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社会学视角下虚拟空间系统的空间性与时间性论文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虚拟空间系统的空间性与时间性论文

政治学、艺术学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虚拟空间系统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刘秀清,管其平

(济南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摘要: 社会系统是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与制度共同组成的空间制度化模式,空间社会学将系统分为实体的实在系统与虚拟的空间系统,社会系统产生于社会主体之间的行动关系,具有复杂性、流动性以及开放性等特征。空间与时间是社会主体进行空间行为的物质维度,空间性与时间性是社会动态变化中的体态性因素,先进大数据、虚拟系统的发展造成了空间与时间的置换。用空间来获取时间上的优势,用时间来谋取空间上的突破,时间与空间乃是空间社会学视角下虚拟空间系统的机制,分析这一机制对认识虚拟的空间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 虚拟空间;空间性与时间性;时空分离

一、高度现代性的虚拟空间系统

哈贝马斯将现代性理解成一种精神指向,标志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是社会主体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贝克从第二现代性角度分析了风险社会的潜在机制,无论是现代性抑或是第二现代性都是基于社会主体而存在的,是一种社会主体高度现代性的空间呈现方式。虚拟来源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而网络信息的发展又是现代性的结果,抑或是高度现代性的表现,虚拟与现实相对,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衬,社会学中的社会通常指的是一定的主体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等的基本形态。而社会的集体性促使主体构成了相互之间的认同与价值理念。空间系统则是具有一定区域概念,更多是行为者基于某一共同的社会认知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正如虚拟与空间系统的内涵,虚拟的空间系统则是虚拟与空间的有机结合,是虚拟与空间的社会有机体。[1](p41)现实社会的空间系统是以社会主体在物质空间中发生的实在性为基础。虽然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对立,但是虚拟社会以现实社会为前提,虚拟空间系统中主要以空间的虚化,时间的虚化、虚拟的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现实社会基础、结合现代性的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实现高的分离的机制化模式。

生活方式的偏移是虚拟空间系统得以造成空间空虚化的首要前提。主体即便是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的思维意识也是有固定的场所来源,基于此社会主体的空间观念是固定的。吉登斯认为,空间的空虚化是超越了具体的时间点的空间范围在主体头脑中的反应。虚拟系统具有高度的现代性,是融合了自我、社会的开放系统。个体、组织、群体都可以在这一虚拟的空间系统中进行交往与互动。这系统中不仅包含着主体之间的社会架构,还包括社会的虚拟本质。虚拟空间是一个符号空间,空间中贯穿着高度现代化的思维逻辑与意识形态,思维逻辑由空间中的不同符号所建构,是一种流程更是一种流动状态。

空间开始并不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与社会学传统的研究对象阶级、制度等相比,空间显得可有可无,但这并不意味着空间没有发展。古典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等也涉及过对空间的关注,只不过并没有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时间与空间是抽象的自然体系,时空分离超越了现实的空间系统,造就了不在场的角色扮演,现实空间中与虚拟空间中的角色互动带有明显的异化特征。布迪厄利用场域来解释社会网络,他认为场域是由不同的社会要素联系而成的。网络中的场域是固定的又是流动的,固定性意味着不同的社会主体虽然有流动性的特征以及不在场的方式,但是基于主体之间的思维所形成的场域则是固定的,是网络连接点组织成的固态系统。这种分离之中的虚拟系统含有社会资源与权力资本。

综上所述,对西药药剂进行合理地西药管理,可减少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给药方法不当,促进西药药剂合理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时间依赖于空间,空间是时间的载体。[2]从空间社会学视角来看,空间隐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变迁可以经过空间的形态来进行呈现,但社会变迁在实体的空间系统与虚拟的空间系统中的呈现方式有所差异,这就是差异化的空间。在实体的空间中,社会变迁用物质形态的变化进行阐释,在虚拟的空间系统中,变迁得益于时间的虚化,虚化后的时间在空间中以一种稳定的关系得以呈现。这种关系是主体以一种虚化的时间思维方式放置于空间系统中。脱离现实空间系统界限的虚化系统是一种虚在的关系,传统的现实中的关系具有现实性,时空分离下的动态性以需在的关系为前提。文字、图片以及微表情包成为虚拟空间系统中的虚拟化源头,这些带有社会意义的语言文字直接展示出人的精神层面的广延性与虚在性,形成于理想上的空间系统。

