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解读_心理学论文

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构建和谐社会论文,心理学论文,社会和谐论文,自我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7) 01—0001—07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和途径,并把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作为一个主要问题提出来。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把心理和谐、心理健康问题提到如此的高度。《决定》明确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 这是所有心理学工作者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包括心理学在内的所有学科共同努力的方向。

《决定》将心理和谐单独列出,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对和谐社会特征的全面认识。心理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且个体的心理健康或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基础,因此心理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探索中国人的心理和谐的特征、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和保障机制,直接为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服务。同时,党和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所推进的各项工作,也需要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而在这方面心理学也是大有可为的。即心理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做的努力既包括直接的心理健康服务,也包括政策方面的建议和理论探索。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和解读和谐社会的特点以及心理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努力方向。

一、和谐、心理和谐、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

关于和谐社会的特点已经有了许多的描述,但“和谐”本身的含义是什么,和谐社会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从心理学角度如何看待和有效构建和谐社会,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从字面上看,“和”与“谐”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中文字,但它们的含义却有很大的相似点。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图1 列出了“和”字的甲骨文、金文及小篆(繁体和简体)的字形。在甲骨文的字形中,“和”字右上部是连接在一起的竹管之形,下部的“口”把能吹响的竹管汇集在一起,像笙的形状;左上部的“禾”表读音。金文的形体由甲骨文演化而来,小篆的繁体字(龢)和简体字仍有很强的象形功能,但已经不及前两种字型。楷书的“和”把“口”移到了右边[2]。因此,“和”的本意就是和谐,是指不同高度的笙管合鸣,虽然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但却显得很和谐,这就是“和”的本意。《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说明“和”的含义,“正六律,和五声,达八音,养耳道也”,人的耳朵不愿意听单一的声音,一定要听几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感到舒服。《论语》里有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把“和”与“不同”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而“谐”是形音字,从言,皆声。本义是和谐,强调配合得匀称。如,“谐,和也”,“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图1 “和”字的四种文体

把“和”与“谐”连在一起,即“和谐”是指各组成部分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即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可以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主张在“不同”的多样化和谐中求稳定求发展,断言单一性的“同”无助于事物的发展,只有多样化和谐才是事物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源泉[3]。具体来说,和谐本身有两层含义,一是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二是这些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之间又可以非常协调地整合在一起。实际上,无论是心理和谐,还是社会和谐,最终都落实到个体能否接受“存在差距”这样的事实。心理和谐主要指个体能够接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实际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差距,而社会和谐则还包括接受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

因此,根据“和谐”的语义和辞源分析,心理和谐即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和谐。具体而言,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表现的满意程度是不同的,但均可以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畴之内。心理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

同样,“和谐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及个人,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水平、个人行为方式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但彼此之间又能够和谐相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致力于:(1)通过政策、法律、市场等形式和机制确保社会各个阶层、团体、个人之间的差别,特别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差别,一方面符合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原则,但同时又能够保持在一个能够被最广大的群体所接受的水平上,避免过分的两极分化;(2)社会能够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均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或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3)通过对个人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个体的进取心和挫折承受能力,从而提高增进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换言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社会提供个体达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与自然和谐的物质和政策环境,但这些方面的努力需要社会成员能够感知并调整其认识和社会行为。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努力应着眼于三个重要而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即:(1)澄清影响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及与环境和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规则、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2)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明确的建议, 以确保政府和社会的努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个人、团体的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3)廓清各种人际差异(社会地位、收入,盛受教育水平等)、团体差异(资源占有、收入差距等)对个人的影响,总结人们对各种差异的耐受程度和影响因素。

二、和谐社会的三个空间

就个体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而言,每个人都生活在三个不同的空间里面,如图2所示。首先人生活在自然空间里面,包括不同的物种和不同的物理环境。 很多学科,包括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对和谐社会的探讨都包含了同样的内容,即人或者社会各个阶层同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万物存在差别,但也需要与它们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涉及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涉及社会的生产方式,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前者更多受到个人因素(如环保意识、个人需求)的影响,而后者则更多受到社会政策、法律、制度(例如对企业生产方式、产品质量、环境影响的强制性约束)的影响。

