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豆论文,防治措施论文,灰斑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大豆灰斑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等大豆产区,以黑龙江发生最普遍而严重。危害叶片和豆粒,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可使百粒重降低4%~21%,豆粒品质变劣,含油量降低约0.5%~7%。发芽率也明显下降。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迎茬面积增加,使灰斑病愈来愈重。大豆灰斑病除危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导致提前落叶造成产量损失外,还严重地影响其品质、脂肪含量和蛋白质,降低其商品率。因此,要想达到大豆稳产高产,现将大豆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一、危害症状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生出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或圆形褐色病斑。病斑的边缘呈褐色,中央现灰色或灰褐色蛙眼状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中央部分密生霉层。病重时,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部染病后,产生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或黑色,中部稍凹陷,后又变成淡灰色,从皮孔中又长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使病斑处密布小黑点。
二、病原
病原菌为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屑半知菌亚门。
分生孢子梗5~12枝成束从寄主气孔伸出,淡褐色,不分枝,显膝状屈曲,孢痕显著。分生孢子倒棒状或圆柱形,无色近透明,萌发时从两端细胞长出芽管,有时也可从中部细胞长出芽管。
此菌寄主范围较窄,除大豆外,只有野生大豆和黑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据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黑龙江省鉴定出5个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病菌寄主范围窄,除大豆外,仅能侵染野生大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黑龙江省用6个大豆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其中1号、7号和10号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50%、22%和9%。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种子或病株上越冬,病残体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表层土中的病残体越冬后遇适宜环境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带菌种子发芽率稍低,长出的幼苗虽子叶上可产生病斑并产生分生孢子,但黑龙江省大豆苗期气候干旱,不易形成分生孢子,因而种子带菌对后期发病影响不大。分生孢子寿命较短,在干燥情况下,叶面上降落的分生孢子两天后侵染率降低26%,4天降低94%,6天后完全失去侵染力。病种子长出幼苗后,子叶上形成病斑,生产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重复传播危害成株各部分。在东北一般6月上中旬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温度偏高、湿度偏大,多雨,此病发生严重。8、9月份雨水多的年份,种子带病率高。苗期遇低温多雨的天气,土壤潮湿,地温低,幼苗出土困难发病重。大豆开花结荚后如遇多雨天气,相对湿度大;病害会很快流行。
四、发病规律及条件
大豆灰斑病的流行受品种、气候、菌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高感病品种在田间发病早,病斑扩展速度快,短期内病斑就可布满叶片;而抗病品种,即使在该病流行年份,叶部病斑也很少。
在田间越冬菌源量大的重迎茬和不耕翻豆田,大豆灰斑病发生早且重。
苗期低温多雨,发病则重,常可造成大量缺苗,而在多阴雨又高温的年份,豆荚上发病重。
过分密植、田间杂草多、造成植株郁闭,通风透光差或将大豆种在低洼易涝土壤水分饱和的地块上灰斑病发生严重。
五、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种子选择及处理
合理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灰斑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高感病品种在田间发病早、蔓延快、病斑多,形成孢子量大。抗病品种则发病晚、病斑少、孢子量小;选用未感染田生产的大豆种子,采用无病种子;播种前挑选并进行种子消毒或药剂拌种。
(2)田间管理
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杂草;轮作种植能有效的控制灰斑病的发生;田间发病时及时清除病苗,铲除再侵染源,可有效地控制后期发病程度;科学选地、整地,避免低洼地种植。
2、化学防治
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50%多菌灵拌种,可提高保苗率,降低灰斑病在苗期的危害,在发病盛期可采用40%多苗灵胶悬剂。每公顷1500克,稀释成1000倍液喷雾;在大豆发病初期选择70%甲托100克/亩或80%多菌灵80克/亩,兑水15公斤喷雾,进行药剂防治。
联系电话:0451-5362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