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正在升温_银行论文

国内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正在升温_银行论文

国内商业银行“次债”发行升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4月初,又一家城市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10亿元次级债用于补充资本金。事实上,自2004年7月7日中国银行首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140.7亿元次级债用于补充资本金以来,次级债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首要选择。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伴随着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升级,我国商业银行业开始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次级债发行热潮,大规模的次级债发行“竞赛”正在各商业银行之间轰轰烈烈地展开,未来两年仅国有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本轮次级债发行热以及由此引发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业内和市场的关注。虽然发行次级债券为推动我国银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一些经济金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也证明,次级债作为附属资本,其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特别是银行同业间的过度交叉持有次级债和混合债券,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然达到了形式上的要求,而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整体的稳健性。此外,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全球经济下滑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还将继续显现的情况下,这种商业银行资本的集中补充以及由此激发的大规模扩张的冲动,是否会造成未来债务偿付问题以及其他可能的风险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大型银行争拔发债“头筹”

有关资料显示,商业银行上一轮次级债发行高峰期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前的2004年。而近期数据显示,在本轮次级债发行热潮中,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充当了发债的主力军。

今年2月24日,建设银行抢先于其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今年的首份400亿元次级债,而这仅是其800亿元次级债计划中的一部分。同期,交通银行宣布在2011年底前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00亿元的次级债券。随后,3月6日,中国银行再度宣布计划发行不超过1200亿元的次级债,而这一发债规模刷新了此前工商银行保持的1000亿元的次级债发行规模的纪录。此外,已于1月份完成股改的农行也表示,将通过发行次级债来充实附属资本。

在大型银行纷纷宣布次级债发行计划的同时,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是走在次级债发行的最前列,深发展、浦发、兴业、招行、民生等银行均在2008年发行了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目前看来,这些银行并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刚刚在去年12月26日发行了82亿元次级债的浦发银行近期宣布,董事会会议已经同意其再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的次级债。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性中小银行也加入了次级债发行的队列当中,城商行、农村信用社纷纷宣布已经或将要发行次级债。2008年中资银行发行总计724亿元的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券,几乎较2007年的发行量翻一番。然而,这将只是本轮银行发债热潮的开端,最近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仅仅是五大国有银行未来两年此类债券的发行规模就将高达3000亿元。

商业银行如此大规模、高密度地集中发行次级债确属罕见,引起了专家、学者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市场的猜测和担忧。

“扩充资本”成次债发行推手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属于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由普通股等项目构成,附属资本则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相对于发行股票补充资本的方式来说,发行次级债程序相对简单、周期短,是一种快捷、可持续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与2004年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不足、财务状况不佳不同,目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基本上都在8%以上。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主要银行业的财务状况依然稳健。截至目前已经披露的上市银行2008年年报显示,我国银行业整体上财务状况稳健,流动性充裕。截至去年年底,中行、工行、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43%、13.06%、12.20%。此外,深发展得益于2008年发行的80亿元次级债,其2008年的资本充足率比2007年大幅上升48.7%,达到8.58%。

既然资本充足率均已“达标”,各家银行为何还忙于发行次级债呢?而事实上,此轮次级债发行仍然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密切相关。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包括利润留成、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次级债、私募扩股三种方式。客观上说,增发新股和股东注资条件严格,审批复杂、周期长;依靠利润留成补充资本受到银行经营情况和股东意愿的限制,短期也难见效。在这一形势下,次级债这一在国际上被银行普遍采用的融资工具开始显现出它的独特优势,一时间成了国内银行的“救命稻草”。为了达到监管部门要求的资本充足率8%的监管“红线”,发行次级债成了银行补充资本充足率的首选渠道。

根据银监会的最新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944.9亿元,比年初减少7065.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49%,比年初下降4.24个百分点。尽管从数据上来看,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但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大,水涨船高的信贷风险不容小觑。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应对能力,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至少要达到130%以上,风险较高的银行应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今年1月份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积极拓宽资本金募集渠道,确保资本始终充足,其中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从8%的最低要求提高至12%,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则提高到10%。这使得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加快脚步采取措施来增加资本充足率。

随着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实施,银行信贷投放配套资金也随之大幅增加,随着经营的扩大,资本充足率会不时出现动态下降趋势,制约信贷资金的发放。因此,发行次级债充实资本金,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时保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银行扩张冲动诱发次债

多家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脚步空前一致,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表面上看,商业银行发起的次级债热潮仅仅是为了达到监管的要求。但如果稍从更深层次去挖掘,情况就会有变化,因为资本金的提高意味着银行可以摆脱银行资产扩张遭受的资本硬约束,加快网点和业务扩张。

最新统计显示,3月份我国银行新增贷款达到了1.89万亿元规模,而整个一季度银行新增信贷资金更是达到了4.58万亿元。信贷资金激增背后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防止不良贷款率的反弹成为业内的担忧。对此,很多银行也都坦承,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融资环境恶化的压力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更值得业内担忧的是,此轮资本金的“集中”补充是否会进一步诱发银行的信贷投放和扩张冲动,造成风险的一步步积聚。

