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华的顺势作品--从“师兄”看“纯文学”的“先天缺陷”_文学论文

浴华的顺势作品--从“师兄”看“纯文学”的“先天缺陷”_文学论文

“先锋余华”的顺势之作——由《兄弟》反思“纯文学”的“先天不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纯文学论文,先锋论文,先天不足论文,之作论文,兄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兄弟》上部面世后,评论界先是一片尴尬,不久后有人提出较尖锐的批评,认为余华的退化令人失望。余华曾言,等下部出来后,上部就“安全”了,就像当年《许三观卖血记》出来后,《活着》就安全了一样①。果然,下部出来后,上部的“好处”开始被人提及——在上部余华的退化虽然明显但仍留有其风格,但在下部,余华的印记却被消除殆尽,“余华不再是余华”。但是,如果不管余华,单说《兄弟》,应该说33万字的下部比18万字的上部要“地道”。到这里,小说才真正做“顺”了,找准了定位——这是一部可以赢得广泛受众的畅销书。即使不借余华的名头,只要宣传得当,相信《兄弟》仍能畅销,改编成电视剧也会很好看。这不仅在于《兄弟》写了很多性,很多暴力,写得很煽情很刺激,而更在于《兄弟》扣准了大众心中隐藏的密码,顺应了大众内心的情感趋向和阅读习惯,是一部典型的“顺势之作”。

《兄弟》似乎涉及很多“宏大主题”,像“时代与命运”、“苦难与欲望”、“道德与伦理”,等等——如印在封底的《后记》中所提示读者的。然而,在余华充满自信又失控混乱的叙述背后,隐秘的主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强势的崇拜——在一个全社会公然以狼为图腾的时代,顺致羊对狼的顶礼膜拜。宋钢和李光头兄弟二人与其说各自是善与恶的代表,不如说是强与弱的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善恶对抗,而是强弱对比,其结果不是善恶有报,而是弱肉强食——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广大“群众”(借用一个《兄弟》里常用的词)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然而,问题不在于“群众”认同什么,而在于作家站在哪一边,他想让读者认同什么——这是区分“纯文学”和文化工业意义上的畅销书的根本界限。一部畅销书成功的要素,不仅是能准确地抓住并传达社会大众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更是要通过艺术手法制造幻觉,为此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做“艺术安排”,使这样的认同变得天经地义、自自然然。与之相应的,是提供一套大众熟悉的文化代码。而“纯文学”,特别是具有先锋精神的“纯文学”,所要进行的恰恰是价值观念上的怀疑挑战,语言形式上的陌生变形——这正是当余华被称为“先锋余华”时的作品特征。《兄弟》之所以令人失望,余华之所以被认为“不是余华”,正是因为这部作品从艺术形式上到主导观念上都放弃了怀疑挑战性,放弃了自我特性,顺流而下。

在艺术上,《兄弟》的“顺”表现在它取消了大众阅读的障碍和难度,主动靠近大众最惯常的叙述方式。其结构既没有《在细雨中呼喊》式的循环反复,也不具备《活着》式的精简浓缩,而是电视剧的“板块式”式的,一条直线走到底,无论在哪里增减几集都对理解不大妨碍。小说的语言既没有早期作品的冷峻,也没有《活着》以后的节制,基本是“段子”式的,尤其下半部,整部小说像无数个段子的叠加和扩展。这样的小说必然是“好读”的,至少看着不累。