图2 和谐社会的特点示意图

人除了要跟自然打交道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跟他人打交道。把自我看作独立的个体,他一定跟其他人发生关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达到人际和谐?从和谐的概念来讲,人际和谐包含以下三种不同的含义:首先,个体与有着不同关系的他人(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保持恰当的亲密程度及接受、合作的程度,并且在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之间能够灵活协调;其次,人际交往的双方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距和差别能够被彼此所接受;第三,人际交往双方可以接受彼此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最后,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就是个人自己内心的和谐。如果达到了和谐社会的状态,但每个人的内心却充满冲突与不满,那是不可想象的。而如果某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很高兴、很和谐,那么这个地方构筑和谐社会就有了重要的基础。内心的和谐指的是内心的需要、要求和目标已经实现,或感觉到能够或即将实现,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是满意的,能够接受目前的状况与自己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个人的内心和谐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图2的核心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跟自我有关系的其他的人包括家人、亲朋好友、上级、同事、下属,还有一般他人。这里的横轴代表情感联系的强度(与“自我”的距离代表亲疏的程度),纵轴代表社会地位,在自我之上或之下代表跟自我相比社会地位或者社会阶层的不同。即使自己的家人之间也存在社会地位的差别,有的人在比自己更高的社会阶层上,有些人在比自己低的社会阶层上,这样就构成了不同的阶层。同时,这种和谐还有一个时空维度,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固定的点。每个人都和谐了,同别人也和谐了,但是好像大家都停下来不要动了,或者说今天和谐了将来就永远和谐,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己和社会阶层都会随时发生变化,周围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物理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这是一个时空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三、自我和谐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心理学中对自我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其中最有影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罗杰斯,他认为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4] 。所谓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是指每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与他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或者说是和谐的。对自我的看法包括对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的认识,而每个人都有一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力的倾向,这是人性的最基本特征。同罗杰斯同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阵营的还有马斯洛,他认为需要的层次及其满足的情况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们先是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再到更高层的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5]。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来看,自我以及对自我的认识与看法跟实际表现的一致性,或者基本需要满足层次越高自我也就越和谐。

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就是自我和谐。影响自我和谐的个人因素很多,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层次、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等等[6]。 首先一个人要达到自我和谐,要身体健康,其次还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现在有些地方的社会治安不好,想在这些地方建立和谐社会何其难也,因为人们基本的安全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还有些地方人们的基本的温饱问题、住宿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人们能够满足自己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自我和谐的具体特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7]。(1)动机和需要与过去历史、对现实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密切相关,即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精华以策划未来,能够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重,并对生命做出最好的利用;(2 )妥善处理冲突和选择。心理冲突的产生往往发生于难于做出选择的情境,这种冲突情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躯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3 )了解和接受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有充分的安全感,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4)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5)正视现实,接受现实。能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 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并能多方寻求信息,倾听不同的意见,把握事实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随时接受挑战;(6)人格完整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

作为影响自我和谐的个人因素还包括能够觉知到自己的近期目标正在实现中,或者是能够实现的,并且能够觉知到终极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也就是能把目前的努力与更长远的目标联系起来,能够觉知到与期望的差异时仍能保持和谐。一个人的现实自我与他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之间一定会有差距的,那么自我和谐的人就是能够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也就是自我和谐的本来含义。能够看到和别人的差距,也能保持和谐。这既是自我和谐的标志,也是影响自我和谐的因素[8]。

从社会方面来讲,要想达到自我和谐,有很多最基本的因素。社会要为个人提供基本的保障,尊重个人价值选择,各个阶层间相互开放,平等进入。也就是说,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应该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每个人应该有平等的进入的机会[9]。社会公正及资源配置的原则应该有法制约束[10]。这些都是从外部对自我和谐有影响的因素。另外还包括尊重个人价值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障碍,之所以会出现个人不和谐,是因为他感觉到内心的需要没有办法得到实现,或这些需要即使得到了实现,也得不到社会的赞许[11]。因此对每个人的选择的尊重程度越低,要达到自我和谐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对每个人所做的个人选择,只要不违法、不害人,都尊重、接受。关于和谐社会中的个人地位、个人价值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在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方面都已有很多的论述[12,13],在此不再赘述。

三、人际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和谐社会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人际和谐。人际和谐的特点包括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够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人际和谐或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他也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与所生活的集体融为一体,既能在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7]。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人际和谐或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在与别人交往时感到舒服自在,而且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并非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希望朋友间能彼此信任和喜欢,也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他们也善于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而不仅是泛泛之交。他们不一定有很多朋友,但可以与亲近的人维持密切关系,共同分享和分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按照人际关系的范围,人际和谐首先包括家庭和谐,家庭和谐又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和谐,这里涉及个人的地位和人际的互动模式。在中国社会中,家庭中的人际关系遵循的是一种情感法则。家庭关系的维系,它的目标就是为了情感本身。或者说,人际关系的存在,它的目标就是这种关系本身。在家庭中是不能按劳分配的,但在面对其他人时,就应该多劳多得,这才叫社会公正。在社区和谐及社会和谐里面,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都有平等的可能性,但是要公平,或者社会正义,每个人付出和得到的应该是成比例的。图3的人际和谐示意图中,自我被放大了,自己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非常密切,遵循情感的法则来进行资源分配。

