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_政治文化论文

论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_政治文化论文

论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革命根据地论文,文化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先后建立了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等革命根据地,以此为战略依托,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建立了无产阶级新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根据地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和中国现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根据地文化建设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根据地政权建设等方面、尤其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堪称党史上的创举。认真总结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党开辟苏区革命根据地的目的,就是要“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作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的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注:《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3卷第598页。)为此,中央苏区的建设问题是当时革命的重要问题,党在实践中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就文化建设而言,党继承了“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因为“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五四运动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改造,赋予它们新的涵义,使它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使中国产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注:《新民主主义论》,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

随着苏区的不断扩大,群众性的文化宣传活动日益活跃起来。红军把文化宣传当作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打倒敌人的重要武器,所以“往往紧跟着工作任务或战斗任务而来的,就有文艺活动协同动作。”(注:《苏区文艺运动资料》第286页。)苏区文化事业成为“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的重要的战线。”(注:《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3卷第598页。)尤其是工农民主政权建立之后,共产党就直接担负起文化工作的领导责任,苏区的文化建设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遵循什么原则、采取什么方法、完成什么任务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实践问题了。1928年8月颁布的《苏维埃组织法》规定,乡苏维埃设文化委员会,区以上苏维埃设文化委员会,各级政府设专门机构管理文化事务,运用行政手段开展文化建设。1929年9月,江西革命委员会颁布的“行动纲领”和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都对文化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和实施办法。这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具体规定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理想和口号,人们可以把这些有关文化宣传工作的规定,看作我党最早提出的文化方针和政策。因为它们第一次确立了文化宣传工作在党的革命事业中的地位;第一次认识了文化工作在“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一次提出了开展文化宣传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为苏区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建设事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红军的文化宣传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地方文化工作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文化互动。

1931年9月23日,湘鄂赣省工农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问题决议案》(注:《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9页。),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工作的任务和意义,是指导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文件。《决议案》指出:第一,为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的社会基础,必须铲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旧道德、宗教、风俗、封建教育和礼教,建立工农阶级的各种文化事业。第二,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阶级斗争意义,在苏区进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及一切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教育,提高群众的政治认识,加强群众的阶级意识,深入开展阶级斗争,发动人民起来与反动军阀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作斗争。第三,使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娱乐,使人民知道和相信苏维埃政府是他们自己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并培养大批干部到苏维埃政府来工作。第四,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第五,注意对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活动情况以及苏联文化建设情况的研究和介绍,努力使苏区文化向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同时还就教育、宣传、各级文化机构的职能和责任进行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提出详细的文化建设实施计划,提倡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实施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军事教育,反对复古的封建教育,反对军阀主义教育,实行改良后的统一教材等。在社会教育方面,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扫盲活动,号召人民群众反对宗教迷信,但强调不能采取极左的方式,不能伤害群众的感情。铲除封建习俗,破除“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旧礼教、旧道德观念,废除穿耳、束胸、缠足等封建残余;实行婚姻自主、自由结社等文化民主权利;提倡社会娱乐事业;提倡办农村小报和工厂小报;建立图书馆。决议案是中央苏区颁布较早的带有法规性质的关于文化建设文件,是湘鄂赣省开展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它不仅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性质、任务,而且从根本上划清了苏维埃文化与封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的本质界限,确立了苏区文化事业向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正确方向。并且全面、准确地规定了苏区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随着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苏区的巩固和壮大、土地革命的深入和发展,为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将苏区的文化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级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之后,都把文化建设放到了重要地位。江西省、湘赣省、闽浙赣省、湘鄂赣省等都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文化问题决议案”,对文化工作的任务、指导思想、方针和政策措施等作了规定。随着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建立、苏维埃大会的召开、“决议案”的颁布和理论的探讨,使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和行政网络,有力地推动了中央苏区各项具体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由于党和苏区政府坚持了正确的文化方针政策,处在战争环境而且过去文化大都比较落后的苏维埃区域,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解除了反动统治阶级所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创造了新的革命文化。

