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利率暴跌了50%邮政储蓄流入金融市场_邮储银行论文

转移利率暴跌了50%邮政储蓄流入金融市场_邮储银行论文

转存利率骤降五成 8000亿邮政储蓄杀奔金融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市场论文,利率论文,五成论文,亿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切都是意料之中,一切又仿佛都在意料之外。

9月1日,央行发出通知,宣布自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部分,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令邮政储蓄最为担心的降低转存利率问题,终于在一夜之间突然降临,仿佛入秋来一场不期而遇的狂风暴雨,让人措手不及,而又冰冷刺骨。

以1年定期存款为例,其年利率为1.98%,而目前准备金存款年利率不过1.89%,较以往4.131%的转存利率低了一半还多。这意味着,邮政储蓄如果将吸收的1年定期存款转存人民银行,不仅没有超额的收益,还将为此倒贴0.09%的利差!

邮政储蓄曾经享受的高转存利率,自此只能成为甜蜜的回忆。

邮储最后的“疯狂”

风起于青萍之末。市场中似乎总有些先知先觉的人士,往往在关键时候能吃到最后的丰盛晚餐。

7月底,山东菏泽。

与邮局工作人员相识的人突然获悉,只要往邮政储蓄存入1万元的定期存款,除了应得的利息外,还将当场获得100元的“奖励”。在此之前,邮局亦曾偷偷给予“奖励”,但奖金是60元。这次邮局大幅提高奖金数额,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传十,十传百,当地存款出现了大规模的“搬家”运动——每万元100元的奖励,毕竟是个不小的诱惑。

“搬家”并没有延续多久,进入9月份,当地邮局已经基本停止了对储户发放奖金。

联想到9月1日央行的通知,事后有人分析,可能是邮政储蓄系统提前感觉到了央行会调整转存利率,所以在不惜一切代价吸收存款,争取多赶上高利率的末班车。因为这次央行出台的政策只是针对新增存款,而对于8月1日以前的邮政储蓄转存款,仍然按照原来的利率支付利息。据悉,在全国不少地区,都出现了类似山东菏泽这样的高息揽储事件。

经过7月底的“疯狂”,有业内人士分析,邮政储蓄应该有个跳跃式增长。按照国家邮政储汇局公布的数字,截止到去年底,邮政储蓄已经达到7369亿元,比2001年新增了1457亿元。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目前邮政储蓄余额也早该接近或突破8000亿元大关。实际上最近几年,邮政储蓄一直呈井喷式增长,2000年期末余额为4578亿元,2001年为5912亿元,2002年扶摇直上至7376亿元。邮政储蓄在存款市场的份额在去年底已达8.48%,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大吸储大户。

邮政与央行的博弈

邮储一直是央行的一块“心病”。

早在2002年11月,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即在“长安论坛”上表示:央行正在研究邮政储蓄的转型,一是考虑降低其在央行的转存利率,二是逐步让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银监会成立后,刘明康主席也曾表示,要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对邮政储蓄机构的体制、发展方向、业务定位和立法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办法。

监管层如此表态,一则为邮储计,二则也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对邮政储蓄支付高额存款利息,已经成为央行沉重的财务包袱。按照8000亿元和4.131%的利率简单推算,央行一年就要支付给邮政300多亿元的利息。即使央行将这些资金以最高一档再贷款利率(3.24%)转贷给商业银行,也仍然要承受0.891%的贴息损失,利差损失高达70多亿元。

“目前的邮政储蓄转存政策,实际是国家在对邮政部门给予高额的补贴。”知名邮政专家顾联瑜说,当初设立邮政储蓄,是在严重通货膨胀的形势下,将其作为回笼货币的一个手段。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邮电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邮政储蓄业务获准开办。同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通过,邮政储蓄业务遂成为邮政企业的法定业务之一。

最初的邮政业务,实际上是邮政部门代理人民银行经办储蓄。操作程序为:邮政储蓄部门扣除必要库存现金后,把收储资金全额上缴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对其按月支付代办费用。1989年11月,央行与邮电部再次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办好邮政储蓄的通知》,规定从1990年1月1日起,邮政储蓄由邮政部门代人民银行办理吸收存款改为自办,与人民银行的关系由缴存改为转存,邮政储蓄收入由代办费改为利差。自此,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的高额补贴,作为固定关系沿袭下来。

无心插柳柳成荫。孰料数年之后,曾经作为“副业”的邮政储蓄,竟成了邮政部门主要的利润来源。国家邮政储汇局资料显示,2002年,邮政储蓄实现业务收入175.55亿元,而同期中国邮政的全部营业收入也不过510.3亿元。实际上,邮政储蓄收入在整个业务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已从1998年的24.6%上升到2002年的35.65%。“邮政储蓄一般占到邮政收入的1/3左右,而对利润的贡献率则更高。”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邮政发展研究中心的杨海荣教授说。正是由于邮政储蓄在中国邮政的特殊地位,任何与之相关的举措,都会遇到强大阻力。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邮政的上市问题讨论已久,如果将邮政储蓄分拆出去,中国邮政很可能仍然是亏损的,它的上市将变得遥遥无期——2002年,中国邮政兼得国家10亿元财政补贴和高额转存利差,勉强实现利润1.25亿元;而若继续将它留在邮政体内,其政策性补贴色彩无疑需要大大淡化。

“中国邮政要上市,必须首先解决邮政储蓄的问题,否则靠补贴获得的收入怎么能算是正常的收入来源呢?”顾联瑜说。

资金运用开闸

硬币总有正反两面。

这次改革方案中,在“断奶”的同时,央行终于对邮政储蓄的资金自主运用开闸放水。文件明确规定,“从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

根据文件,经国家邮政局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获批准后,邮政储蓄机构可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也可以与中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此外,邮政储蓄机构还可依程序申请成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承销团成员。

不过央行有关人士介绍说,资金自主运用并不是没有任何限制,譬如邮政储蓄不能直接发放贷款,否则的话,邮政储蓄就变成银行了。

很显然,在新增存款只能享受1.89%转存利率的情况下,邮政储蓄资金不会再有上存央行的强烈冲动,央行的财务压力可望因此减少;同时,银行间市场将增添邮政储蓄这个资金的强大供应方。

有专家分析,这个方案也将从根本上改变邮政储蓄的盈利模式。由于要承受资金运用的风险,邮政吸储动力亦会理性回归,而邮政部门的汇兑收入、代理收入将获更大发展。顾联瑜也表示,“邮政要想得到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赢利模式,实现收入的多元化。”

标签:;  ;  

转移利率暴跌了50%邮政储蓄流入金融市场_邮储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