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蛋”开始——基于大班《动物世界真奇妙》主题下的论文_袁月明

从一个“蛋”开始——基于大班《动物世界真奇妙》主题下的论文_袁月明

一、蛋宝宝之缘起

孩子们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伴,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与好奇。但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鸡蛋成为孩子们热议的话题。时常能听到他们热烈的讨论:“你知道鸡蛋的妈妈是谁吗?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我们吃的鸡蛋里面都有蛋白和蛋黄,为什么鸡妈妈孵出来就变成小鸡了呢……”显然孩子们对这一内容极为感兴趣。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决定把原先预设的课程内容先放一放,把决定权还给孩子。从原先“预设”好的课程到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预备”开始新的课程,我想我们和孩子们的课程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二、蛋宝宝之序曲

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对于蛋变鸡是非常感兴趣。一次偶然的谈话让我们的课程故事有了新的突破。

谈话结束我们跟萌萌家长取得了联系,家长十分支持我们的活动,并答应孩子们下周就可以把孵蛋器带来幼儿园。

三、蛋宝宝之初探

(一)蛋宝宝蛋宝宝孵起来!

周一的孵蛋器如约而至,这无疑给孩子们增添了更多的兴趣。孩子们每天都围着孵蛋器观察蛋宝宝,期待它孵化成功的一刻。用照蛋工具观察更能发现里面小鸡的变化。这个俨然就是个生动地活教材,鸡蛋宝宝也仿佛进入了孩子们的生活。

然而,时间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地过去了,随着小鸡出壳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大家的心情也紧张起来。30天都过去了,小鸡还是没有破壳而出。我们的尝试失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答案答案在哪里?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大家都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一定是我们有些步骤还不太清楚,最终大家决定回去向可能会知道答案的大人寻求帮助。第二天孩子们一早来到教室就开始向同伴和老师们分享自己昨天找到的答案。原来鸡要孵化成小鸡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呢~

首先,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必须要是受精的鸡蛋才可以。然后还需要注意温度、时间等等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的孵成小鸡!

(三)尝试尝试再尝试!

通过孩子们共同的努力,大家都知道孵蛋的诀窍啦,现在就需要我们行动起来,根据小窍门再次尝试~

1. 一颗受精蛋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小实验,找出哪些鸡蛋是受精的鸡蛋哪些是没有受过精的鸡蛋。方法很简单,用上我们影子屋里的手电筒对着鸡蛋光照,如果没有明显层次的就是普通鸡蛋,有层次的或者有小黑点的就是受精鸡蛋啦~

2.一些小提示

孵蛋秘诀除了受精蛋以外,还有很多呢,万一有些小朋友照顾的时候忘记了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自制一些小提示吧,这样大家都不会忘记了~

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自我思考、观察比较、提问讨论的过程,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体验这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决定放慢脚步在第一次尝试的时候不告诉孩子们孵蛋的秘诀。而是让他们在经历过满怀期待、失败、分析原因后,最终自己探索出孵蛋的诀窍。我们觉得这样比直接告诉孩子们孵蛋秘诀更有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了前期这么充分的准备,第二次孩子们有了很大的信心呢~期待快点孵出小鸡哦~

四、蛋宝宝之花絮

(一)我给蛋宝宝做胎教

随着主题的深入,最近家里妈妈正怀孕的龙龙有了新的提议:“我妈妈每天都会给肚子里的小弟弟听音乐、讲故事,妈妈说小弟弟可以学外面的声音,如果小弟弟总是听到好听的声音和故事,那他生出来以后一定也很会唱歌、讲故事这些。我们也可以这样,让蛋宝宝也多学本领。”

对于龙龙的提议大家都表示很赞同,于是每天我们都会专门定一个“胎教”时间,有了这位特殊的“小听众”无论是唱歌、弹琴、讲故事、说新闻、讲笑话等等,看得出来孩子们都比以前准备得充分。而且我们还发现有些平时不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的小朋友,为了做好“胎教”也变得大方起来。就连偶尔会发发脾气、大喊大叫的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讲道理了。

(二)我给鸡宝宝取名字

时间一天天过去,鸡宝宝孵出来得要有名字呀,我们一起来给鸡宝宝取个名字吧~

小可:“我要给鸡宝宝取一个叫金孔雀的名字,金是因为我姓金,孔雀呢是因为它一定像孔雀一样美丽。”

龙龙:“我觉得应该叫小喔喔,这个名字很可爱,而且它的叫声就是喔喔喔的。”

阳阳:“我觉得叫太阳吧,希望它能够像太阳一样温暖,发光发亮。”

甜甜:“叫小红也挺好的,红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

。。。。。。

由于前面主题对于姓名的前期铺垫,所以孩子们对取名字很感兴趣,而且对取名字的理由都说得有理有据。我们也发现部分小朋友已经有很强的姓氏概念以及名字一般都有特殊含义的概念。

(三)我给蛋宝宝搭房子

鸡宝宝出生以后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给鸡宝宝设计一个房子吧!

五、蛋宝宝之深思

(一)发现儿童的力量

回顾整个课程的研修过程,孩子们都是沉静在期待和喜悦之中的。我想这应该源自于本次课程是围绕幼儿自己捕捉到的的兴趣点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地尊重孩子的需求,老师更多的只是扮演“支持”的角色而非主导。因此,儿童是课程选择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儿童是课程创造的“建设者”,而非“听从者”。回归儿童生活的课程,能更好地尊重他们内心的诉求。现并坚信着的力量,能更好地托举他们经验的积累。专业而有智慧的陪伴,能更好地推动他们快乐的成长。

(二)梳理多领域的课程

我们整个课程故事源自于主题课程中的《生蛋妈妈》这节科学活动,孩子们由起初对的胎生卵生的现象感兴趣到对孵化小鸡感兴趣到最后深入到了各个领域。过程中老师不断地根据孩子们的需求支持引导他们,这无疑使孩子们更具动力,也使我们的故事不断深入和延续发展。最后,通过讨论与回忆,我们一同梳理了围绕着“蛋”变“鸡”这一主题我们所开展过的五大领域的活动(如图所示)。

(三)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往往不会仅仅满足于只是集体教学活动去呈现这么单调,他们会把“蛋”和“鸡”真正的带入他们的生活。我们的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甚至是过渡环节和周末在家的时间,也常常看到他们的新发现、新问题和新的奇思妙想。为了把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更好地渗透到我们的一日生活中去,我们在孩子们的区域活动、游戏活动、过渡环节等等都优化成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如图),深深地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论文作者:袁月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从一个“蛋”开始——基于大班《动物世界真奇妙》主题下的论文_袁月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