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_数学文化论文

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_数学文化论文

简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基本原则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开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推进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环节。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加以分析,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提出的重要理论问题给予科学的回答,确立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原则,建立科学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是摆在我们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哲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既有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一致的地方,又有其特殊性。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并且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第一,社会活动中人的主体能动性决定社会科学研究要考虑到社会历史现象中人的主体参与性。人既是社会产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人既受社会规律支配,又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人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由于这些原因,使得人们关于社会的认识比关于自然的认识要复杂得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无不打上主体能动性的烙印,这就会影响社会科学研究中信息、资料的客观性,理论预测的准确性,加大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譬如,研究者在获取被研究者的信息的同时,被研究者也在获取关于研究者的信息,这样研究者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时,难免影响研究客体,结果是所获资料有可能不能完全代表正常状态下的对象的行为规律。自然科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干扰的地方进行考察的,是在保证过程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的,而社会科学家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时,必须要进行广泛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外界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是被动的自然界,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是现实的活动着的人,这就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考虑到社会现象的人的参与性,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去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社会现象表现出个体性、偶然性、随机性,这就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困难性。从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角度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这个自然历史过程是通过无数个有意志、有目的人的共同合力促成的。从宏观看,人类历史是必然的规律在起作用,但从具体的历史过程、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社会现象、具体的人的活动来看,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又充满了个体性、随机性、偶然性和不可重复性,这就决定了人们把握社会规律的难度,把握必然性的难度。自然界的对象往往是同类事件,例如,任何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与每一其它水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但社会现象往往是个体事件,它既要依赖整个历史必然性而变化,而在具体变化中又要依赖于某种特殊的、个别的形式和条件,诸如个人的品格、气质和意志等等,人类社会是一个高度发展的自然系统,因而把握认识它都有一定的难度。当然在偶然性、随机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随机性要受必然规律的支配。这样,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必须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偶然看到必然。

第三,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宏大、复杂的系统,这就决定了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极端复杂性。人类社会系统其中所包含的要素、参量、变量甚多,有自然的因素、有社会的因素、有人的主观因素等等复杂因素的作用,研究社会现象决不能象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用一般的类比、归纳的办法来处理。比如,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人是社会现实活动的人,离开了现实活动的人,社会就不存在了,但社会中个体的差异又是极其繁杂悬殊的,人的个体差异主要不是取决于生物学上的原因,而是取决于社会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文化原因和心理原因等复杂的社会因素。而在自然科学那里,比如物理学中的等量物品,可以作为一模一样的同类物品来处理,社会现象极其复杂的个体差异,加上种种自然、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使得社会现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很难进行观察、概括和分析。

第四,社会科学其有社会意识形态性,这就决定比起自然科学研究来说,更要受研究者的阶级立场、利益倾向、价值取向,所处客观条件的制约。一般来说,社会科学中的相当多的一些学科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范畴,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要求和需要,打上特定的社会形态的标志和烙印,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相当多的社会科学是有阶级性的,比如,有无产阶级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分别,而没有无产阶级医学和资产阶级医学的区别,当然,社会科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性与客观性并不对立。一般来说,进步的阶级总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这种阶级性同社会现象的客观性是一致的。人们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和认识同人的阶级立场、利益倾向和价值取向是有关的,要受人的这些社会历史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社会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当然还可以归纳出许多,但主要是上述四个方面,造成上述这些区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然科学对象是无意识的、无目的活动的客观过程或物质客体,而社会科学研究则是现实的活动着的个人,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困难性和难预测性。