众所周知,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追求股东回报日益成为银行经营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对资本成本和资本回报的考量既是银行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如果商业银行集中大量补充资本,势必会面临资本金使用的压力,资本使用的结果必然是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规模的扩大,造成银行潜在风险的积聚。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萌动的“走出去”战略,并没有因为欧美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有所减弱,相反随着国外金融机构纷纷出现资不抵债甚至破产倒闭的现象,“抄底海外”成为一些金融机构海外扩张中最响亮的口号。在目前金融危机是否见底,未来走势仍不明朗的背景下,盲目的海外扩张无疑让人担忧。而此前中国平安投资富通的惨重教训,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的“擦肩而过”,无疑已经证明海外扩张之路并非坦途。

更为重要的是,发行次级债表明商业银行正在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资产质量下滑风险早做准备。国际金融危机传导和全球经济下滑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还将继续显现。未来一两年,是中国银行业风险防控的重要关口。随着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和苗头,这都将考验我国银行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次级债也是一把“双刃剑”

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规律一样,次级债也是一把“双刃剑”,银行不可能无限制地向市场“伸手”,更不能把次级债当成一棵“摇钱树”,资本不足时就摇一摇。作为补充资本金的一条重要渠道,次级债发行对银行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在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应对资产过快扩张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未来债务偿付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

次级债发行中的同业持债现象,犹如一副完整的多米诺骨牌,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潜在隐忧。次级债作为附属资本,对单一银行来说确实有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但由于其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就整体金融体系而言,商业银行互相购买并持有次级债的实质是,在没有增量资金进入商业银行系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得以提高,即互持次级债虚增商业银行的资本。这将造成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远远超过其与可动用资本相匹配的、真实的风险承担能力。这也等于把所有的银行绑在了—条绳子上,风险并没有分散到银行体系之外,其中任何一方若出现偿付危机,将会引发整个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这在日本金融业中已有先例。上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间、企业间交叉持股风盛行,但这种制度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时,给日本银行业造成了流动性的崩溃。不仅导致日本经济在长达10年的时间内停滞不前,也使得日本金融界陷入长达14年的低迷状态。最终以政府的“注资”和“救助”才走出困境。

次级债对银行来说其最终还是一种债务,其发行定价不仅要受到债券市场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其最后的本金和利息的偿付也面临着利率变动等市场性风险。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次级债将会被打折后计入资本,这将会给银行未来带来更大的财务压力。

再从流动性来看,虽然目前商业银行对发行次级债均显示了莫大的热情,但次级债“繁荣”背后其发行工作存在着“配售”现象,即以目前市场上比较“抢手”的中期票据或者是短期融资券“搭配”销售次级债。基金等交易型投资者并不欢迎次级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此类债券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太差。根据统计,2008年,商业银行次级债的交割总量为2463.21亿元,占整个债券市场总交割量的0.67%,但其发行量占到全部债券市场发行量的比重超过1%,这显示次级债的换手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期限大都在5年、10年甚至更长的15年。事实上,无论国债、金融债还是其他类别的债券品种,流动性都会随着期限的拉长而递减,这是一个难以在短期内有效解决的问题。

此外,由于利润增速可能滞后于风险资产规模的增速,如果一些银行只是将次级债务工具作为提高自身资本充足率的工具,以应对信贷资产的过快扩张,银行的资本实力将面临下降的风险。例如,深发展2008年发行次级债后,尽管资本充足率大幅上升,但核心资本充足率却同比下降了8.67%,至5.27%。

“备足”资本金还需用真功

虽然目前次级债大幅扩容的步伐已经无法阻挡,但如何合理使用次级债务工具,平衡其中的利害关系,成了管理层和银行自身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探索如何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相互过度持有次级债所可能导致的风险,也就显得极其紧迫。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发行次级债并不是因为银行有“近忧”,而是着眼于将来需要充实资本金的“远虑”。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出台后,银行的信贷配套资金随之扩大,而且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间接影响正在显现,因此商业银行有补充资本金的要求。尤其是许多商业银行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资本金却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没有扩充过,通过发次级债的方式来充实资本金,主要是适应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而随着经营的扩大,资本充足率会不时出现动态下降趋势,制约信贷资金的发放。因此,发行次级债充实资本金,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时保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目前的低利率时期正是发行次级债的良机。由于央行的连续降息和存款定期化的趋势,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也处于下降阶段,此时融资可以利用较低的融资成本,借机囤积更多附属资本,为将来的放贷和规模扩张做好准备。例如交行就明确表示,此次发行次级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优化中长期资产负债结构及开展中长期资产业务。在当前经济形势仍未明朗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增发次级债不仅可以增强自身资本实力,改善经营状况,同时可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长期积极意义。

尽管次级债是商业银行迅速补充资本的一个很好的渠道,但基于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和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商业银行不能也不应过分“依赖”次级债补充资本充足率。提高资本充足率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努力,商业银行内外兼修,将外部资本补充、内部资本积累、改善风险管理相结合才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正途。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还是应该以增加利润、提升业务量的方式来彻底解决资本金不足的困局。

标签:;  ;  ;  ;  ;  ;  ;  

国内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正在升温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