《兄弟》更深层的“顺”表现在价值取向上。小说的主题之一仍然是余华惯常所写的苦难,但却将聚光灯始终打在“成功人士”李光头身上,而非苦难的承载者宋钢——从余华的创作系列来看,宋钢才是福贵和许三观的“精神兄弟”。然而我们看到,到了宋钢这里,苦难的承载者已经不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而是彻底沦为了失败者的象征。作者对他也不再寄寓深切的同情和深层的敬意,即使表面上赋予他高大的身躯和高尚的美德,也无法掩盖无奈叹息之下的轻蔑。与宋钢惨兮兮的苦难故事相比,李光头的成功故事分外吸引人。李光头一出场时只是个小流氓、小无赖,但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个人物形象越来越光彩夺目。他是欲望和罪恶的化身,但这欲望和罪恶在人物身上焕发出的却是一种神话般的力量,生机勃勃,奔涌不息,为社会创造财富和繁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到最后,我们竟然发现,这个人简直十全十美,他是刘镇的GDP产值,福利厂残疾工人的衣食父母,救助宋钢的好兄弟,深爱林红的好情人……但是,且慢,这样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一向不择手段的人物,难道真的一点毛病也没有,一点伤天害理的事都没做过吗?肯定有,但作者都处心积虑地把痕迹抹去了。比如,他以一个异想天开的画饼集取了余拔牙们的血汗钱,一败涂地后却满不在乎。但作者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胡作非为的骗子,而是暗赞其是个输得起赢得起的汉子。与之对照,余拔牙们则是利欲熏心、背信弃义又蝇营狗苟,只是一些不成器的李光头而已。而李光头则是带领芸芸众生前进的英雄,是代表我们时代精神的“那根骨头”。再如,李光头虽然“睡过的女人不计其数”,但作者却让他一开始就为林红“守贞”而结扎,接下来策划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全国处美人大赛,其得奖者全部是以身体与评委做交易的荡妇,再接下来让一群带着孩子的女人哭哭啼啼地向李光头讹诈,于是,得出的自然结论是,性道德败坏的不是李光头,而是那些被他睡过的女人。相反,李光头倒是绝无仅有的“精神上的处子”,那种亿万富翁求真爱不得的哀叹读来简直让人唏嘘,也让人不由感叹,作者对有钱人真是体贴啊!通过这样的翻转,全书完成了最深沉的对强力的崇拜——这甚至可能是无意识的,在失去控制的快感叙述中余华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大众心理的代言人。

不过,《兄弟》一书最值得讨论并不仅在于它的“时代症候性”,而是在于它在余华的创作系列中占有的重要位置。余华曾多次说《兄弟》是他写得最好的作品,“光是上半部,就比《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要好”,原因是以往的作品往往是有意识地淡化时代背景,而《兄弟》是一部“对历史现实发起正面强攻”的作品,“当《兄弟》写到下部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可以把握当下的现实生活了,我可以对中国的现实发言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② 这样的说法不能只当做图书宣传,至少我们可以说,《兄弟》是“先锋余华”向现实转型的用心之作。于是我们就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为什么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纯文学作家”的余华,自诩“十年磨一剑”的“飞跃之作”,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畅销书?这暴露了余华在创作状态和创作能力上存在着怎样致命的问题?这些问题哪些是余华个人的,哪些是“先锋作家”为主体的“纯文学”作家所共有的?这与“先锋文学”的“先天不足”有何必然联系?近几年学术界对于“纯文学”的反思一直持续地进行着,余华的《兄弟》一书为反思的深入提供了一个切实的例案。

在近年来的有关讨论中,“纯文学”作家最被诟病的是缺乏社会关怀,主动放弃对重大现实问题发言的责任和权利。开启此番讨论的李陀先生(他本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变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2001年发表的那篇《漫谈“纯文学”》③ 中就谈到,“纯文学”对9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影响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鉴于当年的历史环境,“纯文学”概念在提出之始只强调形式的变革,试图以“怎么写”来冲决“写什么”,并天真地相信“新的东西会在新的形势下暗暗滋长”。虽然在打破文学专制上取得了某种意义的成功,但也使“纯文学”变成了一个对社会各方面没有实际触动的“专业问题”。其代价是“削弱甚至完全忽略了在后社会主义条件下,作家坚持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以文学话语参与现实变革的可能性”。

