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咨询职业伦理意识比较研究论文_严静燕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咨询职业伦理意识比较研究论文_严静燕

(解放军第四一三医院 浙江舟山 316000)

【摘要】心理咨询职业不同于往常其他类别的职业类型,由于心理咨询相关职业涉及到咨询人的自身隐私,所以心理咨询职业的伦理意识有着比其他职业更加严苛的标准。就目前国内大多高校而言,许多类别专业均开设了有关于心理咨询方面的课程,例如,医学类别专业、教育学类别专业甚至是经济学类别的专业均有设置,那么在众多高校的众多专业中,不同专业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职业的伦理意识的培养又是如何,这将作为本文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职业伦理意识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32-02

现代社会节奏过快,很多年轻人在适应快节奏的工作以及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也应运而生。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钱去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加上我国传统观念对于人的隐私十分避讳,直到近些年心理咨询才逐渐被现代人所接受。

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发现心理咨询对于不同的职业,或多或少都有着一定的相辅相成的作用,尤其在医学及教育学中,较常运用,因此,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教育中,我国高校有选择的在医学以及教育学类别专业中,均开设了相关心理咨询课程,虽然对比于心理学专业类别的学生,其他非心理学类别专业的课程学习并不算深入,但是无论是什么专业,对于心理咨询职业的伦理意识均应进行严格要求。

但是,不同专业学生根据专业类型的差异,对于心理咨询职业伦理意识的认知还是存在着差异性。以青海省的两所高校,青海师范大学以及青海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随机调查,整个数据,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心理学专业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差异

在问卷调查反映出的数据上,可以发现,心理学专业学生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存在于,很多方面,首先是保密原则方面,由于心理咨询的敏感性,所以保密性原则在心理咨询方面就十分重要,从调查数据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心理学类别专业的学生,对于咨询者态度,一般是选择当一个聆听者,听取咨询者的问题,从而从专业的角度为咨询者解决问题,而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则认为要主动与咨询者进行对话沟通,让自己处于谈话中的主导地位,而这样的心理咨询过程无疑会对咨询者造成心理压力,甚至使咨询者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化。

其次,对于咨询者私下与心理咨询师进行礼物的赠给的看法,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数据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数据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根据国际规定,心理咨询师不应该收取或间接收取来访者的礼物,因为,心理咨询师属于一个较为特殊性的职业,与咨询者保持一定的陌生感有利于咨询者去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果存在着过于亲密的关系,一方面影响心理咨询师的主观判断,另一方面影响咨询者说出自己隐私的勇气。之所以会有很多非心理专业类学生选择可以接受,是基于我国传统思想,认为礼尚往来的方式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联系,从而使心理咨询师对于咨询者的问题更上心,能够更好的解决咨询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男女性别差异

男性与女性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差异,性格乃至于心理差异,由于性别的不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很难去评价男生好还是女生好,但仅从调查数据中,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首先,男生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保密原则,这一重要原则的选择上,非心理专业学生与心理学专业学生存在着较大差异,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很自然的认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进行录音甚至是录像是件很正常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是否侵犯咨询者的隐私权方面却并没有考虑到。对比之下,女生就能够很好的做出选择,女生基于其自身感性的性格特征,能够考虑到咨询者个人隐私的问题,从咨询者角度思考问题。

其次,在调查问卷中,问当有心理健康问题时,是否主动联系心理咨询师进行及时的开导,在数据整理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男同学并不会选择用找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帮助自己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自行解决,这其中甚至包含了大部分心理学专业学生。而女生对于自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反到很乐于去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女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使自己及时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同样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男生是顶天立地的,有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承担,男生的责任感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情况下,得到了提升,同时面对这样的教育,男生反而不愿意暴露出自己的脆弱的一面,所以,当今社会中,一般男性的心理问题会比女性的心理问题存在者较多,甚至较为严重。

3.专业有无心理学类型课程的差异

尽管,大量数据对比中,可以发现心理学专业学生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即便同是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之间同样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甚至比心理学专业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差异更大。

首先是,对于心理咨询态度的差异。学过心理学类型课程的专业学生,例如医学院的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态度不反感,如果需要的时候会积极配合,而普通专业类别的学生,则不然,数据上反应,这一类的学生几乎全部都在选项中,透露出自己对于心理咨询的抗拒,因为心理咨询给人一种偷窥人隐私的感觉。

其次,是对心理咨询本身的认知。学过心理学类型课程的专业学生,通过课程可以一定程度的了解心理咨询的概念,能够合理看待心理咨询师的存在,知道心理咨询也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能够大致了解心理咨询师所需要具备的职业伦理意识,能够合理的看待心理咨询这件事情。而没学过的学生则会,从主观上进行判断,以为心理咨询是一个探究人隐私的事情,甚至将心理咨询师神化,觉得与心理咨询师待在一起会被别人洞察到自己的内心,存在敬畏的情绪,不能够合理的看待心理咨询过程,对于心理咨询甚至处于一种抗拒的状态,但是,其本身又想结交心理咨询师,觉得一旦出现问题,别人可以因为关系密切立马发现,从而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不能理性看待心理学这个学科。

最后,是对于未来工作所产生的影响。高校之所以安排学生学习有关心理学类型课程,一般是基于学生所学专业将来就业的特殊性,像是医学类专业以及教育学类专业,将来面对的更多的是人,学习有关心理学专业课程能够更好的进行医疗或是教育工作,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学课程的意义并不大,毕竟,心理学专业类型课程主要面对还是人,基于这种考虑高校一般不对工科类别专业进行设置,但会设置选修课程供全校各专业学生进行选修,而实际状况下,心理学类型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作用,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便利。

4.结束语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心理咨询伦理意识由于不同的专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导致差异性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限制,以及学生对于心理咨询没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工作过程中,我国各大高校可开设心理学类型课程供全校学生学习,而不仅仅只是因为课程需要而去学习。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大,加上心理咨询师数量少的特点,如何排解压力,如何自我排解压力,无疑是最大的难题,希望不仅仅是高校,还有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对于心理咨询的正确宣传,使我国国民心理健康水平更好。

【参考文献】

[1]晋向东,王宣.心理咨询概念的重新界定[J].科教文汇,2007(2);87-90.

[2]陈庆红,略论心理治疗与咨询人员的基本条件[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5):59-67.

[3]张爱莲,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5):55-61.

论文作者:严静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咨询职业伦理意识比较研究论文_严静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