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之一,农业绿色生产发展则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1]。作为农业生产微观经营主体,农户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是实施农业绿色化发展战略的关键。随着我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的同时[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农产品质量安全触碰了“底线”[3]。如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石化”农业向现代农业、绿色农业转型,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绿色生产态度与行为方面展开调研分析,为我国高质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绿色生产意愿;收益感知;成本感知
本文基于某地区536份蔬菜大棚种植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的个体自然特征、家庭绿色生产能力等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意愿有较强的影响,是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深层根源性影响因素;农户的社会身份特征、社会责任意识等对农户的影响较小;而农户的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在显著性影响因子与绿色生产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最直接因素。提升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认知和实操能力,建立完善绿色生产的政府导向和支持政策,可提升农户的绿色生产能力和获得感,满足农户内在利益需求并激发农户内生活力,进而提高农户绿色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以增强农业绿色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研究条件与设定
1.1个体自然特征
不同农户性别和年龄等固有自然特征因素对绿色生产的态度并不一致。有研究表明:男性对农业生产做出行为决策比女性更趋于理性;相较于年轻一代,年龄较大的农民由于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更熟悉其技术特征以及使用方式,对有机肥技术有更高的认可度[4]。农户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电视、网络等媒体关于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对绿色生产新技术等新事物越容易接受;农户年龄越大则会减弱其绿色生产意愿。
1.2社会身份特征
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户农业种植规模和能否绿色生产技术的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受教育程度反映农户对绿色生产的认知能力和绿色生产技术的接受能力。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使得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问题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认识。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户对于氮磷过剩污染认知的能力,进而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活动。另有研究表明:户主的受基础教育年限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影响不显著,说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与农户所受基础教育的年限关系并不大。
1.3家庭绿色生产能力
有研究认为采纳绿色生产的农户往往会受到来自于家庭压力。另有研究认为,作为主要社交网络的家庭社会资本的增加可以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利于绿色农业信息的传播和从事农业绿色生产。本文认为家庭绿色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家庭社会资本、农业生产规模、风险偏好。家庭社会资本反映农户可采用的社会资源能力,其与家庭绿色生产能力成正相关关系。家庭农业生产规模反映了农业收入在家庭经济中的重要性,家庭农业生产规模越大,农户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和重视程度越高,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强烈,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从而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农业投资能力。风险偏好反映的是农户对于绿色生产的心理特征,相较于风险规避性,风险偏好型农户的风险接受能力更强。
此外,对于大规模、系统性、社会化的绿色生产行为,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支持政策无疑会起到很大作用[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研究方法与结果
2.1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某地区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组织该地区某大学学生80名利用2018年寒假回家过春节的时间深入乡村农户家中开展问卷调查。学生生源地覆盖该地区全部地级市。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对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进行了专门培训。
2.2实证分析与结果
首先,信度与效度检验。用SPSS16.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运算,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各个变量及其维度的Cronbach'sα值均大于标准值0.6,表明问卷测量可信,数据可靠;KMO得分都超过0.6,表明样本量的充足度较好。同时,对调查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观测变量在各个探索性因子载荷均超过0.55,表明样本数据的效度可以接受。另外,影响因子变量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和利益关注是农业绿色生产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当农户收益感知大于成本感知时,其绿色生产意愿就较强;反之,其绿色生产意愿就较弱。最后,分析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影响因子的整体效应。模型中的各影响因子通过“收益感知”与“成本感知”对“绿色生产意愿”产生间接效应与整体效应的估计值(影响系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影响因子的整体效应是显著的。农户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影响最大的影响因子,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认知和意识将会引导农户从良知、道德、善恶的角度去评判不规范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相当于一种无形的价值观念约束,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意愿。
3.研究结论与建议
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个体自然特征”“家庭绿色生产能力”“绿色生产认知”和“政府政策导向”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的正效应和整体作用,是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转型的深层根源问题。“社会身份特征”和“社会责任意识”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比较淡薄。一方面,因为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上升到责任意识这个高度;另一方面,责任意识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持,未外出务工而坚守农业种植的农户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他们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经济收益。因此,农户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身份特征不是影响农户农业绿色生产的主要因素。
通过显著性检验的4个影响因子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整体作用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绿色生产认知”>“政府政策导向”>“家庭绿色生产能力”>“个体自然特征”。这表明:决定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是农户对绿色生产的认知态度,如果农户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绿色农产品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他们就可能克制各种短期行为和诱惑而保持强烈的绿色生产意愿[1]。当然,政府政策导向对支撑这种意愿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进一步降低农户绿色生产成本,提高绿色生产收益,进而提高农户的绿色生产意愿。“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在通过显著性检验的4个影响因子变量与绿色生产意愿间起到中介传导作用。这表明:农户的“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是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最直接因素。
综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一是通过科学普及、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农户之间带动影响、互联网传播等线下与线上结合方式,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认知、意愿和能力。
二是加大政府绿色生产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强化农户绿色生产的“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增强农户绿色生产的内在利益驱动。
三是加快乡村振兴和互联网+形势下,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绿色生产主体,特别是中、青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北京,2018年2月5日
论文作者:孙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农户论文; 意愿论文; 农业论文; 因子论文; 家庭论文; 社会论文; 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