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诊治药物流产后出血134例报告论文_母小琴

宫腔镜诊治药物流产后出血134例报告论文_母小琴

母小琴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134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均实施B超、宫腔镜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宫腔镜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确诊率均显著优于B超诊断(P<0.05);经治疗后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诊治药物流产后出血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确诊率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宫腔镜;B超;诊治;药物流产出血

药物流产后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病症,其主要特点为长期阴道流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1]。以往诊断本病以B超处理,可检测有无宫内残留,随着宫腔镜诊断技术发展与完善,其在本病临床诊治中也有不错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宫腔镜诊治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134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入选时间为2012年3月-2015年3月。所有患者药物流产术前均确诊为宫内妊娠,无内科并发症,同时无药物流产禁忌症。134例患者最小者18岁,最大者44岁,均值32.4±5.2岁;孕次1-8次,均值3.4±1.1次。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实施常规B超检查,同时实施宫腔镜诊断,方法为: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后依次将宫颈扩张到6.5号,于宫腔中置入宫腔镜(直径5mm)检查,依次对子宫底、两侧子宫角、输卵管子宫口及子宫壁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实施定位清宫或者宫腔镜电切割术,其中清宫术治疗102例,剩余32例因妊娠物残留时间长及组织粘连致密而实施宫腔镜电切割术。

1.3 诊断标准

B超诊断标准为:B超下可见宫内不规则团块状、片状、条索状、斑点状强回声或者混合回声,则可确诊为宫内组织残留;宫腔镜诊断标准为:宫腔镜下可见黄色、黄红色、黄柏相间不规则团块样组织,则确诊为宫内组织残留[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B超诊断、宫腔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

B超诊断134例药物流产出血患者显示有122例宫内组织残留,术后病理证实不全流产106例,B超诊断正常12例,术后病理证实4例不全流产。宫腔镜诊断显示114例宫内组织残留,术后病理证实不全流产为110例,宫腔镜诊断正常20例,术后病理证实1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6例增生期内膜及4例分泌期内膜。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可知,宫腔镜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确诊率均显著优于B超诊断(P<0.05),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种诊断结果及术后病理对照[n(%)]

组别 例数灵敏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诊断符合

宫腔镜组134 134(100.00)*110(96.49)*20(100.00)*130(97.01)*

B超组 134 110(96.36) 106(86.88) 8(66.67) 114(85.07)

注:与B超组相较,*P<0.05

2.2 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宫腔镜辅助治疗后,均月经恢复正常,其中宫腔镜电切割术患者中有6例因宫腔粘连而实施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经3-6个周期恢复月经,其余均于术后1-2个月恢复月经正常。

3 讨论

流产后出血属于女性常见疾病,而且药物流产后出血比较常见,主要病因为不全流产,本次研究中接诊的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134例,最终确诊不全流产110例,可见不全流产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最为主要的因素,需加强重视。从以往研究来看,不全流产采取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为清宫术,但因盲目操作,若残留物粘连过密、合并子宫畸形等,则难以一次性成功[3]。传统诊断不全流产以B超检查处理,无损伤性、无痛,而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为此成为过去诊断药物流产后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但是随着研究增多,显示B超诊断存在很高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从而使得确诊率不高。宫腔镜检查是近几年不断发展起来的诊断技术,于宫腔镜引导下可直观地观察宫腔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与掌握残留组织的附着部位与性质,便于定位清宫及清宫后及时复查,这样可减少B超诊断时盲目刮宫或过度刮宫引发的子宫内膜广泛性损伤,并且也能减少再次清宫的发生率。

我院针对接诊的134例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均实施B超诊断与宫腔镜诊断,同时均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显示宫腔镜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6.49%、100.00%、97.01%,而B超诊断依次为96.36%、86.88%、66.67%、85.07%,前者均明显优于后者(P<0.05);同时,所有患者经宫腔镜辅助治疗后,月经全部恢复正常。

从我院接诊的流产患者来看,部分患者选取药物流产,主要是因为她们对手术流产有一定的顾虑与恐惧,对于药物流产后清宫术难以接受,一旦指征掌握不当极易引发医疗纠纷,故而若药物流产后长期流血的患者若要实施清宫术,必须严格手术指征。当然,不全流产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最为主要原因,而这也是目前清宫术最为明确指征,故而采取宫腔镜诊断后确诊为不全流产者,实施清宫术处理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宫腔镜检查对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其一有一定的冲洗作用,比如部分宫腔镜诊断凝血块患者,之后未实施清宫术而仅实施内膜活检术,术后便可停止流血,主要在于宫腔镜诊断时宫口较松,膨宫液有一定压力并对宫腔起到冲洗效果,及时将凝血块冲出宫腔;其二为定位作用,可进一步根据表现诊断,减少漏刮,降低二次刮宫率。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常用检查方法在药物流产后出血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1576-1577.

[2]蒋翠辉.宫腔镜对流产术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9):116-117.

[3]宋秀华.宫腔镜检查流产后手术并发症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4(22):204-207.

论文作者:母小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1

标签:;  ;  ;  ;  ;  ;  ;  ;  

宫腔镜诊治药物流产后出血134例报告论文_母小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