1937年七·七事变后,爆发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陆续创立了许多抗日民主根据地。到抗战结束时,抗日民主根据地已发展到19个(注:《抗日根据地发展史略》,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5页,注一。)。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巩固根据地的必要条件。“培养大量的边区知识分子,是今天边区的头等重要的任务之一。”(注:《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1版,第27页。)而人才培养要通过文化建设的发展来实现。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动员广大群众来参加和支持抗日战争这一伟大的人民战争。因此,根据地文化建设是当时革命的重要问题,是革命和战争实践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抗日根据地文化的直接源头是苏区文化。其文化建设是苏区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廷伸。苏区文化是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诞生的,又是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培育起来的。从文化思潮进行考察,就会发现,根据地的工农兵文化思潮,是左联时期出现的大众文化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继续。它们产生和发展的地域和时期虽然不同,但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注:《恩格斯致康·施米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4卷。)苏区文化是根据地文化的思想资料前提,是抗日根据地文化的一次预演。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诞生的苏区文化,它所具有的强烈的战斗性,以及环境所要求的通俗化和“军民共建”等,几乎是抗战开始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共同特征。

党和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各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制定了较完备的方针、政策,实现了有效的文化控制和较完善的文化整合。党中央把文化宣传当作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打击敌人的武器。在党的组织中设有文化管理部门,在政府中成立文化管理机构,运用行政手段促进文化建设。《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和军队“应对全部宣传事业、教育事业与出版事业作有组织的计划与推行,用以普及与提高党内外干部的理论水平及政治水平,普及与提高抗日军队抗日人民的政治水平,要使各根据地干部、军队与人民的理论、政治水平高于全国各地……要把运输文化粮食看作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1册,第488页。)各抗日民主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陕某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对边区文化教育政策做了全面的论述。同年11月,中共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对边区文化教育工作又作了如下决议:“边区文化教育必须立足于进步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而斗争。”(注:《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161页。)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文化教育决议案》。这个决议规定了“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1)发挥高度的民族精神,加强抗战力量。(2)培养健全的军事政治干部,领导抗战。(3)造就专门技术人才,建立抗战时期各项事业。(4)培养热烈的新青年,扩大民族革命的基础势力。(5)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并增进他们的健康。”(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1版,上册,第21页。)1940年8月,山东各界代表联合大会选举成立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会议制订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和《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规定:“普遍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培养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活动及提倡正当娱乐”(注:《山东教育史志资料》,1984年第2期,第17页。)。

党的指示文件和各根据地政府颁布的文化法规,是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它不仅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性质、任务,而且从根本上划清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的本质区别,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文化事业向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正确方向,并且较为全面、准确地规定了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也日益巩固和壮大,为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使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级边区政府的建立、参议会的召开、“决议案”的颁布和理论的探讨,使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和行政网络,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根据地各项具体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使处在战争环境而且过去文化大都比较落后的根据地,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对文化建设的规律认识有了较大提高,认识到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翻身与文化工作的开展是紧密相联的,是互为推动的。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翻身了,文化工作才能得以开展,而文化工作的开展又使群众的解放更彻底一步。政治经济的解放是根本性的基础,文化教育是为它服务的,又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受它的发展程度及各种具体情况的制约。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热潮高涨起来,“大批群众由于政治上翻了身,已开始急切要求在文化上翻身”(注:《华中宣传大会总结报告》,载《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第63页。)。这为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又奠定了理论认识和群众基础。同时,“我们在各方面都创造了许多适合国情乡情的和时代需要的经验典型。”(注:《华中宣传大会总结报告》,载《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第63页。)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已空前壮大。到解放战争大规模“武装夺取城市”的运动作战前夕,其分布已北起内蒙古,南至海南岛,占有辽宁、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部分地区。形成以延安、西柏坡为领导中心的宏大社会结构。在党的领导下,解放区人民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出现了民主色彩鲜明的政治形态和经济结构。解放区的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解放区文化直接继承了抗日根据地文化的优秀传统,是根据地文化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伸。而由于抗日根据地文化的直接源头又是苏区文化,因而三者虽然产生的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和革命对象不同,但其文化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苏区文化是先导,抗日根据地文化是成熟阶段,解放区文化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前两者的继承和发扬。

