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市场下的乡镇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开放市场下的乡镇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在开放的市场中建设乡镇企业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乡镇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为了解决好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接轨问题,塑造出新型的、适应时代的乡镇企业文化,本文对乡镇企业文化研究的对象、特征与作用进行了探讨,对乡镇企业文化现状与现代企业文化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今后主要任务。

关键词 开放 市场 乡镇 企业文化

乡镇企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乡镇企业文化的现状与市场经济、工业化大生产的冲突正在逐步加剧。探索、塑造新型的适应时代的乡镇企业文化,应该提上我们的议事日程。

1 乡镇企业文化研究的对象及其现阶段的特征

研究乡镇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要研究乡镇企业内部,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研究本企业员工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方面的成因、传统、变异和共性,及其表达方式和活动方式。这一层研究是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基础性。另一个层次是要研究在乡镇企业内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推动企业现代化为方向,以全体员工参与为动因,以综合服务于社会,推进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为内容的文化建设的途径、方式和特征。这一层次的研究属应用理论研究,具有实用性。

理论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要正确指导实践,就必须对实践对象有较准确的认识。我国现阶段乡镇企业文化既秉承和保留着民族与地方特色,又放射出时代精神的光芒。传统与现实的双重影响,宏观与微观的相互渗透,使我国现阶段乡镇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

1.1 伦理型 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宗法制的家族色彩深入到我国农村社会的每一个层次,使整个农村文化呈现一种很强的伦理特点。反映到乡镇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干部、职工素质的好坏不是以是否有利于企业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而是以道德是非和伦理标准作为衡量的准则,“无过便是功”,品格上无可指责但无所建树的干部或职工,往往比那些有所作为但个人品格有些毛病的人更容易为乡镇企业文化所接受,反映在乡镇企业管理中,则突出所谓“德政”,追求“一德立而百善从之”的理想境界,过分要求管理者通过自己的道德修养来感化职工,以期用伦理道德来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1.2 政治型 我国乡镇企业多数因依托政府而兴起、发展,其企业行为带上了很强的行政性,承担了很多社会的功能和任务,没有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其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目标选择乃至经营计划,常常受到政府行政部门的控制和干预。在“官本位”的文化环境里,乡镇企业领导者也常常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去追求“弃工从政”等与企业目标本义无关的东西,藉此谋取仕途。另外,由于乡镇企业领导者不少人曾是乡镇机关干部或村组干部,对现代企业不熟悉,在管理上有意无意沿袭、套用农村行政管理方法和手段,习惯于行政命令,忽视了民主管理。不适当地强化企业的政治色彩,使我国的乡镇企业失去了应有的经济文化特性。

1.3 非制度型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未进入法理型社会的良好状态,社会管理松散无序。由尚未脱掉泥土气息的农民组建起来的乡镇企业,其企业行为中很多操作程序,往往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或者即使有,也没有认真执行。在企业运转中起作用的往往是口头承诺或约定俗成的习俗和礼仪,因而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整齐有序的要求。

2 乡镇企业文化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比起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更高级、更富有生命力,它所具有的导向、激励、凝聚、约束、辐射作用,对提高我国乡镇企业的整体水平,有着更为积极、现实的意义。

2.1 导向作用 即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员工的注意力就必须转向什么,这就要求兼有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乡镇企业员工,彻底告别终身务农的千年旧习,在企业围绕市场转的前提下,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围绕企业目标转。

2.2 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主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并强调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比利润更重要,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是发展生产的最主要动力。在乡镇企业推行企业文化,这样既可以摆脱过去资本家把员工看成“活的机器”,无视员工本身的精神需求的消极影响;又可以克服封建宗法、家族制一味压抑人的物质、精神欲望,个人积极性无法发挥的弊端,从而激励员工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兴旺而努力工作。

