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在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材的引言中,开宗明义指出实验对于学好物理的重要性。为保证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上述指导思想,国家为各级各类学校都无一例外投入巨资配备实验设施和器材,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材实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实验教学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实际教学中需要一套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对其进行有力补充,经过多年的探讨和实践,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认为从生活中挖掘实验课题和素材,扩展实验内涵,结合教材知识点进行探究实验,是一种较为直观、感性的有效方法。
一、教材配套实验的局限性
1.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惧怕做实验甚至羞于在人前动手做实验。初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物理这一学科,他们对于实验的操控、器材的特点、现象的捕获、结果的预知等方而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性格拘谨或有自卑感的学生害怕操作失误引起其他人的讥笑,动手时缩手缩脚,经常会出现不能完成、甚至放弃的现象,影响实验课的顺利进行,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2.由于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做实验,感知不明显,印象不深刻甚至出现错误认知,如:演示实验装置太小,后排学生观察不清;分组实验器材不足,有的学生轮不到亲手做实验等等诸如此类问题。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不但不能通过实验帮助正确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还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冷落,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削弱实验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由于受时间限制,在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实验,使实验不了了之。一堂短短几十分钟的实验课,要充分组织并完成好实验,无论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还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是很高的。而总有一部分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动作迟缓、失误较多,跟不上多数人的节奏,不能完成实验全过程,指导教师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一去帮助、辅导,如果不想办法在课外进行补救,就会导致他们对知识的认知环节出现缺失,无法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4.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对熟练的动作技能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最慢,而言语材料遗忘较快,无意义的材料或材料本身具有意义但未被学习者理解时遗忘得最快”。由于很多实验器材特殊、专用,实验过后很难再次接触,一段时间后学生印象模糊,容易遗忘,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实验素材,让实验更贴近生活
1.徒手实验
徒手实验虽然简单,但可以最直观的证明或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尤其对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最为适合。如:(1)双掌互击产生痛感、两同学互相力推同时后退等现象可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手按喉头发声感到声带振动,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3)双掌用力互搓发热,证明摩擦生热;(4)使相同大小的力用手指和拳头压脸部,前者产生的痛感强,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5)两同学掰手腕比赛,随着握对方手臂的不同部位胜负会发生变化,证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臂大小有关。凡此种种,尽可在课堂上边讲边做,省时、直观、简便易行。
2.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
可以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瓶瓶罐罐当仪器”,如:(1)使相同的力用小刀的刃和背分别试切削土块、裁纸,帮助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2)在玻璃杯中注入大半杯水,把生鸡蛋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鸡蛋沉入了水底,然后在玻璃杯中加入食盐搅拌使鸡蛋悬浮,再加盐使鸡蛋最后浮到水面上。通过此实验可使学生直观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不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实验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成功率高,效果直观明显。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较好地解决了那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参与试验的困难。
3.适当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这种活动本身就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动手,会遇到平时想象不到的操作问题,不断尝试练习,由不熟练、做不好到动作灵活、实验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试验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如:学了《密度的测量》一节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没计实验,测量自行车、人体的密度。有的学生不具备排水法测量设备,采用了几何图形计算法,将各部分看作相近似的几何体,再测量计算,虽然不够精确,但具有探索创新意义;有的同学在容器内安置要测量的不规则对象,填上谷物仿阿基米德实验进行测量……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结论,兴趣很高,增添了学生积极进行实验的信心。学生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化的实验可以弥补物理教学中实验量少形式单一的不足,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该多挖掘这方面的素材和实验模式,这对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大有裨益,是教材实验的有力补充,对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论文作者:付可利 杨建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有一论文; 测量论文; 能力论文; 寿光市论文; 直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