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

企业融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

郑慧开[1]2016年在《基于融资效率评价的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及支柱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房地产市场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增长速度过激、房价上涨过快、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债务融资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也开始凸显。因此,房地产行业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及整合,作为其中关键因素的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因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相关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债务融资作为房地产企业的一种重要融资工具,无疑会对融资效率乃至经营绩效产生显着影响。就不同的债务融资结构而言,其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不尽相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进而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效率。过高的债务融资水平将使得企业的偿债压力也非常大,但是债务融资水平过低又会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降低财务杠杆作用。因此,科学地安排债务融资结构,降低资本成本和风险,增加企业价值,从而有效促进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变得相当迫切。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债务融资效率的视角,以沪深证券市场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对象,就其债务融资规模结构、期限结构和来源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从债务融资的相关研究基础、债务融资效率及其评价方法以及房地产债务融资的相关概念等叁个方面展开阐述。首先对债务融资的内涵进行讨论,分析并比较债务融资的相关理论。进而分析债务融资效率的界定,并考察债务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房地产行业的实际探讨房地产债务融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后文研究房地产债务融资结构的优化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以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效率评价为基础,分别从债务融资规模结构的优化、债务融资期限结构的分析、债务融资来源结构的改进等叁个方面出发,系统探讨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的优化问题。首先,构建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效率评价模型,确定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计算每家公司的效率水平得分对房地产行业的债务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和量化分析。然后,选取相关模型探讨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最优规模结构,在验证企业价值与融资规模结构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从企业价值实现最大的视角来考察债务融资规模结构的优化。接着,在考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的前提下,结合多元回归模型,构建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期限结构优化模型,考察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债务期限结构的具体优化方向和最优期限结构。最后,从房地产企业不同债务融资来源风险的角度,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房地产企业不同债务融资来源的相对重要性开展评分,辨别债务融资来源的重要程度,进而利用目标规划模型对债务融资来源结构进行优化。在应用研究方面,本文参考欧美发达国家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的经验,基于沪深证券市场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现状,对房地产企业在债务融资的规模结构、期限结构和来源结构叁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在考虑债务融资效率评价的基础上,分别结合前文对这叁个方面的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结构优化的具体策略。

朱佩银[2]2017年在《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状及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房地产及其相关的投融资活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自1998年商品房改革以来,房地产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更是火爆,一、二线城市房价逐步攀升,巨大的销售利润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进一步扩大开发规模,以高昂的价格向政府买地盖房。然而这笔高昂的资金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信贷资金,通过财务杠杆解决其资金需求。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捆绑了银行业,并以滚雪球方式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但房地产市场易受国家政策调控,加剧了整体经济的风险。并且,如今随着我国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和银行银根的紧缩,银行逐步提高了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门槛,融资问题日益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壮大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大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由于其规模大、信誉高,且消化负债的能力强等原因,相对来说较容易通过银行获得资金,然而中小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出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就没那么顺利,就必须寻求别的途径进行融资。因而,房地产信托,私募基金,以及类永续债等融资方式应运而生。但由于房地产行业本身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加之当下的法律环境,监管力度还不到位,房地产融资结构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优化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总共分为六章,首先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研究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状,发现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方面比较依赖信贷融资,另一方面又有多元化的趋势,以恒大地产近6年的融资结构变化作为案例分析。然而,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结构依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自有资金规模小,财务杠杆较高导致风险高等。最后,笔者分两个角度提出优化对策,一方面从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来说,针对具体因素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为房地产融资结构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环境提出建议。

吴元波[3]2005年在《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多种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的观点作为研究基础,采取以理论论证为主、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的方法,以金融制度为研究主线,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及融资方式的发展会提高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绩效并带动整个中国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核心命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共包括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本部分首先提出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和一些基本概念的异同,从当前国内外资本结构研究的现状出发指出问题的切入点是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由此出发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以及论文的逻辑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观点。 第二部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资本结构理论各主要分支的模型及基本观点。并尽量包括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通过综述,说明每种理论都是有条件的,而且由于不同理论强调不同的成本从而会得出不同的融资策略选择。在应用某一种理论解释中国的融资现实时,首先要看中国的现实环境能否模拟这种理论的分析框架。相对而言,我认为,流动性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分析的情形与中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现状和融资环境比较相近。 第叁部分:分析了我国金融产权的制度性缺陷以及我国企业融资制度低绩效的根源,指明了我国融资制度的叁大缺陷: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认为必须进行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组织的创新以及金融产权的改革,才能进一步硬化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约束和增进资本市场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 第四部分: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在融资结构及融资方式上的异同,并从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融资成本、公司治理与市场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建立经理人持股激励制度;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加强对银行的监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创造能使他们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加强经理人的外部约束机制。

