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
大学生网购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
杨欣桐,齐 冰,王润洲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 通过两项实验探讨大学生网购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过程和内部心理机制。实验1使用大学生网购成瘾问卷并结合访谈筛选出网购成瘾高分组和对照组,采用外周空间线索提示范式探究网购成瘾者对网购相关线索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分析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和生理基础。行为数据结果显示,网购成瘾高分组出现了对网购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脑电数据结果显示,在网购成瘾高分组中,网购相关线索后的无效提示相比于中性线索后的无效提示诱发了枕区和顶区更正的P1和P3波幅。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网购成瘾大学生对网购相关线索存在注意偏向,心理机制为对网购相关线索的脱离困难。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注意偏向;ERP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淘宝”“京东”等各大电商网站的崛起,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购物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受到了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于网购,出现网购成瘾现象。
早在1915年Kraeplin就提出过关于购物成瘾的概念[1],郑梅钦认为网购成瘾是无节制地利用网络购物平台进行在线消费,最后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和社会适应问题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对网购成瘾进行辨别和筛查,需要了解网购成瘾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网购成瘾者有较大的精神负担;无法抵抗网络购物冲动,存在冲动消费行为;个体无法对网络购物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控,尽管网购确实对他们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但仍不能停止无节制的网购[2]。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大学生的网购成瘾现象进行研究,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也编制了信效度良好的大学生网购成瘾量表[3-4]。
大量物质成瘾的研究表明物质成瘾个体对成瘾相关线索表现出了注意偏向[5-6],而行为成瘾的研究也表明成瘾者与正常人在认知加工上存在差异[7]。注意偏向被认为是对某些客体给以优先的注意或者对这些客体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的一种倾向[8]。在物质使用情境中,注意偏向指的是物质线索会引起更加有经验的物质使用者的注意,使物质使用者的注意优先加工那些与物质相关的线索[9]。关于注意偏向产生的心理机制,有研究者认为是对特定刺激的注意快速定向,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对特定刺激的注意脱离困难。目前,对注意偏向的研究常采用Stroop范式、点探测范式和外周空间线索提示范式。
电生理研究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具有精确到毫秒级别的高时间分辨率,能够更灵敏地测量受测者的注意偏向过程。在注意偏向的ERP研究中,晚期正波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比如P3成分。P3是一个内源性成分,它反映了与认知过程相关的神经电活动,例如注意的分配[10],是选择性注意范式最常用的ERP指标[11]。除了晚期正波,一些研究者认为ERP的早期成分也存在对线索的自动注意[12]。例如,Nijs等人对贪食症患者的研究发现,食物相关线索与中性线索相比引起了肥胖者被试P200成分的更大的波幅,这表明在信息处理的早期阶段,肥胖被试就能对食物相关线索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13]。
