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月经前后诸证的中医认识论文_李团网

浅谈对月经前后诸证的中医认识论文_李团网

陕西中医药大学

摘要:月经前后诸证是指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反复性出现乳房胀痛、头痛、肢体浮肿、身痛、泄泻、吐血、衄血、发热、情志异常等一系列症状者。本文根据其病因病机、众医家治疗经验及对病例分析,对月经前后诸证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月经前后诸证;中医认识

月经前后诸证[1]是指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出现明显不适的全身或局部症状,以经前2-7天和经期多见。包括现代医学所言的经前紧张综合征。西医上称为“经前期综合征”[2]。本病可出现一种主证,也可两、三证兼见,常见于中年妇女,这些症状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他们的生活。

1.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肝郁、脾虚、肾虚、气血虚弱和血瘀。其中最常见的为肝郁。本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和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虚。妇女在经前及经期,冲任气血变化较平时急骤,气血较易壅滞,若素体肝郁、脾虚、肾虚及气血素虚,这些因素使月经前后及经期的机体平衡失调,出现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导致本病。而在月经干净后,阴血渐复,气血通调,脏腑、冲任、子宫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诸证亦随之消失。

2.众医家对月经前后诸证的认识

刘奉五先生[3] 认为月经前后诸证现代病因尚未明确,考虑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性激素紊乱有关。刘老医生根据临床上的体会,认为本病的发生是与经前期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主要是肝郁气滞。肝郁乳络阻滞不通,故见乳房胀痛;肝气横逆犯脾,影响脾胃的运化,或出现脾虚肝旺导致经行泄泻;或出现脾虚水湿运化失常而导致经行浮肿;肝气郁滞,日久化火,出现肝阳上亢导致经行头痛;或热入血脉,破血妄行导致便血、倒经等;刘先生认为经前冲任气血变化急骤,易导致经脉壅滞不通,易于诱发上述诸证,而经血来潮后,冲任气血通调,症状自然消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孙维峰教授[4]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但与肝的关系更为密切,他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肝郁气结,瘀血阻络。孙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总结治疗上应治病求本,自拟疏肝解郁方,药物组成为:柴胡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鸡血藤20克,薄荷6克,茯苓20克,路路通20克,香附15克,益母草15克,甘草6克。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调经通络之效。

王子瑜教授[5]认为月经前后诸证总结归纳为经期发热、头痛、眩晕、身痛、泄泻、浮肿、乳房胀痛、情志异常等。王教授认为经期发热,主要是因为气血营卫失调,正值月经生理改变导致,经期发热的发生,可由血瘀产生,可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也可由阴虚导致,可用四物汤加减养血滋阴;也可由肝郁导致,可用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热调经;经行头痛可分为气血虚弱、阴虚阳亢、瘀血阻滞和痰湿中阻四种证型,其病机是气血阴精不足,经行之后,气血阴精更亏,清窍失养所致经行头痛,或由痰、瘀之邪,每逢经期随冲气上逆,阻塞清窍导致经行头痛;而经行眩晕主要是因为精血虚衰或痰浊上扰清窍所致,常见分型有气血虚弱、阴虚阳亢和痰湿中阻三种证型;经行乳房胀痛的发生的原因多为肝郁,由于经前、经期冲任气血变化急骤,气血相对壅滞,若肝气郁结或痰湿阻滞,会导致瘀滞更甚,从而导致经期乳房胀痛;另外有气血失和,肢体失于濡养而导致经行身痛;血热随冲气上逆,破血妄行导致经行吐衄。王教授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经行情志异常等,疗效尚佳。

罗元恺先生[6]认为月经前后诸证的辨证治疗应平衡脏腑气血阴阳,常用的治法为疏肝解郁,调和气机,应在经前1~2周开始用药,连续调理3-6个周期。他认为此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肝郁气滞、阴虚肝旺、脾肾阳虚三种证型,而肝郁气滞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应疏肝理气,可用逍遥散加减;阴虚肝旺的患者应育阴潜阳平肝,可用二至丸和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证患者可用健固汤加减以温肾健脾;除药物治疗外,罗先生还认为,精神心理的调理和生活调理也应该重视,不同体质应在饮食方面加以配合,将会达到更好的疗效。

3.病例讨论

孙某,女,25岁,于2017年01月12日初诊。

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周期28天,经期5-6天,经量适中,色暗红,无血块,无经行腰腹不适,无经前乳房胀痛,末次月经:2016年12月17日。自诉1月前因家庭不和大怒后,出现乳房胀痛不适,伴有胸闷胁胀,经行不畅,伴大量血块,色黯红,未予治疗。1天前,患者再次出现乳房胀痛,伴有精神抑郁,时常叹息,苔薄白,脉弦。诊断为经前乳房胀痛。辨证为肝气郁结证。患者大怒伤肝,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经前冲任气血偏盛,循肝上逆,乳络不畅,故见经行乳房胀痛;肝气不舒,冲任阻滞,故见经行不畅,血色黯红,伴有血块;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故见胸闷胁胀;肝失调达,故见精神抑郁;苔薄白,脉弦为肝郁之象。治应疏肝理气,和胃通络。方选逍遥散加减。方药为:柴胡15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生姜12g,薄荷6g、炙甘草6g,香附10g,郁金10g。7付,水煎服,日2剂。患者于2017年02月20日复诊,自诉乳房胀痛明显减轻,续服上述方药。

4.讨论

月经前后诸证具有周期性反复出现,随月经而发,月经干净后停止的特点。其发病与经期及经前冲任气血及子宫盈虚变化较急骤,气血容易瘀滞或亏虚相关,此外还与患者的体质及脏腑的偏虚偏旺有关。治疗此病可分为两步,经期及前后,针对症状治标;平时调理体质,消除病因以治本。此外还可配以针灸治疗、头腰背部推拿等,同时也应注意经期调护,调情志,适劳逸,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3.

[2]谢幸,苟文丽,狄文等.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3.

[3]黄瑛,达美君.妇科病.[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5.

[4]魏睦新,郝传铮.医治女人病的大医之法.[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27-28.

[5]王阿丽,陈艳.王子瑜妇科临证经验集.[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144.

[6]张丽君,李杰.妇产科病中医经验集成.[M].第1版.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1-33.

论文作者:李团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浅谈对月经前后诸证的中医认识论文_李团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