崔秀丽[4]2003年在《企业融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融资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正确的认识各种融资方式的特征,掌握融资成本、融资结构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才能合理选择企业融资方式,形成最优的企业融资结构。本文通过对西方企业融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的系统分析,使我们对企业融资结构问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帮助我们分析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及如何在新的融资环境下更合理的安排企业融资结构,以期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和融资结构的最优。 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现代融资结构理论。融资结构理论主要分析融资结构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联性,这部分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现代融资结构理论发展的各主要流派,从而为后面的优化分析做好理论铺垫。 第二部分:企业融资方式及成本与收益比较。这部分介绍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种类,及各种融资方式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它是企业融资结构优化分析的出发点。 第叁部分:企业融资结构优化分析。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通常,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分叁个步骤,即融资方案是否有利、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影响、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WACC最低。这个优化分析的通用方法为研究我国企业融资结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证分析工具。 第四部分:企业融资结构的决定因素及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这部分介绍了融资结构优化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又因为企业股利政策跟企业融资联系紧密,所以这部分又介绍了股利政策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第五部分: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分析及优化策略。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在我国资本市场的条件下,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结构安排的现状,以及优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相应对策;最后,介绍了新形势下企业融资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蔡则祥[5]2005年在《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总量迅猛增加,地位作用显着提升,金融真正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在中国金融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金融结构却没有得到同步优化,积累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必须对金融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其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 要调整金融结构,就要对金融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之路。而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金融结构,实现金融结构优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层面上,而要从理论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深入研究金融结构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提出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指标,探索优化金融结构的根本措施和途径,从而为主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加强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企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框架,对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做出较为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对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促进我国金融理论界对金融结构问题的系统研究,推动金融理论发展;二是把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的考察,分析金融结构存在的缺陷,为促进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理论依据和操作思路。 本文以金融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主要是指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现实依据,以“经济结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发展→经济发展”为分析主线,以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结构层次,提高金融效率和金融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构建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框架,探索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概述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寻求研究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切入点;其次,从金融与经济关系分析入手,探讨金融结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第叁,建立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分析指标,为考察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实考察,以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为依据,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状况进行深