注意偏向不仅是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结果,也是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14],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外周空间线索提示范式与ERP技术,主要探讨大学生网购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同时分析各成分的生理基础,并以此研究结果为依据为此类成瘾行为的干预和矫治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本研究假设,大学生网购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存在注意偏向,设为实验1。如果网购成瘾个体的注意偏向是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快速定向,那么在线索有效提示条件下,网购成瘾个体对成瘾相关线索后的靶刺激反应要快于中性线索;如果网购成瘾个体的注意偏向是对成瘾相关线索的脱离困难,那么在线索无效提示条件下,网购成瘾个体对成瘾相关线索后的靶刺激反应要慢于中性线索;如果这两种情况都在实验中出现,则证明注意的快速定向和注意的脱离困难都是构成网购成瘾个体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在电生理指标上,注意的快速定向或脱离困难可能会诱发早期注意P1成分和晚期的中枢加工P3成分。因此,本研究采用实验1(行为实验)和实验2(脑电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购物成瘾个体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进行探讨。实验1采用外周空闲线索提示范式探究网络购物成瘾者对网购相关线索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分析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和生理基础。
一、实验1:大学生网购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
(一)实验工具
使用徐浪和江光荣编制的《大学生网购成瘾问卷》[3],该问卷共22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量表总分范围为22~110分。得分越高,网购成瘾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α=0.92。
(二)被试
从河北省某高校选取在校本科生进行大学生网购成瘾问卷的测试,共发放问卷253份,有效回收221份,有效回收率87.35%。使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分最高和得分最低的27%作为网购成瘾高分组和网购成瘾低分组的划分依据选取被试进行词汇评定、行为和脑电实验[15]。网购成瘾高分组共62人,网购成瘾低分组为对照组共62人。两组被试大学生网购成瘾问卷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M成瘾组=69.15,SD=6.39;M对照组=35.26,SD=4.34),t(122)=34.56,p<0.001,Cohen’s d=6.21。
对P3在260~330 ms时间窗口的平均波幅进行四因素混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线索类型主效应显著,F(1,31)=6.54,p=0.016,=0.17,被试对成瘾相关词诱发的P3平均波幅(M=2.51,SE=0.43)显著小于中性词(M=2.96,SE=0.40)。靶刺激有效性主效应显著,F(1,31)=18.05,p<0.001,=0.37,被试在有效条件下诱发的P3平均波幅(M=2.25,SE=0.42)小于无效条件(M=3.22,SE=0.42)。电极点主效应显著,F(2.4,74.41)=7.11,p=0.001=0.19。组别×线索类型交互效应显著,F(1,31)=25.76,p<0.001=0.45,网购成瘾高分组对网购相关词诱发的P3平均波幅(M=2.92,SE=0.61)边际显著大于中性词(M=2.47,SE=0.58,p=0.089);对照组对网购相关词诱发的P3平均波幅(M=2.09,SE=0.59)显著小于中性词(M=3.46,SE=0.56)。线索类型×电极点交互效应显著,F(3.55,110.02)=5.51,p<0.001=0.15。在 Pz、Oz、O2上,被试对成瘾相关词诱发的P3平均波幅显著小于中性线索。靶刺激有效性×电极点交互效应显著,F(3.08,95.38)=11.85,p<0.001,=0.28。在 P7、Pz、O1、Oz、O2 上,被试在有效条件下诱发的 P3平均波幅显著小于无效条件(见图2)。
由于大学生网购成瘾问卷在编制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可以界定为成瘾的分数值,为了能够选取网购成瘾被试,本研究综合陈剑梅和蒋波及业绪华和毛诚对网购成瘾特征的描述[1-2],并仿照戴坤懿等对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标准在实验开始前对筛选出的高分组被试进行一个简单的访谈[16]。主试询问被试网购是否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以及被试是否无法控制自己的购物冲动(即使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限),并对做肯定回答的被试进行实验。实验1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中各17人,M年龄=19.53,SD年龄=1.02。其中高分组男生5人,女生12人;低分组男生10人,女生7人。两组被试皆为右利手,无躯体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并且没有吸烟、酗酒等物质依赖史,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之前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三)实验材料