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任务和方向,他明确指出:“现阶段上中国新的国民文化的内容,既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又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注:《新民主主义论》,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

党和解放区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制定了较完备的方针、政策,实现了有效的文化控制和较完备的文化整合。在党的组织中建立文化管理部门,管理党的文化事务,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政府中成立文化行政机构,对解放区日益丰富、活跃的文化活动和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社团进行有效管理。《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要求各解放区的党组织和军队“应对全部宣传事业、教育事业与出版事业做有组织的计划与推行,以普及与提高党内外干部的理论水平及政治水平”(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1册,第488页。)。东北局政委会《关于加强工人群众中政治文化教育的指示》要求“工人为要巩固已得的胜利并推进全国的彻底胜利,为要负起领导全体人民建设繁荣幸福的新东北与新中国的责任,就必须大大提高自己的觉悟与文化技术水平,工人只有掌握了人类先进的科学,只有掌握了人类先进的技术,才能领导国家更进一步地向前发展”(注:《东北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33-34页。)

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和巩固,其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质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解放区文化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行政网络和思想体系,有力地推动了解放区各项具体文化事业的发展。过去比较落后的解放区,在战争环境下,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是以政治为核心,为战争服务的战时形态文化,以大众化的风格、“军民共建”的形式、行政干预为动力、受艰苦环境制约等为特征。而发动群众、搞群众运动是其主要形式,也是其重要特征。

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文明建设。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思想上的指导地位,强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去分析中国历史与当前的具体问题,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使学生养成这种应用的习惯,以便在他们出校之后,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去分析问题与指导实践”(注: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载《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第8页。)这也是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文化实践上坚持对广大军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革命理想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军民投入到根据地建设和战争前线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思想教育的首位。

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众文化建设。在各革命根据地,工农大众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都翻身做了主人,成为抗日战争的巨大力量和坚强后盾,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接受主体和实践主体。大众化是革命根据地文化的主潮。毛泽东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注:《新民主主义论》,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邓小平同志在晋冀鲁豫地区文化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指出:“要为广大群众服务,必须了解群众的生活和要求,要接近群众,才能提高群众。”(注:《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年1月18日。)在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全过程,为人民是根据地新型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所以,根据地文化行为上表现为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大众文化形式,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人。

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是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实用性文化操作。在根据地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在实际文化操作上也表现为围绕某一中心工作而调适,使文化工作同整个革命形势及各种突出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在战争环境下,党和各级政府时刻关注战局变化和政权的稳定与巩固,文化建设作为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要服从政治的需要。“我们的文艺反映抗战中民众的英勇光辉的斗争,来鼓舞最大的民族战斗热情,来争取胜利;我们要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我们的文艺通过所刻画的各阶级人物的典型,和他们相互联系,来指导新民主主义的具体道路,我们必须团结和组织广大的人民共同战斗,我们的文艺,也面向人民大众,用自己的特殊形式来发挥宣传动员的作用”(注:《谷雨》,第5期,1942年6月15日。)。文化建设为根据地的中心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查田运动”、“减租减息”、动员人民参军支前等运动中起到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基本特征。阶级性,在教育上贯彻“启发学生群众的阶级觉悟和认识,坚强学生群众的阶级意识和斗争决心的原则。”(注:《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页。)民族性,在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注重民族形式和地方特点,积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强调对群众宣传“须用带地方性的白话”(注:《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0页。),带有进步内容的地方戏剧、歌谣是当时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时代性,在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坚决反对封建迷信,用科学武装人民的头脑,表现时代精神。纵观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它不仅具备以上文化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使其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独领风骚:第一,反映阶级斗争、民族斗争新题材、新主题的作品占主要地位。文学来源于生活。随着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大批反映实际斗争和劳动生活的作品被创作出来,成为当时文艺创作中压倒一切的主题。第二,逆造了大批新人物形象,劳动人民成为掌握历史命运的主人公。第三,语言民族化、大众化。文化作品中所运用的新语言与表现新的主题和新的人物相适应,通俗易懂,深受群众欢迎。第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文化新内容的结合。这个特色表现在新的形式与新主题、新人物相适应,表现在吸收民间艺术新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表现在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上”(注:参见《抗日战争文化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月第1版,第165-167页。)。第五,人民军队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典范作用并形成了“军民共建”的优良传统。在根据地文化建设中,军队一直是重要的参与者,充分地表现了人民军队觉悟高、素质好、听指挥、吃苦耐劳的良好作风。人民军队的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了直接的参照系。在根据地文化建设中,“军民共建”这一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成为我国军民关系的优良传统,至今还在发挥良好作用。