2.3 凝聚作用 现代企业文化象“磁铁”,也象“纽带”与“熔炉”,它具有无形的吸引力,微妙地把人的感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由于企业文化要求员工追求的目标与企业工作目标相一致,这样就有利于把农民因受地域、亲缘关系影响而形成的那种天然亲密感推进一步,使员工共同珍惜企业荣誉,热爱企业工作,关心企业发展,真正团结成为一个整体。

2.4 约束作用 农民迈入乡镇企业后,企业收入成了农民生活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目标的实现自然成了每个员工的共同利益所在。这样,只要建立一个切实可行而又令人向往的企业目标,就必然能够使员工自觉用企业目标这个“软约束”来规范自己。又因为企业文化规定了企业职工的统一价值标准、处事原则和职业道德,用新的“硬约束”修正了不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乡规民约”,并要求员工共同遵守。

2.5 辐射作用 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要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个乡镇企业一旦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就会在与外界经济联系中展现出来,从而对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产生一种示范导向性的辐射影响。同时,优良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也将有利于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知名度,甩掉落后的帽子,建立企业信誉,取得社会信任,扩大企业的无形资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市场覆盖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3 乡镇企业文化现状与现代企业文化要求之间的差距

我们现在称之为的“乡镇企业文化”,实际上还是一种尚未脱尽“泥土”气息的同乡镇企业低级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乡村文化,一种由千百年封建社会熏陶与几十年社会主义运动影响交织在一起的中国农村文化。乡镇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与现代企业文化接轨,要解决好两种企业文化的接轨问题,关键是找准两者之间的差距,正确认识我国乡镇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

3.1 缺乏明确的适应时代的价值体系 乡镇企业的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由于受小农经济的狭隘思想和封闭观念影响,现已形成一种封闭的简单循环:员工的货币需求乡镇企业提高自己的收入,企业只是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媒介和工具,缺乏更高层次的目标意识和目标激励。上级主管部门、地方领导以及乡镇企业管理者也很少把建立一种明确的、能为全体职工所接受的价值观念体系作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任务。狭隘的简单利益追求的文化氛围,限制了乡镇企业进行竞争和占领市场的欲望,不利于企业站在战略性的高度大规模发展。

3.2 缺乏建立和巩固企业价值观念的有效文化仪式和手段 文化仪式和手段是企业文化的要素之一,要强化价值观念不可缺少必要的形式。但是,我们现在不少的乡镇企业管理者不是无视仪式与手段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就是在形式的运用上走极端;或死守过去的形式不放,在自己经验主义的圈子里一味用“国粹”来抵御外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或片面追求西化,在反思传统之时,把婴儿和脏水一起倒掉,一些以前行之有效的作法被抛弃不用。

3.3 缺乏应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性 在宗法家长文化里,家庭事务由家长决定,社区事务由行政长官掌管。这种文化对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影响很深,不少乡镇企业本身就是由家庭成员或党政领导掌管,乡镇企业的产生、发展壮大几乎完全取决于家长或党政领导。有赖于此,尽管乡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有其独特的经济目的和发展规律,不能用家庭、行政因素去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不能要求乡镇企业去完成许多力不能及的家庭任务、行政任务。

3.4 缺乏必要的生产、经营素质 企业员工思想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目前,乡镇企业职工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是单纯的“体力型”,企业领导又基本为“行政型”、“家长型”或“技术型”,这样的情况如不及时改善,乡镇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将难以顺利进行。

4 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在探索乡镇企业文化时,必须确立正确的指导原则,在这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乡镇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与个异性。

4.1 以科学性为坐标 首先,要注重乡镇企业文化兴起和发展的社会动因方面的科学性。企业文化理论兴起在80年代初,恰好与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步。乡镇企业文化的发展目前尽管还处在较低水平,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相撞击产生的火花,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只有顺应社会的发展,将乡镇企业文化的建设置于深厚的农村社会基础上,才能把握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动力,减少盲从、盲动。其次,要注重乡镇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向、途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科学性。企业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一边借鉴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文化与科学管理的关系;一边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乡镇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在科学的轨道上。再次,要注重全面规划、综合设计的科学性。使文化建设与乡镇企业内部员工的生产与生活相协调。

