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园林施工中,应用新工艺不但能够将园林景观的常见问题全面解决,而且能够扩大城市的植被覆盖和绿化面积。园林景观在城市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施工中需要对相关植物和山石的特点充分考虑。而我国的园林建设起步较晚,施工理念有所偏颇,施工技术相对落后,施工问题层出不穷。在园林景观效果方面,想要将四季植物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展现出来,需要确保花草树木的完美结合,工作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湿地生态景观改造中存在的建设问题,引入新工艺发展园林景观,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发展,保障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新工艺;园林工程;应用
1园林工程中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的原则
1.1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所处的地域不同,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地域性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依据每个城市的不同特点,规划特色的园林设计,达到科学性的新工艺应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当地特色和我国植被分布特点,适应当地环境,实现合理的物种搭配。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人文环境进行设计,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采用全新科学工艺,打造富有特色的园林设计,促进园林施工可持续发展。
1.2整体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中,势必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尤其注重生态方面的预防和保护。从整体出发,与园林周围环境相结合,达到自然和谐的目的。同时也要从特殊性着手,不仅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还要结合特色,利用新工艺,规划别具一格的园林设计。整体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从而提高园林新工艺的水平。
1.3多样性原则
园林工程中,植被的设计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种类多,各地区差异明显。为适应我国自然物种丰富的特点以及具有多种特色植被的优势,在园林工程中要更加注重体现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增强园林植被的丰富感、层次感,提高园林的观赏水平,满足人们的需求。
2园林施工工程中新工艺技术的应用探讨分析
2.1防渗技术
对于园林景观的渗漏问题,可以在施工阶段使用防渗技术来对施工区域进行处理,使得墙体的厚度增加,减少水渗出情况的发生。以往此类工程防渗处理多使用的是灌浆技术,通过在土壤中置入防渗漏材料进行防渗,但是该技术多使用在淤泥和尘土并存的环境中,墙体内的防渗处理效果不及防渗墙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在建设中结合现场的环境,施工方案中的具体要求,选取最适合的防渗措施来应用。防渗墙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防渗技术,可以对渗透性能好、墙体厚度适中的墙体工程,进行防渗处理。
2.2植物种植技术
四季温度差异大的城市在选择种植热带植物后,为了保证植被都能存活可以使用地热泵技术,使得土壤温度提高,避免根部冻伤;施工时将防冻剂置入到土壤中,会使得土壤中的生物酶活跃化,发挥出抑制冰核细菌生长的作用,生长一段时间的植物表面会生成保护膜,有着良好的锁水和保存热量的能力,可以减少致病菌的侵害,防寒抗冻效果好,植被可以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同时可以使用增绿剂。草坪建设时的施工区域较为广阔,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大面积的绿化环境,但是一旦草坪受到恶劣气候、虫害、养护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草的颜色变黄,区块内的草坪颜色存在黄-绿差异。因此在施工时可以在铺设草地之后,进行新型材料-增绿剂的使用,以此协调草、土壤的颜色,使得整片草地呈现出均匀的绿色,居民可以在草坪观赏中获得美的享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面铺设技术
城市园林景观占地面积较广,在施工时还需要对连接各个区块景观的道路加强重视,应用现代化的地面铺设技术手段进行施工,可以减少地面的积水聚积、道路开裂等情况出现。施工时可以在混凝土地基上,使用真空吸水技术,来对铺设道路的混凝土中含有的水份进行吸收,使得土质变硬,降低土层中温度应力过大所致的道路路面裂纹、裂缝情况,提高园林景观道路的使用时间。
2.4水循环技术、微灌溉技术
园林景观灌溉用水基本是由市政供水系统提供的,给居民和工业用水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在施工时可以在城市雨水系统建设的技术上,在园林建设区域使用雨水循环利用技术来施工,以此在降雨时可以将地面雨水通过景观土壤层下方的集雨器,收集到雨水装置并引入到蓄水装备中,之后再在微灌溉技术的干预下,对植被每天所需的水量进行合理的设置,最终应用雨水实现对园林景观的科学合理灌溉。在降雨量较少的季节,可以使用蓄积保存的雨水继续进行植被的灌溉,也可以为假山、喷泉等人工景观的用水提供水资源,此举极大地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使得园林土壤、植物有着充足的水分,可以正常的进行蒸发、蒸腾作用,减少自然循环异常所致的热岛效应问题。
2.5容器苗技术
在园林工程施工当中,运用容器苗技术对整个过程所需要的苗木进行培养,之后再移植到土壤中进行栽培。容器苗技术的培育方式相对来说较多,但需要进行严格的准备工作,对苗木进行认真的选择,这样所培育出的苗木质量才能够更好。比如说,使用小苗进行培育,在地面以上可以使用营养钵,地面以下使用稻草等草物。另外,园林当中有很多的区域空间狭窄,就可以运用该种技术。
3园林工程中施工新工艺的优化策略与思考
3.1提升园林施工资源配置
首先,园林施工要合理利用配置资源,并坚持科学的原则,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最为高效的利用。其次,增大植被种植面积,这样有利于提升绿化效果的长久性。最后,尽量节约水资源,在保障植被成活率的前提下,创新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此外,园林工程的施工,还需各部门协调配合,以发挥资源配置的整体功能。
3.2积极应用施工新工艺
园林工程施工工艺的发展更新速度极快,为了确保施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及时引入,并应用最新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工程实际需求,不断对新工艺进行完善和优化。此外,还要增加新工艺应用的可预见性和效益性,这样才能确保新工艺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3.3遵循园林施工规律
为了确保新工艺应用更加顺畅,需要遵循施工中的不同规律。同时还要秉承持久、耐用和美观的理念,使园林施工新工艺能够有效落实。此外,随着大型园林工程的不断增加和提速,不但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且园林施工的生态性和可持久性都面临着巨大考验,因此,遵循园林施工规律更为必要。
4结语
在园林工程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而且使工程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还使园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施工人员在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时,需要对应用中的重难点充分了解和掌握,明确具体任务,全面发挥新工艺的作用。注重发掘园林的深刻历史内涵及人文情怀,使园林景观建设逐渐走向成熟,从而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造福国家和百姓。
参考文献:
[1]陈福娣.浅谈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87-88.
[2]葛晓宁.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8):112.
[3]傅秀明.园林工程中的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210+213.
[4]骆永武.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1):62-63.
论文作者:张信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园林施工论文; 新工艺论文; 植被论文; 技术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