马洪芹[6]2007年在《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海洋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创新高,海洋区域经济布局不断优化,海洋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的增长点。同时,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海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日趋合理化的过程。目前,我国已有的多种海洋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结构,海洋第一、二、叁产业比例也日趋协调,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然而,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式为主,行业和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简言之,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高度化水平不够理想,海洋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不充分,海洋产业结构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这是有着多层次的原因的。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金融抑制,即投融资“瓶颈”。资金投入不足、融通渠道不畅一直都制约着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正是因为金融支持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从深化金融支持的角度探讨如何推进海洋产业结构高度化、寻找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路、以我国现有的金融支持体系最大限度地为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保驾护航,不仅对于我国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优化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有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鉴于上述原因,本论文以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支持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以下4部分内容的研究。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明确界定了产业结构及其优化升级的相关概念,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相关的产业结构理论及金融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在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总结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水平进行了实证测评,并得出结论: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高度化水平不够理想,海洋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第叁部分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各种因素,详细论述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着重于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金融支持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性的实证检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研究结果,即我国金融支持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是显着相关的。第四部分主要探讨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中金融支持模式的选择与拓展,通过比较分析银行主导型和资本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支持模式形成的金融背景和效用机制,并对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特征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实证分析,结合我国海洋产业的融资现状确定适合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模式——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并通过可行性分析得出,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融资是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中金融支持拓展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王后春[7]2008年在《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融资结构的目的在于揭示融资结构、金融法律制度和经济发展叁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这种关系可概括为:通过完善金融法律制度能够优化融资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金融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历史说明:单一、失衡的融资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而均衡、多元的融资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融资结构问题,对此是从下面叁个层次展开的:第一,融资结构的应然状态是什么。我国目前的融资结构是一种实然状态,要分析和评价我国融资结构就必须将其置身于融资结构的应然状态之中,也就是要用融资结构应然的理论体系来检视我国的融资结构,只有通过理论检视所得出的结论才是科学的,所提出的建议才具建设性。因此,本文首先抽象出融资结构应然的理论体系,主要论述的有两项:一是融资结构内涵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融资结构内部应该由那些要素构成。对此本文从两个视角来揭示:从金融资源配置的视角而言,它是政策性(政府)、市场性(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性(非正规金融组织)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相互组合和搭配的产物。这是从宏观层面揭示了金融资源借助于政府或市场的力量将其配置给资金需求主体的过程,要求不同配置方式均衡发展而不能相互替代,共同完成金融资源在社会经济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从储蓄到投资转换的视角来说,它是法定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在社会融资中的组合和比例,这是从微观层面说明储蓄到投资转换运动过程的。它要求各融资方式和工具协调发展,社会融资中不同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应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不能过分依赖某一种融资方式或融资工具,这样才能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实现社会资金的供求平衡。可见,完备性是对融资结构内部要素最根本的要求。二是融资结构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是否对融资结构的形成有影响。运用系统理论对融资结构系统进行分析后可知:金融法律制度、经济发展阶段及金融文化等外部因素对融资结构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共同构成影响融资结构生成的外部环境。因此,适宜性是对融资结构外部环境因素最根本要求。本文重在说明金融法律制度是影响融资结构形成的最重要外部因素,它的完善程度和执法水准直接影响到合理融资结构的形成。至此,可以将融资结构的应然状态概括为:融资结构应该是完备的内部要素和适宜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完美结合。第二,我国融资结构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用上述融资结构应然理论中的“完备性”和“适宜性”对我国融资结构检视后发现:因我国社会融资主要依赖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融资方式和工具不健全,使融资结构内部要素的“完备性”不够;同时,由于金融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或缺失,使形成合理融资结构的外部环境的“适宜性”不足。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融资结构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失衡,即重商业性金融资源配置方式轻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歧视民间性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二是融资方式搭配失衡,即在储蓄到投资的转化上重间接融资方式轻直接融资方式,国有商业银行在社会融资中处于垄断地位;叁是融资工具比例失衡,即重债权型融资工具轻股权型融资工具。从法律制度的视角看,造成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原因是政府对金融法律制度的强制性变迁,其结果使我国融资法律制度缺失或供给不足进而导致融资结构失衡。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保证了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控制,但使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非均衡发展,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市场地位和单一的资本市场结构以及对民间融资的歧视。融资结构的失衡状态对经济和金融本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看是融资公平和效率的缺失。就融资公平而言,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公平融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所体现出的融资非公平。就融资效率而言,主要体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不高和整体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二是微观层面上是导致企业缺乏长期资金支持以及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无力提供长期融资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使企业缺乏长期资金支持。同时,我国目前阶段实行的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债务型融资结构,是与以股东为中心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不相匹配,其结果是弱化了企业公司治理的效率。叁是对金融自身层面而言是滋生了民间融资异常活跃,弱化了金融调控功能。第叁,如何完善或优化我国融资结构。