由于网购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无法通过1986年版《现代汉语频率辞典》选取相关词汇。本研究借鉴戴坤懿等网络游戏成瘾的选词原则,用大学生网购成瘾问卷选取10名高分组大学生(这些学生不参加之后的正式实验),通过对10名高分组大学生的访谈以及从购物网站、网购论坛等平台收集到79个可能与网购有关的词汇(如“淘宝”“下单”)。然后再选取10名高分组大学生和10名低分组大学生对这些词进行网购行为唤醒度的评分,最后选择48个词作为成瘾相关线索。另从《现代汉语频率辞典》选取60个中频词汇作为中性线索(如“童年”“楼房”)。对网购相关词汇和中性词汇笔画数的评定结果表明,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t(106)=1.33,p=0.187,Cohen’s d=0.26。采用方便抽样在多个大型的大学生QQ群和微信群发放问卷链接对成瘾词和中性词的熟悉度进行评定,回收45份问卷,结果显示成瘾词与中性词的熟悉度不存在显著差异,t(45)=0.55,p=0.586,Cohen’s d=0.12。
(四)实验设计
实验1采用2(组别:网购成瘾高分组、对照组)×2(线索类型:成瘾相关线索、中性线索)×2(靶刺激有效性:有效、无效)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组别为被试间变量,线索类型和靶刺激有效性为被试内变量。
梅尔文·科恩(Melvin Cohn)是索尔克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凭借免疫学和基因调控方面的杰出成就而闻名于世。他于2018年10月23日在圣地亚哥去世,享年96岁。
(五)实验程序
在选购机械设备的过程中,要将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争取企业的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选择设备时需要按照经济实惠的原则。
实验2按照实验1的方法从两组剩下的被试中随机选取41人,剔除脑电伪迹过多8人后剩余33人。其中网购成瘾高分组16人(男生8人、女生8人),低分组17人(男生4人、女生13人),M年龄=19.55,SD年龄=1.12。两组被试皆为右利手,无躯体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并且没有吸烟、酗酒等物质依赖史,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之前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公路医生”采用就地热再生工艺技术,却能完全消除这一质量安全隐患。英达就地热再生施工时无铣刨这一工序,再生上面层3cmAC-16沥青混合料,确保再生后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稳定度和封水性能,可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抵抗水损害性能;同时仅加铺1.5cm的嵌入式超薄磨耗层,两层一起碾压。这样不仅除去了铣刨带来的振动,而且施工后桥梁所承受的荷载不会超出设计荷载。
整个实验包含48个成瘾相关线索词汇,60个中性线索词汇。实验分为练习阶段和正式实验阶段,其中练习阶段为1个包含24个trial的block,使用12个中性线索词汇。正式实验阶段使用成瘾相关线索词汇和中性线索词汇各48个,包括6个block,每个block中有96个trial;其中三分之二的trial有效线索提示,剩下三分之一的trial无效线索提示,共记576个trial。每个词汇在一个block中只会出现一次,每个block之间被试都可以休息一段时间。
图1 单个试次实验程序
(六)实验结果
网购成瘾组和对照组被试在问卷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M对照组=40.29,M成瘾组=62.88),t=-51.03,p<0.001,Cohen’s d=17.50。剔除错误反应以及反应时小于200 ms和大于750 ms的数据[17-18],并且剔除每个被试每种条件下偏离平均反应时2.5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每种条件下不同组别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如表1所示:
表1 网购成瘾高分组、对照组在各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M±SD) /ms
对数据进行2(组别:网购成瘾高分组、对照组)×2(线索类型:成瘾相关线索、中性线索)×2(靶刺激有效性:有效、无效)的三因素混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靶刺激有效性主效应显著,F(1,32)=59.96,p<0.001,=0.65,被试在有效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344.07 ms)显著快于无效条件(370.86 ms)。组别×线索类型交互效应显著,F(1,32)=33.25,p<0.001,=0.51,对照组被试对中性线索的平均反应时(354.98 ms)显著快于网购相关线索(359.57 ms);网购成瘾高分组被试对网购相关线索的平均反应时(356.30 ms)显著快于中性线索(359.01 ms)。其余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不显著。