4.2 以艺术性为色彩 乡镇企业文化的艺术性,主要是指乡镇企业内部职工的文化传统、审美理想、价值观念等外化在群体艺术、环境艺术等方面的创造性和独特性。群体艺术是在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相近的条件下形成的,在乡镇企业集中体现在农村大众文化及民俗文化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并能够转化为乡镇企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与推动力。因此,对群体艺术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并精心加以研究与运用。需要予以足够重视的另一种艺术是环境艺术。必须把环境艺术列入乡镇企业文化范畴,站在树立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的高度来看待环境艺术,在厂房、住宅的规划、施工与绿化美化等方面狠下功夫。

4.3 以实用性为杠杆 乡镇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还在于他有助于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企业精神的弘扬和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强的实用性。建设乡镇企业文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看是否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企业员工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只有突出了实用性,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赢得企业上下的欢迎,才能吸引企业员工自觉参与,才能具有久远的生命力。

4.4 以个异性为特色 所谓企业文化的个异性,是指在企业文化整体层面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包括企业的追求、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习惯、作风等。就文化而言,越具有民族性,则越有世界性,越能受到世人的垂青。就每个乡镇企业的文化建设而言,可以说,越具有独特的个性,则越便于顾客识别、记忆,越有利于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越能激发企业职工的自豪感。只有突出个性特色,有效地挖掘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本地各类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发挥本地文艺人才的特长,充分利用本地人才优势,有效地利用企业内部员工共同的期待心理、共同的审美情趣、共同的感情抒发,才能在企业内部产生共振效应,从而走向繁荣。

5 乡镇企业文化建设当前的主要任务

5.1 用企业家的眼光制订乡镇企业目标 乡镇企业的决策人应以农民企业家的眼光来确立企业目标。乡镇企业目标的确立,应超越单纯的个人经济动机和狭隘的社区文化心理,以市场竞争、企业发展和社区意识为综合向导,其中市场竞争观念是核心。高层次的乡镇企业目标,既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满足农村社区的需要,更能为全体企业人员认同、内化。

5.2 增强乡镇企业员工的参与程度 对企业目标共同的文化认同、经济上的比较利益以及对这种收益的期望,形成乡镇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拥有心理”,使职工对企业各方面情况非常关心。员工都希望能够同管理人员对话,有充分的参与机会。为了企业的成功,乡镇企业管理人员要自觉摆脱宗法家长文化的影响,抓住员工要求“政治上民主,管理上参与”的良好契机,建立起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制度和员工参与决策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智慧与努力来发展壮大企业。

5.3 正确对待乡镇企业人际亲密心理 现在乡镇企业内部比较融洽的人际关系是由各方面情况决定的,或因绝大多数人员来自本地农村,或因企业内部存在着十分普遍而复杂的亲缘关系,等等。这种文化心理的亲密感,一方面,它可以淡化因人际摩擦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具有天然的凝聚力,由此可以引导出企业荣辱感,发展成强烈的团体精神和事业心。但另一方面,亲密感也会减弱人们的责任感,容易让各种不正之风在这种亲密的环境中蔓延,使人们对错误行为表示宽容与旁观,从而导致企业的各种制度纪律难以执行,导致企业行为紊乱。因此在建设乡镇企业文化时,必须对这种自然形成的亲密心理进行矫正,净化这种心理感情成份,加强和提高其中的理性成分,建立新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

置根于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同各个方面特别是国营企业、大专院校的横向联系,既是技术、设备、资金等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同时也是观念、准则、制度等文化要素的传播过程。乡镇企业发展横向联系,不仅要注重经济要素,而且要注重吸收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中的文化特质,并以此为镜,矫正和丰富乡镇企业文化。

1994-09-08收稿

标签:;  ;  

开放市场下的乡镇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