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高等教育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社会正在迈向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重大国策。我国已把“科教兴国”定为基本国策之一。在刚刚闭幕不久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再次把“科教兴国”和“优先发展教育”确定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目标。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技文化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面向21世纪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呼声一浪高似一浪。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应有的地位,必须大力发展和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层次完整、学科门类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国际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等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不适应,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和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1993年2月,我国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我国跨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和纲领。可以说从《纲要》公布的前后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时期里,除了增加投入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外,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导向,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目的。以转变教育思想、深化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等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反映了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和我国自己的特色。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导向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农业社会”时期,人们重视“过去”,农民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播种、收获、储藏,教育主要是总结、传授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在“工业社会”时期,人们重视“现在”,根据当今社会需要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教育在重复过去的同时,重视再现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现在人类社会正在迈向“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时期,人们注重“未来”,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预测未来,把握趋势,教育仅靠学习过去、重复再现当今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创新为主要特征,并且,创新逐步取代重复和再现,居主导地位。这个趋势必将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
近代高等教育自从摆脱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模式以来,可以比喻为经历了点、线、面、体和综合化的发展历程。初始时大学只是传递知识,只有教学活动培养人才;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倡导“教学与研究相统一”,把高等教育由点扩展成线;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莫里尔赠地法案”和威斯康辛大学的社区服务思想等,把高等教育推向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点成面的广度;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来愈紧密,产学研结合日益密切,走向多种功能、多种形式、多样化和终身教育等立体发展的进程。现代高等教育呈现出某些明显的发展趋势,如社会化、综合化、多样化等。现代高等教育的这些发展趋势,对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随着时代、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现代高等教育打破了传统高等学校封闭的、脱离社会、脱离生产的旧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学校面向社会、社会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新的办学模式。在教育目标上,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在争论和实践中得到扬弃,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得到辩证统一,一种面向21世纪以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正在形成。21世纪对大学生培养规格的要求,将更加重视由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的全面综合素质。在教学思想上,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将对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具有导向作用。
世纪之交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对高等教育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思想转变和观念更新。1993年初开始,国家教委高教司等单位共同组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理论研究”。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背景、地位作用、办学方向、发展战略、结构布局、体制改革、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对外开放、党的领导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努力回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摒弃旧的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其研究成果,将对我国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二、体制改革是关键
高等教育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它一方面直接制约高等教育各种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又是高等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枢纽,是高等教育系统反映、内化社会要求并适应社会需求的中枢。因此,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高等教育体制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都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政体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对高等教育体制有着更直接的影响。以管理体制为主而言,国际上大体有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型,如法国;地方分权型,如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混合型,如英国和日本。不论哪种类型,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和矛盾。世纪之交,各国都在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并实行了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适应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新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高等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之间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划分和规范,政府直接管理的职能没有完全转变,学校仍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应有权力和自我约束机制;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中央其他部委、总公司、总会以及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其他业务厅局分别办学与管理而形成的学校单一隶属关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部分学校和专业重复设置,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办学效益不高;行业性、单科性的学校过多,专业设置单一,专业面过窄,不利于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缴费上学和奖贷学金制度不规范,招生、就业的市场调节和宏观控制的机制不够完备,专门人才供求没有社会化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1994年底,国家教委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座谈会,讨论和部署了体制改革工作。
在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在改革办学体制方面,适当发展民办高校和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以政府举办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办学的新格局。在改革管理体制方面,进一步改变政府的直接行政管理为运用规划、立法、经济、评估、信息服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宏观管理;通过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建共管学校、学校间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以及有条件的学校实行合并、部分中央部门所属学校转由地方政府管理以及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办学和管理等改革试验,改变学校原有的单一隶属关系,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作用;形成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职责分明,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改革投资体制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资体制。在改革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招生计划的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的机制,完善学生缴费上学和奖贷学金制度以及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在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进一步推进校内人事、分配、福利等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校内决策、审议、行政、监督等运行机构和制度。
三、教学改革是核心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进步,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动力在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因此,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各项改革的核心。面对21世纪经济、科技、人才竞争的挑战,在世纪之交,许多国家都把教学改革置于突出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召开国际会议,研讨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改革等问题。改革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越来越成为世纪之交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潮流的核心。
在我国,新的一次教学改革浪潮是从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开始的。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教学改革是其他各项改革的核心。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这一重大改革,对高等教育及其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适应这个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和适应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以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三个方面的改革为特点,反映了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1、加强全面综合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多种因素造成高等教育重专业知识,轻人的综合素质。按教育学的理解,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注重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优良的品质、素养。
面向21世纪,随着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求更高、更全面,必须加强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要有高度的对社会、对事业的责任感,学会关心,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有丰富宽广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阔视野,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有合理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接受挑战和应变能力,学会适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全面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加强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必须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过去我们把专业划分得过窄,知识分割得过细。在改革中全国大学本科专业由1000多种,两次修订专业目录,分别拓宽减少为800多种和500多种,现在正在实行按大学科和跨系培养计划,将进一步拓宽专业,再减少专业种数。针对过去重理轻文的倾向和适应国际国内加强人文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趋势,正在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试验,60多所院校参加了改革试点,增设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增强校园和课外文化氛围等,旨在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来,很多高等学校都在进行课程结构改革,更新和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加大教学计划的弹性,实行和完善学分制、双学位制、主辅修制,重视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探索适应面向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2、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形成于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不断进行改革,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就总体而言,原来模式的束缚和影响仍然存在,许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仍然陈旧、落后,与当代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许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相适应。许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20世纪以前的内容和体系,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反映得很少。例如基础物理学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学的内容反映很少;高等数学主要内容是微积分,缺乏现代数学的必要内容;生物学内容大量是宏观的、描述性的,进入细胞、分子水平的内容不足等等,这样难以培养21世纪要求的人才。因此,必须面向21世纪科技、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深入探讨未来世界和中国需要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21世纪大学生应当具有哪些素质和知识能力结构,通过哪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来培养等。从1992年开始,在理科等学科开始进行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和改革的试点,不断探索和总结。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994年初,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了全面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计划和基本思路,得到了国家教委领导同志的支持和鼓励。此后,这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改革在文、理、工、农、医各个学科全面系统地开展起来。
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和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其近期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立项研究和改革实践,在21世纪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专业结构和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计算机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面形成一批优秀成果,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一批高质量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并培训和建设好适应这些新教材的教师队伍,为下世纪初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一个较大的新台阶打下良好基础。
3、改革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质量宏观控制和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是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大的层面上讲,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管理和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在另一个层面上说,又有专业管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等。因此,教学管理改革,也是多层面的改革,总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改革以开展教学工作评价为特点,探索建立教学质量的宏观管理体系。
教学评价有课程评价、专业教学评价和学校教学工作评价。课程和专业教学评价以学校自评为主。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是从整体上评价学校的办学和教学思想是否端正,诊断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状况,是优秀、合格或不合格等。从1994年开始,经过在9所工科院校进行试点取得经验之后,1995年国家教委高教司出台了在三年内对第一批108所新办院校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价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与此同时,国家教委高教司还将开展优秀教学工作学校评价和随机抽评。前者是对办学水平较高、教学工作较好的要申请进入“211”工程计划的学校进行评价,因为教学工作优秀是进入“211”工程的条件之一。后者是对属于中间层面的学校,用计算机抽签,分期分批进行评价。经过三种类型的教学评价试验,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开展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管理的重要改革。过去的教学管理主要是用行政手段进行过程管理,束缚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现在的教学工作评价,主要是目标管理,既有利于学校行使教学工作的自主权,促进教学工作和改革,又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向宏观管理转移。