实验1结果表明,实验操作有效,网购成瘾大学生表现出了对网购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虽然当提示—目标间隔超过300 ms会出现返回抑制现象,提示有效条件下的反应时反而变慢,不过最长的提示—目标间隔仅为350 ms,返回抑制现象的影响不会太大。从行为数据结果来看可能存在的返回抑制没有干扰到我们的实验结果。不过,对网购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与对中性词的注意偏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并且三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无法说明这种注意偏向究竟是对网购相关词汇的注意的快速定向还是脱离困难。由于实验1没有探明这种注意偏向的内部心理机制,所以实验2采用更加精确灵敏的ERP探索网购成瘾相关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特点。
二、实验2:大学生网购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注意偏向的ERP研究
实验2的实验工具、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和实验程序与实验1相同。
实验采用外周空间线索提示范式,使用E-prime2.0呈现刺激。实验开始时,用指导语提示被试该实验主要测量反应速度,需要快速并准确地完成对靶刺激反应的任务。首先,黑色背景上会出现两个白色的正方形,中间有一个白色的注视点“+”,随机呈现 500~1 000 ms。接着,注视点左侧或右侧的白色正方形中会呈现200 ms的刺激词汇。然后,初始状态的白色正方形和注视点会随机呈现100~150 ms。最后,注视点左侧或右侧的白色正方形中会呈现靶刺激“*”,被试需要对它的位置进行按键反应,在左按“F”键,在右按“J”键。被试按键反应或者靶刺激呈现2 000 ms后靶刺激消失,空屏1 000 ms后进入下一个试次。当线索刺激与靶刺激出现位置相同时为有效提示,当线索刺激与靶刺激出现位置不同时为无效提示。具体实验程序见图1。
使用分辨率为1280×1024的联想L1900PA 19寸显示器呈现刺激。注视点出现在黑色背景的电脑屏幕中央,两个白色正方形位于注视点两侧对称位置,正方形视角为5.3°×4.5°,两侧线索词中心距屏幕中心的视角为4.8°。线索刺激使用宋体36磅字体并且和靶刺激都呈现在正方形中央,被试距屏幕0.6 m。
1.P1
(一)EEG记录及分析
本研究用于脑电记录和分析的系统研发自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按国际10-20系统扩展的32导电极帽记录EEG。滤波带通设置为0.01~80 Hz,采样频率为500 Hz/导。以双侧乳突的平均作为参考电极,每个电极与头皮的阻抗控制在5 kΩ以下。当波幅大于±80 μV时作为伪迹被系统剔除,并充分排除其他伪迹。分析时程以靶刺激呈现前100 ms为基线至靶刺激出现后800 ms,按照四类条件(有效成瘾相关线索、无效成瘾相关线索、有效中性线索、无效中性线索)对正确反应的EEG进行叠加平均。
对P1在110~160 ms时间窗口的平均波幅进行四因素混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靶刺激有效性主效应显著 F(1,31)=9.46,p=0.004=0.23,被试在有效条件下诱发的P1平均波幅(M=-0.14,SE=0.39)小于无效条件(M=0.35,SE=0.44)。电极点主效应显著,F(2.87,88.92)=9.18,p<0.001,=0.23。组别×线索类型交互效应显著,F(1,31)=27.99,p<0.001=0.47,网购成瘾高分组对网购相关词诱发P1平均波幅(M=0.19,SE=0.59)显著大于中性词(M=-0.44,SE=0.61,p=0.002);对照组对网购相关词诱发的 P1平均波幅(M=-0.03,SE=0.57)显著小于中性词(M=0.69,SE=0.59)。靶刺激有效性×电极点交互效应显著,F(2.96,91.60)=19.56,p<0.001=0.39,在Pz上被试对有效靶刺激诱发的P1平均波幅(M=-1.81,SE=0.50)显著小于无效靶刺激(M=-0.05,SE=0.59);同样在 Oz上被试对有效靶刺激诱发的 P1平均波幅(M=0.45,SE=0.41)显著小于无效靶刺激(M=0.96,SE=0.47)。
(二)脑电数据结果
莠去津缓解剂对马铃薯药害的缓释效果……………………………………………………… 胡海波,郝永丽,高 博,王雪洁(93)
实验选取顶区(P7、Pz、P8)和枕区(O1、Oz、O2)的 P1(110~160 ms)、P3(260~330 ms)的平均波幅进行测量。采用2(组别:网购成瘾高分组、对照组)×2(线索类型:成瘾相关线索、中性线索)×2(靶刺激有效性:有效、无效)×6(电极点:P7、Pz、P8、O1、Oz、O2)的四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其中组别为被试间变量,线索类型、靶刺激有效性和电极点为被试内变量。使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不符合球形假设时使用Greenhouse-Geisser法校正。