通过上述分析,我国融资结构失衡是由于融资结构内部要素的“完备性”不够造成的,其实质是因我国融资法律制度缺失或供给不足,形成合理融资结构外部环境的“适宜性”不够导致的。本文认为:通过完善以下几方面的金融法律制度是能够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状态的:一是完善规制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的法律制度,具体为:完善商业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以优化商业银行体系的市场结构、规范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以强化商业银行之竞争、完善政策性银行立法以剥离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治理法律制度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二是完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法律制度以扩大融资渠道,包括构建二板市场法律制度、完善企业债券法律制度以及完善投资基金法律制度。叁是完善民间融资法律制度,使其能够规范发展以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并正式成为我国融资结构的组成部分。本文分叁编十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编理论篇:融资结构、金融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编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重点阐述了融资结构、金融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叁者关系可概括为:通过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可以优化融资结构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本编分为四章,具体内容是:第一章:融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是写作本文的逻辑起点,即研究融资结构的目的在于优化融资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首先,从两个层面界定了融资结构的内涵:即从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来说,融资结构是金融资源不同配置方式相互组合的产物;从储蓄到投资转化的角度来看,融资结构是不同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相互搭配的产物。进而论述了融资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动态变革性、法定性、弹性和系统性。其次,阐述了融资结构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基础:前者是指随着融资方式和融资规模的扩张以及其结构性矛盾的凸现,为从结构上研究融资问题奠定了物质基础,即随着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融资结构进一步复杂化,从结构上分析融资问题成为必要和可能;后者是指为减少融资风险和提升融资效率,需要研究融资结构内部要素如何保持合理的比例和组合状态,使优化融资结构的研究成为必要。最后,阐述了单一、失衡的和多元、均衡的融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揭示了融资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融资结构的内部要素。首先,在系统论理论的指导下对融资结构系统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融资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和开放性,进而论述了完备的融资结构内部要素是保证其发挥整体功能的关键。其次,从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视角认为融资结构是不同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进而分析了政策性、商业性和民间性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特征和功能。最后,从储蓄到投资转换的视角认为融资结构是不同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在社会融资中的比例和搭配,进而说明了基础性要素和派生性要素对融资的作用。第叁章:影响融资结构的外部因素——法律及其它。本章重点论述了融资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关系,说明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可以改变融资结构。首先,论述了法律为何对金融发展重要。在介绍了“法律决定论”和“法律金融学”的观点之后,认为法律对金融重要源于金融的脆弱性和虚拟性。其次,论述了金融法律制度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对这一问题是从金融法律制度为什么能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融资结构两方面来说明的。最后,论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和金融文化对融资结构的影响。第四章: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融资结构及启示。首先,介绍了英国和美国的“市场导向型”融资结构和日本和德国的“银行导向型”融资结构的特点及比较优势。其次,论述了这两种融资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构建我国融资结构的启示。第二编实践篇:我国融资结构实践。我国融资结构是随着会融体制改革而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从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融资结构一方面是从单一走向多元,融资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融资结构的内部要素未能得到均衡发展,突出的表现在银行产权的国家垄断和金融市场竞争中的国有银行垄断,这种“双垄断”使国有商业银行在融资结构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其他融资方式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使融资结构发展呈现出失衡状态,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我国融资制度强制性变迁是造成融资结构失衡主要原因,其表现在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金融法律制度缺失或供给不足,其本质就是缺乏形成合理融资结构适宜的外部法律环境。本编分叁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五章:我国融资结构的变迁及其特征。首先,介绍了我国融资结构历史变迁过程,大体经历了叁个阶段:一是1983年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的以财政为主的阶段;二是1983-1990年经济转型期以银行信贷为主阶段;叁是1990年以后的融资结构逐渐多元化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融资结构的特点以及存在不足。其次,指出了我国融资结构主要特征是结构失衡,表现在: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失衡、融资方式搭配失衡和融资工具比例失衡,这叁种失衡最终集中地体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在融资结构中处于垄断地位。第六章: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负面效应。本章从宏观、微观和金融自身发展等方面说明了融资结构失衡的负面效应。首先,从宏观层面而言导致融资公平和效率的缺失。就融资公平而言,农村地区和非国有企业公平融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就融资效率来说,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下和整体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其次,从微观层面来说导致企业缺乏长期资金支持和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低下。最后,从金融自身而言表现为滋生民间融资异常活跃,削弱了金融宏观调控功能。第七章: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成因分析。从制度变迁视角来说,融资制度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导致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本章的主要内容为:首先,介绍制度变迁的两种方式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说明了二者的适用范围、适用结果以及其哲学基础,最终的结论是过分适用某一种制度变迁形式都不利于良好制度的形成;其次,论述了我国融资制度强制性变迁在银行制度、资本市场制度及民间融资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最后,论述了我国融资制度强制性变迁两种后果:即制度变迁的动力不足和制度供给不足或缺失。第叁编救济篇: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以优化我国融资结构。本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克服融资结构失衡的法律对策,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克服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的法律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是完善其他融资渠道的法律制度建设。本篇共分叁章,具体内容如下:第八章:完善规制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的法律制度,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以优化其市场结构;二是规范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以强化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叁是完善政策性银行立法以剥离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四是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治理法律制度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第九章: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法律制度。包括叁方面内容:一是构建二板市场法律制度,为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二是完善债券市场法律制度,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叁是完善投资基金法律制度,为风险投资和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开辟投融资渠道。第十章:完善民间融资法律制度。包括叁方面的内容:一是从融资法定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民间融资生存空间的困境进行了辨证分析,从理论层面揭示了应该正视并“善待”民间融资。二是分析了我国目前民间融资的生存状况以及对其进行监管的具体措施,认为我国目前对民间融资的监管手段单一、打击过重,不利于民间融资的生存和发展;最后对如何规范我国民间融资提出了若干法律制度建议。

