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使用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论文_林秋英

连续使用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论文_林秋英

林秋英

柘荣县医院 福建柘荣 355300

青霉素为B-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临床疗效好等特点,是目前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热点。但青霉素易引起过敏反应,速发性多见,而在连续使用中发生的过敏性休克较少见。因此临床用药中较重视过敏试验和首次用药后的观察,对连续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则比较放松,但其来势凶猛,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本文报告1例连续使用青霉素发生的过敏性休克。

1.病例摘要

患者,卢立齐,男性,65岁,以“腹部疼痛6小时”为主诉入院。入院时:体温:38.3℃,脉搏:7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68/90mmHg,神志清楚,急病面容。即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于青霉素480万单位静脉滴注Q6h。即:09:00-15:00-21:00-03:00执行。用药至第五天(03:00)晚上,在接青霉素组约10分钟左右,患者突发呼吸困难、颜面青紫、脉速且细弱、血压50/40mmhg、惊恐面容。即停止青霉素静滴,给与氧气吸入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与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10mg静脉推注,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30分钟后症状开始缓解,血压为70/50mmhg。继续给与补液扩容,升压等处理。1小时后,颜面青紫消退,呼吸、脉搏正常,血压90/60mmh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讨论

2.1青霉素虽然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临床疗效好等特点,但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在5%-10%左右【1】。常见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万分之一左右,其症状表现为喉头水肿、肺水肿、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抽搐和昏迷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为防止各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应避免局部用药,详细询问过敏史,进行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警惕个别人在皮试过程中出现休克。停药3天、更换青霉素批号等应重新做皮试。

2.2青霉素属于繁殖期杀菌药,血浆半衰期短、不超过两小时,为了达到满意的疗效、常增加给药的次数,这就出现了夜间给药的情况。而此时,照顾着疲倦、护理力量薄弱,增加了观察、抢救的困难。建议:尽量不安排在下半夜给药,必要时应合理调整护理人员,加强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

2.3青霉素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会加速分解,时间越长分解越多,不仅使药物的疗效降低、消失,甚至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发生,因为青霉素在水溶液可分解为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前者可聚合成青霉噻唑酸聚合物,与多肽或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酸蛋白,为一种速发型的过敏原,是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后者还可与体内半胱氨酸形成迟发型过敏原—青霉烯酸蛋白,与血清病样反应有关。因此,青霉素应现配先用,最好加在0.9%氯化钠100ml溶液中,0.5—1小时内滴完,不要超过4小时。

2.4严密观察首次给药反应,加强观察再次给药的反应,尤其门诊注射病人。重视青霉素迟发型反应的严重性,连续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瘙痒、可疑皮疹、胸闷、气促等症状都应提高警惕,及时停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抢救准备。

参考文献:

[1]钱之玉.B-内酰胺类抗生素.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55—56

论文作者:林秋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

标签:;  ;  ;  ;  ;  ;  ;  ;  

连续使用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论文_林秋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