除了上述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些特殊性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方位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还出现了许多其它新的特点。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以及各门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的综合化趋势;社会科学逐步摆脱传统思辨哲学的影响,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探讨,越来越具有应用性的发展趋势;把数学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使社会科学的发展表现出定量研究的精确化的趋势;社会科学由传统的过多的探讨过去而逐步转向在研究过去的同时也面向未来的研究,表现出预测性的趋势,等等。这样,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就具有综合化、应用化、定量化和预测化四大特点,这四大新特点相辅相成,与自然科学逐渐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论既有同于其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方面,又有别于其它方法的方面,社会科学方法论既要遵循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又要有适合于自身特殊性的原则。探讨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原则,必须搞清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具体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是方法论的基础,主线与标志,它制约、支配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制约研究态度、步骤和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在研讨、阐述科学认识方法时,侧重于对方法论作哲学分析,侧重于方法的理论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体系中,方法论原则则占有核心的地位。

第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1)任何科学方法归根结底都为一定的哲学世界观所决定。(2)方法论支持、影响甚至改变着一定的世界观。(3)哲学世界观终究要转化为一定的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意义上也有一定差别。首先,两者的对象范围是不同的,哲学世界观的范围是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整个世界;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方法,只限于研究方法这个范围。其次,哲学世界观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导是间接的,作为方法论研究对象的方法,往往是以规范、章程、条例、准则甚至律令等相对确定的形式存在着的,并且方法论还规定了方法的性质、特点、作用、适用范围、有机联系等等,这就使得方法论知识具有直接操作性,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去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研究活动以及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哲学世界观往往是一种理论形态,表现为一定的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它要转化为方法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发生指导作用,往往要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方法论原则就是哲学世界观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之间的中间层次,是哲学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这样,方法论原则就具有了双重特点:一方面,它不是纯粹的理论,它简单明了、清楚明白,具有某种准则、律令、模式的形式,带有很大的指令性,操作性;但是,另一方面,它又为一定的理论体系所支撑,是一定的理论体系的浓缩化、结晶化,因此它并不等于一套具体而细微的操作技术,不去管人们具体实践的操作细节,而是管整个行动方案,管大致的研究思路。

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必须首先明确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唯物史观,为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用以指导人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会派生出一些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凭借这些原则来实现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制约、支配着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

首先,方法论原则制约、支配着研究课题的选择,遵循不同方法论原则的人,有其自己考虑问题的特定的角度,因而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就会表现出一定的甚至是极大的差异,例如,信奉“证实原则”或“证伪原则”的研究者们,会自然而然地把那些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形而上学问题、神话、占星术、宗教和伪科学问题排除在自己的研究视野之外。

其次,方法论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制约着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工具的选择和运用。例如,汤因比按照“文明社会可比性原则”,在研究文明史的过程中,就注重运用比较研究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历史的狭隘性,把所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从而为更好的综合创造前提,并且,这种研究方法还有助于揭示历史规律的同异,为深入探求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创造条件。

再次,方法论原则还影响、制约着研究途径、研究步骤、研究态度等等因素。例如,波普所描绘的科学进化的逻辑,也就是他认为的个别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逻辑。波普所要求的研究态度是:大胆地猜测,无情地批判、进攻、创造,充分宏扬主体的能动性。

以上表明,方法论原则是科学世界观与具体的研究方法之间的中介。它影响、制约、支配着科学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几个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实践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过程,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必须要从社会实践中来提炼研究课题,并且依据社会实践来检验研究课题的成果。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认识必然要受其实践程度的局限。因此,实践的原则应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所遵循的第一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实践的原则,就必须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与可能去选择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要深入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实践中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客观、系统、确实的第一手资料。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社会实践是检验社会科学成果正确与否,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如何的根本标准。

