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销配电信息一体化系统的有效应用对于我国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关键部分,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营销配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配网生产效率,还可以节约成本,因此配电局应提高对其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营销配一体化系统特点,分析了营销配电信息一体化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供电营销;配电网;信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冲击,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正不断转变,传统的基本依赖人工管理,供方主导、单向供电运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用户企业双向互动、信息双向流动、管理高度自动化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各企业的青睐。营销配信息一体化系统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统一管理企业的电网设备,用电客户信息模型、客户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通过在这个平台电力企业可以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一、营销配一体化系统的概述
1、营销配一体化系统的引入及定义。营销配一体化系统是在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配网生产作业现场,这其中包括线损管理、客户的停电管理、业务的扩张以及及配网建设规划等领域标准化、一体化的企业级信息平台。通过营销配一体化门户支撑配网规划决策、面向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工程资料电子化移交、用电客户营销配综合信息查询、辅助制定抄表路线、准实时数据展现和业扩报装供电方案分析等业务,用信息化流程制定的思想建立营销配一体化系统。
2、营销配一体化系统特点
营销配一体化信息系统工作的目标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现场作业和安全监护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从工单签收、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管控、作业终结分析、表单数据统计归档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目标如下:
(1)建立统一管理,综合接入平台。管理平台涵盖各种现场作业及其作业表单,统一现场作业接入方式。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满足多样性移动终端,又能整合后台多种不同的数据库和服务接口,满足终端、软件生命周期、补丁分发、许可管理等各种管理需求和运行维护需求。业务无缝对接,增进既有系统功能。通过数据与现有系统的无逢对接,满足现有配网生产系统对表单和现场作业管理的需要,增进现有系统的功能。
(2)安全高效。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的管控要求,满足终端、网络、数据和后台系统等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做到数据访问有控制、数据传输有加密、数据备份有保障;支持全局生产班组多用户同时接入系统。
二、营销配电信息系统现状
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统一的电网设备和客户信息模型、基础资料和拓扑关系的基础上,应用于面向客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客户停电管理、线损四分管理、业扩报装辅助决策及配网建设规划等领域的基于GIS 的标准化、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目前现有的信息系统已经涵盖智能化营配信息平台的大多数功能,但部分功能在多个系统间重复实现,如停电管理功能在营销MIS 系统、配网GIS 系统和可靠性系统中都有涉及,而且由于用于分析的基础数据不同,导致不同系统统计同一功能的结果不一致。无论是由配网改造还是由用户变更造成的配网变化不能及时完整地反映到相关配电管理或营销部门,完成相关基础数据维护,保证基础数据与现实状况的一致;业务的开展和数据的流转还存在流程执行上的不完整。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是点对点,每个系统与各自所需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之间根据业务需要开发单独的接口,形成蜘蛛网结构。这大大增加了基础数据维护工作量,无法很好地保障数据质量、功能的实现及系统数据一致性、及时性、完整性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配网管理涉及的设备、网络和用户量巨大,维护没有到位,尤其低压网络更为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系统相互之间独立,组织结构的不同并未解决信息系统互通互联以及数据源一致性维护的问题。目前营配数据存在多套台帐,配网增量数据维护不及时等情况,导致停电范围分析不准确。营销配电业务数据库负责公共类、配电类、营销类的业务数据的存储。各系统的使用由于最初的建设目的单一,其使用范围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部门内部,在跨部门业务流程流转上造成了信息传递的桎梏,不利于营配一体化建设的开展。缺乏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缺乏数据质量控制体系,造成数据或多头管理,或无人维护,现场数据不能及时更新,降低了系统的实用化程度,导致如线损“四分”和供电可靠性等应用统计结果不准确。
三、营销配电信息一体化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1、表单智能化管理的模式和流程。表单智能化管理的模式和流程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配网生产系统在发起工单的同时,表单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对工单进行自动接收;第二,表单智能化管理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单合理地分为几个作业任务;第三,系统应对各个作业任务所对应的表单进行自动绑定,并凭借PDA 或者平板电脑等设备将作业任务和表单下达到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第四,现场工作人员在接收到作业表单之后凭借移动终端进行作业,并完整填写表单内的空白内容,作业数据最终以无线或者有线的形式上交到综合管理平台;第五,管理人员对提交的表单数据进行实施监控,其中包含正在进行的作业和已经作业结束的作业。
2、巡检管理
(1)缺陷管理。缺陷体系库是由掌上电脑(PDA)下载的,其应该和后台所提供的相一致,另外,系统应该具备提供全量、增量更新缺陷库的能力。在运用离线式掌上电脑对作业进行消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在接收到消缺指令后,应及时对消缺任务信息进行下载,并快速到作业现场实施消缺工作。相关人员凭借掌上电脑获取缺陷信息和消缺任务之后,严格根据操作票和工作票的指引实施消缺工作,在完成消缺任务之后,还应该将相关信息录入到掌上电脑中。运用PDA 分类缺陷库和增加缺陷,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操作的简单程度将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掌上电脑对设备缺陷进行记录时,设备上应该具备明显的标志。可以运用PDA 对设备的缺陷进行拍照,然后将照片传到后台,从而对比分析设备消缺前后的准确设备状态。
(2)故障管理。故障管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报障工单管理功能。对报障工单进行签收和退回,对其进行关联抢修,对关联抢修工单的功能进行查看,并根据保障工单对新抢修工单进行创建。其次,抢修工单管理功能。系统根据管理区域对抢修工单进行手动下载或者主动接收,其中报障在自动接收的过程中应该有比较明显的声音提示和界面提示,充分发挥抢修工单的编辑能力以及抢修现场的拍照和上传功能。
(3)欠费停复电管理。欠费停复电管理主要是指按照欠费工单中的详细内容对所欠的费用进行缴纳并对停复电进行管理。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系统应该根据人员、班组的管理区域对欠费工单进行下载。其次,充分发挥欠费工单的查看查询功能以及查看欠费工单编辑情况的功能。最后,充分发挥作业人员欠费工单信息编辑的功能。
营配一体化的建设目标源于面向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需求推动,进而推动了生产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营配一体化门户进行配网信息的展示,实现一个完善、可持续发展、覆盖生产、营销等多种业务部门的营配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瀚秋,刘开锋. 低压配电网GIS 结合电力营配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 电力信息化,2015,8(1):71- 74 .
[2]毕建军,蔡 明. 浅谈电网营销与配电一体化信息通信技术平台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S2):550- 554 .
[3]杜礼锋. 营配一体化系统及其信息集成平台[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3,(3):92- 95 .
[4]孙春霞.营配一体化分析与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4(33):16.
论文作者:刘冠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作业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表单论文; 信息论文; 功能论文; 现场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