虚拟空间系统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是社会主体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与载体,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关系是一体化的关系,空间给予社会主体的地域感知度,时间给予社会主体的空间流动感,时间与空间的一体化造就了现在的虚拟空间环境,时间与空间的压缩造就了现代高度现代性的社会机制。虚拟空间系统融合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体现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个体,当前社会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便是虚拟性,从社会形态到社会个体,无不在高度现代性的虚拟空间系统中进行着时间活动。社会主体造就了虚拟空间系统,虚拟空间系统又塑造了人的虚拟性,两者辨证统一。

二、时间的空虚化与空间的空虚化

时空的虚化在虚拟空间系统中改变传统的体态结构。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一种生产也是一种重构,虚拟的空间系统是时空虚化的物质条件。时空的虚化是按照信息技术的流程进行的,时空虚化的物质层面也是以电子交换为中心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变的流动、不稳定,是动态持续变化的过程,网络虚拟空间系统中的主体的行为模式受到时间与空间虚化的影响。[4](p10)虚拟空间系统中任何符号的意义都来自于现实基础,是主体客观或者主观意义上存在的事实。系统中的空间性与时间性非主体主观抽象的自定义。时间与空间在虚拟的空间系统中都不是主观存在的。脱离了现实基础的虚拟空间系统,也就失去了具体事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进入21世纪,海西州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草原防治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在鼠害防治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防治形势依然任重而道远。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海西州草地发生面积在200多万hm2,危害面积在145万hm2以上,危害种类主要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沙鼠和田鼠,平均每公顷草地中有效鼠洞358个,最高的鼠洞高达560个以上,其中在海西州高原鼠兔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

时间与空间是空间实践中重要的生产要素。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力量的发展,延伸了主体生活的空间范围。哲学认为,虚拟性是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虚无,是真实得以真正显现的原因。主体在虚拟空间系统中的生存的发展与扩展,并不完全依据时间的刻度与空间的范围。从信息技术支配的网络空间系统来分析,虚拟性是主体不在场也能实现自己意愿的可能性,通过虚拟空间系统的传递、在节点与位置之间实现双向的流动,传达主体的意愿。布迪厄认为场域可以被理解成在各种位置与节点之间存在的一种客观关系,位置、网络以及构型是场域能够作为社会节点联系主体的基础,场域是由不同的社会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都有自己的特定位置。在虚拟空间系统中虚拟性是客观的,它是场域节点在空间系统中交织并发挥作用的的网结。这些特殊的位置在虚拟空间的场域中起着客观前提或者社会规定性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时间的空虚化与空间的虚化还造成了主体的抽离化机制,在虚拟的空间系统中进行交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引起了社会主体自我意识的深刻变革。时间的社会化与空间的网络化是抽离化机制的前提,时间的社会化强调时间向虚拟空间系统节点的全面延伸,而空间的网络化侧重于阐释社会链接的空间化,是虚拟的节点与空间化的社会链接引起了空间系统的虚化并进而导致抽离化机制。当然,社会本身就带有网络化的性质。

虚拟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抽象位置的概念,它来源现实又超越现实,其空间价值始终与现实的基础相联系,没有绝对的虚拟,但是虚拟必定是异于现实的存在,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社会的存在、社会的架构不是仅仅依赖于主体的空间想象。社会学家吉登斯最早分析了时空分离这一重要的社会学概念,他认为时空的分离是一种在不同的领域中延续不同时间与空间社会关系的状况,它一方面是现代性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社会中社会主体的生活状况与生存的直接体验。社会主体在不同的空间系统中其空间体验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也造就了时空观念与时空体验的不同,即时间的空虚化与空间的空虚化。在现实的空间系统中,时间与空间往往带有较为严格的界线性意义,社会个体以及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与行为大部分都是通过地点进行连接,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不只是与社会主体的社会行动相互联系。在虚拟的空间系统中,因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所导致的地域的虚化,极大地夸大了主体在现实中的空间交往范围,并且人与物之间的分离引起了主体可以脱离场域而存在的优势。这就使得自身具有了时间的空间虚设。[3](p90)时间走向虚化,主体的空间概念发生了非可逆转的变化,超越时间的空间范围通过主体的空间感知体现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空间与时间的同时虚化,这种虚化的实质通常是在一定的虚拟空间系统中,出现了没有任何在场事物的空间与时间的感知,这是一种未来的理想时空。

我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与营养干预情况调查…………………………………………………… 鲁良秀等(10):1416

