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二次创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市委、市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八届二次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把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做为促进郊区二、三产业发展和保证郊区经济稳定增长的一项战略措施提出。二次创业是今后一段时期郊区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它与一次创业相比较有着本质的不同,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对实现二次创业的思路、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郊区乡镇企业一次创业回顾
从1981年起,郊区农村经济发展相继经历了1981—1986年、1987—1991年和1992—1996年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历程6年。农村国民收入高峰年的增长率为26.9 %(1984),低谷年为12.9%(1986);乡镇企业利税增长率高峰年为47.85 %(1983),低谷年为8.9%(1986)。这一阶段, 郊区贯彻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指示精神,开展“致富大讨论”,积极兴办乡镇企业,为大工业配套加工零部件,乡镇企业得以迅速发展。郊区劳动力大量由农业转向非农业,较快地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个数迅速膨胀、从业人员快速增长,处于典型的数量扩张阶段。六年间乡镇集体企业职工人数增加了50.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4万人; 乡镇集体企业个数1986 年比1980 年增加10783家,增加了2倍多。
第二阶段历程5年。农村国民收入高峰年增长率为44.6%(1988 ),低谷年为10.8%(1991);乡镇企业利税增长率高峰年为40.2 %(1998),低谷年为6.9%(1990)。这一阶段, 郊区经济开始逐步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并坚持走改革、开放、引进、联合之路。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乡镇企业是工业的第二战线,大力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鼓励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进行广泛的联合;同时,乡镇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发展了一些拾遗补缺、相对独立的工业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非农产业劳动力增长速度放慢,但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规模显著扩大,开始逐步向质量提高、产品升级时期过渡。5 年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增加29.38万人,年均5.87万人, 新增集体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平均规模达到214.2万元,比上一阶段21.8万元增长了8.8倍。
第三阶段历程5年。 农村国内生产总值高峰年增长率为31.8 %(1993),低谷年为-1%(1996);乡镇企业利税增长率高峰年为62 %(1994),低谷年-53.2%(1995)。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郊区经济步入全面大发展的时期。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郊区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郊区提出了优化结构、提高郊益、参与国际竞争的目标;乡镇企业提出以开放为龙头,以调整结构为重点,以发挥灵活机制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实施“双上工程”和“与国际化接轨工程”,开始走向相对独立的全面自我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是资金投入迅速增加,但企业个数和从业人员减少,产品结构性矛盾显现,经济效益水平逐年下滑, 各方面压力较大。 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5 年猛增到227.25亿元,新增144.86亿元,平均年增加28.97亿元, 是第二阶段的2.85倍;企业个数减少2.4万个,从业人员下降10.08万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郊区乡镇企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乡镇企业的一次创业,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依靠数量扩张,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1978—1996年, 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增加了224亿元,年均增长26.65%;企业个数增加到77069, 年均增加4055个; 集体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原值增加了118.7万元,增长了15倍;从业人员达到101.2万人,增长了4.5倍;总收入达到583亿元,增长了73倍,年均增长27%;利税总额达到53.7亿元, 增长17.9倍,年均增长17.7%。乡镇企业依靠快速投入劳动力、资金和大办新企业,保持了快速发展。
2、第二产业始终是乡镇企业的主体产业, 工业结构的基础是大城市工业的扩散和转移。1996年,郊区乡镇工业企业从业人员61.98 万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1.2%,在最高峰1985年时曾占到85%;乡镇集体工业企业总收入占集体企业总收入的57.4%,利税占55%。郊区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主要起步于城市工业的扩散转移和与城市的分工协作,形成了与城市工业垂直的分工体系。城市主要发展重工业,郊区主要发展轻工业;城市发展精细加工和主机,乡镇企业发展简易加工和零配件,城市发展技术密集产品,郊区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产品;城市产业升级、集中,乡镇企业拾遗补缺。据有关资料显示,在80年代中期,乡镇工业总产值中为城市工业配套产值部分占2/3, 至1995 年仍有40%的产品是为大工业配套生产的。
3、银行贷款是乡镇企业资金投入的主要来源。1978—1996年间, 集体企业平均年增固定资产原值11.7亿元,年均增长26%;平均年增流动资金16.6亿元,年均增长33%。如此高强度的投入,除一部分来源于集体经济组织及合作协作企业投入资金外, 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 到1996年达到81.5亿元,年均增加4.77亿元,增长38.75 %(实际情况可能要比这里的统计数字高得多)。据1996年我们对某县40家企业的调查,其中30家建厂初期投资总额的57%来自银行贷款,有6 家企业全部靠贷款;其中35家企业63.5%的流动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由此可见银行贷款对于促进郊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集体企业是乡镇企业的主体,个体、私营经济比重较低。 在一次创业中,乡镇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充当投资及经营管理主体,兴办单一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政府既是资产的所有者,又是资产的经营者。到1996年底乡镇集体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14.3亿元, 占整个乡镇企业的94.3%,总收入、利润分别占乡镇企业总数的87.3%、76.7%;郊区个体、私营经济自1984年后开始萌芽,最近几年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及企业规模小(平均固定资产原值2.15万元)等原因,在郊区乡镇企业总体中所占的份额仍然较低。
郊区乡镇企业一次创业之所以在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在乡镇企业一次创业期间,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需要大量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这种就业压力和农村大量的低成本人力资源,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2、产品市场以卖方市场为主。乡镇企业发展初期, 我国仍处于商品短缺、品种单一的市场状态,在这种市场状态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层次较低,基本上只是简单的量的需求,企业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就不愁销路。