张阳[8]2004年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不断壮大。但是这些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缺陷,尤其是资本结构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已经严重制约了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公司业绩徘徊不前或下滑,同时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问题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遵循“结构——行为——绩效”的逻辑思路,除引言外,本文分四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资本结构理论,明确资本结构的概念及其决策目标,简要介绍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第二部分从上市公司的总体负债水平、股权结构及债务融资结构叁方面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基本现状,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相比较,运用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由于资本结构缺陷所导致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并进一步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对公司价值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第叁部分以公司绩效为被解释变量,以资本结构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选取的样本公司四个年度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总体负债水平、股权结构及债务融资结构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业绩产生显着影响;第四部分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果,从优化股权结构、硬化债务约束及改善债务融资结构出发提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对策,以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胡天鹤[9]2008年在《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的融资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成本问题,成为近年来理论界对资本市场争论的焦点。在我国,股权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方式,上市公司在IPO后竞相采取配股、增发的方式继续从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同时,上市公司逐渐将目光转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实现再融资目的,相比之下,对债权融资兴趣不大。这有悖于西方经典理论得出的普遍一致结论即“内源融资优于外源融资,债权融资优于股权融资”。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房地产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起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能力的指标体系,探讨资本结构的现状和优化方向,并提出具建设性的优化措施和建议。因此,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的研究不仅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意义:能够为未来合理资本结构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能够指导上市公司对资本结构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科学的实施,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本文研究中结合金融学、会计学、多元统计学、企业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与工具,对本文的研究起到良好辅助效果。研究成果为企业自身、投资者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其他行业的融资能力分析提供可借鉴的评价方法。