三、虚拟空间系统中主体生存的虚拟性与社会性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是空间社会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将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而非仅仅是研究的背景。虚拟空间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前提的,因此,分析其时间性与空间性自然离开分析网络社会学家卡斯特流动空间的概念。卡斯特认为,空间与实践不但是社会主体存在的根本维度,也是空间结构变迁最直接的体现,时间维度带有流动性,空间维度带有时间性,正是二元辩证法赋予了主体在社会形态中的不同感受方式。虚拟空间系统中的空间实践、空间再现以及再现性空间是社会主体活动与参与的场域。

(2)2型糖尿病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或微血管病变者应避免剧烈的活动,按具体情况妥善安排,收缩压 >180mm Hg(24 k Pa)时停止活动。未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2型糖尿病人,在运动前不需要补充食物,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社会历史事件总是以时间为顺序为基础,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空间则是社会性存在的必要前提,信息、符号以及文字等都必须要自身的空间载体才能得以传承与发展。在信息符号构成的虚拟的社会群体之中,只能归因于不在场的虚无性的延伸。不管是主体作为虚拟实践在空间系统中如何进行空间的运用于规划,虚拟性就有可能转换成实践性。虚拟即是虚拟,不单单是主体符号存在的虚拟,更是虚拟存在的实体意义的虚拟,是对空间符号和生存现实性无存在感与无意义感的侵蚀。虚拟空间系统中的社会性主要指的是主体在虚拟关系中的网际关系,网络空间中的生存与发展的风险难以预测,虽然在网际关系中虚拟角色的虚拟性隐藏了显示主体的真实性,在虚拟的空间系统中人们绕过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很少关注原有的社会性议题,即社会责任感与交往的持续性。事实上,虽然在社会学领域,有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分,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辨别是虚拟关系还是现实关系更具有可靠度与稳定性。[5](p23)只能认为现实关系由于可以在主体的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呈现出来,主体的社交心理更加趋向于理性的选择,而在虚拟的空间系统中,理性心态的基础相对比较缺少。

虚拟空间系统中,虚拟主体的社会性与现实主体的社会性是主体发生虚拟化转向,社会性使空间结构呈现出较为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关系结构。社会流动性,没法保持他的形态,信息技术赋予了虚拟空间系统的丰富流动性、开放性,虚拟空间系统中的主客体关系因现实社会性的影响发生时空的虚化,社会性是虚拟性载体、虚拟性是社会性的延伸。社会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生存、建构、发展,既离不开对社会性的继承也离不开对虚拟性的依赖。社会性引起了社会主体社会认知的表面化逻辑进入到虚拟的空间系统,社会主体的社会属性便发生了转向,社会性成为虚拟性的支点,社会性的本质从空间系统的角度分析是主体空虚化的逻辑思维。

结语

高度现代性的自我社会,高度虚拟的空间系统,以及时间与空间的虚化使主体的生存场域发生了转移。传统的时间演变成无时间之时间,传统的空间演变成无节点的场域结构,社会走向虚拟、社会个体走向虚拟,主体的现实性存在着重理解自身所具有的理性思维对社会秩序的服从,主体的虚拟性存在着重理解个体自身意识的主观自然性。空间塑造了虚拟社会中的时间,虚拟空间系统所具有时间性与空间性属性是社会主体进行空间行为的标准。分析好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把时间与空间的属性放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进行考察,并着重理解虚拟空间系统中的含义,网络社会、网络共同体、网络全体等网络公众通过虚拟的互联网联系在一起,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阶层”互换,带来的不仅是网络空间的实体化,也带来网络空间中虚拟群体的空间化。

参考文献:

[1]威廉·乌思怀特.社会的未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萧洒.主体性与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1989,(1).

[3]卡斯特.网络星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周寰.点击网络文明[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5]周成龙.网络社会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冲突[J].理论探索,2009,(2).

Abstract : The social system is a spatial institutionalization model composed of different social behavior patterns and systems. Space sociology divides the system into physical real systems and virtual spatial systems. The social system, which generates from the ac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subjects, has the features of complexity, mobility and openness. Space and time are the material dimension of spatial behavior of social subjects, while spatiality and temporality are the physical factors in the dynamic change of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big data and virtual systems has caused the replacement of space and time, which uses space to obtain the advantage of time and uses time to make breakthroughs in space. Time and space are the mechanisms of virtual spac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sociology. The analysis of this mechanism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virtual space systems.

Key words : virtual space; spatial and temporal; space-time separation

收稿日期: 2019-02-28

作者简介: 刘秀清(1994-),女,河南信阳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空间社会学研究;管其平(1993-),男,山东临沂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在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空间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9)02-0074-03

(责任编辑:李志红)

标签:;  ;  ;  ;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虚拟空间系统的空间性与时间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