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变化格局下的旅游业态转型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业态论文,格局论文,旅游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献综述
旅游业态的研究起源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国外对于旅游业态的研究局限于对某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形式及其影响的阐述,而对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研究则较为深入。Greenstein等认为产业融合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的现象①;Gerum等认为产业融合的类型由于产业演进过程的不同分叉而不同,不同类型的产业融合导致了产业创新体系的转换,从而推动了产业不断演化发展②。Bill Bramwell和Liz Rawding在工业旅游市场形象问题上进行了实证分析③;Michael Pretes研究了矿业旅游及其产生的影响④;Hawkins Donald E以保加利亚为例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研究⑤。Brownell Judi从象征性/文化性的角度分析了组织转型,并讨论了转型升级过程中组织文化的影响力⑥;Hjalager Anne-Mette从环境的角度把旅游业的创新模式分为产品创新、传统流程创新、信息处理过程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认为这些创新一般发生在旅游产业的核心层面⑦;Ann-Mette Hjalager把旅游产业创新分为规则创新、微环境创新、革命性创新和建筑学创新⑧。
在国内,学界对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及其格局的变化有初步的探讨和认识,但对旅游业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杜江在对旅游发展目标的一般规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的演进过程,提出了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⑨。张文建对服务业与旅游业新增长态势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新增长态势表现在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节事旅游、咨询旅游等的兴起⑩。马波分析了旅游接待地发展递进的6个阶段,提出了区域旅游的基本模式:市场互换模式、市场—产品共享模式、要素协同和一体化模式,认为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11)。邹再进认为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和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态问题是旅游业发展问题的综合,我国未来旅游业态的良性发展应是以行业结构多元化、行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素质一流,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显著为特征的,并在旅游业态发展方针和旅游业态良性发展指标指引下的一种业态趋势(12)。杨玲玲、魏小安通过对“业态”概念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旅游业态、旅游新业态等概念的含义,并对我国旅游业中出现的新业态从市场、产品、经营方面进行了类型划分(13)。
二、旅游业态创新与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
旅游业态创新是与我国提出旅游业转型升级战略密不可分的。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协调发展,从而把我国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的迫切任务(14)。
在这一背景条件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功能作用、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模式等方面都面临深刻变革:在产业功能上,旅游业的生产性功能将日益凸显,服务性功能进一步深化;在产业特征上,旅游产业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产业内部分化和产业外部融合趋势加强;在产业结构上,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复合结构转化,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合理;在动力机制上,由内生性发展转向内生性和外生性并举,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双力驱动;在发展模式上,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合作型迈进,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在我国旅游市场体系日趋成熟、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旅游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旅游产业运营机制更为完善的同时,中国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也进一步加强,新兴旅游类型或旅游新业态也开始相应地大量涌现。它们在原来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经过产业间不断发展、演变、融合、创新,进而逐渐成为构建整个“大旅游业”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在转型升级中,旅游业要获得实质性的更大发展,必须在最基本的层面——业态上有所突破创新,这不仅关乎旅游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而且关乎旅游产业素质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首先,旅游业态创新有助于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即有助于旅游产业的合理化。总体来看,我国旅游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市场存量十分巨大,但内部结构不合理。在未来一个时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调整市场增量来逐步完善市场中的总体存量,而这为当下新兴的旅游业态在未来一个时期获取快速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同时,业态创新即意味着对原有旅游各行业进行内部调整与重新整合,意味着把原来的单一业态转变重组为复合业态,这个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内容增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运行和谐以及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得以不断完善的过程。