孔竞成[10]2016年在《铁路投融资风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关键基础设施,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着名的太平洋铁路为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条铁路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现代美国。从国际范围来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纵深推进以及不断涌现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铁路低碳、环保、安全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美国近期启动了铁路复兴计划,全球铁路正迈向全面发展复苏;当前我国铁路建设亦不断提速,多次刷新了拟定的建设规划,成绩斐然,截至“十二五”末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2.1万公里,其中高铁1.9万公里。铁路网的不断发展完善,尤其是高铁建设,给民众带来了便利,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的背景下,铁路投资可以有效消耗过剩产能,促进国家产业升级更新,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七大类重大工程包。根据“十叁五”初步规划,我国铁路投资仍将保持高位。根据国家铁路局初步拟定的“十叁五”铁路建设计划,我国在“十叁五”时期将投资2.8万亿元,新建铁路2.3万公里。在国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有部分业内专家、学者估计,“十叁五”期间可能完成铁路投资高达4万亿。虽然近两年来国家通过发起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国家开发银行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等方式在政策和资金上均向铁路建设倾斜,但我国铁路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铁路投融资要科学、规范、合理。备受重视的铁路建设迎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机遇是我们所期望的,但风险也是需要理性面对的。一般而言,任何领域的投融资过程都有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从而选择预防、降低、分解、转移或接受风险,但是却不能忽视风险。历史经验表明,不重视管理风险所导致的后果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清朝由于国家财力不足,修建铁路利用了民间资本、外国借款,也尝试过公私合营模式,但均以失败告终。在清朝整个社会缺乏契约精神和法治约束的情况下,清政府想把铁路收归国有,但并不能足额退还、补偿民间投入的股金,地方强烈反对,于是爆发了引起清朝灭亡的保路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清政府对铁路投融资的轻视,加速使其走向了灭亡。我国在铁路政企分开改革之前,铁路投融资一般由投资主体即原铁道部统一负责,除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外,主要由原铁道部的大规模银行借款及发行铁道债等债务融资方式来满足巨额的铁路建设基金需求。在我国推进公共项目市场化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单靠财政资金投入加负债融资的传统方式已不能满足铁路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更不能有效化解长期以来投融资形成的债务风险。在政府信用的隐性担保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很少考虑投融资风险,政府、铁路投资主体、公众对其中的风险问题认识也均还不全面,并且存在一些误区,认为铁路由国家统一负责投融资、建设、运营,并统一承担风险,将其风险上升等同于国家信用风险或者甚至认为铁路投融资不存在风险。此类思想误区直接导致了目前铁路建设、运营权责利不匹配,使铁路投融资具有很大的隐性风险。事实上,铁路投融资规模大,项目持续时间长,涉及多个参与方,存在多个风险影响因素,所面临的风险比较大。因此,铁路项目投融资风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目前铁路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尤其是对于铁路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越是在铁路投资规模高增长时期,越是应该更加重视铁路投融资风险,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对于推进我国铁路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铁路是具有资本密集和不可逆的性质,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与投资相关的固有问题,在铁路投资建设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怎样管理和防控投融资风险,这是一个项目在投融资的过程中需引起重视的问题。对于铁路建设项目而言,资金投入量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影响因素众多等特征带来了项目投融资的高风险性与结果不确定性。因此,对于铁路投融资的风险管理是政府部门、铁路总公司、地方铁路投资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等铁路投融资利益相关方需要重点关注和采取措施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政府、铁路投资企业、金融机构等资金供给方等铁路建设相关参与者重视铁路投融资风险,并对实施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提供政策及操作参考建议,通过参与各方协作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从而提高我国铁路项目的投融资风险管理水平。目前国内外文献对于铁路投融资的研究主要围绕投融资方式创新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两个主题展开,而对于铁路投融资风险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就目前对于铁路投融资风险问题的研究来看,也主要是定性分析,并以宏观论述居多,通过建立模型并利用数据来加以量化评估风险的研究较少,因此,建立一个适用、有效、整合性的风险评估模型,就风险属性进行量化评估,从而确定给出合理化风险控制建议并制定最终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于推进投融资工作,确保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路投融资风险的静态分析,由于铁路项目的公益性,弱化了对铁路项目投融资的动态财务指标评估,铁路项目虽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铁路项目的经营性也同样不可忽视,铁路是一个庞大的交通运输系统,如果铁路系统运营的好,则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效果,但如果铁路系统运营的不好,则会带来很多潜在的风险,甚至延伸到财政、金融系统,带来系统性风险。目前铁路由于存在政府的隐性担保和不清晰的结算机制,隐藏了铁路投融资潜在的风险,不论铁路项目采用传统的银行信贷或是bt、bot等项目建设融资模式筹集资金,重要的都是要准确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以及项目潜在的风险。对于项目各参与方来说,主要的挑战就是将各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降低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便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分析机制,将各种风险量化之后,对项目的预期收益、经济环境做出准确的风险预测与评估,在将风险尽量降低的前提下,做出最优的投融资决策。