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和谐世界思想探析_江泽民论文

江泽民和谐世界思想探析_江泽民论文

江泽民和谐世界思想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和谐论文,思想论文,世界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34(2006)03—0041—04

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 国家主席胡锦涛代表中国政府全面阐述了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的观点与主张,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欢迎。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在其对外战略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和谐世界”的概念,但包含有丰富的和谐世界的思想内容。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和谐世界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刻领会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推进和谐世界的构建,意义重大。

一、和谐世界构建的现实基础——世界多样,相互依存

1995年,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我们要造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1](P1555) 的战略主张。 这一战略主张的提出,是人类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为自己提出的重大课题,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江泽民认为,要造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首先必须对世界现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当今世界究竟是怎样一个现实呢?江泽民认为,各国首先存在着差异性,他分析指出:“世界上约有二百个国家,无论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程度,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1](P1555)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

一是各国自然条件的差异。当今国际社会有200多个独立国家,它们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等各不相同。

二是各国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的差异。当今世界有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的国家新成立不到半个世纪,有的国家光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历史已长达5000年。有的国家基本上是单一民族,而有的国家则多达数十个民族。至于文化、宗教的差异更是显而易见。

三是各国在经济领域的差异。当今世界,最富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超过4 万美元,而最穷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不足200美元。在经济体制模式上, 既有最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有最坚定的计划经济国家。

四是各国在政治制度领域的差异。目前,各国的社会制度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主义制度,一类是资本主义制度。此外,即使在相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也不可能采取完全一致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甚至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中,还有“两制并存”的状态。

由于上述现实,江泽民进而得出结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2] 没有多样性就不成其为世界,多样性是世界的客观存在。承认并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是造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和谐世界局面的基本前提。

江泽民在强调世界的多样性的同时也指出:“当今世界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3],这也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现实。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日趋强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政治交往和文化沟通也得到加强。科技浪潮的高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媒手段的更新,极大地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各种文明、文化和思想相互激荡,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范式、行为规则、价值尺度和调节机制得到广泛重视和接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也在日益频繁的交流和激荡中相互磨合、相互吸纳和相互交融;全球问题如恐怖主义、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吸毒和艾滋病等越来越多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鉴于上述变化,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和充满希望的变化。……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相互竞争,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刻。……人类文明与进步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正在推动世界历史走向新的千年。”[4]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变化,江泽民认为当今世界在体现多样性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多样性与相互依存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基础。

二、和谐世界的主要特征——联系性、互补性、合作性

江泽民在阐明世界的多样性与相互依存相统一的国际和谐局面特征时,着重强调了三点:

一是世界的多样性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各国,“谁也不能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不能脱离世界科技进步的总进程”[5]。就经济领域而言,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经济体制、对外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是,多样化的各国经济却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整体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各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与融合,多样化的各国经济呈现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性,有些甚至发展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空前水平。此外,世界多样性的相互联系还表现在政治、安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如果片面强调多样性,无视和忽视相互联系性而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它就将难以生存下去。

二是多样性产生互补性。1994年11月,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泽民在谈到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问题时指出:“多样性产生互补性”[3],尽管江泽民在这里是针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而言,但这一基本思想,其意义远远超出亚太地区和经济领域。

由世界多样化而产生的互补性,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地区范围内都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在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结构和发展程度、科技发展水平,还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历史传统和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强项和弱项。互补性就产生于这种长与短、优与劣、强与弱的对立统一之中。正如江泽民所指出:“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6](P71)

三是相互依存带来合作性。当今世界,日益强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不断加深的相互依存关系,正从各个层面上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不仅要求各国在政治上和平共处,经济上平等互惠,而且要求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与协调。正如江泽民所说:“相互依存带来相互合作的需要”[3]。一方面,随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交往的密切与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局面的逐步形成,要求各国间加强合作与协调;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毒品泛滥、恐怖主义、严重传染性疾病等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的加剧,“这些全球性问题的逐步解决,不仅要靠各国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际上的相互配合和密切合作。”[1](P1556) 鉴于冷战后人类生存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仍继续存在,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破坏活动有增无减,“为了共同利用机遇并共同应对挑战,各国各地区加快了区域合作的步伐。[7] 江泽民在许多场合深刻论述了区域合作安全的思想,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安全关系的建立。2001年6月15日,为提升合作水平,在中、俄、哈、吉、塔五国合作机制的基础之上,中国和俄、哈、吉、塔、乌正式成立了一个新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该组织正如江泽民所说,将“致力于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睦邻友好,加强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广泛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7]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开创了在相互依存的当今时代条件下区域合作的新道路。

