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话般的数学殿堂论文_刘卉

走进童话般的数学殿堂论文_刘卉

高尔基曾经说过:童话的幻想“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户,那里,有一种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存在着,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师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于是,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呈现出无数情境创设的手段: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熟知、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走进课堂,进入学生视野,使之产生亲近感与探索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悬念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急切的思维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身体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创设学科情境,让学生运动用已学知识探究新知,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互补充相渗透,让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更平衡,认知更全面……

孰不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大胆的构筑数学的童话宫殿,带领他们走进数学的童话世界去感、探、验,寻、求、得,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保护了颗颗飞扬童心,还能为稍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开辟一条新的捷径,是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可取的手段之一。

一、在童话世界里触碰数学信息

教学《统计》一课时,让学生统计随机出现的图形,数学书上呈现的是静止的活动场面,但老师可以以一个童话故事引入:今天图形娃娃也想来参加我们的学习。看,这是魅力的图形王国,里面就住着可爱的图形娃娃们(多媒体出示),看看这个图形屋,你想知道些什么?(课堂立刻活跃起来)

生:我想知道有什么图形?

生: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

师:那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看看有哪几种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多媒体第一次播放,图形出来一个消失一个)

生观察,然后反馈。

师:有哪几种图形?

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你能不能很准确地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生:太快了,数不出来。

师:这是调皮的图形娃娃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看来光用眼睛看有一定的困难,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很清楚的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统计方法。合理把握教材上的信息,童话教材,为敌年段的孩子提供生动有趣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用童话的语言引导学生:“小动物要参加森林运动会,咱们去为他们加油好不好?”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随着课件中小动物一一出场,学生进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他们积极地观察有哪些小动物,认真的竖着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在数一数、比一比中,本节课的数学信息十分快速的被捕捉到了,并且孩子们始终闪亮着一颗最纯最真最向往的童心。

二、在童话故事中探寻数学方法

一位老师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课一开始用课件引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画面,由小矮人手中的气球完成7、14、21、()、()、()填数活动,引出“七的乘法口诀”这一课题。课中围绕白雪公主的问题和小矮人们的气球有层次的引导学生通过试编、汇报、排序、交流、记忆等探究活动牢固的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在结尾处,又一次展示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清净画面,老师教学生念儿歌:一个小矮人一个气球,七个小矮人七个气球;一个小矮人两个气球,七个小矮人十四个气球……。再让学生继续编写下面的儿歌。此时,学生的兴趣盎然,依次唱出了与七的口诀相匹配的儿歌,课堂闪烁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更添了无穷的想象:小矮人将无数气球放飞在森林里点缀了万物并口中念念有词-----“七的乘法口诀”的可爱画面。我想,当教师充分找到所采用的童话素材与教材内容的相关性,《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这个能够顺手拈来并沉淀在孩子们心中既美丽又经典的童话故事所带来的效果更甚于绞尽脑汁去挖掘生活中与“七的乘法口诀”有关联的素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让童话去开启数学之门---七个小矮人成为“敲门砖”敲开了课题,帮助孩子探寻到了数学学习的窍门儿。在最后的创作儿歌中,童话故事再次为学生提供了挑战的机会和探寻学习方法的平台。使学生在童话宫殿中快乐穿梭,自觉地运用了所学的方法技巧,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不断创新的思维意识。

三、在童话殿堂上植入数学知识

学习《认识角》一课教学重点是这样设置的: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需要突破“角的大小与边长没有关系”这一难点,有老师这样设计: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图形王国里的红角和蓝角相遇了(课件出示:红颜色的角两条边较短但角的张口大,蓝颜色的角两条边较长但角的张口小)。红角看到蓝角这么高大,她低下头来伤心地哭了:“我太渺小了!”就在这时,蓝角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她马上转涕为笑了。你们知道蓝角对红角说了什么吗?

生自由想象,在童话里驰骋着。更多的学生因为刚掌握了“角有大小,角的大小和张口的大小有关”,于是很快明白了红颜色的角虽然两条边很短,但是角的张口要比蓝颜色角的张口大。他们激动地举起小手,扮演蓝颜色的角安慰着红颜色的角:“你别难过,其实你要啊比我大呢!”“你看,虽然我个儿高,手臂长,但是我的张口比你的小,所以我不会比你大啊!”“不能看边长确定我们谁打,只能看我们的张口才能确定!”“我们站到一起,把定点和一条边相重合了比一比,你就知道了……”

就在学生睁大眼睛屏住呼吸听童话故事并激动地延伸童话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难点已经悄然突破,数学知识已经深深植入了颗颗沉浸在童话世界里的心灵。他们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初步形成了一个去表面而观察实质的科学头脑,耳濡目染了一种善良关爱的品质。

是否只有低年级课堂才适合创设童话世界的情景?其实不尽然,中、高年级的孩子在属于他们的童话里仍是一个个爱幻想爱追寻的精灵,数学课堂中建立起童话的宫殿一样会呈现缤纷的效果!如在学生学过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基本特征及面积计算公式后,设计“有趣的平面图形”的活动,让扮演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5个同学带着头饰,自我介绍特征及面积计算公式,并以面积公式的代表性,推选参加“几何大会”的代表。同学们从分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到最后一致决定由梯形当选代表。因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的上底和下底都相等,三角形的上底可以看成是“0”所以,它们的面积都可以通过梯形面积化式(上底+下底)×高÷2来计算。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扮演图形的童话角色去“争论”,掌握了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了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了平面图形的知识结构。

诸如此类:孙悟空和猪八戒吃西瓜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自然而然的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小猫的爸爸妈妈都钓到数量不等的小鱼,但猫弟弟空手而归,数学数字“0”呼之欲出,猫弟弟一条也没有钓到,“一个也没有”在学生脑海中渗透进零的意义;数字可以去旅行,复习课的数学计算题有了生命,会生长出无数题型,会扩散出多种思维;计数单位家族里面炸开了锅,几位神秘客人随意占房间让数字爷爷很为难,生活中的大数读与写、大与小比较的方法悄悄在课堂深入着,童话里蔓延出浓浓的数学气息,数学里悠然洋溢着童话的情趣……

纵观我们数学课可以使用的情境创设手段,种类繁多,形式纷呈。童话故事固然知识我们数学教学的一种载体,一种手段,而童话却能让学生学得更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独有的广阔空间里,这群孩子具备了格外强大的探索与追求知识的动力。在生活中,学生因为生活阅历而凸显出怯弱;在童话里他们却拥有着自信的翅膀在高高翱翔。打造数学课堂里的童话宫殿,确实是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论文作者:刘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走进童话般的数学殿堂论文_刘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