思想能力的薄弱是“先锋作家”的“先天不足”,现在看来“新的东西”确实未能随着形式的革新而滋长出来。80年代末期“先锋热潮”退后,作家们就普遍出现一种面对现实的茫然,于是纷纷向历史“逃逸”。在那次转型中,余华应该说是最成功的一个。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虽然也是有意淡化时代背景,但仍是把故事和人物落在了实处。然而,今天从《兄弟》重溯余华的创作脉络,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余华当年之所以能成功地从一个小众的“先锋作家”转型为被普通读者广泛接受的“纯文学”作家,不仅在于其叙述方式上“改邪归正”(这正是当年评论界批评其“退却”的主要方面),更在于他在价值观念上的“弃异从众”。《活着》中“活着就是活着”的理念,正是当时池莉等作家笔下“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新写实精神”更抽象更文学的表达。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众的精神偶像不再是能够在历史的巨轮下苟全性命并且还能“幸福生活”的“小人物”,而是能引领时代风潮的“大英雄”。于是余华作品的重心人物也从福贵、许三观,转为“成功人士”李光头,这与大众喜爱的电视剧偶像从《渴望》中忍辱负重的刘慧芳转向《亮剑》中强悍粗鄙的李云龙是同一心理趋向。也就是说“先锋余华”的先锋性仅表现在当年文学变革中的形式追求,在精神上一直不具有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的意识。一旦他彻底地拥抱现实,他也就彻底地拥抱大众观念,而且会采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方式。《兄弟》中,我们多次看到他对代表知识分子的刘作家的肆意嘲弄,以及对李光头一次次宣称“我要把你揍出劳动人民本色”的赞赏,表明一种明显的“反智主义”倾向,这样的反智已经不具备当年王朔那样的挑战性质,而完全是一种对原始力量的无条件崇拜,或干脆称“肌肉崇拜”。以如此原始的思维重述历史、描绘现实必然是简单化的,其结果正如批评家李敬泽所说:“过去四十年来中国人百感交集的复杂经验被简化成了一场善与恶的斗争”④。将历史问题做伦理化处理本就是一种对难度的回避,其处理方式与“伤痕文学”没有多少本质差别。指望以这样的思想能力去创造能够与时代对称的“伟大的中国小说”,实在是一种天真的梦想。

和大多数“先锋作家”一样,余华的作品一向不是以思想而是以感觉取胜,如早期先锋小说中阴森残酷的感觉,《在细雨中呼喊》中压抑孤独的感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辛酸无奈的感觉。这样感觉的表达固然与其附着的叙述形式有关,也建立在余华深切的个人经验之上。然而,写作《兄弟》时,这样的感觉显然已经离余华远去。随着由“无名”到“著名”,余华的生活早已从边缘进入主流。如今,与之称兄道弟的如果不是李光头们,恐怕至少也是刘作家们。身份地位的改变不但改变了他的生活状态,也直接影响了他的感觉状态和写作立场。正如蔡翔在一篇文章⑤ 中所指出的,在“知识”转化为“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作家们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分子转化为“专业人士”,他们的呼喊不再是对“公共幸福的承诺”,而是单独“搭上了现代化的火车”,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专业主义”就是这个阶层的公共意识形态。“专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政治上表现为保守主义,在文学上表现为一种冷漠的美学征兆,“人民的故事”不再进入作家的视野。我们看到,余华写作《兄弟》之际,正是当代文坛“底层写作”处于热潮之时,那里到处挣扎着福贵和许三观的“兄弟”。然而在余华笔下,“底层人物”宋钢却仅仅是作为“成功人士”李光头的映衬者存在的,他的真切苦难被放逐了。全书(尤其是下部)的叙述语调是顺畅欢腾的,高歌猛进的调子彻底压抑了在细雨中的呼喊和在黑暗中的呜咽。虽然有不少场面写得血泪斑斑,但那些对苦难的描写不再让人感到不安和悲悯,只是让人感到悲惨和刺激,也就是说,余华最擅长的暴力叙述和苦难叙述沦为了廉价的欲望叙述和煽情叙述。

从写作手法来看,《兄弟》最大的变化在于叙述转型,余华发明了一个词叫“强度叙述”,他谈道:“写随笔的过程中,我再次重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狄更斯等人的作品,感觉到这些伟大作家的作品都是一种强度的叙述。他们写小说比20世纪的作家们更强有力。他们是笨拙的,不像20世纪的作家那么聪明、那么轻巧和迂回。他们是直来直去的,正面展开的,而这是最需要功力的。当叙述的每个细部都写得很充分的时候,肯定也会带来更加强烈的阅读感受。”他表示,之所以放弃《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那种精练迅捷、点到为止的叙述风格而改为笨拙的“强度叙述”是为了“对历史现实发起正面强攻”,“要写出两个时代的特征”,“文革”和“改革开放时代”都不再是背景,“它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就是现场”。⑥