3、城市工业为其提供产品和技术。 大城市工业升级换代急需为之配套服务的产业,乡镇企业积极向城市工业部门争取下放产品,为之配套、服务,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种城乡工业间的协作与联合有效地带动了乡镇企业的起步、发展。
4、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改革开放之初, 国家农村政策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产业单一问题,对农村发展一、二产业给予了较优惠的政策。我市在不同的时期也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乡镇企业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在税收及出口等方面享有较多的优惠。
5、资金环境相对宽松。 乡镇企业诞生于国有企业和大集体企业机制不活、负担重、农业生产效益较低的背景下,因而在乡镇企业一次创业的中前期,国有银行对乡镇支持力度较大,致使乡镇企业资金环境比较宽松。
6、乡镇企业机制相对灵活。 乡镇企业经营上较早的推行了承包责任制,按市场需要确定经营目标,在用人上实行优胜劣汰,在分配上采取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对企业领导者采取物质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措施。同当时的主要市场竞争对象国有和大集体企业相比,各方面的机制相对比较灵活。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新的局面
首先,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益的日益下降。乡镇企业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一直比较缓慢,1978—1996年间,劳动利税年均增长8.3%,远低于同期总收入27 %、固资原值26.7%的增幅。伴随着经济效益的下降,还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闲置资产有增无减。
第二,行业覆盖的广泛性,造成乡镇企业主导行业、主导产品不突出。按1998年乡镇企业产值测算,第三产业占26%,第二产业占72.7%(工业占60%),第一产业1.3%,第二产业占绝大比重。 在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内部,乡镇企业已覆盖了40多个行业门类,轻重工业的比重为60∶40。在重工业内部加工度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的冶金、机械和采矿业占较大比重。到1998年底,居乡镇工业产值前10位的行业总产值之和占全部乡镇工业产值的52.8%(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金属制品业1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4%、服装制造业9.2%),其余行业均在5 %以下。乡镇企业占比重较大的这些行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都较低,对经济拉动能力较弱,不具备主导产业应有的特性。
第三,乡镇企业选择低成本扩张,造成工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据有关资料,80年代一个乡村只需一次性投资20—30万元就可以办一个小厂,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只需500—3500元的成本;到90年代初, 建成一个厂大约需要30—70万元起步,劳均固定资产提高到6000—10000 元。一般来说,进入成本相对较低的行业,多数是工业中的粗加工部门,其技术工艺水平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而单位投资有限但总量庞大的投资过多地进入低技术层次的工业,必然形成低水平过度竞争。与低水平过度竞争并存的问题,是新兴的技术工艺水平较高的工业部门投资不足,发展不快,从而导致乡镇工业的继续增长缺少新的增长点。
第四,企业经营机制弱化,市场竞争力不足。乡镇企业由于“产权模糊、权责不清、政企合一”,财产没有“人格化”,一次创业中灵活的经营机制逐步僵化。近年来,部分乡镇企业虽在不断转变经营机制,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对微亏企业进行租赁、拍卖,并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但大部分企业还未实现真正的产权清晰,企业投资决策及经营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发展已明显缺乏活力及动力。
第五,乡镇企业市场半径过小,外向型经济发展较慢。据有关部门统计,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工业产品的69.4%在北京地区销售(15.7%在本县),18.6%销往外省市,12%供出口。到1998年底,乡镇企业与外商合营企业1900家,协议外商投资13.2 亿美元,实际开业企业1207家,出口创汇企业583家,其中获自营出口权的企业50家, 但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供货额只达到40.6亿元,仅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6.8%。
第六、高负债经营和银行贷款的硬约束,乡镇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1995年乡镇集体企业总资产负债率达到67%,债务结构以银行贷款为主。长期高负债经营使乡镇企业资本运行效益较低,积累严重不足,企业陷入资金恶性循环的怪圈,而随着我国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在缺少其它融资手段的情况下,乡镇企业的资金矛盾越来越突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次创业时期,我市乡镇企业是在相对宽松的政策、市场、资金环境下,依靠高投入、高负债经营,通过数量扩张而成长起来的资源型、地域型、劳动密集型、集体经济型的产业群。通过一次创业,乡镇企业实现了量的积累,并以较快的发展速度推动了郊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但在发展环境产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诸如增长速度的回落、经济效益的下滑、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以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减弱等等,使得农民增收缺乏强有力的支撑,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郊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郊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目标及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我市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是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出现低速徘徊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为开创乡镇企业发展新局面的战略举措,是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五期间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创业”就是创新、开拓,就是充分利用一次创业所形成的基础条件,总结一次创业的经验和教训,重新谋划乡镇企业发展的新道路,利用全新的发展观,使乡镇企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主要是:增加乡镇企业经济总量,提高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保持乡镇企业的稳定持续增长,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带动郊区经济总体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乡镇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形成了一整套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模式,从这种意义上说,二次创业是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过程,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扬弃。因此我们认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过程中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一是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必须强调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力争在保持适度发展速度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及社会效益。一次创业着重于“量”的发展,而二次创业则应着重“质”的提高,通过增量资本投入与存量资本调整优化组合,来实现乡镇企业总量的扩张及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二次创业的重中之重是效益与质量。
