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_英语论文

高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英语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外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听力教学是获取信息最重要、最初始的环节。听作为一种交际功能是对说的理解过程,语感在听的过程中得以培养。结构主义语言数学理论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首先是口语,所以外语教学应当以听说训练为主,读写为辅,且听先于说。

新《大纲》对考试、考查也有明确规定:“考试、考查内容应单项和综合相结合,注意考查学生为交际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但对考生听力试卷的抽样分析表明,不少学生面对极其简单的听力题仍束手无策,失分较多,尤其很难听懂对话和短文。因此,如何采取正确有效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力是至关重要的。

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通常有两方面,一是知识性障碍,诸如对语言、语法知识掌握不够,对词汇不熟悉,跟不上语速。二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等。

要克服以上困难,就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慢而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听力训练原则,有计划地进行“音素——单词——短语——意群——语调——句子——短文”的训练。

1.听音模仿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在发音、动作、习惯方面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教授新内容时,可让学生先听两遍录音,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爆规则,然后再模仿跟读。起始阶段训练学生听音素和单词时,要注意听辨发音相似的易混淆的音素、字母和单词等。例如等音素;news/knows,present/parent,light/right,straight/street等词的读音区别。

2.听音答问。

让学生就所听句子、对话或短文回答问题(笔头或口头)。听音时要根据问句的不同疑问词来确定不同的听的重点:疑问词是who,重点听有关人的内容;疑问词是when/what time,着重听有关time的词和短语;疑问词是where,则注意听有关place的词和短语,等等。听音答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语义理解力,需要注意所听内容的语调、语气、重音和停顿在表情达意上的功能以及对词句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理解,听懂话语的言外之意。

3.听音默字。

听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早期阶段应鼓励学生在写之前进行口头复述,即“听说写”方式,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听写的内容可以是单词、句子或填表格,也可以抽查一篇短文的某些关键词,要求学生根据录音边听边填充空格,即听力完形(aural/close)。听写时要注意提高学生记忆的速度,因为听记速度反映思维的敏捷度。听第一遍时可只记下词的首字母,待听第二、第三遍时再补全单词或句子。

4.听音复述。

听音复述可以是听后口头叙述,或根据笔记口述,也可以听后书面叙述,训练目标不同,训练方式不同。例如,为了强化识记,可采用听后详述;为了培养概括能力,可采用听后概述。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便可试着让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复述时可以先写出关键词或借助辅助手段,如图片、幻灯、投影、手势等,以增强效果,降低难度。

5.听音判断正误。

这是一种简单的组合练习,教师根据所对的对话或短文事先打印出问题,发给学生(也可口头念),学生一边听一边写正误记号T或F就可以了。

6.听音补充理解。

听音补充理解(spot comprehension)是抽掉短文的某些细节,发给学生不完整的陈述(statements),让学生边听边把statements补充完整。这种练习要比听力完形难一些,适宜在训练的后阶段进行,用此方法训练优生更有效。

听力训练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训练的内容无论是课文还是专门的听力材料,教师都应做好听前的准备活动。如果什么活动也未准备,就让学生开始听,学生往往感到不知所措,即使所听内容无生词,也仍有可能存在理解上的障碍,因为他们缺乏帮助他们理解所需要的信息或背景知识。因此,下列准备活动是必要的:老师给学生一些背景知识;让学生阅读有关的材料;学生看图片或投影;引导学生先讨论有关内容;提一些有关问题让学生回答。

例如,听SEFC BOOK Ⅲ Lesson 34时,可先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pollution?How many kinds of pollution are there?What is the pollution in your hometown?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再听有关污染问题的课文内容就易于理解了。

总之,学生听力能力的形成,靠教师平时授课时多使用英语,力求英语教学情景化,让学生能听会说。同时,适量地让学生听一些听力材料,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习惯,总的说,达到训练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在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是同等重要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语言的第一性是口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有些人担心注重听说训练会影响笔试成绩。其实,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了,也能加速读写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走出为应训而学习英语的误区,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听说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作为外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语言环境,教师应该以满腔的热情,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开口,乐于开口。教师还应努力为他们提供说英语的机会,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这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

1.沟通师生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教师要对教学充满激情,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创造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开口说英语。同时学生积极向上、欢乐愉快的情绪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2.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有各种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音乐、美术、朗读游戏、表演等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将英语课上得引人入胜,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于开口,这样就自然而然加速了听说能力的提高。