其次,旅游业态创新有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即有助于旅游产业的高度化。旅游业态创新的过程就是把低端业态提升为高端业态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工艺的改进以及生产价值环节的提升上。随着消费模式的升级和出游的便捷化,从原来的以观光旅游发展到多种旅游形态并存,休闲度假旅游将渐居主流地位;此外,伴随着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技术要素的增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同时,社会化大生产催生的专业化以及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出现,服务外包的增加,在某种意义上都发挥着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和提升旅游产业能级的显著作用。
最后,旅游业态创新有助于构建大旅游业体系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除了发展和巩固传统的旅游业态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具有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旅游业进一步统摄和关联其他产业创造重要机遇。通过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渗透机制来优化传统产业结构(15)。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系统内的新陈代谢,同时也会不断扩大系统本身领域和范围,从而在系统内外两个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旅游市场面临的环境与变化格局
随着旅游多样化和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需求市场日益呈现出以下变化格局。
(一)旅游意愿常态化
旅游者出游的基本条件是:有钱、有闲。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老百姓有极强的出游意愿。目前我国主要客源产出地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其人均GDP均已超过或接近10000美元,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这些地区居民更高层次的旅游消费。随着新休假制度的实行和法定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制约旅游的“有闲”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会激发更多的工薪阶层加入到旅游队伍中来。在休假时间增多和带薪休假制度的保障下,居民出游率和出游频度显著提升。从2008年到2009年,居民出游率从128.9%上升到140%,大众化趋势更为明显(16)。居民出游率的提高,揭示出我国居民出游意愿常态化这一基本特征,也表明利用休假日出游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一种常态化生活方式。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我国国内居民的出游率将达到200%,国内旅游人数规模将达到28亿。
(二)旅游动机多元化
出游动机是衡量一个地区居民出游市场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方式将日趋多元化,并日益显示出个性化特征。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有47.6%的游客是出于游览观光的目的,休闲度假旅游也有很大发展,有35.4%的游客是为了休闲度假(17)。传统的观光旅游虽然还有较大的市场,但已不再是旅游者的唯一选择。高尔夫运动、马术比赛、异国考察、游艇观光、康体养生已深受白领们的青睐;休闲购物、品尝特色菜、森林探幽、溯源探险、登山露营、科普考察等活动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喜欢;而到科普基地、博物馆或农家体验生活、乡村采摘、野外写生又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一部分;远距离的观光、度假、商务、购物,近距离的登山、健身、会展、演艺等,都深深吸引着广大的旅游者。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旅游消费者渐趋理性,旅游需求市场逐步细分。从生活性服务需求上出现了养老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购物旅游、演艺旅游、影视旅游等产品;从生产性服务需求上有商务旅游、奖励旅游、会展旅游、培训旅游、咨询旅游、考察旅游等产品;从公共性服务需求上则有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普旅游、节事旅游、红色旅游等产品。
(三)旅游主体散客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市场开始出现“散客化”现象,散客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角。经营接待散客旅游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旅游者经验的积累,现代通讯、交通等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管理服务等的不断完善,传统的规范化的旅游模式难以满足个性化的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随团旅行对个性的压抑,进而选择了自驾游、自助游、半自助游等自由出行方式,旅游市场呈现出“散客化”的趋势(18)。我国散客旅游的比例虽然低于旅游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占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近半壁江山;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散客比例更大。随着散客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不断增强,外部约束条件的降低以及旅游供给的增加,消费主权真正从供给者向消费者转移,旅游的方式正由团队主导型转向散客主导型。
(四)旅游资讯技术化
信息技术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对旅游方式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催生出旅游资讯的技术化。伴随着互联网的全面发展,网络宽带技术、“3G”技术、电子商务、虚拟现实技术、无线网络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如,通过旅游电子地图,可以准确查找目的地地理信息,还可以查询周边的其他旅游要素信息;通过旅游搜索引擎、通过车载GPS、PDA、手机等方式都可以方便、智能地查找相关信息,获取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服务。另外,还可以通过旅游博客,把自己在旅行中独特的感受记录下来,将文字、图片甚至视频发到论坛上和其他网友交流,这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艺恩咨询机构《2011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产业规模达到390亿元,未来2年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30%以上,到201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0亿元。由此可见,消费者预订旅游产品的方式正在从线下逐步向线上转移。随着尝试网上旅行预订服务的用户越来越步,搜索引擎、3G移动互联网以及各种支付手段等新技术不断得到突破,有助于网络旅游服务提供商开发服务平台新功能、提供新的旅游服务产品,从而使旅游者出游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五)旅游距离近程化