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为完成中共中央规定的战争、生产和文化教育三大中心任务(注:《解放日报》,1944年11月23日社论。)做出了贡献,也取得了经验:第一,正确反映、同时指导了边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各方面的组织和活动,都以群众需要和吸收群众自愿参加为原则。事实证明,凡是那些组织和活动得到成功的地方,群众的教育、经济生活也比以前更活跃、更丰富,群众的民主团结也就更坚实。第二,灵活地适应根据地分散落后的农村环境,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纠正了教条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弊病,使文化建设与战争相结合、文化建设与生产相结合,同时批判和避免了封建迷信的影响。第三,大胆地采取了民间传统中一切可利用的形式,注入新的内容,使之获得新的生命。也同样大胆地采取和创造了传统中所没有而又为人民所需要的各种新形式。第四,大众文化由人民大众来创造。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创作,由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与工农兵群众业余创作两大方面组成,工农兵群众创作的文艺作品直接给革命文化注入了新血液、新生命。

从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发展线索上考察革命根据地文化,可以看出,革命根据地文化从文化模式的选择上,奠定了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以后的文化主体——人民群众的地位,对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标立了正确的楷模。

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促进了文化艺术的普及、特别是农民对科学、民主的了解与接受,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是十分成功的。在抗战前,我国现代文学作品读者的圈子一直很小,一部作品出售几千册已是了不起的销售量。然而在纸张极为缺乏的解放区,一部好的作品一年之内往往连续印刷数次,总印数达数万册。文艺作品有如此广大的读者群体,与人民群众有如此密切的联系,文化传播的功能发挥到如此程度,实为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实践的功劳。

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活动,培养了大批文化创造、生产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革命根据地创办的文化载体——书籍、报刊,丰富了文化积累,为我们留下了精神食粮。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人才和物质基础。

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在成功的背后也给我们以教训和启迪:第一,视文化为工具,过分强调文化的功利性,忽视文化的艺术性,使文化存在某种程度的封闭性,必然会造成社会功能强化、审美功能弱化的长期不良影响。建国以后,随着政治轴心向经济和建设轴心转移,文化也要随之转化,给予文化以充分发展的自由。人类创造文化的动机、行为和目的,都将文化实实在在地放在了人生的现实土壤之上,如果一味地强调文化的政治功利性,最终将导致对人自身的否定。所以必须加强文化自身的多功能性,为它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开拓新的空间。第二,文化的行为模式主要是运动。根据地的战争环境,文化行为要配合战争,只能利用短时间突击搞文化运动。但简单的行为模式在建国后得到不合适地张扬,使中国当代文化人在历次运动中屡遭摧残,使民族文化传统断裂,误导全民族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愈来愈简单、幼稚和粗俗。必须确立和提高文化主体地位,使文化按其自身规律健康发展,而不是靠行政过多干预,使其失去主体性和自主性。当然,“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版,第38卷。)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史上一次开拓性尝试,它仍是一座伟大的丰碑。

革命根据地是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区域,是坚持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阵地,是我党学会治国安民艺术和造就大批优秀骨干的重要基地。党在此积累了治党、治军、治政和进行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作为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的发展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它在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把社会主义文化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标签:;  ;  ;  ;  ;  ;  ;  ;  ;  ;  ;  

论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