在“先锋文学”运动发生二十年后,余华向1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大师表达如此的致敬是颇有象征意味的。当年“先锋文学”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文学变革,就是以20世纪作家的现代主义写作风格为学习样本而对现实主义写法的突破,余华的此次转型可以视为某种意义上的“逆子回头”。而且,其“回头”的方向显然不在于以这些年来“先锋作家”努力学习的各种现AI写作法来拓展原有的现实主义写作模式,使其更为开放,更适合表达已经变化了的现代生活,而是更具有向经典学习,重新“补课”的意味。如何评价这样的“回头”,此处姑且不论,但余华必须代表“先锋作家”接受一个无可回避的检验,就是他对当年挑战的现实主义写法的理解深度到底如何?其写实功力又如何?因为“先锋作家”大都是跨越写实直接实验的,当初一些实验作品的过于飘忽和后来不少作家创作的难以为继,使人怀疑中国的“先锋作家”并非如毕加索那样在变型前精通传统画法,甚至基本功都未必过关。遗憾的是,《兄弟》恰恰证实了这种猜测。

余华以“强度叙述”指认他所崇尚的传统现实主义大师们的写实风格,并将其仅仅落实为全面细致的细节描写,这本身就有偏颇。现实主义,即使从加洛蒂提出的最“无边”的概念来理解,其核心的要义也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和表达,只是表达方式可以不断变化而已。何况在《兄弟》一书中,余华的意图已经不在超越边界,而是要以写人物、讲故事、描写细节这样“笨拙”地“对历史现实发起正面强攻”,那么这样的作品就属于经典现实主义范畴之内,一些经典的衡量标准依然是有效的。按照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等人作品的概括,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这典型性格,按照卢卡契的说法,既要“把真正历史倾向的各种规定性集中到他们的生存之中”,又绝不是这些规定性的体现和图解。⑦ 也就是说细节的描写是重要的,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强有力的细节描写不仅是为了强化读者的阅读感受,更是为了深化典型性格的塑造。细节、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之间必须有着有机的结合,对其间简明深刻又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否有深透精微的把握,是考验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思想艺术功力高低的关键,在这方面余华恰恰显出了软肋。

从《兄弟》中我们可以看到,余华有着强烈的塑造典型性格的意图,宋凡平、李兰、李光头、宋钢等主要人物分别是善、恶、欲望、道德等符号的代表,个个负载着“历史倾向的规定性”,这样的规定性不是太模糊了,而是太明确了。作品中也有大量的细节描写,但是这些细节描写往往是悬空的,缺乏与千变万化的具体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微妙生动的联系,于是,余华意欲正面表现的“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时代,在小说中仍然只是背景,至多是个喧闹的舞台,却不是“现场”。并且,这些细节大都只传达人物的行动和效果,注重感观层面的体验,却对人物性格的深层动因缺乏有效的揭示或暗示。由于缺乏“有意味的细节”对人物进行多层次的立体塑造,这些人物也真的成为了“规定性的体现和图解”,个个是简单的“一根筋”,非常概念化,而且,从头到尾没有变化,只是随着情节发展的需要更趋于极端化。以余华津津乐道的“李兰走出车站看到两个脏兮兮的孩子之后,直到把她的丈夫埋葬”这五六万字的大段叙述为例⑧,层层叙述中充满了如宋凡平因身材高大,以致入殓时还不得不被敲断膝盖等细节,然而这些细节基本是平面细剖的,它们叠加在一起只是使叙述的速度放慢了,甚至到了如电视慢放那样一格一格“步进”的程度,刺激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却未形成使苍白人物立体化的凝聚力量,其代价却是失去了如《许三观卖血记》中那种简约叙述的凝练力量。其实,对超出常人承受能力的恐怖感受进行细节描述,本就是曾为牙医的余华在“先锋时代”就擅长的功夫,并非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什么“新的能力”。

