-202.
[3]赵渊鹏.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7(09):219-220.
[4]张毅,徐达.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29):83+20.
论文作者:傅浩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阶段论文; 过程中论文; 配电网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