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在儿童再发性腹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陈峻,杨建,李宝丽,马丽萍

(昆明市儿童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RAP患儿进行血、尿、大便常规及血生化检验,电子胃镜检查,C13呼气试验,及腹部B超检查。并对检查及试验结果予以分析总结。结果:确诊为上消化道疾病84例,其中慢性胃炎和或十二指肠球部炎症69例,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9例,胆汁反流性胃炎5例,合并HP感染22例,胃柿石 1例。脐周或右中、下腹部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0.8cm~2.5cm)96例,未发现明显病因12例。以上患儿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检验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儿童再发性腹痛的主要病因为上消化道疾病,胃镜在RAP病因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及早进行胃镜检查。

【关键词】 儿童再发性腹痛;胃镜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136-02

儿童再发性腹痛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其症状、体征均不典型,病因复杂多样,近年来随着儿童电子胃镜技术在儿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探讨胃镜检查在RAP病因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15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120例儿童再发性腹痛患儿的胃镜检查结果终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系2015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的门诊和住院患儿。皆有反复间断性脐周、中上腹部疼痛,部分患儿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异味等症状。疼痛多为钝通,大多可自行缓解。3月内至少发作3次。体检中上腹和或脐周多有轻、中度压痛。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最小3岁2月、最大18岁。3岁2月~6岁25例,7岁~13岁75例,14~18岁20例。病程3~6月78例,6月~4年42例。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腹部B超,三大常规、血生化、C13呼气试验。部分病例进行了脑电图、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排除了外科急腹症。胃镜检查术前10分钟予吞服胃镜胶浆后均一次插管成功,依次观察食道、胃底、胃体、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粘膜。内镜诊断标准采用2002年6月广州第四届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 [1]。

2. 结果

2.1 确诊为上消化道疾病84例,其中慢性胃炎和或十二指肠球部炎症69例,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9例,胆汁反流性胃炎 5例,合并HP感染35例,胃柿石1例。共发现脐周或右中、下腹部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0.8cm~2.5cm)96例,其中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24例。未发现明显病因12例。以上患儿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检验均无明显异常。

2.2 表1 年龄组病因分布

3~6岁组胃、十二指肠疾病共计11例,其中HP感染4例,约占36%。7~13岁组胃、十二指肠疾病共计51例,其中HP感染23例,约占45%。14~18岁组胃、十二指肠疾病共计16例,其中HP感染8例,占50%。HP感染病例(35例)中胃镜下发现典型结节状隆起20例,胃镜下没有典型结节状隆起15例。

3.讨论

3.1 儿童RAP在临床中很常见,由于病因复杂,儿童表述不清,症状体征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既往多认为是功能性疾病[2]。而诊断明确是治疗有效的前提,我们对所有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后共发现84例(70%)上消化道疾病,由此可见胃镜检查在儿童RAP病因诊断中的重要作用。上消化道疾病为儿童RAP的主要病因。其中尤其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或十二指肠球部炎症为主,其次为上消化道溃疡。发病率上以年长儿为高。上消化道疾病的病因多与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如:不吃早餐,喜食碳酸饮料、生冷、油炸食品、暴饮暴食,及焦虑紧张精神因素等导致胃粘膜屏障破坏所致。当然,HP感染也是一个引起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3]。我国国民的平均感染率达61%,尤其儿童期易感[4],随着年龄的增长为感染率以3%~10%甚至更高的速度上升,儿童平均感染率约为40%。感染儿童多表现为慢性间断性腹痛、纳差厌食、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呕血、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且反复发作。本次研究共发现35例HP感染,3个年龄组表现出随着年龄增大HP感染率明显上升。

胃镜下有部分HP感染患儿未发现典型结节状隆起[5],考虑与感染时间较短,胃粘膜淋巴滤泡尚未增生有关,我们发现这部分患儿临床症状也相对较轻。以上患儿予制酸、保护胃粘膜、根除HP后症状均得到治愈或明显好转。

3.2 腹部B超由于它的无创、非侵入性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所接受。临床上常作为首选检查手段,本次研究中共发现不同程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共96例约占总病例数的(80%),但是经过胃镜检查后确诊为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仅为24例。儿童时期由于脾脏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当出现炎症时外周免疫器官(咽扁桃体、外周淋巴结)仍会参与部分免疫,所以会导致增生、肿大。随诊年龄的增长,脾脏的功能逐渐完善,外周免疫器官会逐渐萎缩。儿童腹部B超检查会普遍发现右下腹部、脐周淋巴结肿大。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胃镜等其他检查排外上消化道疾病及急腹症,而同时患儿伴有呼吸道及肠道感染时才能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不能由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而不放弃胃镜检查,因为这很可能不是儿童RAP的主要病因,导致误诊或者漏诊的出现。综上所述,儿童RAP患儿应该及时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安全可靠,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同时可以对可疑病变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在病因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消化组.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汤胃镜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189.

[2]胡亚美,江载芳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5-267.

[3]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J].中国医刊,2007,42(2):17-18.

[4]李瑜元,胡品晶,杜国光,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1993,73(3):168-170.

[5]付唆林,吴云林,小儿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J].世界感染杂志,2004,4(3):226-227.

论文作者:陈峻,杨建,李宝丽,马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胃镜检查在儿童再发性腹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陈峻,杨建,李宝丽,马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