二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各级政府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并且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充当着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角色。实践证明了这种政企关系使企业作为独立经济主体的功能难以发挥,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次创业过程中,应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把政府的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来。
三是地区之间利益的关系。二次创业要突破地区、地域的界限,发挥综合的区位优势,实现合理的分工、布局,注重整体效益的发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各地区之间,要避免互相竞争上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并大力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四是创业与守摊的关系。二次创业要求树立创业意识,发挥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拓展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此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一定破除守摊、自满思想和畏难情绪。
五是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二次创业应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前提,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是优惠政策与公平环境的关系。一次创业中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优惠政策及银行贷款的支持,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政策取向更多的体现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上,逐步消除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在政策上的差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必须通过综合运用科技、资金、政策等多种手段,不断增强企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来实现。
三、郊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要有新思路
二次创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近两年特别是1998年下半年以来的实践为我们的下一步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开局,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转制步伐,提高乡镇企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通过实施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乡镇企业制度科学化、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企业运行机制的良性化,其主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结构、技术进步与创新。
1、科技带动是实现二次创业的突破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际上有生命力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要实现产业的升级,就必须把乡镇企业培育成为高新技术的主要载体,提高乡镇企业科技水平,提高科技对乡镇企业增长的贡献率。
2、制度创新是实现二次创业的关键。制度优先于技术, 郊区乡镇企业要提高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必须有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存在为前提,没有一个创新的体制,不管你有多少技术人员和技术发明,有多少科技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只能成为空谈。乡镇企业要想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或说受益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企业有生产经营的自主决策权力;二是企业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三是企业有自我约束的自制力。而解决这“三个力”,核心是企业产权明晰化,即企业法人财产权真正到位。因此,必须深化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探索集体资产的有效实现形式。
3、优化结构是实现二次创业的核心。 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更需要具备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在经济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结构性矛盾已成为郊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所有制结构、布局结构等多个方面。乡镇企业必须通过二欠创业,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才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4、农村小城镇及开发区、工业小区是实现二次创业的中心地区。 目前在我市郊区有21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有21个区县级开发区和70多个乡镇工业小区,这些地区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果没有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城镇的建设,没有新的工业集聚中心,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必然重蹈以往“小、散、低”的老路。因此应本着经济合理、高效、配套的原则,充分发挥郊区现有工业区、小城镇的优势,把工业区及小城镇作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中心地区加以开发建设,实现生产集中、技术集中、资本集中。
5、农民家庭经营和个体、私营经济是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力量。 我市乡镇企业第一次创业时,由于过多地强调“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一定程度上代替和压抑了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虽然近两年郊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但它在乡镇企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足20 %, 而全国农村个体私营工业增加值占全部乡镇工业的比重已达到52%。我市个体私营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民家庭经营,并将其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多种经济类型的共同发展。
6、外向型经济是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途径。当前, 我国经济已经由“短缺”走向“过剩”,大部分工农业产品结构性供过于求,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尤为重要。近几年,我市乡镇出口企业充分利用首都区位和科技优势,调整结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间接出口及自营出口企业逐年增加,尤其是1999年乡镇企业外贸出口保持了较高的增幅,可见我市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同时通过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其它企业以国际标准为目标,不断提高综合水平和素质,为更广泛、大规模地参与国际经济奠定基础。
四、当前推进郊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主要对策措施
