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公司的供电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检修在维护与提高变电站供电质量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与检修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电力网络系统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与检修技术,降低检测与维修成本,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并为提升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
一、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的必要性
进行二次设备状态的监测,能够大幅度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在国家近年来投资的项目中,电力事业是工作的重点,而这其中,智能变电站是电力事业的主要场所,所以,电力的输送很大程度上受到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影响。由于二次设备的辅助作用,能够及时的监测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故障时及时的进行调节和控制,所以,进行状态监测,二次设备运行的故障率也会大幅度的减少。变电站的智能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智能的对变电站的工作进行控制。对二次设备施行状态监测,能够有效的保证二次设备的工作效率,只有二次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了保证,才能保证对一次设备的监测作用,这样,整个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能够得到保证,工作人员也能够随时根据二次设备发出的监测信息,对故障进行排除和处理。改变电压的等级是智能变电站的主要作用,稳定的变压能够保证居民的电力使用。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工作能够及时的对故障发出相关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信号提示准确的判断故障发生方位和原因,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措施。
二、二次设备在变电站的装置的作用
在传统的变电站逐渐淘汰出市场,新的智能化变电站登上了新的用场。而电力企业部门也大力发函新型变电设备,但目前还存在一些变电站没有充分的重视二次设备,对二次设备认为没有必要去研究和监测。从实际情况来看,二次设备在变电站中的作用很大,其监测要作为一项重要作业来对待。分析二次设备主要是帮助一次设备来运行的,其在变电站中的装置一般有信号控制装置和绝缘监测装置以及直流电源、继电保护装置这几种。信号控制装置在变电站中起到的作用很大,承担着设备的安全预警信号作用,例如,在变电站出现了某种设备故障,这时信号控制装置就会发出预警。对于变电站中的设备如果出现跳闸等一些情况,信号装置也会发出预警。信号控制装置可以发声,告知事故的发生,使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注意和采取有关措施制止。信号控制装置还可以发出一些灯光指示,提醒有关人员根据灯光的情况了解事故发生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和检测。一般情况下,信号和有关测量部分共同组成了绝缘监测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对变电站提供较新的情况,并监测变电站状态。如果出现了绝缘电阻出现不良状况,维修和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方便地了解情况。变电站运行的动力是电源,也是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因此,直流电源设备也可以作为一种二次设备来对待,主要是设备电力如果消耗较大,可用气替代,且电源设备对一次设备用电方面也有较大影响。如果变电站设备出现一些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就派上了用场,其能够在变电站出故障时加以保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时地发出保护信号,避免有关线路和各种设备出现烧坏等严重后果。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对故障迅速地发出反应,及时进行断电,使电力设备故障的损失降低。
三、运用计算机进行二次设备状态监测
3.1收集状态数据
这是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工作的第一步,收集了可靠的工作数据,才能对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跨时间段很长的数据,而且计算机能够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减少繁杂的工作。
3.2监测状态数据
智能变电站中一般采用有线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传递,例如母线、变压器和开关等等。二次设备工作是同样使用有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计算机能够进行状态数据的监测,并及时针对不正常数据发出信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处理数据
上面说过,收集状态数据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数据的处理环节,而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工作人员处理数据的水平决定了准确率,数据处理得出的结果能够作为一个标准或者参考,来对二次设备的状态进行分析。
3.4监测模块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传输信息的主要方式为数据通信,例如开关、母线、变压器等的信息收发都是通过有线通讯技术完成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具有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监测的功能,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传输过程中的异常信号,以此实现对如误动作等问题的迅速反应和处理。
四、智能变电站网络二次系统在线监测提升
4.1以技术为主,强化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改善
在智能变电站网络二次系统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技术。目前,国内外同行业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以在线监测为目标的监测系统软件正不断被研发和改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注重信息平台的构建,通过技术应用建立网络平台,并在平台支撑基础上,进行适度地拓展。并通过系统接口改善,实现数据的统一访问,提高数据共享能力。与此同时,应该增强系统间的互操作性,不同监测系统的监测信息能够实现共享,从而有助于日常数据的分类保存、分析、在线诊断和评估等。
4.2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特别注重多种技术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网络二次系统在线监测工作。例如通过GIS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能够更好进行地理信息探测和相关的模拟试验,从而对系统内部故障或是重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和数据搜集。此外,通信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日新月异,只有从电力系统、地理系统、信息系统等多角度进行技术应用,才能更好实现监测目标。
4.3加强智能变电站网络系统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监测工作的基础,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才能够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应对各种挑战。但当前,无论是电力系统人才还是监测管理人才都十分缺乏。在现有条件下,只有加强人才培养,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学习智能化网络系统,教会他们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能够更好结合实践需求,提升监测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4.4强化网络建设,优化系统结构
虽然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和实际的运行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从网络拓扑结构的简化出发,将系统内部的网络结构进行层次设置,重点部位重点关注,并结合网络二次设备的合理布局和应用,在提升系统性能基础上,做好维护和记录工作,在线监测才能健康持续运行下去。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高科技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更多的新兴技术已经发展并成形,这样的背景下也使得我国将其与电力行业相融合,造就了许多的自动化新型变电站,该新型变电站的发展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该类型的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较多,二次设备主要是用来进行电脑保护以及微机自动控制装置的,这样可以很好地确保智能变电站达到安全运行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晓华,刘跃新,刘永欣,孙嘉,邱俊宏.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研究[J].电工文摘,2014.
[2]金逸,刘伟,査显光,费益军.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技术及应用[J].江苏电机工程,2014.
作者简介:
刘魁元(1987.04.09),男,学历: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稳定
论文作者:刘魁元,陈祥龙,郭大伟,付志洁,相淮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7
标签: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数据论文; 在线论文; 智能论文; 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