为了努力造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江泽民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构建和谐世界的指导性原则:要立足世界多样性和相互依存的现实,从长远和大局着眼来考虑问题和处理国际事务;要尊重差别、相互借鉴、求同存异;要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和睦相处;要努力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协调、发展合作;要妥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分歧,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坚持对话,不搞对抗;在经济领域,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增进合作、互利互惠;经济合作要相互开放,不搞排他,承认并尊重多样性;在安全领域,要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对话与合作,加强沟通、增进信任;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所有这些原则,其核心就是要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下,建立一个民主、公正、和睦、包容的和谐世界。

三、和谐世界构建的基本途径——反对霸权主义,尊重自主选择,谋求共同发展

面对世界的多样性,江泽民主张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不能强求一律。他强调指出:“根据本国国情和自己的意愿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各国人民的主权,别人无权干涉。”[1](P1557) 在这里,江泽民强调了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谋求共同发展是维护世界多样性、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途径和保证。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其超群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国际关系中越来越多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图把自己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模式、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强行推广到全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积极推行“新干涉主义”。他们今天指责这个国家没有民主,明天又指责那个国家侵犯人权。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施加压力,动辄实行制裁,甚至以武力相威胁,企图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模式去影响和塑造一个资本主义清一色的世界。西方国家的这种强求一律、强加于人的做法,是对现实世界多样性的否定和对各国自主选择权的践踏,是影响和谐世界构建的最直接的根源。对此,江泽民予以强烈的谴责和抨击。他指出:“历史的发展变化昭示人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历史洪流回旋跌宕,奔腾不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的趋势不可阻挡。任何国家自恃强大,迷信武力,谋求霸权,推进扩张政策,注定要失败。制造借口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终将自食其果。不顾当代世界丰富多彩的客观实际,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动辄以孤立、制裁相威胁,这种霸道行为只能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江泽民进而坚定指出:“不承认、不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企图建立清一色的一统天下,是必定要碰壁的。[1](P1553)

面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对世界和谐与安全构成的重大威胁,江泽民认为应摒弃冷战思维,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江泽民深刻指出:“维护国际安全,必须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努力把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建立在促进各国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的新安全观的基础上。应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确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各国和平发展的安全机制,任何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所谓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的基础上。”[8] 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江泽民就安全问题更进一步阐发了中方的明确立场:“应彻底抛弃冷战思维,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9](P1353)

发展问题也是事关和谐世界构建的重大问题。一个贫富严重两极分化的世界是谈不上和谐的。经济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这一客观现实要求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也要照顾到对方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只有各国的共同发展,在国际关系中寻求双赢,才会有利于本国的发展,才会带来世界的整体发展与繁荣,才能形成和谐的国际局面。一方面,在相互依存的现实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孤立于世界而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世界普遍繁荣的基础。针对冷战后国际经济关系中仍然存在着的南北失衡问题,江泽民尖锐指出:“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都跨越了国界。世界贸易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科技革命正在向各行各业渗透,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这样一种全球经济的发展肯定不能长久地建立在少数国家发达、多数国家落后的基础上。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动力,世界市场需要新的补充。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10] 江泽民这番话一方面阐明了南北失衡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各国共同发展对促进世界和谐繁荣的极端重要性。为此,江泽民明确提出:“各国经济共同增长和普遍繁荣,是人类努力的方向。”[1](P1555) 正是基于此,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 周年首脑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1] 的重大倡议。

收稿日期:2006—02—28

标签:;  ;  ;  

江泽民和谐世界思想探析_江泽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