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梁飞瑶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梁飞瑶

身份证号码:45010219890312xxxx 南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摘要:一直以来道路工程都是市政公用工程的重要部分,而对于道路工程来说,道路路基建设是道路工程的重点。这是由于路基的稳定性保证了整个道路工程建设稳定性的地位来决定的。因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在施工中,需要从提高路基稳定性的各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重要性,相关技术等多个环节进行深入介绍。希望能给从事市政道路建设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思路和参考 。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道路路基建设作为市政道路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建设部分,其建设质量将会对整体工程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保证道路路基建设的质量,既需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认识,也需要提高具体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同时,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的建设需要做到符合城市的发展趋势,需要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向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1]

一、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道路路基是道路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起了承受、传递压力以及支撑路面的重要作用。道路路基施工与建设存在着复杂性,这主要是由于其涉及到的土质优劣、地下水情况与当地的地质灾害等复杂因素所导致,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高度重视道路路基施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陷、渗漏或推移等问题。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树立单位形象,这需要施工单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问题,做到不留下安全隐患,做到在完成道路建设的同时,延长施工工程的使用寿命。[2]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标,施工单位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善于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早日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二、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

(一) 路基土壤施工的相关技术

路基土壤是道路路基稳定的直接影响因素,道路路基土壤的稳定性能够对路基的稳定造成制约,因此,在市政公用道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与路面的稳定,必须选择条件好的土壤,并且做好土壤的稳定工作。根据目前国内常用的稳定土壤的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1)机械稳定。主要为机械性夯实土壤的方式。通常用于道路路基施工阶段,为常见的提高土壤稳定性的方法。并且由于其对于土壤密度、压力影响小的特点,有利于完善土壤强度与工程性质。(2)化学稳定。这种方法是通过混合化学物质并且灌注土壤的方式提高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这种方法是通过水泥的使用达到增强土壤稳定性的作用。化学稳定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在砂质土壤的施工过程中,能够做到稳定土壤颗粒、提高颗粒间黏结力的效果。此外,在黏性土壤的施工中,可以使用石灰降低黏性土壤的塑性指数,减少收缩与膨胀状况,也可以保证路面的承载能力与防水能力。另外,对于砂质土壤可使用沥青拌合的方式提高其稳定性。这是利用沥青作为黏结材料与优化土壤防水性能的材料,达到优化工程性质的目的。(3)物理稳定。施工过程中的物理稳定,主要是通过使用预压和去水的方式及热电稳定的方式,来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例如在凝聚性土壤中,由于此类土壤受水方面的影响很大,为了确保道路路基能够稳定,需要降低土壤水分以减小水对于土壤稳定性的影响。因而利用砂桩和预载等方式,能够明显改善路基土壤压密沉陷的情况,能够改善路基土壤的整体性质。[3]

(二)路基施工中的路床填方改良相关技术

在市政公用工程的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床填方改良技术是其中常用的技术,此技术能够对路床填方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对于路基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这一技术与上文中所提到的改进土壤稳定性的方法较为类似,但其实质在于通过利用为土壤加劲的方式达到提高道路路基稳定性的目的。为了能够使土壤加劲,必须提到铺面加劲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在道路铺面时通过加入适当的施工合成材料,并借由该材料受力是产生形变来负担一部分路面荷重,从而减少铺面受力后所产生的形变,以达到为土壤加劲的效果。另外,除了分担路面负重外,在道路路基的土壤中添加加劲片也可以取得优良的效果,这一方案的原理为:(1)增强了土壤的剪力强度;(2)加劲片的加入增加了土壤与其的摩擦力,使得产生剪力阻抗,明显提高了路床填方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令人遗憾的是,该技术目前阶段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土壤,而仅限于排水良好的粒状土壤。该技术的使用,避免了孔隙水对凝聚性土壤的不良影响,提高了相应土壤的剪力强度。另外,当路基中的土壤受力变形时,土壤中的加劲材料也随土壤变形,这一变形吸收了部分能量,可以达到减少向下传递应力,为土壤加劲,增强道路路基的稳定性。

(三)道路路基挡土的相关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道路路基的建设应尽量配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避免产生大挖大填的情况。因而,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路面填方的边坡位置与挖方的边坡位置的稳定,避免出现塌方的情况。简而言之,处理道路边坡建设与道路塌方预防,是市政公用道路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在道路施工前,做好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工作,若存在道路崩塌可能,应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实际施工中,为了减少边坡崩塌的发生,第一应保证抗滑力与滑动驱动力的合理,其具体的防治改善措施应该具体结合坍塌路段的地势情况、地质情况及地下水的来源与当地的经济状况等内容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最后决定应使用的施工方式。为实现边坡排水的通畅性,应降低道路的滑动驱动力,减缓施工道路的坡角等方式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另外,可以通过建设挡土设施,增加地锚的方式增加施工道路边坡的抗滑力。

(四)道路路基的防护技术

施工道路的路基防护技术主要包括:对于道路路基坡面的保护技术、路基冲刷防护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道路地层部分,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极大影响,如自然环境中的风、雪、雨和雷电等对路面的侵蚀与破坏。因此,施工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结合施工道路的边坡高度、坡度以及施工所在地具体的水文特征与岩性选择相应的方式加固路基,提前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1)针对道路路基坡面的保护技术,目前所应用的方法主要为种植植被与使用水泥的方式进行加固。前者需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种类的植被种植,以达到防护的效果。此种方式的有点主要有:有效避免雨水对路面的冲刷与侵蚀作用;调节土壤湿度,避免道路路基的风化,有效起到固定路基的作用。另外,所种植的植被也可以起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且起到了一定的观赏性。除了种植植被,使用水泥加固道路路基则是一种相当简单,且被广泛使用的加固方式。如在路基边坡所实行的防护,就是利用混凝土预制块来达到的固定路面的效果。

(2) 路基冲刷防护技术是针对于水流冲刷所使用的防护技术。具体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直接防护措施与间接防护措施两种。前者是利用石笼抛石,然后通过石砌的方式来进行路基的防护。[4]这种方法使用时,可同时设置一些有支挡作用的结构物,以达到加强防护的效果。后者是通过利用导治结构物,改变水流方向,从而降低了水流对路基的破坏作用,实现对道路路基的保护。应注意的是,此类结构物在实际施工设置时,需充分考虑施工地的地质情况与水流状况等各个条件。

结语

由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道路路基质量对于道路整体质量与道路的使用年限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应严格控制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所使用材料的质量情况。[5]加强工作人员的意识水平与施工技术水平,最终达到提高道路路基的负载能力与使用年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愉.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 科学与财富, 2015(8):376-376.

[2]周小清.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大观周刊,2012(32):123.

[3]韩旭强.市政公用工程的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 2015(29):263-263.

[4]吴津辉.试论质量控制在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中的应用lJ1.现代商贸工业,2007(3).

[5]苏永华,罗正东,何新亮,董城.基于非确定性的坡间路基失效机制分析方法fJ1_岩土工程学报,2013(9).

论文作者:梁飞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梁飞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