图3 人际和谐示意图

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遵循的是人情法则,这些人之间也可以有一些重合,而且和其他人之间可以进行转换,有的人从亲朋好友变成了一般人,有的人从一般人变成了亲朋好友。在家人与亲朋好友之间有一条情感分界线,两边不能有交流,这也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14]。家里人的人际关系、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一般人的人际关系之间遵循的是不同的人际关系法则。工作中的人际和谐,涉及到工作价值观、工作升迁、奖赏,另外还有与朋友的关系和谐。这是属于中国人人际关系中一个非常独特的领地,遵循的是人情法则。人情法则与情感法则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法则是唯一的情感指向,而人情法则有情感的因素在内,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工具性是指人际关系视作为“工具”以达到除维持关系以外的目的。因此,从人际关系的范围来看,人际和谐的方式以及目标都是不一样的。

影响人际和谐的因素,从个人因素来讲,夫妻关系或者亲子关系会受到家庭观念的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家庭成员对自己个人成功与成就期望的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概念是一般性的,人情的法则或者是工作价值观以及个人的世界观,都会影响到人际和谐。而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因素也非常多,包括家庭伦理,这个不是个人之间,而是整个社会,或者至少是某个社区内部,对于家庭关系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人际关系的伦理以及工作伦理,另外还有健全的法制以及不同阶层间的相互开放和尊重。这些都是从外界可以影响到人际和谐的方面。而对于与自然和谐,从个人层面讲是个人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从社会层面来讲,主要是从政策、法规上进行保障。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努力

心理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揭示影响个人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直接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其中人力资源实际上就是帮助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人际交往上的成功以及如何保持自我的和谐。同时,心理学还可以为各种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心理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贡献。

首先是对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既包括个人的适应,也包括对各种差距的接受与容忍,因此是和谐社会的标志性特征。心理学研究应该揭示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内涵、影响因素、促进健康和幸福的方法与途径,等等。这个问题也确实是目前心理学研究领域中非常活跃的,从中国期刊网检索“心理健康”关键词,从1994年至2006年10月共发表了35345篇相关的研究, 在同一时间内有关“幸福”的研究共发表10561篇。然而,这种数量的繁多并没有对应着对问题分析的深入和广泛。绝大多数的研究实际上仅仅限于采用西方人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测量,既缺乏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分析(如中国人是如何看待心理健康的、西方人研究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是否适合中国的情况等)。这样的研究并不能对现实有多大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二个领域涉及个人的成长与成功,即不同的个体,依据其个人素质(包括能力结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学习什么专业)最容易获得成功,以及不同年龄、职业的个体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等。重视和尊重个性差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能说,和谐社会中就不能有个性,实际上我们讲的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有差异的人。以人为本的完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以各不相同的人为本”。即不是以某个人为本,以某个特定的人为本,而是以各个不同的人为本。心理学目前在这些领域的工作也非常引人注目,但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即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和测量工具。

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三个领域涉及团体动力学,即不同社会团体(阶层)的内部如何有效交流与沟通以及不同团体(阶层)之间如何有效交流和沟通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处理好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人为本实际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基础,自我和谐是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也会影响到与他人以及与自然间的关系,即和谐社会的三种和谐——个人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和谐及人际和谐。而且,所有的社会进步和政府的努力都需要通过人的感知来起作用,都要通过受益者真切的感受而起到作用。

目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以下两种倾向值得高度关注:

其一,存在一种过分看重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技术、工具,不太重视对西方理论进行中国化的倾向。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概念、测评工具等在应用到中国社会时,可能会遇到不适应、不准确的问题。例如,在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时,西方的心理健康概念、心理咨询技术等需要进行“中国化”的改造,甚至需要重构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15];在评估中国人的人格、胜任特征[16]、工作绩效[17]时,西方的现成工具也不一定适用,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应用方面的失误。对此,许多心理学家在表示忧虑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心理学必须走中国化道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18—22]。

其二,心理学是一门有多种研究取向的科学。每一种研究取向都曾对并且现在仍对心理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但同时每一种研究取向又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当代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就应当加强各种研究取向的协调发展。如果只注重一种研究取向而忽视甚至轻视其他研究取向是不利于我国心理学健康发展的。我国的心理学,特别是其中的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应当并且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那种片面追求“国际化”,仅以SCI、SSCI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最主要指标的倾向,显然是不合适的。可以相信,各种研究取向的和谐、综合发展,将会大大加快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并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持续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6—11—13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05JZD00031),项目负责人:黄希庭。

标签:;  ;  ;  ;  ;  ;  ;  ;  ;  

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解读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