组别×线索类型×电极点三因素交互效应显著,F(3.47,107.61)=2.60,p=0.048,=0.08。对线索类型进行简单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网购成瘾高分组中,所有电极点上成瘾相关线索诱发的P1平均波幅都显著大于中性词(Fs>6.86,ps<0.014);在对照组中,除了P7点以外其余所有电极点上成瘾相关线索诱发的P1平均波幅都显著小于中性词(Fs>10.18,ps<0.003)。组别×线索类型×靶刺激有效性三因素交互效应显著,F(1,31)=18.76,p<0.001,=0.38。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网购成瘾高分组在无效条件下,对成瘾相关词诱发的 P1平均波幅(M=0.46,SE=0.63)显著大于中性词(M=-0.43,SE=0.65);在有效条件下没有发现任何显著效应。对照组在无效条件下,对成瘾相关词诱发的P1平均波幅(M=0.07,SE=0.61)显著小于中性词(M=1.30,SE=0.63,p<0.001);在有效条件下没有发现任何显著效应。
组别×线索类型×靶刺激有效性×电极点四因素交互效应显著,F(2.67,82.87)=3.00,p=0.041=0.09。对线索类型进行简单简单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网购成瘾高分组中,靶刺激有效条件下只有在Pz点上成瘾相关词诱发的 P1 平均波幅(M=-1.92,SE=0.73)显著大于中性词(M=-2.68,SE=0.75),其余电极点没有发现任何显著效应;靶刺激无效条件下只有在Pz点上成瘾相关词诱发的P1平均波幅(M=-0.16,SE=0.79)边际显著大于中性词(M=-0.95,SE=0.94),其余电极点成瘾相关词诱发的平均波幅均显著大于中性词(Fs>5.88,ps<0.021)。在对照组中,靶刺激有效条件下只有在Pz点上成瘾相关词诱发的 P1平均波幅(M=-1.76,SE=0.71)显著小于中性词(M=-0.86,SE=0.73,p=0.009),其余电极点没有发现任何显著效应;靶刺激无效条件下除了P7点,其余电极点成瘾相关词诱发的平均波幅均显著小于中性词(Fs>7.86,ps<0.009)。
2.P3
我在这里也想借此发出呼吁,希望有更多对水科学感兴趣的人一起参与其中。目前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由中国科学家领头开创一个新方向、新领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也越来越重要。这样坚持数年、几十年,中国科学一定会走到前面。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组别×线索类型×靶刺激有效性三因素交互效应显著:F(1,31)=13.55,p=0.001,=0.30。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网购成瘾高分组在无效条件下,成瘾相关词诱发的P3平均波幅(M=3.60,SE=0.65)显著大于中性词(M=2.69,SE=0.59);在有效条件下没有任何显著效应。对照组在无效条件下,成瘾相关词诱发的P3平均波幅(M=2.21,SE=0.64)显著小于中性词(M=4.36,SE=0.57);在有效条件下没有任何效应。其余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不显著。
图2 成瘾相关线索和中性线索在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条件下,在对照组中诱发的ERP成分(以Pz、Oz点为例)
三、讨论
(一)大学生网购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
本研究试图探讨大学生网购成瘾者是否会对成瘾相关线索产生注意偏向。实验1的行为数据结果均显示,网购成瘾高分组对网购相关词后有效提示靶刺激的反应显著快于无效提示靶刺激。该结果表明,大学生网购成瘾者会对成瘾相关线索产生注意偏向。以往采用成瘾Stroop范式和点探测范式的研究发现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反应时相比于中性词显著延长,证实了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存在注意偏向[19-20],即成瘾相关线索获得了更多的注意并占用认知资源从而导致个体对其他任务的反应变慢。本研究中网购成瘾被试对网购相关词后有效提示靶刺激的反应显著快于无效提示靶刺激,表明当网购相关词一出现就会立即获得被试的注意出现注意偏向。而在线索无效提示条件下,由于注意首先被分配在线索位置,要完成对靶刺激的反应,需要先解除对线索刺激的注意再定位目标,因此反应时延长。但是,从实验1的行为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靶刺激有效性主效应显著,即两组被试对两类词汇都出现注意偏向并且三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也无法说明这种注意偏向究竟是注意的快速定向还是脱离困难。不过李海江等的研究也出现了行为数据只有靶刺激有效性主效应显著的情况[15]。因此,实验2希望通过ERP技术的高时间分辨率更灵敏地测量受测者的注意偏向内在机制。
(二)大学生网购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注意偏向的内部心理机制
