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补脾益心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有老年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补脾益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双氢麦角碱片(喜得镇),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积分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结论:补脾益心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临床疗效较西药疗效显著。
【关键词】补脾益心汤加减;老年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
【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058-01
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wmwntia,VD)是指由脑血管因素引起的大脑功能衰退,通常表现为持续数月的记忆、认知、行为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60例VD患者,采用补脾益心汤对其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6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59岁~72岁,平均66.5.岁;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60岁~72岁,平均67.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心脾两虚证;②患者有明显的腹胀,经常性的头晕健忘,伴有面色萎黄、舌淡脉弱等症状;③在最近的两年内,患者未患癌症、心肌梗死等任何影响本研究的病症;⑤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给予补脾益心汤加减,其中白术、远志各10g,当归、黄芪、龙眼肉、菖蒲、龟板、远志各20g,酸枣仁30g,木香、人参、甘草各6g,统一由我中药房提供,每天1剂,药量500ml~600ml,分两次口服。连续服用两个月。
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双氢麦角碱片(喜得镇)治疗,一日3次,每次2mg,连续服用两个月。两组在给药前后进行各项检查,及时记录量表评分。
1.3 观察指标 以老年期痴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为主要参考指标,评判患者的智力障碍程度变化、临床症状是否有所缓解,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
1.4 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最终结果以百分数表示。评定标准为:显效 ≥20%;有效≥12%且<20%;无效<12%;恶化为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两组的MMSE积分都相应提升,但是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见表1.
3 讨论
中医临床认为,心脾两虚、瘀阻清窍、气虚血瘀、痰蒙清窍是血管性痴呆的基本证型,而其中心脾两虚血管性痴呆最为常见,是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预后极差。心藏血,脾统血,气血上充于脑,才能保障大脑机制的正常运转。所以应对症下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症要补脾养心。而治疗组中使用的人参、甘草、白术、和黄芪均有补脾、益气、生血的功效,气旺而血生,与当归相得益彰,共同补血养心;酸枣仁、仁志、菖蒲有宁心安神的功效;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止因为使用大量益气补血的药物而滋腻碍胃。服用此方,可以供养脑髓,对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临床疗效甚为显著。而常规西药甲磺酸双氢麦角碱片(喜得镇)的治疗仅仅是轻微缓解患者的痴呆症状,不能延缓疾病的进展程度,副作用太大,临床效果不理想。
本研究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积分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补脾益心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临床疗效较西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孟玲.补脾益心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6(4):703-70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论文作者:王晓源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5
标签:血管性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痴呆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老年论文; 疗效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