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记得牢、记得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常常为记不住学过的东西而苦恼,回到家总是说:“明明学过的东西,怎么那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孩子为什么很快就遗忘学过的内容,这是什么原因呢?许多家长说得对,就是因为学过之后,没有进行科学的复习,孩子们没有掌握与遗忘作斗争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告诉孩子与遗忘作斗争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遗忘的规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了成功的研究,发现了著名的遗忘规律,即遗忘曲线。该规律讲,人在识记后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最初几天里,遗忘的速度很快,而后逐渐放慢。也就是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他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记忆80个音节的诗,第一天要复习7.75次才能成诵,第二天要复习3.75次才能成诵,第三天复习1.75次就能成诵,第四天只需0.5次便能成诵,第五六天无需复习就能成诵。这就告诉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之后,在即将开始要大量遗忘时就应该抓紧及时复习,加上以后的分散复习,就能促进理解、加强记忆。 其次,根据遗忘规律,我们应告诉并帮助孩子采取科学的用脑技巧进行复习。这些方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指导孩子按周期用脑。孩子的学习要经过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是:1.连续读背几遍新学的知识;2.三四周后,将它复习一两遍;3.两个月以后,再将它复习一遍。孩子坚持这样按周期用脑,对所学知识理解得快,记得牢,不易遗忘。 其二,指导孩子在最佳时间用脑。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在睡前和起床后的一段时间内,以及在学习后准备就餐之前,是一个人的记忆最佳时期。告诉孩子,在这些时间里应该安排阅读词语注释、背诵课文、强化数学法则等。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应告诉孩子干脆躺下思考,或散散步、吹吹风,这样受到外界的干扰就少,注意力容易集中,联想也较丰富。人的大脑也有疲劳的时候,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就要叫孩子听听音乐或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放松大脑,有利于下一次的学习。 其三,指导孩子交叉用脑。内容相似的知识会使大脑的记忆力下降,所以家长应告诉孩子,不要把相类似的科目安排在同一时间或邻近时间学习。让孩子学会交叉学习。比如,上午学习语文、数学,然后参加体育活动;下午学习历史、自然,再参加游艺活动。在交叉学习时要指导孩子注意先密后疏,就是同一种内容,一开始时隔一两天复习一次,后来隔四五天复习一次,最后隔半个月、一个月再复习一次。这样就能防止遗忘。 其四,指导孩子要多种感官结合用脑。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在一定时间内,视觉能获取知识量的20%,听觉能获取知识量的15%,而视、听两种感官一起用的话,获取的知识可以增加到50%,所以要指导孩子在复习时尽量采用多种感官结合的方法,即做到眼看、口读、耳听、手写、脑记,尽可能多地让身体各个“部门”同时记忆同一个内容。 其五,指导孩子运用熟记成诵的方法用脑。在复习中,有许多内容要求熟记成诵,这就要讲究方法。用脑背诵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反复诵读法、分段诵读法、以主带次诵读法、渐进诵读法、攻克重点诵读法,等等。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能指导孩子这样科学地用脑与遗忘作斗争,那么孩子的学习一定能取得硕果。标签:遗忘规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