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东盟与中、日、韩寻求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亮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东亚论文,经济合作论文,新亮点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被称为“10+3”,这是东亚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 的主要机制,自1997年进行首次会议以来,已引起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
“10+3”机制的由来
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欧洲,欧洲经济联盟的 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以欧元为核心的货币一体化进展顺利。在美洲,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 迅猛,正在实现向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过渡。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国 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与其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也很不适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创造了举世瞩 目的“亚洲经济奇迹”。随着经济的发展,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相互依 存度日益提高。同时,在经济实力增强之后,东亚国家也希望提高自身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 ,突出“亚洲的力量和声音”。在上述背景下,一些东亚国家开始酝酿成立东亚国家之间的 经济合作组织,但由于各种原因而进展缓慢。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由于东亚地区缺乏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各国难以采取统 一的行动来共同对付危机,有的成员甚至采取“各扫门前雪”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危机。危 机的教训迫使东亚成员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才能共同抵 御外部冲击,防止危机的扩大甚至发生。1997年11月,东盟国家首脑会议将在马来西亚吉隆 坡召开。作为会议的东道主,马来西亚积极促成东盟和中日韩3国的首脑会议。亚洲金融危 机最终导致了东亚国家之间经济合作机制的诞生。
1997年12月15日,首次“10+3”(当时是“9+3”,1999年柬埔寨加入东盟后成为“10+3”) 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21世纪东亚的发展前景、亚欧合作、 亚洲金融危机、深化地区经济联系,以及在国际经济问题上进行协调与合作。会议就这些议 题达成了许多共识,开启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大门。
1998年12月16日,第二次“10+3”(“9+3”)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加强地区合作、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地区经济增长和促进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这次会议取 得了具体的成果,把东亚合作推向务实的方向。
1999年11月28日,第三次“10+3”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如何 推动东亚地区合作。会议就推动东亚合作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领域达成了共识,首次发表了 《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决心“在各个领域实现东亚合作”。
2000年11月24日,第四次“10+3”会议在新加坡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如何落实1999年 《东亚合作联合声明》确定的合作重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还承诺在诸如打击走 私、毒品和海盗等跨国问题上采取联合行动等。
2001年11月5日,第五次“10+3”会议在文莱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国际局势动荡、世界经济 放缓和中国即将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的背景下召开的,因此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 用。预计会议将在回顾过去的基础上,展望东亚合作的未来,促进“10+3”合作机制稳步向 前发展。
东亚经济合作初见成就
“10+3”的诞生仅仅4年的时间,但经过各成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
1998年,在第二次“10+3”(“9+3”)会议上,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建议,在“9+3”框 架 内举行副财长和央行副手会议,加强东亚各国在经济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根 据这一建议,首次“9+3”框架内的副财长和央行副手会议于1999年3月在越南河内举行,会 议重点就监管短期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进一步稳定地区经济 和金融形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99年《东亚合作联合声明》的发表标志着东亚国家采取全方面合作行动的开始。该声明 确定了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其它领域的合作重点,其中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加速贸易、投 资和技术转让,鼓励技术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技术合作,推动工农业合作,加强中小企业合作 ,启动东亚产业论坛,推动东亚经济增长区,如湄公河盆地的发展,考虑建立“东亚经济委 员会”等;在货币与金融合作方面,主要是加强包括宏观经济风险管理、公司管理、资本流 动的地区监控、强化银行和金融体系等方面的政策对话、协调与合作,通过“10+3”的框架 ,加强地区的自救与自助机制等。
根据《东亚合作联合声明》确定的重点,“10+3”各成员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实际行动。 首先是区域货币合作进展顺利,各成员已经建立了相互沟通和协调的机制。特别是在2000年 5月的“10+3”财长会议上还达成了进行货币合作的“清迈协议”。其次在“推动东亚经济 增长区”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2001年6月,中、老、缅、泰四国澜沧江—湄公河商 船正式通航,标志着湄公河流域开发计划已开始发挥实际效益。另外,东盟泛亚铁路建设也 即将开工。
总的来说,东亚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10+3”诞生的时间很短,所取得的成 就仅仅是初步的。正如中国外长唐家璇在2001年7月“10+3”外长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东 亚合作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始阶段,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还须进一步健全机制,以适应本 地区发展需要。
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还有长路
就目前而言,“10+3”还仅仅是一个区域经济论坛,还算不上真正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至于将来能否成为像欧盟那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目前还难以预测。尽管加强区域经济 合作符合东亚国家的根本利益,但由于东亚地区的情况复杂,要建立真正的区域经济合作组 织尚存在许多障碍,而且有些障碍目前还很难克服。这也是东亚地区至今仍然没有出现类似 于欧盟那样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根本原因。
与其他地区相比,东亚地区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东亚 国家大多是民族主义意识比较强、非常看重主权的国家。当初东盟在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时就 曾提出3个条件:避免法律约束力,不设谈判权、未来的协定不超过GATT。以如此条件为前 提,就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0多年里,至今仍然是 一个“经济论坛”,原因就在于此。二是东亚国家的国内市场大多比较封闭,特别是区内最 大的经济体日本的国内市场远没有美国和欧盟开放。值得耐人寻味的是,东盟倡议“10+3” 的目的是把美国排除在外,但包括东盟在内的东亚国家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而这些国 家对日本一般都是逆差。三是东亚许多国家之间大多存在历史积怨,至今仍然缺乏真正的信 任。特别是东亚国家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之害,但日本至今仍然不真正反省和道歉,并有意 修改战后的“和平宪法”,在军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这种情况下,东亚建立区域经济 合作组织的情景是不可想象的。
上述障碍表明,要“10+3”成为真正的东亚区域经合组织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东亚国家只 有在认真反省历史的基础上,捐弃前嫌、互谅互让地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并改变民族主义 的国家主权观,相互开放国内市场,共同致力于东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东亚区域经济合 作的前景才是光明的。当然,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曾经而且正在创造“亚洲经济奇迹” 的东亚国家拥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一定能找到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有效办法,以越来越 密切的经济合作造福于所有区内和世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