第二,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是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同时也就是社会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系统性原则,必须要做到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且始终注意把握各要素在系统联系中所获得的整体性的新质态。机械地、形而上学地认识方法是先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再把各个部分相互组成整体,这种分析方法虽然注意到了各个部分,但却极大地歪曲了整体对象的本身,因为任何整体都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优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在人类社会中,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因素、变量、参量很多,其作用影响也是十分复杂多样的,如果我们在研究中不注意整体性、系统性,势必会歪曲整体现象本身,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研究对象的系统原则还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把社会对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具有有机结构的整体系统。按照系统的原则,在世界的各种系统中,每一层次,每一等级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结构与功能,社会系统更是如此。因此,要分层次,分等级地来分析事物的结构与功能,坚持系统性原则必须坚持动态开放性的原则,始终把社会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任何社会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与外部环境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并且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坚持整体性原则,还必须做到坚持系统都是有序的,是一个自组织结构,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合目的性,以及追求最优化状态的性质,在研究社会系统时,也必须坚持注意社会活动中的人的目的性,社会组织的最优化选择等因素。

第三,发展原则。

坚持发展原则,首先要坚持把任何社会现象都看成是一个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坚持用过程论的观点来看待研究对象;其次,研究社会问题要坚持把对现状的研究和对该事物历史的研究结合起来,要认识到任何社会现象都是一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深刻了解历史,才能更深刻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坚持用历史的观点来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则律;最后,要善于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作出超前预测,坚持从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来认识社会现象。

第四,时空原则。

一切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任何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的发生都具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对历史规律、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必须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从事物的具体时间条件出发,来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

第五,矛盾原则。

矛盾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认真贯彻矛盾分析方法。所谓矛盾原则就是根据矛盾运动的规律来分析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原则。在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时,必须坚持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把矛盾分析方法同实践的原则、发展的原则、系统的原则结合起来,全面探讨社会现象内部矛盾各个方面及其环境、结构的变化及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

第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研究是对事物的质的方面加以分析、研究,系统分析是进行定性研究的重要分析方法。只有通过定性研究,我们才能把不同质的社会现象区别开来。定量研究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份在空间上的排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一种规定性。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量的规定性进行分析和概括。定性分析指导定量分析,然而没有一定的量的分析,也不会有定性的分析,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精确化、具体化、深入化。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这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指出:“一门学科,只有当它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④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时,在收集材料,调查研究期间,既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质,又要注意收集分析对象的量,在分析对象过程中,要通过量的分析来概括对象质的规定性。在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时,既要注意质的评价,又要注意量的评价,通过质的评价指导量的评价,通过量的评价来支持质的评价。

第七,方法多元化的原则。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既是主体有意识活动的过程,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多种变量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社会科学研究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十分多样的研究对象,这就要求必须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这就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适合本对象的研究方法。既要注意从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中移植、借用、吸收人家行之有效的方法,又要创造性地发现适合本研究对象的新的研究方法,要把普遍性的研究方法同特殊性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元化方法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复杂多变的社会研究对象。

第八,客观性原则。

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所谓观察的客观性,就是要按照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去认识客观对象。也就是说,在认识和研究过程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从调查研究出发,在大量、全面地收集和掌握第一手感性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力求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和内在的发展规律。客观性原则是人们取得正确的科学认识的基本原则。

第九,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客观实际情况是十分复杂的,任何事物、任何现象都是多种因素、多种条件、多种属性构成的统一整体,要达到对事物的客观性的认识,必须要全面地认识事物。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⑤必须“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⑥在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坚持全面性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般、特殊与个别

恩格斯在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时指出:“个别性、特殊性、普遍性,这就是全部《概念论》在其中运动的三个规定。”⑦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一般是指事物的本质,特殊是指不同事物的具体独特的性质,个别是指事物的具体的实际存在。相对一般来说,特殊比一般要更具体、更生动,相对特殊来说,个别比特殊要更具体、更生动,特殊相对个别来说,又是一个一般。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特别寓于个别之中,只有认识个别,才能说明特殊,只有说明特殊,才能认识一般,反之,只有掌握一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特殊,只有在认识一般的基础上认识特殊,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个别。