近年来由于景区采取一系列优惠活动以及汽车的普及,使得旅游者的近程旅游活动明显增加,短途旅游走俏,城郊游和周边游的人数大为增加,而长线游有所减少。此外,休假制度的调整,一方面有助于培养游客的出游习惯,另一方面“黄金周”的缩水将使居民改变以往的长线出游计划,“短线游”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项目。根据新的休假制度,人们将在短假和长假交替中度过,这样选择中短途线路的人数有所上升,市内和城市周边旅游升温,短途线、自驾游、乡村游、休闲游等呈现繁荣状况(19)。这些变化在近年黄金周有所反映。从结构上看,一日或二日游游客所占比重呈较快上升趋势。
(六)旅游供给更新化
旅游需求的市场变化势必对旅游供给市场造成重要影响。这些变化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性作用。同时随着市场需求出现结构性调整,市场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可以说当前我国旅游供给市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外资在中国旅游行业扩张力度加大;(2)旅游行业整体供给能力增强;(3)旅游行业供给重点开始转向国内旅游市场;(4)旅游行业供给呈现总量过剩,结构性不足的局面。与此同时,在行业供给市场变化的条件下,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在不断变化,出现了商业模式创新化、业务经营融合化、技术手段智能化、产品开发细分化的趋势。
四、旅游新业态的基本类型与模式分析
旅游业态与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众多旅游业态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旅游企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旅游业态创新最后必然要落实到企业层面来实施。通过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业态类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明确划分,但从业态的功能和效用来衡量,可以归纳出旅游新业态的主要基本类型。
(一)集聚型旅游业态
集聚型旅游业态是旅游企业依托旅游资源在一定空间内集聚而形成的一系列组织形式、运营形式、产品形式等的综合概念。它是在一个或多个极核(包括景区旅游资源或大型旅游企业、企业集团等)的吸引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空间集聚形成的业态类型。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产业集群现象是集聚型旅游业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集聚型旅游业态内部包含旅游业的所有要素层(包括核心层、要素供应层、辅助层),能够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具有完整的旅游结构体系。旅游者在集聚型旅游业态所在的旅游目的地可以进行一次完整的深度旅游体验,具有较多的旅游产品选择。
目前我国集聚型旅游业态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最初在旅游景区、景点周围逐渐形成旅游企业(如酒店、旅游商店等)的集聚区,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依附性逐渐降低,诸如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旅游创意产业区、商务旅游区、现代旅游服务业集聚区等逐渐兴起,这些旅游资源成为新兴的旅游产业集聚核心。集聚型旅游业态的形成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市场主导型,它是以旅游吸引物或旅游城市为核心,吸引旅游企业及相关辅助企业在周边区域聚集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这种类型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主导,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发展。二是政府主导型,这种类型主要在政府有意识地培育下形成。政府为了促进某一区域的旅游业,通过规划设计,以及相应的政策优惠、财力物力支持等推动集聚型旅游业态的形成发展。
集聚型旅游业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的业态类型。与传统业态相比,集聚型旅游业态的优势在于:(1)集聚型旅游业态集中了优势旅游企业和产品,有利于推进以质量为核心的良性竞争,真正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2)集聚型旅游业态具有天然的外部经济环境,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集聚型旅游业态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旅游要素的均衡发展和产品创新,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4)集聚型旅游业态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市场辐射力和产品附加值,直接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5)集聚型旅游业态的发展对旅游局充分行使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提高旅游管理机构的行政执行力,促进旅游行政体制的改革。
(二)专业型旅游业态
专业型旅游业态就是旅游组织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通过市场细分与定位,向目标市场提供专门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新的旅游要素组合和经营形式。
专业型旅游业态在我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国内存在的专业型旅游业态有租车公司、自驾车俱乐部、旅游商务会展公司、专业旅游咨询机构等。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为专业型旅游业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专业型旅游服务企业迅速发展。到2008年止,全国汽车租赁市场营业额约为22-30亿元,仅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的汽车租赁公司已达2000多家,可供租赁的车辆有20万辆之多。此外,专业型旅游业态在空间上的分布已从一线城市逐渐发展到二线城市,呈梯度发展的趋势。
