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煤矿第一中学校 037001)
摘要:教学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应受社会文化环境和就业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为了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学的重心也不断地发生变更与深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素质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数学教育能培养人的正确思维,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可以使学生形成数学观念,而数学观念本身就是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组成因素,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有积极作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以及如何培养这些素质呢?下面,笔者谈一些浅见。
一、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的一根主线
素质教育的标准在课堂上的反映,就是是否真正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首先,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热爱、尊重学生。课堂教学要讲究民主,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杜绝以个人情绪和偏见来对待学生,应让学生都有平等教育的机会,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承认差异、分层要求、分层施教、分类指导。
二、加强智能培养,注意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智力、知识和能力是人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层层递进和深化的。智力是获得知识的基础,能力是在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智能培养,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至关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呢?应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因为数学能力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虽然数学教育界有不少人士已意识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第一线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在谈素质培养的同时,必须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三、注重学生“参与”,发挥主体作用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1.创设愉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创设愉悦情境,寓教于乐,能唤起学生亢奋愉悦的心情,使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引发学生对知识感兴趣,使学生觉得“乐在其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自觉学习,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不断获取新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应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下为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条件,学生主动地发现总是提出问题,并欢迎学生进行评价、质疑、甚至争辩,要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对于学生中暴露的问题,教师要肯定其独立思考,勇于引导和解决问题,保护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四、发挥新教材的可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教材的可读性较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发现知识的可读性,预测自学的可能性,还必须精心编拟自学提纲,设计问题情景,指导自学方法,检查自学效果。
五、做好“差生”转化,激发学习兴趣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就是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的心理尚处在不成熟和不稳定的状态,适应和承受能力较弱,常常由于课堂训练的失败面暗生气馁的消极心理,这是影响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地自理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兴趣,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排除心理障碍。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树立“差生”转化的典型,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使他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六、渗透思想教育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育除传授知识、方法和培养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通过对数学发展史的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来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对教材的挖掘来进行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想能力。
3.通过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经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4.摸透学生,持之以恒,不断渗透思想教育。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结合教学过程,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数学教学中。
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非理性、非逻辑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是没有模式化的,应以渗透为主。
1.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自己对数学的情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和思维,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那么对于你的学生而言,很自然地也会去爱数学,把听你的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换言之,如果数学教师本身就不热爱数学,又没有严谨的教学态度,那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情感。笔者只是把情感教学运用在了教学中,做了一位教师应该做的事。笔者认为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2.“爱”是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金钥匙。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名言说得多么透彻: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说明情感和爱在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师只有真诚地关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绝不迁就和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从而实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与学的“双赢”。
论文作者:吴秀叶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思想论文; 素质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