1、以明晰产权为核心,深化乡镇企业改革,促进产权合理流动, 调动所有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任何一个集体企业,假如它的产权最终没有得到落实,那它就不能称之为“现代企业”。集体企业的真正含义就应该是许多人的个人产权组合在一起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借鉴外省市在搞活乡镇企业资产方面的经验,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通过试点、层层推开的办法,明晰集体企业产权,促进产权的合理流动,从而真正调动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积极性。首先,对集体企业资产,应在严格的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原则和政策,量化到乡镇村集体社员,并成立集体资产经营公司,落实集体企业所有权主体;其次,通过招股、扩股或转股等形式,允许股份的自由转让,实现产权流动;另外对于小、微、亏和部分大而亏、大而困、资不抵债的集体企业进行公开招标拍卖;对卖不掉的资不抵债企业实施破产。
2、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优势,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一是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技术入股制度,吸引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以合作、联营、入股等形式到郊区发展乡镇企业,吸引民营科技企业到郊区创业,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二是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科研开发,为乡镇企业发展寻求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新产品的开发、设备的更新改造、生产工艺的改进等方式,嫁接、改造传统主导产品。三是加强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制定人才培训、引进政策,建立科技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就业差别,吸引各类人才到乡镇企业就职,把乡镇企业的人才培养纳入教育发展规划。
3、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产业、产品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 当今以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人类正面临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必须紧跟时代的旋律。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应本着积极带动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以存量吸纳增量,以增量优化存量,解决乡镇企业的结构性矛盾。
第一产业在京郊乡镇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到1997年底按从业从员计算占1.9%,但它在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意义重大。应充分利用首都的区位和科技优势,积极推进郊区现代农业发展,建设高效农业企业,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乡镇企业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
乡镇企业中占较大比重的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反映了乡镇企业的总体水平,也是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结合乡镇工业企业的现状,应继续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医药保健品业和电子信息业,逐步确立其支柱地位。二是对目前占乡镇工业比重较高的传统行业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优化和提高。如金属制品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应逐步向精细加工和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化;服装业、玩具以及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我国加入WTO 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应以创名牌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方向,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而建材业应以发展环保型的新型建材为主。三是发展一批适合郊区功能的新兴行业,如生物、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档次高、创意好的旅游产品加工业。四是创造有利时机,积极与之稼接,不失时机的提高总体水平。五是对于能耗高、污染较重、不适合大都市郊区功能的纺织业和传统建材业以及简单机械加工等行业应适当淘汰、压缩或向外围地区扩散。
第三产业在乡镇企业中占的比重相对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具有地区特色、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行业挖掘不够。因此第三产业在完善提高饮食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等传统行业外,适应农村深化改革的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的金融保险业和信息咨询业,加强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发展农村运销、农业技术推广等服务组织,大力开发郊区旅游资源,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产业及观光农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4、合理规划,大力促进农村小城镇及开发区、工业小区的发展。 制定农村小城镇、开发区及工业小区建设规划,搞好村镇规划布局,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加快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及公益性事业的建设,落实重点城镇及工业开发区的建设用地,促进招商引资,加大开发和建设步伐。结合各乡镇域总体规划,逐步调整现有企业布局,鼓励乡镇企业入区发展。立足资源及经济优势,进行功能定位,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区域经济,努力把农村小城镇、开发区及工业小区培育成为郊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5、落实政策,大力发展农民家庭经营和郊区个体私营经济。 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要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前提,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入二、三产业,从事加工业、服务业等,积极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向一村一品、多乡一业发展。积极发展各种协会和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集团带动农户发展,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种养加、科工贸一体化。要积极宣传国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各项政策,建设良好的经济秩序,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6、努力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各级政府在抓好郊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保护农民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打破所有制界限,引导信贷资金以及民间投资注入乡镇企业,增加对乡镇企业中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和新兴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更加有效的发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作用,支持乡镇企业上市,拓宽乡镇企业的融资渠道。
标签:二次创业论文; 创业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创业资金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