于是,这样的“强度叙述”中显示出一种别扭的杂糅状态,叙述的架子是传统写实的,而细节描写的偏执极端却又像“先锋小说”。余华之所以这些年来在“先锋作家”出身的“纯文学”作家中被相当看好,主要就是因为他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长篇写作中形成了一种成熟且富有特色的“余华风格”,那种简约朴素的洗练风格既渗透了强烈的叙述意识又化去了实验阶段的生涩怪异,它所凝聚的不仅是余华个人的才华,更是“先锋作家”在对现代汉语的常规叙述方式进行突破性和创造性的实验后,再与传统叙述风格相融合的结果,或许我们可以认为是这场“先锋文学”运动留下的最富有成效的成果。舍弃“余华风格”而迈向“强度叙述”确实需要勇气,因为所谓的前行其实可能只是退回到先锋变革的起点。不过余华的尴尬还在于是前进还是后退,而是无论怎样他都踏了个空,《兄弟》肯定不是“先锋”,但按传统要求也不达标。为了填充内容和拉长篇幅,余华在下半部又加进了不少段子式的情节和语言,使作品的风格呈现出一种层次更低的杂糅状态,也更显得失了方寸。

余华为什么进行这样大胆的“跳跃”?除了写作本身的转型动力外,是否还有一些其他的动因?从“先锋文学”诞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写什么”和“怎么写”,但有一个问题多少被忽视了,那就是“写给谁”?

“先锋文学”本身是上世纪80年代文学精英们倡导的文学变革的产物,一批初出茅庐的“新潮作家”在一批握有相当大的发表命名权的“新潮编辑”、“新潮批评家”的鼓励、指导、提携下进行了大胆锐意的探索,迅速成为居于文坛高端的“先锋作家”,如果说余华等人当年的写作主要就是写给文学编辑和批评家看的,恐不为过。当进入到90年代以后,批评界的权威逐渐衰落,这一时期,为余华这样继续创作的“纯文学”作家颁发最大象征资本的应该算是张艺谋这样的国际大导演和各种国际文学奖项。而在今天的文学生产环境中,市场的力量已上升到首位,普通读者“一人一票”的权利不但决定了销量,也通过网络等形式直接介入了批评。余华在回答记者提问“你好像已经不大在意文学界的批评了?”时就曾明确回答:“我们的文学最大的进步是没有权威,80年代王蒙说一句话可以一言九鼎。现在谁说话也没有用了。最大的贡献是网络,网络让所有人都有了发言的权利。”⑨ 一直被供在象牙塔里的余华不会不明白精英批评和大众批评的区别,如此公然以“群众意见”对抗“专家评价”,这说明《兄弟》一书是写给掏钱买书的大众看的,或者可以说,是“先锋余华”凭借他多年来积累的象征资本向大众兑取经济资本的一次提款。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兄弟》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失败只是从“纯文学”标准做出的评价,而这个标准余华可能已经不那么看重了。

解读《兄弟》的过程应该说是一次解构神话的过程——解构余华的神话,解构“纯文学”作家的神话。解构不是否定,而是还原其更真实的定位,给予其更恰当的评价,以期当代创作更理性地发展。

注释:

①⑨ 《关于〈兄弟〉——余华访谈》(授权发表)天涯社区“散文天下”2006年4月6日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no16&flag=1&idarticle=78812&idwriter=0&key=0

② 《余华:我能够对现实发言了》,《南方周末》2005年9月8日。

③ 《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

④ 李敬泽:《〈兄弟〉:警惕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新京报》2005年8月19日。

⑤ 蔡翔:《专业主义和新意识形态——对当代文学史的另一种思考角度》,《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⑥ 《余华:对历史现实发起正面强攻》,《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25日。

⑦ 卢卡契:《批判现实主义的当前意义》,《卢卡契全集第四卷》,第429页,德文版,转引自范大灿:《两种对立的现实主义观》,柳鸣久主编《二十世纪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⑧ 余华自称这一段叙述写得非常好:“层层推进地写,大概有五六万字。如果按照我在《许三观卖血记》里的写法,大概五千字就完了。我觉得点到为止很容易,有才华就够了。但正面地写是最难的,需要有力量。”《余华:对历史现实发起正面强攻》,《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25日。

标签:;  ;  ;  ;  ;  ;  ;  ;  ;  ;  ;  ;  ;  

浴华的顺势作品--从“师兄”看“纯文学”的“先天缺陷”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