一般来讲,专业型旅游业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旅游企业内部职能的外部化。企业将原有的一个服务流程或是环节独立出来,专门经营。这类企业一般可以借助原有企业的品牌优势与客源市场,显现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例如,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会务分公司、中青旅(北京)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就是原有企业中的会务部门,随着会务业务的增多,而从总公司独立出来的企业机构。第二种是直接针对专门化的需求而形成的旅游企业,这类企业往往通过对市场机遇的准确把握,向特定的目标市场或是细分市场提供专门的产品或是专业化的服务,以获得快速的发展。例如一些自驾车俱乐部、车友会、租车公司等都是以此种形式出现的。
(三)在线型旅游业态
在线型旅游业态的出现是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市场需求推拉作用的最终结果,它致力于为游客提供便捷、顺畅、有价值的在线预订服务,并通过互联网信息的自由传播模式和网络平台预定机制,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多元和便捷的出游选择,从而打破了旅行者的传统出游方式,颠覆了旅游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
在线型旅游业态是由旅游中介服务提供商、在线预订代理商或传统旅游企业提供,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电子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运作旅游产品及其分销系统的旅游经营形式。
在当前市场形势下,一大批在线型旅游企业蓬勃发展起来。携程旅行网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它成功整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旅游行业,向超过3700万会员提供集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约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另外,近年来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的还有旅游垂直搜索类网站,如去哪儿网、酷讯网、搜比等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旅游信息的深度搜索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相关信息和最全面的价格比较信息,凭借其信息整合平台的超强价值,正在成为旅游需求用户获取信息和预定产品越来越重要的渠道。与此同时,大规模手机网民的支撑使得移动新媒体旅游预订已经在在线旅游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场外互联网巨头也不约而同地大力进军在线旅游市场。
在线型旅游业态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由于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的主流业务都是通过网络得以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在线预订旅游服务运营商在管理上更加注重信息化、人本化和高效化的管理方式。其次,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的主流业务就是围绕信息展开的,通过对旅游产品相关信息的抓取、整合和呈现来为游客服务和实现企业价值。传统旅游企业的管理方式多为手工式、粗放式管理和与顾客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而在线旅游运营商则更多地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与销售,并实现了网上交易和支付的重大突破。
(四)复合型旅游业态
复合型旅游业态,是指旅游企业基于其发展战略及自身实力与市场的匹配程度,同时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业种,从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获得合力效应的经营模式。复合型旅游业态要求打破传统的产品体系、投资体系、功能体系、空间体系、市场营销体系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和束缚,使区域或产业旅游发展在产品复合、空间复合、投资复合、功能复合、市场及营销复合、品牌复合等方面实现高度一体化和系统化,以实现创新型发展。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早已跳出了传统旅游业的单一性发展模式,现已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和嫁接,形成了涵盖各种新业态的现代旅游业,涌现了一批新的旅游产业模式和形态,而最能代表和反映这一状况的就是旅游房地产和影视旅游基地的兴起。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以旅游和房地产相结合的旅游房地产持续升温,同时加上分时度假项目的推动,进一步加快了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涉足旅游房地产领域的公司超过100家,除了国外和港台颇具实力的大公司外,包括首创、海航、中信、中旅、华侨城等大型企业,也包括珠江地产、天鸿集团、万科集团、万达集团、万通集团、青岛汇泉旅业等一大批房地产投资开发商。
自1987年我国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唐城在无锡开建,至今建成大大小小影视基地百余个。在这一过程中,多数影视基地开始主动或被动地向旅游业务转型,甚至后来出现的一些影视基地在规划之初就将旅游作为其业务和盈利的重点。而真正实现旅游业和影视业和谐共生的只有少数几个大型影视基地,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和横店集团的横店影视城。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2007年被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横店影视城也在加速5A级景点的创建,影视基地的旅游运作使其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成员。
复合型旅游业态具有以下特征:经营两种以上的旅游业种,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层次;经营的不同业种相互支持和补充,不形成竞争;有共享的客户资源和信息交换平台;通过多种业种的延伸提高旅游企业的市场份额,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五)衍生型旅游业态
衍生型旅游业态由传统旅游业态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细分,及时调整、改变、分化、派生而来,其具有传统母体业态的某些核心特征,但又以自身特有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与传统母体业态有所区别的业态类型。