3.给予学生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初学者开口说英语,既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又害怕出错而着于尝试。这时,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给予学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深切的期望,也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向所期望的方向积极努力,并将教师的真切期望和热情鼓励内化为自爱自尊、自信,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4.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克服学生的胆怯自卑心理。

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英语的“不直接接受”心理,总想译成汉语;由于不能常接触英语,错误屡见不鲜;成人出错,出现羞耻心理;意志薄弱者,“逢”难便退。高中生中个性强的相对集中,情绪自控力差。有些学生过于外向,有强烈的表现欲,一有机会,就抢先表现,有自傲的心理,受到老师表扬,得意忘形;但同时又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一遇到挫折,则心理负担重,灰心丧气。有些学生性格又过于内向,自信心不足,一般不主动大方地参与口语训练。还有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不与他人交往,往往不与同伴(partner)合作进行口语训练。基于这种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学生的情绪,调节课堂气氛尤显重要。在对话阶段,课堂气氛即应调整,学生的面部表情应是带着笑容,而不是紧绷着脸。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很多,如(1)语言暗示。预先给学生积极正确的暗示语,如“我心情很好,很轻松,头脑很清醒”“注意集中”等语言暗示,增强大脑调节控制情绪状态能力,以改变情绪状态,并增强信心;(2)动作暗示。最简单的如"smile as the teacher does"或"Breathe deeply",还可让学生"Useyour right hand to touch your left shoulder"等等。注意使用语言暗示或动作暗示时,教师要防止个别自控能力特差的学生故意傻笑或粗声粗气地呼吸。另外,还有音乐调节、幽默故事,小品、哑剧等,口语训练时,起点要低,步子要小,坡度要缓,抓住重点句型反复操练,从单词组句开始,再由短句到长句,简单句到复合句,采用漏斗式、分解式的教学模式。以B Ⅰ,Unit 15,Lesson 57的dialongue为例,本课重点句型是advise sb to do sth,suggest(that)sb(should)do sth及其否定形式。这两个句型的漏斗式训练模式如下:

The fruit is not ripe I advise you not to eat fruit thatis not ripe

The fruit is ripe I advise you not to eat fruit

be ripe I advise you to eat fruit

ripe I advise you

advise you

advise

The doctor suggests(that)he(should)take the medicine

The doctor suggests he take the medicine

He takes the medicine

take the medicine

medicine

这样训练,时间可能多一点,但抓住了重点,再如在讲授B Ⅱ,Unit One,Lesson One的Dialogue时,可采取总结性公式的模式:

答句 Go straight ahead till you see.

Go through the gate and you will find/see...

新教材Teacher's Book中有关操练句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波浪式的操练(Rippledrill),从后往前连锁操练(Book-chainingdrill),连锁操练(Chain drill)等,这些操练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的迅速地说出新的语言,扫除语言障碍,使学生增强信心,人人都能开口说,并说得正确。

其次,教学过程交际化,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1.教师坚持用英语讲课

教师坚持用英语讲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听学记忆,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坚持用学生已知的语言教授新课,另一方面,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果总是不相信学生,不敢用英语与学生交流,那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又何从谈起呢?

2.创造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进行具有交际性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开展交际性活动的关键是师生双方、学生之间要有信息沟,这样,学生就有强烈的交际需要和欲望,在渴望获得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教师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创设和利用信息差距,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交际活动。

在一次小对话的课堂教学中:

—Who is that man?

—Which man

—The man in the blue jacket.

—He is my teacher.

正好有四、五位同事在听课,我立即利用这个自然真实情景中具有信息差,问学生:“We have some today.Do you want to knowthem?"这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3.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

课堂上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即使教师对每位学生都提问一次,每位学生也只能作一次回答,更不利的是,学生不能主动地提问和表达思想,积极参与。如果变师生问答为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则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大地提高学生说英语的机会。

4.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教师要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开门说英语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和合作,锻炼听说交际能力。

各项课堂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既要从教学需要和学生的交际情况出发,化难为易,步骤合理,又要考虑其趣味性、参与性和一定的竞争性,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乐于参与,并且通过这些活动能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乐。课堂活动的类型有:两人对话、角色扮演、表演自编短剧、猜谜、游戏、朗诵、讨论、演讲、辩论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非一日之功。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听懂英语并开口说英语,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英语水平,尤其是听力与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和检查学生的听力口语学习,应适当加强英语口试的比例。另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认真指导好学生的课外学习,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标签:;  ;  

高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