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论文_肖俊霞

核工业卫生学校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2

【摘 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为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收集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185例高血压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文化程度、遗传因素、体重指数等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率存在相关性。遗传因素是对高血压影响最显著的因素。结论 得出遗传因素和肥胖是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以降低高血压患病率。

【关键词】高血压;危险因素;相关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nset of hypertension risk factors,in order to reduce hypertension prevalence,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provide a basis. Methods Collect data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Nanhua Hospital 184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Hengyang city were analyzed. Results age,culture level,genetic factors,body mass index(bmi),and other factor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genetic factor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n hypertension. 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genetic factors and obesity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hypertension,from these two aspects,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to reduce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Key words】the hypertension;risk factor;the correlation

前言

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会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病变。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转型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多,人们在生活水平和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高血压的患病率也急速上升。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全世界范围内约有14%的心血管死亡事件由高血压引起,在发达国家则高达18%[1]。因此,对高血压患病率以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延缓高血压的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选取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共577例,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从中筛选出184例高血压患者,经过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以及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CT等各项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方法

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遗传因素、身高、体重等因素,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软件和excel分析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高血压的患病率

在577例调查对象中,女性高血压患者有88例,男性高血压患者有96例,患病率为32.06%。

2.2 不同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率影响的比较

2.2.1 性别因素 在577例调查对象中,男性有322人,女性255人,男性患高血压病有96例,女性有88例,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9.81%,女性患病率为34.51%,将“不同性别因素”与“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χ2检验,得出P>0.05,不同性别因素高血压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2.2.3年龄因素 根据年龄不同,分为≦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80岁、80岁以上等六组,各年龄组分别有39人、60人、55人、81人、217人、125人。年龄小于等于40岁的高血压患者有2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13%,年龄在40-50岁、50-60岁、60-70岁、70-80岁的高血压患者有28人、19人、25人、73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67%、34.55%、30.86%、33.64%,年龄在80岁及8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9.60%。将“不同年龄组”与“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χ2检验,得出P<0.05,年龄与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数研究中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递增而递增[2]。由于本研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中大多数为老年人,因而本文在年龄方面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偏差。详见表3。

2.2.4 遗传因素 根据调查显示,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有227人,患高血压的有137人,有遗传史高血压患病率为60.35%,无遗传史的人群有350人,患高血压的有4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3.43%,将“遗传因素”与“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χ2检验,得出P<0.05,遗传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2.2.5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根据体重指数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常、超重、肥胖3组,其中,体重指数正常、超重、肥胖的人群分别有264人、156人、157人,各体重指数高血压患者有37人、70人、77人,体重指数正常者高血压患病率为14.02%,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4.87%、49.04%。将“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χ2检验,得出P<0.05,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5。

3讨论

3.1 遗传因素是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因素

根据上述(2.3所述)遗传因素对应的Wals值最大,对高血压影响最显著,遗传因素是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论男女,有高血压疾病家族史者有明显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并且高血压家族直系人员中的高血压患者更为显著[3]。其中还有研究更深层次表明:遗传因素中,母亲患高血压与否对子女的影响大于父亲对子女的影响[4]。因此,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要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遗传因素方面无法做到彻底解决,采取的措施是建议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每日盐的摄入量,适当锻炼,禁烟酒,如果人群中已经诊断出高血压,应按照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

3.2 肥胖是影响高血压的另一主要因素

体重指数超过正常水平,出现超重、肥胖的状况,对高血压的影响较大。根据上述(2.3所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优势比Exp(B)上,体重指数相对应的值为2.44,是4个因素中最大的,说明了在遗传因素、文化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体重指数增加一个单位,高血压发病的可能性是原来的2.44倍。有相关研究表明,体质指数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现今社会,由于膳食模式中肉类和蛋白质比例增加,而主食和蔬菜类相对较少,且人群的体育锻炼日益减少,肥胖问题日益严重[5]。因此,要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就需要解决好肥胖问题。首先从日常膳食开始,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甜食,多吃蔬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出汗利于将身体内部的毒素排出,有益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因情绪变化而暴饮暴食,减少因情绪波动造成血压升高的频率。

参考文献:

[1]戴引,蒋明伦.某高校职工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卫生.2011,27(23):3574-3576.

[2]黄爱群,刘学,张文兵,等.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1999,3(2):1-5.

[3]郝超,曹杰,姜维平,等.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与血糖血脂体质指数与腰围关系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5):314-316.

[4]王培忠,徐琳.我国中年知识分子高血压易患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9,10(2):90-93.

[5]何展明,陈清,曾雪葵,等.2015广州市白云区683例居民高血压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26-28,49.

作者简介:

肖俊霞,女,1977年生,讲师,医学基础教研室主任,在核工业卫生学校担任基础医学教学工作。

论文作者:肖俊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  ;  ;  ;  ;  ;  ;  ;  

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论文_肖俊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