衍生型旅游业态在继承传统旅游业态优势的基础上又具有新型业态的特征,较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因此发展迅速。“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产业均有不同程度衍生,其中旅游饭店业的演化具有比较典型的“衍生”特征,如较早出现的度假酒店、会展酒店,以及新兴的经济型酒店、精品酒店、酒店式公寓等。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更是能很好地代表衍生型旅游业态的发展现状。我国经济型酒店脱身于传统星级酒店,是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细分加速进行的大背景下,为满足大众的中低端商务市场而形成的饭店业态,并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引导下,通过规模化发展、网络化布局和品牌化成长,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商业力量活跃在中国的旅游住宿产业的广阔空间里。在不断激化的市场竞争中,专业品牌的市场效益日益呈现,并不断强化。经济型酒店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场前景广阔,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实现了饭店业的整体提升。
衍生型旅游业态从传统旅游业态中派生而来,因而其企业运营延续了传统企业的经验和模式,又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和企业定位呈现不同的运营特征。与传统旅游业态相比,衍生型旅游业态的优势首先在于产品服务差异化,具有“不完全替代性”,造成消费者的偏好和忠诚,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其次在于将市场定位于“小而精”的细分市场,以“市场集中化”为模式,集中力量为某个细分市场服务,有利于保持竞争优势;第三,在传统旅游业态的基础上融合新型业态特征,创新经营管理,拓展盈利模式,有利于深化竞争优势。
(六)准公共型旅游业态
准公共型旅游业态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运作,提供具有明显公共性质的、能够满足旅游者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但不排除向具体服务对象收取一定费用,或通过商业化手段经营的运营形式。主要包括旅游集散中心、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旅游人才交流中心、旅游会展推广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及创意产业中心等。
目前国内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其得以运行的支撑体系——旅游公共服务却还存在较为严重的“缺位”现象,特别是准公共型旅游业态发展依然很不成熟,其成功与否多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运营管理。准公共型旅游业态的运营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运营模式、市场主导型运营模式和社会志愿型运营模式。以旅游集散中心为例,首个旅游集散中心于1998年在上海成立,它是上海市政府为了更好地满足庞大的散客旅游者群体的出游需求而完成的一项政府“实事”工程,具有鲜明的准公共产品色彩。这种新型旅游服务平台的特色在于,它有机融合了旅行社和客运交通两大领域的优势。在管理模式方面,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为“政府引导,组织经营,市场运作”,其组织体制主要为民办非企业非政府组织。该组织在上级政府部门引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政府政策,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和机制,提高组织和内部员工的素质,提高管理效率。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地整合旅游资源,负责开发培育市场,进一步引领规范市场,促进旅游市场的良性运作。在经营模式方面,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运营模式为“政府+市场”模式,政府作为安排者而存在,也就是政府要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何时提供以及如何提供等,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而具体的公共服务生产者则主要承担将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过程。所以政府不仅要制定严谨的合同、相应的制度和规则,还必须全程监督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最终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各种问题。
准公共型旅游业态是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并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途径,培育准公共型旅游业态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拓宽公共服务资金的来源和渠道,有利于压缩政府机构编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对旅游服务体系的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够弥补政府在提供旅游公共产品过程中出现的“缺位”问题,进而发挥旅游服务系统的整体优势,尤其是整体促销和信息平台的优势,提升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效率。
五、旅游业态创新发展策略
要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达到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目的,完成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政府需对旅游业态创新给予引导和扶持;对于旅游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盈利能力,更需要准确把握市场变化的趋势,持续地推动旅游业态创新。
(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产业内部功能
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必须建立在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而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发挥又依赖于宏观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旅游新业态来说,首要重点就是优化旅游产业内部的功能,在深化旅游业生活性服务功能的同时要大力强化旅游业的生产性功能;在凸显和挖掘旅游各要素功能的同时,加强彼此间的紧密衔接程度。产业结构的完善化和产业内部功能的协调化是旅游新业态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旅游产业表现形态
产业集群是当今都市产业中的一个亮点,特别是大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出现,不仅催生了区域园区的旅游功能,而且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厚载体,为旅游业向相关产业渗透提供有力的广阔空间。同时,通过嫁接、渗透、融合、虚实结合等现代多种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来创新旅游业的表现形式,给旅游者呈现出新奇感和现代感的高品质旅游体验,有利于提升和强化旅游形象和吸引力。
