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桥梁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都在迅猛的扩大,桥梁设计与施工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桥梁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只要不断健全设计规范、完善设计方案、严格管理施工和健全新的设计理念,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桥梁建设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使得桥梁工程的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道路桥梁;设计;施工;安全性;耐久性
一、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分析
1.1 重视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对于道路桥梁来说其耐久性主要体现在工程的使用寿命方面,道路桥梁在运行阶段的使用寿命则决定了工程投资的总体效益,再加上道路桥梁在运行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降低其使用寿命,例如,外界环境因素、施工工艺因素以及施工材料因素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道路桥梁在运行阶段的使用寿命不断降低。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道路桥梁设计方案质量与其使用阶段的寿命有着紧密联系,虽然我国道路桥梁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十分注重其整体结构的设计质量,但是在设计中却没有注重一些细节方面,所以对于道路桥梁设计人员来说其在设计阶段应充分重视这些细节设计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设计方案的整体效果,并且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耐久性设计与其他常规设计存在较大差别。推动耐久性设计向定量分析方向过渡,并且设计人员要对设计方案中道路桥梁在运行阶段可接受危险水平加以分析与研究,并要对于其在使用阶段的可检测性与可维护性加以论证,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整个道路桥梁工程在使用阶段的耐久性。
1.2注重道路桥梁使用阶段的超载问题
现阶段我国道路桥梁工程领域在发展中应面对车辆超载这一问题,这是因为部分车辆会存在一些违规超载现象,还有一部分道路桥梁在运行阶段的车流量严重超过了其设计标准,再加上一部分道路桥梁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受到地方财政因素影响,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负载运营问题,所以对于设计单位来说其在道路桥梁设计阶段要高度重视上述问题。道路桥梁工程在运行阶段会受到车辆超载等因素影响,使其整体受力损伤程度会变得更加严重,这也是导致一些道路桥梁工程在运行阶段出现破坏事故的主要原因。由车辆超载所引起的桥梁内部损伤是很难通过维修与维护彻底恢复的,这不仅会导致整个道路桥梁工程在运行阶段的使用性能不断降低,同时也会不断降低其整体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人员在道路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中要重视这一问题,否则势必会导致当前道路桥梁设计方案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二、提高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有效策略
2.1做好道路桥梁施工勘查
为确保道路桥梁设计拥有较好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在设计之前必须充分考察施工区域,确保勘查材料的完整性,这样才能为设计提供充分的参考价值。在勘查期间,选择恰当的工作路线,尽量在施工成本允许的范围内,保障道路桥梁设计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人员整合施工路线对道路桥梁材料选择、道路桥梁形态与施工养护做好研究,这样才能让道路桥梁的剪力、弧度更科学,以达到结构最优化的目的。在设计期间,还需保障桥梁荷载,并且做好施工预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程设计工作科学化,提升工程方案可行性
将工程方案设计作为道路桥梁工程的首要步骤,这主要是因为一个完整的、可行度高的方案能在具体施工工作中起到“引导性”作用,是施工工程有序开展的“中心点”,所以,相关人员应做好方案设计工作,避免因方案不完善产生的工程意外。首先,在方案设计之初,工程建筑方应当积极做好施工双方的交流与协调工作。例如,工程方 A 要及时做好与工程请求方即业主方之间的洽谈,深入了解对方对此项工程的具体要求与期望值,同时,双方要确定好一份具有法律力度的合同,并将此合同作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避免出现方案设计与合同规定存在误差。其次,对于方案具体内容的设计,还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地质地貌等的勘察工作。在勘察过程中,应遵守“多方面、包容性”的原则,即在进行勘察时,勘察内容包括建筑地点的地质地形、高度宽度、需要动土范围及是否存在珍贵树种、博物馆等象征性标志。同时,还应与施工当地做好协调工作,以防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分歧,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再次,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分派多个技术人员进行合作设计,而技术人员应掌握工程整体,即各方面技术人员应享有知情权并能根据自我专业性知识提供意见或建议以作参考,择优录用。最后,在方案初稿形成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反复核查,将勘察工程实际与方案进行回归性对比,检查是否存在遗漏、是否需要整改。在方案整改确定后,要上报方案,即多次审核、检查,确定最终施工方案。
2.3提升对施工对象的整体管理
有序化、科学化和严谨化的工程管理是维系整个工程正常开展的重要力量,尤其针对较为复杂的道路桥梁设计工程而言,应加强严格管理。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相关工程管理者应积极做好工程内部的管理工作,为整体工程的开展“保驾护航”。首先,在进行具体文案材料交接过程中,工程双方应做好具体工程材料的整理与存放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必须满足相关法律要求并得到相关法律部门的允许。其次,在设计工程中,工程管理者要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管理,如合理调配勘察人员、施工人员及图纸构设、结构技术等专业性人员,使其能按照工程需要积极配合,从不同的专业性角度出发,为最终的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添砖加瓦”。在给出设计方案之后,施工方应严格按照方案及图纸的要求开展施工。实际工作中,施工方要与设计方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联系,对于方案中的疑问应及时向设计方沟通解决,保证施工能够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同时,还应做好材料准备、检查和管理工作,按要求科学采购原材料,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
另外,针对道路桥梁工程对技术的高需求性,工程管理者应在设计工程中明确具体应用技术及技术人员安排。首先,在具体施工技术上,管理者应加强引进新技术,可以通过派遣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学习、聘请专家进行辅导性指导,还可以通过人力资源调整工作,积极展开新型技术人员的“招新”工作,通过对新型人才的招纳,补充工程方人才缺乏的漏洞,提高设计工作的可信度与可行性。在国内外对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技术研发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引入许多国外较为先进的造桥技术,加之我国对道路施工技术的研发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且取得了一定进步,这为相关工程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工程管理者要积极做好技术上的引进工作,以填补技术空白,更新旧式技术,从人才与技术两方面为道路桥梁的设计工作提供保障。
结束语:
对于任何一个道路桥梁项目而言,安全性和耐久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者互为依存和目的。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对此,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实情,及时发现设计弊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桥梁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甄玉军,张艳丽. 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5-76.
【2】胡建强. 桥梁设计施工常见缺陷[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135.
【3】耿文学. 提高桥梁设计可靠性措施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3(2):82.
【4】程小娟. 试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要点与施工要求[J]. 湖南道路桥梁科学技术与研究,2016(02):458~459.
论文作者:白锦翰,仇保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耐久性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安全性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