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消防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探讨论文_李利剑

高校消防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探讨论文_李利剑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2

摘要:当前高校的消防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火灾隐患。由于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而加强高校消防管理工作势在必行。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并针对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旨在提高整体防火意识,进一步强化管理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高校消防形势;重要性和特殊性;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引言

高校既是高等人才和现代化科研机构、高精设备比较集中的地方,又是培养优秀人才、开展科研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学校规模膨胀,建筑功能日益复杂,师生人数增长迅速,高校的消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公安部和国家教委对高校火灾事故的通报中可以看到,近年来全国高校发生火灾事故的数量、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对科教的破坏程度及对师生员工造成的生活负担等方面,是逐年上升的。因此搞好消防工作是保证高校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高校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2.1教学楼、学生公寓

(1)挪用、损毁消防器材。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高校消防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教学楼、学生公寓等场所用上了更方便、有效的消防设备和器材,但人员素质并未随之提高,日常检查中,使用灭火器玩闹、用消防水冲地、踢坏疏散标志、盗用防烟面具等恶意挪用、损毁消防器材的情况经常可见。

(2)违规使用电器。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时代,基本上每个学生都配有电脑,宿舍内又有各类电器设备(如取暖器、电吹风等),宿舍插座较少,学生私拉电线、使用劣质插座和大功率电器设备,给线路带来很大负荷,一些学生虽然懂得火灾的危害,但怀有侥幸心理,认为最多会短路、跳闸,不会引起火灾。

(3)其它常见火灾隐患。如屡禁不止的室内吸烟、人走忘关的电热毯、无人看守的手机充电、挂机练级不关电脑等,都是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

2.2实验室

(1)有规章制度却不落实。部分高校存在重研究、轻安全的现象,实验室明明建立了防火安全制度,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或是抱着“不归我管、不关我事”的麻痹思想,以致实验室防火规章条例形同虚设。

(2)易燃易爆危险品储存、使用不当。有的实验室在做完实验后,将剩余药品随意丢弃,这样做极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起火燃烧,存放化学药品的实验室一旦起火,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对师生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实验室消防设备配备不齐、更新不及时。不同的火灾类型,扑救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起火的性质配备消防器材。某些高校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要么消防器材配备不齐,要么疏于管理,一旦放有精密仪器或危险的化工品实验室失火,势必损失极大。

2.3图书馆

(1)为了节约人力资源和成本,某些高校在一些岗位上使用外聘人员,如重点防火部位图书馆,虽然建立了相应的防火制度,但因为外聘人员流动性较强,上岗前往往未经过安全培训,导致工作人员消防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根本不知道如何疏散和处理(该情况也常见于公寓宿管员)。

(2)由于近年物质水平提高,多数图书馆都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影音放映厅等设备,这些设备使用频率较高,使用时间较长,更甚者常见人走不关机、长时间带电的情况,极易造成短路引发火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3.1建筑不规范,消防设施不完善

个别学校在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中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合格,违法投入使用的问题比较普遍,更有甚者为了节约资金,直接请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施工,甚至出现过某建筑为了保证教学功能,改掉消防功能这种奇葩事,这样的建筑质量,存在严重的隐患,若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3.2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些高校虽然组建了防火委员会,建立了消防管理制度和事故处置预案,但宣传和推广不力,导致多数人并不知晓或未遵照执行;一些高校在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时排剧本、走过场,甚至从未开展演练,造成制度和预案成为应付检查的官面文章,一纸空文有名无实。

3.3消防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混乱

某些高校在教学、科研上投入大量资金,但却忽视安全资金投入,使消防设备落后且配置不到位,有的单位消防设备超出使用期限后仍继续使用。同时由于高校内部管理变革,很多高校将后勤保卫工作交给了物业公司,学校仅使用、监督,平时却不闻不问,导致消防管理比较混乱。

3.4内部检查不力

许多高校缺乏专职消防监督员,有的高校虽然配备了消防监督员,但一来人数少,二来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检查中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资金方面原因,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起不到“安全定期检查,隐患及时消除”的效果。

3.5消防观念落后,消防意识淡薄

发达国家已把消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从孩子时期就开始教育。我国高校虽然也已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但实际多作为选修或兴趣课,并没有很好地发动师生员工参与,在师资力量和保障上投入也不足,导致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认为消防与自己无关,消防观念严重滞后。

4.高校消防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4.1重视消防要从上至下,逐步紧抓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和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还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领导应从保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从人力和物力方面给消防管理部门尽可能多的支持。安全职能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单位的各种消防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宣传推广的同时严格落实。各级部门要强化人员安全意识,设立兼职安全员,让每个人都变成“眼睛”和“耳朵”, 及时发现和上报安全隐患信息。

4.2建立并落实防火责任制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必须严格执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及各部门的议事日程,使消防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同步发展。高校法人要与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学校——安保处——系(部门)——班——个人的校园防火体系,明确目标要求,建立和严格落实奖惩制度,给每个人带上“紧箍咒”。学校领导中要有专人抓消防安全,明确宿舍楼、教学楼、实验室、微机房、锅炉房等重点部位的防火安全责任人,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4.3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对陈旧老化的消防设施,高校要统筹规划,按照消防法规要求,逐步改造、更新消防供水、逃生疏散等设施设备;对于现有的消防设施要强化管理,记录设施器材的数量、类型、完好情况,建立台帐并指定专人管理,对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定时维修;三是把消防经费列入学校开支总计划中,设立专项资金,保证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消防设施与装备,逐步建立校园火灾自动报警网络,并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检查、维保。

4.4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要牵头组织,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新媒体(如微信)进行消防法规、防火知识宣传;同时加强与各级消防部门合作,请专家来开展消防知识讲座或组织师生参观消防展览;也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消防知识竞赛,如征文、消防运动会等活动;更要加强对教师、学生骨干、工勤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使他们遇到火灾时,能做到有组织有序、井然不乱。通过这些活动,逐渐营造校园消防氛围,使消防融入校园文化当中,让广大师生掌握扑救火灾的相关知识以及发生火灾时火场自救和生存技能。

5.结语

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严谨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学校的稳定发展。只有进一步积极宣传、强化培训,提高全员的防火意识以及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增强其消防安全责任感,大家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方能有效开展防火工作,杜绝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明超.高校消防安全隐患对策探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37-39

论文作者:李利剑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  ;  ;  ;  ;  ;  ;  ;  

高校消防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探讨论文_李利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