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人民医院 湖南沅陵 419600
摘要:目的 探究动脉血气联合D-二聚体在急性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100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主要临床不良症状为呼吸困难,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其中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患者8例,通过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的总敏感度为92%,动脉血气分析与D-二聚体相结合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结论 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联合起来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明显的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敏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动脉血气;D-二聚体;急性肺栓塞;诊断价值
急性肺栓塞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危重病,其临床症状由于不是很典型,所以很容易造成误诊[1]。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在不断的增多,医疗部门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使得很多患者会接受大量没有必要的检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D-二聚体以及动脉血气分析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可靠性强、迅速、可靠性强等优点[2]。本文主要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及D-二聚体进行诊断,探究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对临床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100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无心肺疾病史,患者的年龄在30-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5±10.25岁,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所有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发病时间均在14天以内。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存在3例在住院期间死亡。10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经灌注扫描(核素肺通气)或是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
1.2 诊断方法
1.2.1 动脉血气分析 在患者经住院治疗的1天内,在非吸氧的状态下进行血液的抽取,检测患者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P(A-o)O2}、动脉血CO2分压(PaCO2)以及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150-1.25倍的动脉血CO2分压-动脉血氧分压。
1.2.2 D-二聚体检测 100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首次进行静脉抽血,通过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仪采用日本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试剂盒为德国生产的D-Dimer PLUS型号。
1.3 诊断标准 动脉血氧分压小于80mmHg,动脉血CO2分压小于35mmHg,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大于20mmHg。D-二聚体大于等于500μg或者L为阳性。
1.4 数据处理 所有急性肺栓塞患者情况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SPSS19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资料,对比方法为t检验,使用例数(%)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10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为:休克低血压6例,三联征8例,心悸10例,晕厥17例,咯血20例,发热27例,单侧下肢肿痛28例,胸痛30例,咳嗽37例、呼吸困难77例。其中呼吸困难是急性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2.2 动脉血气分析的特点如下表:
2.3 10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经动脉血气分析,患者各项指标正常8例,动脉血氧分压降低80例,敏感度为80.0%;动脉血CO2分压降低41例,敏感度为41.0%;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89例,敏感度为89.0%。2个或者是3个指标同时考虑,则动脉血氧或者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敏感度为87.0%;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敏感度为90.0%;动脉血CO2分压降低或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敏感度为90%,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者动脉血CO2分压降低或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敏感度为92%。
2.4 首次通过D-二聚体测定急性肺栓塞患者,10例患者为阴性,90例患者为阳性,其敏感度为90.0%。
2.5 通过D-二聚体联合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者D-二聚体阳性患者98例,敏感度为98.0%;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者D-二聚体阳性患者96例,敏感度为96.0%,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或者D-二聚体阳性患者99例,敏感度为99.0%,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或者D-二聚体为阳性患者100例,敏感度为100%。
3、讨论
当患者出现急性肺栓塞之后,其肺栓塞部位的血流量会减少,并且其肺泡的无效腔会增大,患者的肺部血流的重新分布使得其通气血流的比例失调。患者出现如支气管痉挛、肺内体液或间质增多、患者的呼吸面积因为肺部萎缩下陷而减少以及出现肺不张的现象等[3]。以上现象使得患者的呼吸功能不全导致患者呼吸急促,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导致患者出现低碳酸血症以及呼吸性碱中毒。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临床不良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4]。
动脉血气虽然可以对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出现的低盐血症进行诊断,但是在室内呼吸空气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者,也可能存在急性肺栓塞的可能,所以仅凭动脉血气分析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诊断并不准确。D-二聚体是血栓性疾病的标志因子,患者的血栓形成会存在一些纤溶,而交联纤维蛋白在遇到纤溶酶时,就会释放D-二聚体与患者的血液循环中,对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有很多方式[5]。一般情况下,患者出现肺血栓栓塞或是深静脉形成血栓,都会出现D-二聚体升高的现象,同时患者在进行手术或是出现炎症、感染等情况也会使患者血液中的D-二聚体浓度增高,所以仅凭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并不准确[6]。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动脉血气分析与D-二聚体结合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诊断,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者D-二聚体呈阳性,敏感度为98%;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者D-二聚体阳性,敏感度为96.0%;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或者D-二聚体阳性,敏感度为99.0%;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或者D-二聚体为阳性,敏感度为100%。以上结果表明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通过动脉血气分析结合D-二聚体可以明显的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减少患者过多的不必要的检查,对急性肺栓塞的排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7]。
虽然单纯的对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或是D-二聚体进行诊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联合起来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明显的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敏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排除急性肺栓塞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昱,李文超,杨峰等.动脉血气联合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3,42(18):2135-2137.
[2]郭利莉,马志坤.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及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26):17-17,18.
[3]郑强,赵宏宇.D-二聚体、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肺螺旋CT联合应用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辽宁医学杂志,2006,20(3):145-147.
[4]梁彩霞,梁永锋,雷向阳等.急性肺栓塞感染患者动脉血气联合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8):4495-4497.
[5]仇爱民,陶章,祁风亮等.血浆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测定在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5,(3):518-519,520.
[6]周静,孙家瑜,孙加冠,等.5种D‐二聚体检测方法用于排除可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6):1078-1081.
[7]Douma RA,Tan M,Schutgens RE,et al.Using an age-dependent D-dimer cut-off valu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older patients in whom deep vein thrombosis can be safely excluded[J].Heamatologica,2012,97(10):1507-1513.
论文作者:王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动脉血论文; 患者论文; 氧分压论文; 血气论文; 敏感度论文; 肺栓塞论文; 动脉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