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教学设计的四次“磨镜”感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次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恐龙论文,磨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恐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一篇说明文,教学重点是在继续学习理解词语句子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说明的方法。学生会对课文的内容很感兴趣,但由于此课是说明文,一不小心,教师就会把这篇课文上成科学课,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丢失了语文课语言文字训练的灵魂。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初步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和生词,概括课文的内容。第二课时则完成课文内容的教学,总结出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安排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第二课时的设计,前后修改了四次。就像古人磨镜一样,经过这四次“磨”《恐龙》这面“镜子”,我才逐步“看清”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观念和方法上的问题。
一、第一次“磨”:“阅读要重在感悟”
设计之前,首先听了同年级杨老师的课,她的设计是先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恐龙的片段。一边读一边抓关键词语,还要鉴别出说明方法,最后运用说明方法来练习描写其余的恐龙。这样的设计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也体现了课文学习说明方法的重点。听完课后,我想,通往同样目的的路一定不止一条,是否可以在借鉴她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另外的教法呢?于是我设计出了第一次的粗线条教案:在朗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感悟恐龙的种类和特点,方式是个人读,全班感悟,读完后提炼出写法,然后立即运用来写一种事物。(第一次磨出的镜子,照出的只是大致的轮廓。)
二、第二次“磨”:“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设计出了大致的轮廓以后,我再次和杨老师研讨了她的课。我们都认为,她的教学基本是成功的,但是,正如课程标准所说,“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在这一课教学中凸显浓浓的语文味,把知识介绍和语言文字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呢?结合课文的重点,我决定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第二段教学恐龙的种类和特点上,以两个句子的填充为引线来进行:
1.课文中,我感兴趣的恐龙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来填写)
2.我喜欢的恐龙是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和表达)
这两个句子的设计是有目的的:第一个句子考查的是学生阅读中词句的提取能力,第二个则考查学生在对阅读内容理解基础上的概括和创造能力。
为了体现课文“初步认识列数字、打比方、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训练重点,把课文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实践结合在一起,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在总结完说明方法后,出示一段完全没有运用说明方法的文字:“我有钢笔,它有点粗,是彩色的,我用它写字,我很喜欢它。”学生讨论可以怎样修改,然后再出示修改后的同样内容的段落:“我有一支漂亮的钢笔(列数字),它和我的小拇指差不多粗(对比),身上有黑、红、黄、绿四种颜色(列数字),好像穿了一套五彩缤纷的西装(打比方)。它是我学习上的好帮手(打比方),我很喜欢它。”我认为,通过对比,学生自然就认识了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理解了就要运用,我还安排了学生的当堂练习,写一种学习用品。虽然如此设计,其实心里不免嘀咕:安排了这么多的内容能完成吗?何况,本节课的内容是全文的学习,教学了第一段描写恐龙的生活环境后,再分析恐龙的种类和特点,总结了写法,那么课文最后介绍的生活习性和恐龙的消失怎么办?这不成了不完整的一节课了吗?或者剩下的内容到第三节课去完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把说明方法的运用转回到课文的结尾——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消失?毕竟只有40分钟的时间,怎样才能体现这堂课的“有效性”呢?(第二次“磨”,照出了一些细节,但是仍然不是很清晰。)
三、第三次“磨”:“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体现年段和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
上课的前一天,我还在犹豫,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和同事交流,有的认为能完成,有的又认为练笔重要,有的认为课的完整更重要。
后来,我在网络上得到了帮助。河南和广州的两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我提了意见,一再叮咛我“不要忘记语言文字训练的根本”,同时都建议把练笔的环节减掉,理由是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不可能容纳太多的教学内容,重点要突出。其中一个老师告诉我她刚在《教育导报》上看到的一句话:“少则得,多则惑”。看到这句话,我全身一震,是啊,我不正是在贪多务得吗?为什么非要在短短40分钟内就要求学生学会并掌握,还能熟练运用呢?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好东西硬塞进去也消化不了,情愿少一些,却能尽快消化和吸收才是正途。
于是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我虽然知道原来关于练笔的设计对于学生的习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尤其是针对了学生平时习作中反映的问题,但是为了“得”,舍弃了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了种类和特点教学后,离下课只有10分钟了,这时只能用5分钟总结说明方法,提问学生“从作者对恐龙的描写中能学到什么”时,满座寂然,只有两个聪明的学生说“要学会文中的好词好句”,没有出现我预设的教学效果——能总结出“用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教学效果。怎么办呢?我只好举例示范,学生也基本明白了,再让学生到文中找例子,也基本能找出来了。最后,在讲解了“恐龙消失”的内容后,结束了这节课。(第三次磨,照到了细节。)
四、第四次“磨”:“语文课的三维目标”
课上完了,在年级的评课活动中,有老师说,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管没有像杨老师那样进行写恐龙的练笔,但是只要“一课一得”也不错了。缺点是如果在板书中列出恐龙种类、特点、说明方法的表格,就能够让学生在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的同时梳理出课文的条理。而我的感觉,则是应该在设计中再次修改,对于学生从来不知道的说明方法,应该先为学生“搭桥”,出示小朋友写的文具使用的说明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后再回到课文中寻找课文运用说明方法的例子,这样学生就能够顺利地从“生活桥”跨越到“课文桥”,课后才能再从“课文桥”返回到“实践桥”。为了验证这样的设计是否合理,下一节课我进行了小朋友写文具的两种方法的对比,然后立即让学生练笔运用,这时,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第四次磨,照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