一般说来,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分为一般方法论、特殊方法论、个别方法论三个层次。一般方法论是指揭示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所共有的最一般规律、最一般本质、最一般特点的方法论体系。如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社会本质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论。社会科学一般方法论大体上又可以分三个层次:哲学思维方式,即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即适用于一切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一般思维方法;仅适应于社会科学而不适用于自然科学的一般社会科学方法。社会科学特殊方法论是指揭示社会研究对象的特殊领域、特殊方面、特殊阶段的特殊规律、特殊本质、特殊性质的方法论。例如,揭示经济领域的经济规律的方法论的体系,揭示政治领域规律的方法论体系。社会科学个别方法论主要是指适用于某种具体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的方法论体系,如适用于经济学科的经济学方法,适用于历史学科的历史学方法,适用于教育学的教育学方法,等等;或仅只适用某个范围的方法,如数学方法、逻辑方法等等,它只是揭示社会科学的个别具体研究对象的个别特点、个别规律的方法论体系。其特点是适用对象狭窄专一,普遍性程度低,个体经验性和程序操作性并存。

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具有最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功能,对社会科学其它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它又不能完全取代其它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取消论”的倾向,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二是“取代论”的倾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取代其它方法论的作用。长期以来,“取代论”在我国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领域具有占支配地位的倾向。许多人误以为,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那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就不需要其它形式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了,这样一来,方法论“指导”变成了“取代”。这种“取代论”具体表现为:只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作用,排斥其它社会科学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看作为一成不变的僵化公式,照搬照套,用它来任意裁剪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否认现代西方哲学和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成果。这种“取代论”倾向,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坏影响。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高层次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除此之外,一般社会科学方法论还包括两个方面:

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等程序性、操作性等极强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当然也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譬如,系统乃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间事物存在的普遍方式,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而存在,系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系统科学所揭示的系统方法是既适用于自然科学,又适用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当然,怎样在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法学、语言学、文艺学、历史学等领域,有成效地运用系统方法,这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般社会科学方法论里最低一个层次是仅适用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科学思维方式,比如,社会考察、社会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调查等方法。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所以有些自然科学方法是不能完全适用于不同于自然对象的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比如实验室方法,只能适于社会科学的某些领域(比如社会心理学),其它学科则很难适用,历史学就不能用实验室的办法来解决。所以由于社会对象的特殊性,就形成了仅只适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特殊方法主要是指适用于某个具体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如适用于教育学的教育心理方法;适用于经济学的经济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只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某些领域、某些范围、某些方面,而不是适用于一切方面的方法,比如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日益为社会科学研究所运用,因为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现象也同其它现象一样,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数量的规定应当通过数学的方法来揭示和描述。今天,数学的方法在经济科学领域内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尽管如此,数学方法也有局限性,在有些方面是适用的,但在有些方面又不适用,一些经济问题可以运用数学的方法,但一些政治问题、意识形态的问题却又不能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再比如实验的方法,控制论方法,历史比较法,类推法,都是用于特殊目的、特殊对象的科学方法。比如为了适应古代文献学的需要产生了古代文献考证方法,在语言学方面的快速阅读法、快速记录法等。社会科学一般方法与特殊、个别的社会科学方法,当然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首先,特殊的、个别的方法要接受一般方法的指导,这种指导具体体现在运用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上,任何特殊的、个别的社会科学方法都受一般方法论的制约、影响和支配。第二,一般社会科学方法论引入某个具体特殊的研究领域,也可以直接解决特殊、个别的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使一般方法论特殊化、个别化。比如,历史学的历史方法引入到政治学、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可以运用历史学方法,研究分析历史发展的过程,社会学离开历史方法,就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特殊、个别的社会科学方法在接受一般方法论的指导时,若不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创造,那么一般社会科学就可能蜕变成为教条、框框,这不但不能推动特殊、个别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反而会室息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注释:

①拉法克《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3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

③《列宁选集》第23卷,第279页。

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04页。

标签:;  ;  ;  ;  ;  ;  ;  ;  ;  ;  ;  

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_数学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