(三)拓展旅游产业链,促进与其他产业的边界融合
旅游业态的创新从本质上说是紧紧围绕旅游产品的创新,提升旅游产品的价值链和拓展旅游产业链成为关键环节。旅游产品的综合性以及旅游活动的有序性使得旅游业态的创新更多地诉求于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而非其他形式。产业融合是进行业态创新的最主要趋势,市场主体可以尝试在产品层面、资本层面、技术层面、服务管理层面等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扶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活跃旅游产业运行主体
中小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运行最为活跃的主体,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对环境影响力最为敏感的组织。中小旅游企业对保持经济活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增强竞争力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中小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较差,从而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从而保持其长期发展能力,进而推动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创新。
(五)支持大型旅游企业发展,提高旅游产业集中度
近年来,各地在政府主导下打造了一批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但集团内部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还不明显。除了应加强集团自身内部各业务板块之间的资源整合力度外,政府还应鼓励旅游集团之间、旅游集团和拥有旅游资产的非旅游企业集团之间加强合作,并为企业并购提供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整合速度,在短时间内创造资本聚合效应,培育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集团。
(六)加大旅游创新投入,鼓励旅游产业创新
给予旅游创新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考虑设立旅游企业创新基金,每年对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创新、引领国内旅游企业创新潮流、对行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旅游企业进行奖励,同时加大旅游教育和科研投入,鼓励政府、旅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加强创新协作,打造多方协同作战平台,健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官产学研民结合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加快新型旅游产品开发,积极培育新型商业模式。
注释:
①Greenstein S,Khanna T.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A].In:Yoffie D.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C].Boston:Perseus Distribution Services,1997:201-226.
②Gerum E,Sjurts I,Stieglitz N.Industry convergen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of innovation[R].Phillips University Marburg,Department of Business in Administration and Economics,2004.
③Bill Bramwell,Liz Rawding.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Europe[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4):307-308.
④Michael Prates.Touring mines and mining touris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2):439-456.
⑤Hawkins,Donald E.A.Protected areas ecotourism competitive cluster approach to catalys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bulgaria[J].Sustainable Tourism,2004,12(3):219-244.
⑥Brownell Judi.The symbolic/culture approach:Managing transition in the service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0,9(3):191-305.
⑦Hjalager Anne-Mette.Innovation patterns in sustainable tourism:An analytical typology[J].Tourism Management,1997,18(1):35-41.
⑧Ann-Mette Hjalager.Repairing innovation defectiveness in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5):465-474.
⑨杜江:《论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的转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⑩张文建:《试论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新增长态势》,《旅游学刊》,2006年第6期。
(11)马波:《旅游业的转型与区域旅游合作——兼论中、日、韩旅游合作的推进》,《旅游学刊》,2007年第5期。
(12)邹再进:《旅游业态发展趋势探讨》,《商业研究》,2007年第12期。
(13)杨玲玲、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问题研究》,2009年第6期。
(14)邵琪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旅游调研》,2008年第1期。
(15)王慧敏:《旅游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策动力》,《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6)(17)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与2010年发展预测》,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18)张广瑞、刘德谦等:《200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19)王伟红:《新休假制度对我国居民出游行为的影响及旅游业应对策略》,《旅游科学》,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