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3(必修)”的编写与解释_课程标准论文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3(必修)》编写说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科书论文,人教版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普通高中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地理3(必修)》在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以区域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古老且实用性强的研究领域之一。除区域地理外,地理学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区域研究。故可以认为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学习地理环境各要素,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学习区域知识上,包括认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不同模式,人类对不同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路和途径。因此,作为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必修模块之一,本模块侧重区域地理的研究领域,立足于模块一自然地理、模块二人文地理的基础,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地理3(必修)》与义务教育新课标区域地理教材的衔接和对现行高中教材①的继承

正在实验过程中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七、八年级共四册),是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这套初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差异,接触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而高中地理教学显然应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去认识区域。因此,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地理3(必修)》(以下简称《地理3(必修)》)也着意从纵深方面加大区域地理信息量的强度、探究的深度和思维的力度。

根据2002年4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内容是高中选修课的重要内容。现行高中地理选修教材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落实了大纲的要求。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把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地理必修课中,能够让更多的高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地理“因地制宜”的精髓,应该说这是课程内容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因此,我们在本册教材中,借鉴和继承了现行高中教材的许多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完善。(见表一)

表一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选修下(人教版)与新编《高中新课标地理教材》(必修3)的对比

三、《地理3(必修)》的框架设计

本册教材共5章10节。以区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本着由自然至经济、由区域内至区域间的学习思路设计知识结构,对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依次分为“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等。

全书编排结构示意

四、内容编排特色

1.以典型案例构成教材的主体。在本册教材的案例选择标准上,主要基于以下一些考虑。

●案例的真实性。为了真正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教材的取材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问题,有时代感。教材中案例所涉及材料都力求真实、权威、可靠。

●案例的典型性。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所选主题的典型性,如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域里,我们选择了荒漠化的防治、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这样两个更有世界性意义的主题。其次是所选区域的典型性,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状况在世界上是较为严重的,我国政府在荒漠化的防治上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因此教材选用我国西北地区作为荒漠化防治的案例。而巴西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开发和保护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故教材选为案例。(见表二)

表二

●案例的中外兼顾。课程标准要求本模块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根据所确定主题的具体情况,教材选用了5个中国案例、2个外国案例、1个地区案例(东亚地区),适当地兼顾到中外不同层次和不同特色的区域。

2.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组织教材。在对案例分析时,始终坚持“进得去,跳得出”的编写思路。所谓“进得去”,就是要把案例写“实”,要有区域问题产生的背景、影响和解决方案等,给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究或思考的“背景材料”或“抓手”。所谓“跳得出”,就是要把案例写“活”,要在案例分析中适当体现出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例如,有的课文在具体展开某个区域案例之前,先安排了一部分概括性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功能是为了说明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分析某一类区域发展问题的由来和总体表现等,然后再切入某个具体区域进行分析。有的课文则是通过某个具体区域问题的分析过程,来呈现其中的道理。无论是演绎还是归纳,都有利于学生把握案例与原理之间的关系。

3.努力打造知识和能力迁移的平台。教材各章内容并不拘泥于副标题所限的地区,而是以此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就某一个主题向其他区域延伸。例如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案例扩展到西非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第三章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案例扩展到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的开发。教材内容如此“收”“放”有致的设计,一方面减少单一案例分析可能带来的某种局限性,另一方面提供了知识和能力迁移的平台。(见表三)

表三 教材中内容延伸情况一览

五、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在课程标准中有四条“标准”,教材用一节的篇幅介绍并把它安排在第一章,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这部分内容单设了一门选修课,会有这个内容的详尽介绍;(2)作为地理学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无论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各册都或多或少会涉及此方面的内容,因此,本册教材似无必要做过多的介绍;(3)从全书知识结构来看,如单列一章显得不够合理,而在有些内容中顺带写出又难以完成“标准”的要求,故而相对集中地单列一节,并作为区域研究的方法在此呈现。

●“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在课程标准中安排在第一部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单列一章并安排在最后一章,从加强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使学生的学习视角从区域内扩大到区域间。

●为体现大区域的农业发展以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区域农业布局特点”,教材选择东北地区作为案例,所取的区域范围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被称为生态农业的范例,但是许多专家认为基塘农业不适宜作大区域农业发展的案例。兼顾这几方面的意见,教材在《区域农业发展》一节把主案例选择为东北地区,而在该节最后,提供基塘生产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这种农业生产的特点。

●对于“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这条“标准”,教材以荒漠化和森林为案例说明。由于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同属于土壤侵蚀问题,从成因上看有许多共性的地方,教材原则上为二选一。从具体案例选择上考虑,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热带雨林地区)的对比更强烈,故而选择了“荒漠化”。湿地的问题,教材在第二章后的“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中予以体现。

●由于本册教材全部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来组织教材,故与其他两个必修模块相比,没有专门开辟“案例”这样一个栏目。但在案例的选择原则和以案例教学的过程进行内容设计的思路上,与全套教材是一致的。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本册教材贯穿始终的主题和目标。尽管在大的逻辑结构上教材将内容整合为环境、资源、经济、区域间协作等几部分来呈现,但在每部分内容的具体讲述中,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倡导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教材一直贯彻的主导思想。如教材在《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节,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专题内容;在《河流综合开发》一节,关注流域的综合利用的价值(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种效益的结合);在《区域农业发展》一节,关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选择;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一节中,关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解决“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问题。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节中,关注“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影响;在《产业转移》一节中,关注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区域环境、劳动力就业等区域社会状况的影响。

标签:;  ;  ;  ;  ;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3(必修)”的编写与解释_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