脑电结果显示,在顶区和枕区被试对出现在有效位置的靶刺激诱发的P1平均波幅小于无效条件,同样表现出了反应优势,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网购成瘾高分组中,靶刺激无效条件下成瘾相关词诱发的P1平均波幅显著大于中性词;有效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虽然组别×线索类型×靶刺激有效性×电极点四因素交互效应显著,并且在网购成瘾高分组中靶刺激有效条件下Pz点上成瘾相关词诱发的P1平均波幅显著大于中性词出现了注意快速定向的倾向。但是由于交互作用的效应量过小(=0.09),故不能说明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包括对成瘾线索的注意快速定向。P3的分析结果与P1大体相同,主要为组别×线索类型×靶刺激有效性三因素交互效应显著。在网购成瘾高分组中,靶刺激无效条件下成瘾相关线索诱发的P3平均波幅显著大于中性词;有效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见图3和图4。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分析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3 成瘾相关线索有效提示减去中性线索有效提示的差异波地形图
图4 成瘾相关线索无效提示减去中性线索无效提示的差异波地形图
以上结果说明网购成瘾大学生在无效提示条件下只对网购相关线索表现出注意的脱离困难,即当成瘾线索出现时被试就对其产生了注意偏向,一旦出现无效提示,被试对无效提示前成瘾线索的注意脱离就需要分配更多的认知资源。两组被试在有效提示条件下对两类线索的反应时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说明网购成瘾大学生对成瘾相关线索不存在注意的快速定向。可以说,网购成瘾大学生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主要反映在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脱离上。这一结果与李海江等的研究结果相似。
书中有一个我,一个纯洁幸福的我;一个情感丰富的我;一个源于书也源于心的我。真正的读书,基于字,源于魂,这便构成了今天的我。
大量对物质成瘾或高焦虑、抑郁被试的注意偏向机制的研究发现,当线索呈现100 ms和200 ms时更容易发现注意的快速定向[21-22],当线索呈现时间为500 ms时更容易发现注意的脱离困难[23-24]。本研究为了尽可能保证观察到注意的快速定向和脱离困难的可能性,总结了前人使用外周空间线索提示范式线索刺激呈现的时间,最后确定了200 ms的呈现时间。实验结果显示,网购成瘾大学生只出现对成瘾相关线索的脱离困难。先前研究发现要观测到稳定的注意快速定向,线索呈现时间应小于100 ms或阈下呈现[25]。本研究中Pz点在110~160 ms时间窗口上也出现了效应量很低的注意快速定向。因此,网购成瘾大学生是否确实不存在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快速定向还需要调整实验程序进行深入的验证。
除了先前提到的在实验1中对照组被试对中性线索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快于网购相关线索,实验2对照组被试对中性线索后靶刺激诱发的P1、P3平均波幅显著大于网购相关线索,这与我们普遍的认知并不一致。先前有关注意偏向的研究也出现过类似低分组基线条件平均波幅大于实验条件的情况,我们推测可能的原因是挑选的对照组被试是得分最低的(27%)那一部分。在实验准备阶段,通过与被试的交流发现,一方面这部分被试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网购,较少遇见网购相关词汇,有的被试甚至对网购有着不信任、排斥以及抵触的情感。另一方面实验使用的中性词汇都是被试比较熟悉的中频词。因此,我们猜测对照组被试对中性词的熟悉程度更高或者对网购相关词更为排斥,从而对中性词更加接受,这些原因都会使中性词获得更多的注意从而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导致注意脱离困难。先前有的研究在选取对照组被试时就是选取中间的30%,以避免出现地板效应[26]。
企业作为纳税人需要依法履行缴纳税务的义务,同样也依法享有诸多税法所规定的权利。例如当企业收入不佳、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利用缓期缴纳税款的权力,保持企业的稳定,当企业摆脱困难时再行缴纳税务,类似的还具有陈述权、申辩权、行政复议权、请求国家赔偿权等权力。通过专门的税务会计可以切实有效得为煤炭企业争取合法权益,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本研究中使用的线索刺激材料为文字材料,而文字材料相对于图片材料对被试的唤醒度较低,今后的研究可以采用唤醒度更高的图片材料作为线索刺激。
(1)树立“无障碍网络教育”的理念。政府和教育者要加大对障碍人士的关注。目前在无障碍网络教育这一块的研究还相对稀有,这是不利于网络课程全面化、全民化发展的。
大学生网购成瘾者存在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这种注意偏向表现为对成瘾相关线索的脱离困难。早期注意P1成分和晚期的中枢加工P3成分对网购成瘾者有临床鉴别力。
参考文献:
[1]陈剑梅,蒋 波.网络购物成瘾的临床症状、形成机理与心理干预[J].前沿,2010(3):177-179.
[2]业绪华,毛 诚.浅析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原因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0):229-230.
[4]徐 冉.大学生网购成瘾量表的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6(8):24-28.
[3]徐 浪.大学生网购成瘾的初步研究及问卷编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李涵贵,吴大兴.物质成瘾的注意偏向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3):415-417.
