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实践分析论文_傅博

傅博

哈尔滨市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150026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针对如今工民建的发展过程而言,如何做好防水防渗工作始终是相关技术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将在研究工民建施工中渗水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工民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旨在为相关技术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技术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的工民建工程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定问题,特别是建筑防水防渗技术控制方面,一些建筑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防水防渗工作的重要性,或者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防水防渗技术控制未能满足技术要求,这样就导致工民建施工后期存在着很大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性能。在此背景下,相关施工单位和技术工作者需要注重防水防渗技术问题的研究,通过改善防水防渗技术和建设施工的技术环境,不断提升工民建施工的整体质量,有效满足人们对于工民建施工质量的要求。

一、工民建施工中渗水原因概述

工民建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导致其出现渗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环境因素和材料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在环境因素方面。由于建筑材料长期暴露在室外,建筑材料很容易受到风雨侵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再加上风化和侵蚀等原因,导致建材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裂纹,若是人们对于建筑材料表面的养护不重视,那么就会使得建筑材料的质量发生很大的下降,对于施工工作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很容易导致施工过程发生渗水漏水现象,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另外,在材料因素方面。材料因素一直是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发生渗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建筑施工单位在配置水灰比例的过程中,混凝土水泥用量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抗渗漏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固定好砂率之后,若是水泥的用量较少,那么就难以有效地包裹住砂子的表面,混凝土的固定效果就会大大下降,导致混凝土的密度降低,最终出现渗水和漏水的情况。

二、工民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

1. 屋面与室内防水防渗技术

屋面和室内是进行防水防渗的重要区域,在屋面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防水技术的应用,全面深入地考虑气象条件等因素,尽可能地避免在阴雨天进行施工,施工期间需要做好各项的检测工作,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若是在阴雨天进行施工,那么施工单位和相关技术工作者需要全面考虑排水情况和泥浆的配比,一旦有积水现象出现,要立即停止施工,这是由于积水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带来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防渗防水的效果,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后期的保养检查工作,将各个环节的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如在炎热的夏季,混凝土很容易发生预热蒸发的情况,从而出现热胀现象,严重威胁着建筑物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在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及时地向墙体洒水,促使墙面尽快散热,避免出现由于墙体开裂导致的渗漏问题。

2. 外墙防水防渗技术

众所周知,外墙是工民建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工民建施工的整体外观,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方案,若是采取粉刷的方式装饰外墙,那么外墙就很可能发生渗水漏水的现象,因此,施工单位可以采取基于建筑施工特点的方式对外墙进行设计,如采用小砌块技术等等。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小砌块材料,并且需要科学地控制收缩能力,同时建设单位还需要保证小砌砖的干燥效果,尽可能地不要使用潮湿的材料,这是因为小砖块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发生收缩或者膨胀等问题,会导致外墙的整体质量大大下降,最终失去防水防渗的作用与价值。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墙体材料,进一步明确墙体材料在具体搅拌期间的配比和剂量要求,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提升建筑材料外层表面养护的重视程度,意识到材料选择对于整体施工带来的影响,在做好前期环境调查、气候分析和材料选择的基础上,需要重视各个阶段的保养工作,切实提升外墙的施工质量。

3. 门窗与厨卫防水防渗技术

门窗是非常容易发生渗水的区域,建筑施工单位要积极利用防水砂浆材料来进行管理,嵌实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特征,在设计窗洞节点位置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门窗的防水功能,利用分层式堵塞模式来填充缝隙,待工民建施工结束之后,技术工作者需要针对门窗防水防渗性能进行检测,切实增强门窗的防水性能。在厨卫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方面,由于厨房和卫生间是用水率较高的区域,可以将厨卫地面的高度低于卧室地面50mm,以便于水顺利排出,同时设计和施工单位还要基于设计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使门窗和厨卫设计的方案满足相关要求,而且在粉刷厨房和卫生间墙壁的过程中,需要在材料中融入防水粉,以此来增强厨卫和门窗的防水能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工民建工程的建设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对于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渗漏问题,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准确把握工民建施工中渗水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给予处理和解决,努力提升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人们创造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赵丽静.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实践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8):113-114.

[2]董云鹏.浅析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121.

[3]杨赵彬.防水防渗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有效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50):1-2.

[4]冯宁.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应用分析[J].居舍,2018(22):45.

[5]李军.论述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20):44.

上接第58页

采用识别置信度法对成熟度等级进行评价,假定λ为置信度(λ>0.5)。根据下式来确定BIM成熟度等级L。

结语

通过云模型的综合模糊评估法所建立BIM成熟度评估模型,能有效避免评估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且基于云模型构建的隶属度矩阵能保证BIM成熟度评估过程的随机性与模糊性,也使评估过程中定性指标进行定量的转换,从而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施工过程中的BIM成熟度评估模型是为施工企业服务的,旨在提升我国施工企业BIM的应用能力。在BIM成熟度模型的开发过程中,也结合了实际BIM技术应用的施工企业对模型进行检验,保证成熟度模型的可操作性。虽然通过实际的案例验证了BIM成熟度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但本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修正BIM评估模型。

参考文献

[1]王美华,王广斌,彭荔,等.设计企业BIM技术应用能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5):153-158.

[2]于晓明.建筑企业BIM应用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施工技术,2017,46(12):113-118.

[3]张立茂,刘文黎,张文静,吴贤国.基于BIM的工程施工安全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经济,2018(8):43-48.

论文作者:傅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实践分析论文_傅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