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对电能资源的需求度越来越高,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设备故障问题、管理工作不足、非法窃电行为三个方面入手,简要阐述了电力系统中用电降损问题的发生原因;其后,围绕制定有效检查策略、加大设备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行为、积极提升团队专业水平四个角度,重点分析了基于用电检查基础下用电降损问题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电力系统;用电检查工作;线路损耗
引言:近几年来,我国整体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所使用的电器种类也逐渐增多,为供电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为了降低线路故障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同时也为了保证供电活动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必须对线路中的电能损耗加以重视。据此,我们有必要对基于用电检查基础下的用电降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电力系统中用电降损问题的发生原因
总体来讲,所谓“线损”即电力线路在热能散发、设备无功运转等情况下产生的能量损耗。在实际的配电网供电过程中,会产生两种表现形式的能量损耗,一为固定损耗,一为可变损耗,其中可变损耗是导致线损问题出现的“主要元凶”。具体来讲,造成可变损耗的原因常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备故障问题造成的损耗。基于供电工作的特殊性,大多数电力设备都是24小时持续运行作业的,使得其内部元件的损耗速度较快。同时,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一些电力企业很少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换活动,导致电力设备老化情况严重,无法发挥出高水平的运行效果。这样以来,设备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要想保持稳定的工作能力,势必会产生出高于正常标准的电能消耗,出现线损情况[1]。
第二,管理工作不足造成的损耗。现阶段,一些电力企业工作者态度极为散漫,缺乏供电人员应有的责任感和学习精神,对待实地抄表、用户数据整理分析等工作环节时不仔细、不规范,最终导致线路故障情况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使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态势陷入被动,为线损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重大隐患。
第三,非法窃电行为造成的损耗。窃电行为是当前最常见、最突出的电能损耗原因,其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或个人用户,为了减少自身所缴纳的用电费用,采取私接线路、修改电表等手段窃取电能供给。这种不正当的行为会造成供电量与用户实际用电量之间的差别问题,进而造成额外的电能损耗,对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侵害,且会增加电力线路的压力负荷,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产生威胁。
二、基于用电检查基础下用电降损问题的处理策略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用电检查策略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转过程中,用电检查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供电服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规范性。据此,相关人员一定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科学的用电检查方案。现阶段,人们常采用定期检查与抽样检查相配合的用电检查方法,具体来讲:
第一,在进行区域性、周期性的固定检查活动过后,相关人员应采集整理出线损问题发生较多、电力损耗相对偏高的用户节点,并对其进行随机性的抽样检查,从而进一步细化分析出具体的线损原因。抽查期间,相关人员首先可通过关闭电闸查看电表的方式,判断是否存在违法的窃电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后,再通过与抄表人员、电力监管人员相联结,查看是否有配网调整后线路归结差错、抄表人员未进行实地抄表等电力工作内因,最终确定出问题所在,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手段;
第二,在进行抽样检查方案时,相关人员应做到大范围、针对性、突击性,并在发现用电降损问题后做好标记,按线损程度由高到低、由外到内的顺序尽快进行维修恢复[2]。
(二)加大对相关设备的检查力度
第一,应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检查。现阶段,一些电力企业并未对设备配置进行更新换代,导致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仍然使用传统、老旧的电力计量设备。在长期的使用之后,计量设备难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故障问题,进而对测量精准度造成影响。这样以来,相关人员将无法对用户的用电情况实现高精度、实时性的记录、管理和控制,最终导致用户用电需求与实际供电量不相符,出现一定的额外电能损耗。对此,人员在进行用电检查时,应仔细查看计量设备是否存在指针偏移、卡顿、老化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修理更换。
第二,应对用户的耗电设备进行检查。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用户处耗电设备的管理控制,电力企业相关人员在进行用电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具体用户所有耗电设备的型号、参数进行详实记录,以免其耗电量过大而对电力系统整体造成损害。以电焊机为例,当用户使用电焊机进行工作时,会对电力线路产生较大的冲击性负荷,加之电焊机内部存在电抗器,使得其在空载时会消耗掉量级较大的无功功率,进而造成一定的线损情况出现。所以,在进行具体到户的用电检查时,相关人员要对用户电焊机的功率、电压强度、一般用电时长进行记录整理,为电力系统的合理调度打好基础,以此实现对线损的有效控制。
(三)严厉查处整治违法违规用电行为
现阶段,虽然电力系统的管理力度已经得到显著加强,但窃电、不装设电表等违法违规的用电行为仍较猖獗。对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将查处整治负面用电行为作为用电检查的重要任务,以保证电力企业的电能销售量与用户的实际用电量相符合。相关人员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窃电行为,应在第一时间上报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停止对该用户的电能供给,并依法对其进行追责惩处。同时,为了降低违法违规用电行为的出现,降低不合理的电能损耗,相关人员还应依靠电视、互联网、宣传栏等媒介,提高对电力系统法律法规、正确用电习惯的社会普及力度,从而使用电用户认识到窃电行为对电力企业经营、电力线路运行的危害性,激发人们的电能资源保护意识。
(四)积极提升用电检查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首先,要提高用电检查管理团队的准入门槛和培训质量。对于新加入检查团队的人员,相关管理者应对其做好完善的岗前培训,带领其全面、深入地了解电力企业工作特点和知识,并严格端正其前期的工作态度;对于现有的用电检查人员,相关管理者也应秉持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积极带领人员学习新型电力设备的检查方法和技术原理,增强人员在进行用电检查工作时的专业性和适应性[3]。
其次,要加强用电检查管理团队与营销、抄录等岗位人员的相互联结。要想长久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线损情况的发生,用电检查人员就必须要与电网其他工作环节的人员通力合作,对区域内所有用户、设备的日常用电情况、异常电压问题进行详细备档和分析,并严格监督抄表人员工作的规范性,防止因漏抄、错抄等人为工作因素引发的线损问题。
总结:总而言之,用电检查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其配电线路乃至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由本文分析可知,通过分析线路损耗的发生原因,加强用电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全面性和专业性,能有效规范用电用户的用电行为,及时发现用电设备、计量设备的老化故障问题,加强电力系统各方人员的沟通协作,进而降低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实现电力系统的高质量、效率运转。
参考文献:
[1]石云峰,薛宽.基于用电检查基础的用电降损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04):76.
[2]文友梅,张踽,栗秋华,卢雯嘉,李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电检查管理模式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4(04):87-90.
[3]葛亮.用电检查面临的重点问题及反窃电措施[J].电力技术经济,2009,21(04):69-72.
论文作者:林伙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人员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能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用户论文; 线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