[6]Robbins S J,Ehrman R N.The role of attentional bias in substance abuse[J].Behavioral&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views,2004,3(4):243.
[7]Wiers R W,Stacy A W.Implicit cognition and addiction [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15(6):292-296.
[8]吕 创,牛青云,张学民.焦虑个体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208-214.
[9]Li F,Chong Z Z,Maiese K.Winding through the WNT pathway during cellular development and demise[J].Histology&Histopathology,2006,21(1):103.
[10]Polich J,Kok A.Cognitive and b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P300:an integrative review[J].Biological Psychology,1995,41(2):103-146.
[11]Schupp H T,Stockburger J,Codispoti M,et al.Selective visual attention to emotion[J].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7,27(5):1082-1089.
[12]Pourtois G,Grandjean D,Sander D,et al.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rapid spatial orienting towards fearful faces.[J].Cerebral Cortex,2004,14(6):619.
[13]Nijs I M,Franken I H,Muris P.Food-related Stroop interference in obese and normal-weight individuals:behavior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indices[J].Eating Behaviors,2010,11(4):258-265.
[14]王 曼,陶 嵘,胡姝婧,等.注意偏向训练:起源、效果与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390-397.
[15]李海江,贾 磊,罗俊龙,等.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 ERP 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1):2-9.
[16]戴砷懿,马庆国,王小毅.网络游戏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一项ERP研究[J].心理科学,2011(6):1302-1307.
[17]徐 莹,张庆林.吸烟者内隐态度的 ERP 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29(2):33-37.
[18]Fox E,Russo R,Dutton K.Attentional bias for threat:Evidence for delayed disengagement from emotional faces[J].Cognition&Emotion,2002,16(3):355-379.
[19]李沐曦.网络成瘾者的注意偏向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0]Boyer M,Dickerson M.Attentional bias and addictive behaviour:automaticity in a gambling-specific modified Stroop task[J].Addiction,2015,98(1):61-70.
[21]Derryberry D,Reed M A.Anxiety-related attentional biases and their regulation by attentional control[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2,111(2):225.
[22]Koster E H,Crombez G,Verschuere B,et al.Components of attentional bias to threat in high trait anxiety:Facilitated engagement,impaired disengagement,and attentional avoidance[J].Behaviour Research&Therapy,2006,44(12):1757-1771.
[23]朱熊兆,钟明天,蚁金瑶,等.临床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偏倚特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3):234-236.
[24]Koster E H,Crombez G,Verschuere B,et al.Selective attention to threat in the dot probe paradigm:differentiating vigilance and difficulty to disengage[J].Behaviour Research&Therapy,2004,42(10):1183-1192.
[25]张 禹,罗 禹,赵守盈,等.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注意定向加速还是注意解除困难?[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29-1138.
[26]徐金凤.高拖延者对情绪词语和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Study Attentional Bias to Addiction-related Stimuli in Online Shopping Add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Yang Xintong,Qi Bing,Wang Run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ttentional bias process and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online shopping addicts’addiction-related clues.Experiment 1 used the College Students’Online Shopping Addiction Scale and combined with interviews to screen out the online shopping addicts hig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periphery cuing paradigms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online shopping addicts’attention bias on online shopping related clues.Experiment 2 analyzed the time course and physiological basis of attention bias based on experiment 1 combined with event-related potential technique.Behavioral data results:the online shopping addiction high group has a biased attention to online shopping related clues.EEG data results:in the online shopping addiction high group,the invalid hints appear after online shopping-related cues elicited higher amplitudes of P1 and P3 compared with the invalid hints appear after neutral cues in the pillow and top area.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nline shopping addi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xist attention bias of online shopping-related cues,and the performance of online shopping-related cues is difficulty in attentional disengagemen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online shopping addiction;attention bias;ERP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2494(2019)04-0094-09
DOI :10.13747/j.cnki.bdxyxb.2019.04.017
收稿日期: 2019-03-25
基金项目: 2017年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及相关研究”(X201756)
作者简介: 杨欣桐(1994-),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
通讯作者 :齐 冰(1975-),女,河北保定人,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与认知发展。
(责任编辑 石丽娟)
标签:大学生论文; 网络购物成瘾论文; 注意偏向论文; erp论文;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