因此本文是以铁路项目本身为研究载体,围绕铁路项目在投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对与铁路投融资风险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后,首先对铁路投融资风险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铁路投融资风险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简言之,铁路投融资风险是指铁路项目在投融资过程中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在对我国铁路投融资历史沿革和铁路投融资风险特征做出简要论述后,对铁路投融资涉及的各类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识别,风险识别旨在找出投融资过程中涵盖的主要关联风险,识别部分就风险的重要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分类识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对风险识别后,针对各类风险的特点,本文建议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评估,与经济活动关联性较弱但也会对铁路投融资活动有重要影响的一类建议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等方法进行评估;与经济活动关联性较强并且可量化的一类风险因素通过建立动态财务分析模型,使用蒙特卡洛模拟和copula相关性方法对其展开定量分析。在定量研究方面,与以往大多关于铁路投融资风险研究不同的是,鉴于铁路投融资形成的铁路资产价值是衡量铁路投融资是否适宜的重要标尺,通过动态财务分析模型可以有效的分析铁路资产价值和投融资风险,本文选取了客运量、货运量、运价、能源价格、单位耗能、利率、巨灾、管理运营费用及人力成本等八个对铁路经营状况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来建立了动态财务评估模型,并综合运用蒙特卡洛模拟、copula函数、信度理论等相关方法和理论展开对铁路项目投融资收益和风险的评估。除模型考虑的风险因素外,本文同时还重点分析了规划风险、政治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指出铁路系统的清算体系不透明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会给铁路投融资带来风险,需要渐进改革。在对风险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险预测、防范与控制进行了论述。基于中西部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的重点区域,且目前文献对于普速铁路的风险研究较少,本文还选取了我国西南地区某普速铁路项目进行实证分析,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模型的实证分析中,还进一步提出了铁路项目的最优融资结构和最优巨灾保险安排。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是本文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在此基础之上对铁路投融资风险的预测、防范与控制及风险管理优化与升级的政策建议则是本文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以期有益于我国铁路投融资风险管理实践。本文共分为七章,所做的研究和得出的结论主要为:一、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风险分类识别的结果得出,在铁路投融资过程中,客货运量不足、利率变化等经济类风险和完工风险、环保风险等非经济类风险均会给铁路投融资的结果带来不确定性,对铁路投融资效果有重要影响。客运量、货运量、运价、能源价格、运营的单位耗能、利率、巨灾、管理成本费用等八个不确定性因素会对铁路项目的运营收益产生影响,从而给铁路投融资带来风险,这几类风险因素可以通过本文建立的动态财务分析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进行量化评估。二、在对可量化风险进行科学建模及对各风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动态财务模型和蒙特模拟方法的运用,将可量化的风险因素进行了量化评估,并在财务及经济价值中进行了体现,从而可以对项目的真实价值即投资人所关心的实物期权价格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估值,从而对潜在的投资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叁、在风险评估环节,从动态财务分析模型运行过程来看,对于项目企业运营损益情况有较大负面影响的风险因素为利率波动和巨灾事件,而能耗成本的影响较小。原因是能耗在铁路运营的成本费用中占比较小。四、铁路项目公益性强弱不同,风险表现形式也就有所不同,应分类施策防控铁路投融资风险。本文模型运行结果在未进行优化的条件下,项目回收期末期(运行后第15年),在未进行增资扩股,或其他形式补充资本金的前提下,项目净资产增长的概率仅为19.2%,可以初步判断,在没有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该项目不具有经济投资价值,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对于此类公益性较强的铁路存在“高投资、低运量”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经营性风险,因此应该投入足够的资本金,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而经营性较强的铁路表现出较强的竞争风险,政府应该做好规划,避免重复投资,提高经营效率。五、优化铁路投融资环境对降低铁路投融资风险也有重要作用,应该重视铁路投融资环境建设。虽然客货运量、运价、利率的不确定性是铁路投融资的核心影响因素,但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完工风险、环保风险以及铁路结算机制的不透明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对铁路项目投融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积极改革完善铁路投融资体制、科学合理规划铁路网等均能够降低铁路投融资风险。六、基于本文对西南地区某铁路项目的实证分析,建议对于铁路建设运营主体可控制的融资结构风险,可以通过优化融资结构的方式进行有效规避。对于资本金比例固定的铁路项目,通过动态财务分析模型的随机规划模块可以找到最优融资结构。本文实证的项目最优融资结构比例为:银行贷款占比为13%,发行固定债息铁道债券占比为87%。七、基于本文对西南地区某铁路项目的实证分析,建议对于铁路建设运营主体不可控制的巨灾风险,可以通过合理的保险安排进行风险分散及转移。对于巨灾风险暴露较高的铁路项目在充分了解自身风险状况的条件下,科学合理进行保险安排,优化保险比例,可以极大的改善其管理运营的稳定性及收益的可持续性。本文实证的项目中,运用随机动态规划方法及合乎市场的巨灾保险定价,得到最优的风险转移安排为项目分出3690万元至7000万元的巨灾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由于较难获取具体铁路项目充分、详实的数据等原因,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也仍然有继续研究的空间,但本文的研究将为铁路投融资风险问题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也以期有益于政府、投资主体企业和金融机构做好我国铁路投融资风险管理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 基于融资效率评价的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结构优化研究[D]. 郑慧开. 湖南大学. 2016

[2].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状及其优化[D]. 朱佩银. 安徽大学. 2017

[3]. 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D]. 吴元波. 西北大学. 2005

[4]. 企业融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D]. 崔秀丽. 东北财经大学. 2003

[5]. 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蔡则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6].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马洪芹.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7]. 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法律制度研究[D]. 王后春. 西南政法大学. 2008

[8].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张阳. 湖南大学. 2004

[9].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D]. 胡天鹤. 西北大学. 2008

[10]. 铁路投融资风险问题研究[D]. 孔竞成. 中央财经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企业融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